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中是两宋之交著名的道学家,又是江西诗派的重要的诗论家兼诗人,著有《东莱先生诗集》、《紫薇词》等。熙宁、元祐时期,涌现出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诗人,形成北宋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到了北宋末年,这批诗人相继谢世,诗坛出现了一度沉寂的局面。吕本中自北宋末年开始,直到南宋绍兴年间去世为止,不仅创作了大量诗歌,而且孜孜以求地探索诗歌理论问题。还在政和年间,即着手对诗歌风格流派的研究,撰有《江西宗派图》,把一部分的尊杜宗黄的诗人群体列入图中,首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并以己殿后,这在诗坛引起很大的反响。周紫芝比之禅宗分门立派,说:“吕舍人作《江西宗派图》,自是云门、临济始分矣。”江西诗派由此而得名,诗派的队伍不断壮大,江西诗派作为主流诗派达数十年之久,其间,培育出一批杰出的诗人,创作出大量的诗篇。吕本中对南宋前期的诗歌发展和诗风的变革产生过很深的影响。陆游云:“其诗文汪洋闳肆,兼备众体,间出新意,愈奇而愈浑厚,震耀耳目,而不失高古,一时学士宗焉。”方回云:“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欧阳公出马,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晚唐于是退舍。苏长公踵欧阳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古五言或三谢,独黄双井专尚少陵,秦、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道学宗师,于书无所不通,于文无所不能,诗其余事,而高古清劲,尽扫余子。”吕本中现存诗歌一千二百多首,是他同时代诗人中存量较多的。这些作品,在他生前作品就广为流传,因此在南宋时期就有许多抄本、刊本问世。此次整理吕本中诗集,前集以《四部丛刊》影印《东莱先生诗集》(即乾道本)为底本,外集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东莱先生诗集》(即庆元本)为底本,参校四库全书本《东莱诗集》、《两宋名贤小集?紫微集》、《永乐大典》卷八九五“支”韵《吕居仁集》等十余个本子。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吕本中诗集校注(套装全5册)》将吕本中诗词合为一书,名为《吕本中诗集校注》,并作校勘、笺释。
前言口
东莱诗集校注卷
暮步至江上
题张君墨竹
阴
符离诸贤诗
德操充之皆约九月间见过今皆未至扶
杖出门悠然有感
游刘氏园
上元
柳
喜雨
舍东旧有花数百株自去岁大雨道路阻
绝不复可寻感叹成诗
送文潜归因成一绝奉寄
谢人送牡丹
宿州初暑
夏日书事
寄吉州若谷叔
寄汪信民
同诸子游城东园
杨道孚墨竹歌
谢无逸秦处度诸人皆许省试后见
访冬夜有怀作此诗寄之
岁晚
晚步至江上
访晁进道归
怨歌行
雪尽
三月一日泊舟宿州城外因纵步至城北
遂过天庆观道士留饮乃归
宿青阳驿
游南山归简张嘉父博士
书怀
客居书怀奉寄介然若谷才仲兼简信民
小园
谒雍道士
春日即事二首
寄前镇西杨法曹
饮酒
读史
戏呈七十七叔
偶作
谒陶朱公庙
睡
梦
读陶元亮传
寄璧上人
寄璧公道友
用前韵寄商老
又寄无逸信民
奉答璧公兼简诸友
……
这部《宋代文官制度研究》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部翔实而深入的工具书。它摒弃了传统史书对帝王将相的偏爱,将焦点完全集中在了宋代复杂的官僚体系和选拔任用机制上。作者从科举制度的改革到官员的俸禄体系,再到“冗官”问题的成因与后果,都做了极其详尽的数据支撑和案例分析。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更戍法”对地方官权力的制约研究,这深刻揭示了宋代中央集权如何通过制度设计而非单纯的武力来达成的精妙平衡。阅读过程中,我清晰地看到,宋代文官政治的繁荣背后,也潜藏着财政压力和行政效率低下的隐忧,这种辩证的分析视角令人信服。全书的注释非常扎实,每一处引文都标注了出处,体现了极高的学术严谨性。美中不足的是,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如果能增设一个独立的术语表,对于初涉宋代史的读者来说,将更加友好便捷。
