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

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春盛 编
图书标签:
  • 急危重症医学
  • 重症医学
  • 医学进展
  • 临床医学
  • ICU
  • 急诊医学
  • 医学
  • 医学教育
  • 学术研究
  • 2017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4899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729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0
字数:7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已走过十年历程,通过10年的砥砺前行和实践,我们深感学术交流是面对面的探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成为一个似有似无的学术轮廓。在第六届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上,推出了《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4》。配合学术交流聘请学有所长的专家,将一年来在该领域的诸多进展按照专题分类编写成一本书,与高峰会议形成姐妹篇,使与会者从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年的急危重症医学进展情况,随时更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受欢迎,使我们喜出望外。为了坚持这一传统,将好的、新的知识传递给读者和急危重症医学同道,于是就有了《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的面世。
  2017年适逢医改之年,急危重症医学的诊疗、救治是医改的重中之重,急危重症医学科是医改的主战场。我们相信,第十届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的召开和《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的出版,会为医改做出有益的贡献。

目录

第一篇 心肺复苏、脓毒症与中毒
第一章 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体外膜肺与急诊(一)
第三章 体外膜肺与急诊(二)
第四章 体外膜肺与急诊(三)
第五章 2016年ILCOR/AHA心脏骤停后体温管理建议解读
第六章 尿源性脓毒症的诊治进展
第七章 脓毒症致急性心肌损害进展
第八章 钙离子增敏剂在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作用评价
第九章 脓毒症免疫调理治疗新进展
第十章 内质网应激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第十一章 预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预后的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第十二章 血管活性药物在脓毒症休克应用新进展
第十三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标准是否需要摒弃
第十四章 儿童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研究进展

第二篇 心血管与肾急症
第一章 心力衰竭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现状
第二章 2016年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再认识
第三章 急性CO中毒所致心肌损害的研究进展
第四章 促血管生成素在心功能不全中的研究进展
第五章 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识别与救治
第六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合并出血的急诊处理对策
第七章 不典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识别
第八章 急性心力衰竭诊治进展
第九章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认识与评价
第十章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
第十一章 高敏sST2在心衰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第十三章 胱抑素C结合常规指标综合评价肾功能
第十四章 儿童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紧急识别和治疗
第十五章 几种常见引起右心衰竭的原因及处置

第三篇 神经系统急症
第一章 神经梅毒的诊治进展
第二章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进展
第四章 脑出血进展
第五章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急诊绿色通道构建
第六章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进展
第七章 晕厥的急诊鉴别诊断思路
第八章 麻醉剂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应用

第四篇 呼吸系统与感染急症
第一章 2017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策略
第二章 成人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策略
第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研究进展
第四章 急性肺栓塞的评估与治疗进展
第五章 认识人感染H7N9禽流感
第六章 黄热病疾病诊治新进展
第七章 炭疽研究进展
第八章 肠道菌群:急危重症感染控制新靶点
第九章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伴发多脏衰治疗进展
第十章 创伤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第五篇 消化系统急症
第一章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评估进展
第二章 重度药物性肝损伤诊治进展
第三章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第四章 感染性腹泻
第五章 急性胰腺炎诊疗进展
第六章 急性胃黏膜病变研究进展
第七章 急性肠衰竭管理
第八章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进展
第九章 危重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现状
第十章 急腹症影像学应用进展
第十一章 抗栓治疗致消化道出血防治策略

第六篇 急诊急救技术
第一章 体外肺氧合患者急性肾损伤及CRRT联合治疗
第二章 经胸超声在主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第七篇 综合

