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对印象派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两大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印象派没有画过埃菲尔铁塔?印象派是一种把故事和历史从绘画中分离出去的绘画运动,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印象派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也成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本书为印象派绘画鉴赏入门图书,语言风趣幽默,不同于以往的美术理论图书,适合大众及艺术爱好者、美术史研究者、历史学研究者等阅读。本书作者是艺术史大家,凭借其深厚的艺术史学院派背景与日本御宅族特有的吐槽精神著书。
中野京子(Nakano Kyoko),出生于北海道,德语学者。凭借自己在历史和艺术方面的广博学识,以及对人类心理的超群洞察力,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解读艺术、解读历史,是日本受欢迎的艺术普及类畅销书作家。目前除写书、写专栏之外,还参与一些NHK(日本放送协会)艺术类电视节目的录制,以多种方式向大众传递着历史和艺术的魅力。
徐天鸿,本科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笔译翻译硕士研究生,曾参与翻译过多部著作和文件,翻译经验丰富。
Ⅰ 新派绘画的诞生
克劳德?莫奈《日出?印象》 / 5
爱德华?马奈《奥林比亚》 / 9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夏庞蒂埃夫人和孩子们》 / 13
文森特?梵?高《乌鸦群飞的麦田》 / 17
Ⅱ 名为“大自然”的画室 / 23
尼古拉斯?马纽艾尔《圣路加为圣母画像》 / 26
老彼得?布吕赫尔《伯利恒的人口调查》 / 31
爱德华?马奈《在船上写生的莫奈》 / 34
Ⅲ 以埃米尔?左拉为中心的众生相 / 41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 / 45
马克西米安?卢斯《公社体制下的巴黎街道》 / 49
爱德华?马奈《埃米尔?左拉肖像》 / 53
保罗?塞尚《读报的父亲》 / 57
Ⅳ 画布中反映出的巴黎 / 61
卡米耶?毕沙罗《雨中的法国歌剧院广场》 / 67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 / 70
克劳德?莫奈《圣拉扎尔车站》 / 74
克劳德?莫奈《拉?格勒鲁依叶》 / 83
Ⅴ 城市中的黑暗 / 85
卡耶博特《地板刨工》 / 93
埃德加?德加《咖啡馆》 / 96
爱德华?马奈《娜娜》 / 100
Ⅵ 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 105
贝尔特?莫里索《摇篮》 / 115
爱德华?马奈《铁路》 / 121
Ⅶ 两性和隐约的孤独 / 123
玛丽?卡萨特《歌剧院中的黑衣女子》 / 127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红磨坊的康康舞女》 / 139
文森特?梵?高《星月夜》 / 143
Ⅷ 对于印象派的看法 / 145
乔治?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 / 160
克劳德?莫奈《撑阳伞的女人》 / 163
埃德加?德加《舞台上的舞女》 / 167
印象派人物简介 / 169
本书中出现的画家 / 189
后记 / 195
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艺术流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感受它的色彩。这本书的书名《从莫奈到梵·高,印象派里有什么(全彩)》,直接点明了这一点——全彩。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印象派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光影、空气和情感的。比如,莫奈是如何用点彩的方式捕捉夏日阳光的斑驳,雷诺阿又是如何用柔和的色彩描绘女性的温柔。而到了梵·高,他的色彩则更加大胆和主观,我希望书中能解读他为何会选择如此浓烈的色彩,以及这些色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活动。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细节,让我能够透过这些全彩的画面,去理解印象派的色彩革命,以及它如何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评分我一直对那个时代充满着浪漫的想象,19世纪末的法国,艺术的变革如同涌动的河流,而印象派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股力量。这本书的名称《从莫奈到梵·高,印象派里有什么(全彩)》,让我感觉它就像一位亲切的向导,带领我去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印象派画家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如何在咖啡馆里交流心得,如何在乡间田野里挥洒画笔。对于莫奈,我希望了解他对于“光”的痴迷,以及他如何通过反复描绘同一景物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来探索色彩的本质。而谈到梵·高,我则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作品中那份炽热的情感,以及他独特的色彩运用是如何表达他的内心世界的。这本书的全彩印刷,我相信能让我仿佛置身于画作之中,感受那份色彩的冲击力和情感的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棒了!我刚拿到它的时候就被封面吸引住了,莫奈的《印象·日出》在柔和的光线下散发出温暖的光晕,色彩的层次感和笔触的跳跃感跃然纸上,仿佛能闻到海边湿润的空气。翻开书页,全彩的印刷更是令人惊喜,每一幅画作的色彩都还原得相当真实,细节之处也清晰可见,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色彩特别敏感的读者来说,简直是视觉的盛宴。我一直对印象派艺术充满好奇,但市面上很多关于印象派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色彩表现力不足,要么就是内容过于浅显。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恰到好处,既有深度又不失亲和力,能够引导读者走进那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艺术时代。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呈现,比如画家们在不同时期使用的技法变化,以及他们如何从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捕捉光影的瞬间变化,去描绘自己眼中真实的色彩。这本书不仅仅是欣赏画作,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感受那个时代艺术家的热情与创造力。
评分我一直觉得,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触及人的内心深处。这本书的书名《从莫奈到梵·高,印象派里有什么(全彩)》,给我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它似乎是一个导览,带我走进印象派的世界,去发现其中的奥秘。我希望书中能够从印象派的起源讲起,比如它为什么会在19世纪的法国出现,当时社会背景又是什么样的?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等画家是如何相互影响,又各自发展出独特的风格?而梵·高,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印象派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我期待书中能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的探讨,并通过精美的全彩插图,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画家笔下的色彩和风格。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解释印象派的“瞬间性”——那种捕捉光影和情感的短暂瞬间,这种短暂性是如何通过色彩和笔触来表现的。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从莫奈到梵·高,印象派里有什么(全彩)》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印象派不仅仅是几个画家的名字,更代表着一种对艺术的全新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了解印象派的核心特征,比如它对“瞬间”的捕捉,对“光”的迷恋,以及对“色彩”的大胆运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莫奈如何通过户外写生,将自然的光影变化融入画作,以及他如何发展出“系列画”的概念。而梵·高,作为印象派之后的重要艺术家,我希望书中能阐述他如何在继承印象派精神的同时,融入更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表现力。全彩的印刷,我相信能让我更直观地感受这些画作的色彩魅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印象派艺术的精髓。