评分翻开这套《中国哲学简史》,我立刻被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和严谨的逻辑线条所吸引。作者以一种近乎讲故事的笔法,将从先秦诸子到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演变娓娓道来,读起来丝毫没有传统哲学著作那种晦涩难懂的感觉。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道家”思想的阐述,那种“无为而治”的哲学内核被解构得极其透彻,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关于治理与人生的传统观念。此外,书中对康德三大批判的概述部分,虽然篇幅有限,但抓住了其核心思想的要害,使我这个哲学门外汉也能大致领会其思想的精髓。当然,哲学史的梳理必然需要取舍,某些中期思想流派的论述稍显匆忙,若能再增加一些对具体哲学流派内部争论的探讨,想必会更加完美。不过,作为一本普及性的导读,它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简直是文人墨客的案头至宝!初拿到手,厚厚的精装本就透着一股沉甸甸的文化气息。我尤其欣赏它编排的细致入微,不只是简单地罗列诗词,更是在每首作品后面附上了详尽的背景介绍和深入的艺术赏析。比如解读李白的《将进酒》时,那种豪放不羁的气概仿佛跃然纸上,作者不仅剖析了其用典和用韵的精妙,还联系了李白一生的际遇,让人读来豁然开朗。宋词部分对苏轼和辛弃疾的比较尤其精彩,从豪放派到婉约派的流变脉络梳理得清晰明了。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门路径,每读完一篇赏析,都感觉自己的文学素养又提升了一个台阶。唯一的遗憾是,由于篇幅所限,对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略显简略,偶尔还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书辅助理解,但这瑕不掩瑜,整体而言,它是我书架上最常被翻阅的文学经典之一。
评分自从迷上中国古代绘画,我就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梳理出唐、宋、元、明、清各代山水画派发展脉络的权威著作,这本《中国山水画史论》总算让我找到了感觉。它不仅展示了各代大师的代表作,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不同时期“笔墨精神”的差异。例如,书中对比了元代四大家的浑厚与清代“四王”的精细,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了为何审美趣味会发生如此显著的转变。作者的论述文笔老辣,充满了鉴赏家的洞察力,对于“皴法”的分类和演变有着非常专业的讲解,即使是学习绘画技法的人也能从中获益匪浅。我特别喜欢它对“留白”艺术的哲学解读,认为那不仅是绘画技巧,更是中国传统“虚实相生”观念的体现。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希望书中能增加更多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绘画艺术的篇幅,以求更全面地展现中华绘画的多元面貌。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古代园林艺术,幸运地淘到了这本《江南私家园林探秘》。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停留在宏观的建筑布局上,而是深入到每一处叠山理水、花木配置的细节之中,充满了生活美学的气息。书中配有大量的实景照片和手绘图稿,尤其是对拙政园和留园中“借景”手法的剖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它教会我如何去“看”园林,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体会到造园者“一花一石皆用意”的匠心。特别是关于室内外空间转换的处理,比如从曲径通幽的游廊进入豁然开朗的庭院,那种节奏感的营造,读来让人心驰神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园林的历史沿革描述略显零散,如果能有一个更清晰的时间轴来串联不同朝代的风格演变,对研究者会更加方便。
评分非常好的书,帮朋友买的,很喜欢,价格实惠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给朋友买的,价格实惠,很好。
评分好书,最近天气好正好看书
评分好书,最近天气好正好看书
评分非常好的书,帮朋友买的,很喜欢,价格实惠
评分好书,快递给力,包装也更好,京东给力。
评分很不错的商品,货运也及时
评分还是京东的书好,以后还来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