精彩书摘

  《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
  无论初始心律如何,CA患者的病因依然是选择ECPR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发于心功能衰竭的CA患者存活率是没有潜在心脏疾患的4倍。这些研究虽然并未探究在不同病因的CA患者中ECPR预后不同的原因,但推测,有单一基础心脏疾患的CA患者较无心脏疾患的CA患者对ECPR可能有更好的治疗反应。ELSO注册的研究中发现,682例儿科ECPR患者,具有潜在心脏疾患是改善存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样295例成人心脏骤停ECPR患者中,有心脏基础疾患的较没有心脏疾患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严重威胁生命的脓毒症,曾经一直被视为体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的禁忌证。但由于在新生儿脓毒症中应用ECLS获得成功,生存率高达72%,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目前在新生儿和儿童顽固性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美国危重症医学会指南将ECLS纳入治疗原则,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近来在一项针对儿童应用体外循环技术治疗难治性脓毒症休克伴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研究中,观察到40%的患者在应用ECLS之前均出现了心脏骤停,并实施了ECPR,存活率达到47%,高度提示ECPR可能在由于严重脓毒症而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心脏骤停的病人群中获益。
  ……

前言/序言

  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已走过十年历程,通过10年的砥砺前行和实践,我们深感学术交流是面对面的探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成为一个似有似无的学术轮廓。在第六届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上,我们推出了《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4》。配合学术交流聘请学有所长的专家,将一年来在该领域的诸多进展按照专题分类编写成一本书,与高峰会议形成姐妹篇,使与会者从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一年的急危重症医学进展情况,随时更新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受欢迎,使我们喜出望外。为了坚持这一传统,将最好、最新的知识传递给读者和急危重症医学同道,于是就有了《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的面世。
  2017年适逢医改之年,急危重症医学的诊疗、救治是医改的重中之重,急危重症医学科是医改的主战场。我们相信,第十届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的召开和《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的出版,会为医改做出有益的贡献。
《当代外科学进展:挑战与前沿》 本书精选了2017年度在外科领域最具影响力、最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旨在为广大外科医师、科研人员及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了解当代外科学发展脉络的平台。本书聚焦于当前外科领域的重大挑战,并以前瞻性的视角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汇集了来自全球顶尖外科中心的专家智慧,力求呈现一场学术思想的盛宴。 核心聚焦领域: 1. 微创与机器人手术的革新: 本书深入探讨了新一代微创技术,包括单孔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手术等在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进展。特别关注了新一代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性能提升、术中导航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复杂手术中的实践经验分享。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些技术如何进一步降低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并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 2. 肿瘤外科的精准与个体化治疗: 肿瘤外科是本书的另一重点。书中详细介绍了在肿瘤早期诊断、分子分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方面的最新进展。内容涵盖了基因测序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制定最优的手术方案。此外,书中还对难治性肿瘤(如胰腺癌、肝癌、肺癌等)的根治性手术策略、围手术期管理以及术后辅助治疗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提升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3. 器官移植的突破与挑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领域也迎来了新的里程碑。本书详细介绍了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如肝、肾、心、肺移植)以及异种器官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器官获取、保存、免疫抑制策略的优化,以及如何应对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并发症。书中还探讨了再生医学在器官功能修复和替代方面的潜力,为未来器官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4. 创伤与急重症外科的策略优化: 面对日益复杂的创伤救治挑战,本书汇集了多位在创伤外科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就多发伤、严重创伤的早期评估、救治流程、个体化干预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关注了低温、大出血、颅脑损伤等危重情况的最新处理指南和技术。书中还探讨了在区域化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分享,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救治效率和成功率。 5. 腹部疾病与消化道重建的新视野: 本书在腹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提供了大量前沿信息。包括炎症性肠病(IBD)、阑尾炎、腹膜炎等常见腹部疾病的最新诊疗规范。在消化道重建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胃肠道重建技术,以及在复杂腹部手术后的功能恢复与并发症防治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了微生态失调与肠道屏障功能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6. 感染性疾病外科处理的更新: 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严重感染,是外科领域面临的严峻考验。本书系统地梳图了各种外科感染(如腹腔感染、骨髓炎、软组织感染等)的病原学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最新的抗菌治疗与外科干预策略。书中还强调了感染早期识别、精准诊断和规范化处理的重要性,以降低感染相关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本书特色: 权威性与前沿性: 所有章节均由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撰写,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 实践性与指导性: 强调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可操作的诊疗方案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临床工作者的实际能力。 系统性与全面性: 覆盖了2017年度外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内容系统全面,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外科发展概览。 前瞻性与启发性: 关注外科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潜在的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启发读者对学科未来的思考。 《当代外科学进展:挑战与前沿》不仅是一本知识的汇编,更是一次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本书旨在激发外科医师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面对复杂挑战时,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共同推动外科医学的进步,最终造福广大患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选择关注《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坚信,循证医学是推动我们专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17年,是无数临床研究和科学实验成果集中体现的一年,而一本优秀的进展总结,理应能够精炼地呈现这些最新的研究证据,并指导临床实践。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重点介绍那些在2017年发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深入解读。例如,在抗感染领域,新的抗生素的使用指南是否有了更新?在心血管急症方面,新的血栓管理策略是否得到了证实?在神经重症领域,颅内压监测和脑灌注压管理的最新优化方案有哪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文献引用,让我们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研究数据,也期待作者们能够对这些证据进行批判性分析,帮助我们理解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毕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医疗服务,才是我们医生的最终目标。