评分作为一名对艺术史有初步了解的读者,我尤其关注不同画家之间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象派并非铁板all in,而是由一群性格各异、但又有着共同追求的艺术家组成的。这本书的名字“从莫奈到梵·高”,就暗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莫奈作为印象派的奠基者,他的哪些创新开启了这一新的艺术篇章。而当提到梵·高时,我则希望看到他如何继承了印象派对色彩和光影的关注,又如何将其升华,融入自己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表现主义的倾向。我期待书中能对比他们各自的创作理念,比如莫奈对客观世界光影的忠实捕捉,以及梵·高对主观情感的强烈抒发。全彩的呈现方式,对于理解他们色彩运用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至关重要。我想要看到莫奈笔下如梦似幻的光影,以及梵·高画作中炽热、奔放的色彩,这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应该能为我带来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艺术史中的“转折点”特别感兴趣,印象派无疑是西方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本书的书名《从莫奈到梵·高,印象派里有什么(全彩)》,让我感觉它能够揭示这个转折点背后的故事。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印象派为什么会挑战传统的绘画观念,它受到了哪些社会思潮和科学发现的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够对比印象派与之前的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突出印象派在题材、技法和表现方式上的创新之处。而从莫奈的写实光影到梵·高的情感抒发,这个跨度本身就充满了艺术的张力。我希望书中能清晰地展现这种演变,并且通过全彩的插图,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种风格上的变化和艺术表达的深化。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充满了好奇,它点出了两个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并且强调了“印象派里有什么”。这让我联想到,印象派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一定有着其核心的特点和影响,而不仅仅是几个画家的作品集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剖析印象派的核心理念,比如它对写实的颠覆,对色彩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户外写生的推崇。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示不同印象派画家是如何实践这些理念的,比如他们是如何运用破折的笔触来表现光线的闪烁,是如何用纯净的色彩来描绘事物本身。而从莫奈到梵·高,这条线索也暗示了印象派的发展和演变,我希望书中能清晰地梳理出这个过程,以及梵·高是如何在印象派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具个人情感表达的后印象主义风格。全彩的印刷,无疑能让我在视觉上直接体验到这些色彩的革命。
评分从莫奈到梵·高,这跨度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演进。我一直觉得,印象派不仅仅是一种绘画风格,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它打破了学院派的严谨,将目光投向了日常的生活,投向了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影。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印象派是如何形成的,比如它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或者与当时摄影技术的兴起之间的微妙关系。书中对莫奈的介绍,我希望不仅仅是罗列他的代表作,更能挖掘他如何坚持自己对光影的探索,即使在当时不被理解的情况下。而提到梵·高,那更是无法绕开的悲剧英雄。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色彩浓烈得近乎燃烧,情感奔放得如同火山爆发。我好奇书中会如何梳理他从早期晦涩的作品到后期炽烈创作的转变,以及他在艺术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挣扎与坚持。这本书的全彩印刷,无疑为理解这些色彩的表达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能够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画家们情绪的起伏和对艺术的执着。
评分读艺术史书籍,最怕的就是枯燥的叙述和生硬的理论。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更生动、更贴近普通读者的方式来讲述印象派的故事。想象一下,如果书中能够像侦探小说一样,去追溯每一幅画背后的创作动机,画家们是如何在户外写生,如何捕捉一个稍纵即逝的时刻。我特别想知道,在莫奈眼中, Rouen Cathedral 的不同时刻呈现出怎样的色彩变化?他又是如何用画笔记录下这种变幻的。还有,雷诺阿笔下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少女和欢乐的场景,是如何体现他对生活的热爱?而德加,他关注的芭蕾舞女和赛马,又有哪些独特的观察角度?这本书的“全彩”特点,让我觉得它能将这些场景鲜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仿佛我能置身于巴黎街头,或者塞纳河畔,与这些艺术家一同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画面的描述,更能触及到画家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思考,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这一切。
评分很喜欢,这个作者出的书都是出一本买一本的!
评分还不错,正在阅读中。比较喜欢!内容丰富,下回继续买!同时买了一套东方社《希利尔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世界地理+艺术史》,朋友推荐的,出乎意料地好,孩子非常喜欢!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最喜欢的就是印象派。简直是一个处处都在创新的画派。梵高、莫奈、塞尚、德加....大师们的作品很值得学习。国内偶尔也有印象派的展览,不过都看得不过瘾。还是看书方便。铜版纸印刷效果果然适合这种书,艺术史普及入门书,看完感觉瞬间高大上啦~
评分不可多得的好书,语言轻松,从书中了解学习了很多印象派的故事和大师的经历。适合喜欢读故事的人,也适合喜欢艺术的人阅读。
评分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对印象派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两大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印象派没有画过埃菲尔铁塔?印象派是一种把故事和历史从绘画中分离出去的绘画运动,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印象派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也成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评分简介】
评分不错,买了很多,希望小朋友喜欢??
评分好的好的记得记得记得记得点解点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