评分

作为一名对急危重症医学教育怀有热情的医务工作者,我阅读《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这本书,更多的是希望它能够成为我教学和培训的有力工具。2017年,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将这些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年轻的医生和护士,一直是我思考的重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呈现2017年的重要进展,并配以丰富的图表和案例,使之易于理解和消化。我尤其关注书中在“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这两个方面的设计。例如,对于一些新兴的治疗技术,书中是否提供了操作步骤的详细说明,或者模拟练习的指导?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是否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示来帮助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活教材”,不仅能让学习者掌握最新的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对急危重症医学的热情,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临床思维,为未来的医学事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评分

作为一名在ICU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读到《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这本书,真是一种久违的激动。翻开目录,那些熟悉的专业名词扑面而来,仿佛回到了当年在培训班里,夜以继日地啃读文献的日子。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迷雾中的ICU医生们点亮了一盏明灯,尤其是在2017年这个时间节点,当时的许多技术和理念正处于快速迭代的阶段。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一年里,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被收录其中,又有哪些临床实践得到了更新的指导。尤其对于呼吸支持、循环管理、肾脏替代治疗以及感染控制这些核心领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详实的数据和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撑。毕竟,ICU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次决策都关乎生死。这本书,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精细化的操作技巧,更前沿的诊疗思路,从而更好地应对那些复杂多变的危重症患者。我知道,医学的进步永无止境,而这本书,无疑是2017年急危重症领域的一次重要总结和指引,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索其中的每一个章节,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提升临床能力的实实在在的动力。

评分

说实话,我之所以对《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这本书充满好奇,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新技术的敏感。作为一名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多年的医生,我深知技术革新对于提升患者预后的巨大影响。2017年,正是许多新兴技术,例如新的监护设备、更精准的药物输注系统、以及一些微创介入治疗手段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这些新技术在急危重症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临床优势、以及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适用性。我更关注的是,作者们是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与传统的诊疗模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套更全面、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举个例子,对于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能否提供更早、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管理,有没有更有效的早期预警系统和器官支持策略?这本书,我期望它能成为一本“百科全书”,解答我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能为我打开新的视野,激发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

我对《急危重症医学进展:2017》这本书的兴趣,更多地体现在对那些“疑难杂症”的解答上。在ICU工作,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奇特的病例,有些甚至超出了教科书的范畴。而2017年,无疑是医学界在不断挑战认知边界的一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收录一些在这一年里涌现出的,极具代表性的复杂病例分析。这些分析不仅要停留在表面的诊断和治疗,更要深入到对发病机制的探讨,对治疗策略选择的权衡,以及对预后评估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一些罕见病、少见病的急危重症表现,或者是一些复杂合并症的处理,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案例,能够学习到前辈们是如何在压力之下,沉着冷静地分析问题,如何运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患者争取一线生机。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因为很多疑难病例的成功救治,都离不开不同专业之间的紧密配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