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方之旅》是一部研究东西方早期碰撞中政治、文化、科学、语言学及宗教因素交织的复杂性的伟大著作。
2.关于自1579年到基督教被禁止的1724年间耶稣会传教活动的首部叙事史
3.Phi Alpha Theta Best First Book Award (2007) 和John Gilmary Shea Prize (2007)
4.以珍贵的一手文献资料,从整体上、宏观上展开了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
史景迁、卜正民推荐!
这是一部十分有趣、研究透徹的著作。——史景迁
这本书全面而又适度的论述甚至对我们这些研究中国的历史学家來说都是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卜正民
这是世界历史伟大的交汇之一: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欧洲传教士在近代首次直面中国文化。柏理安探索了这一“东方之旅”,他重新回溯了从葡萄牙航行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走过的道路。这些传教士们相信,仅仅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神的帮助,他们就能将中国人变成基督徒。此书以将耶稣会传教士视为文化使者的视角,展示了这些欧洲传教士当初是如何付出极大的努力学习汉语和中国思想,从而将罗马天主教翻译到中国文化的框架之中并最终俘获基督徒的。
这部关于自1579年到基督教被禁止的1724年间耶稣会传教活动的首部叙事史,也是首先使用在里斯本和罗马发现的大量相关文献的一部作品。这个故事跨越几个大陆并穿越几个世纪,揭示出真正的东西方早期碰撞中政治、文化、科学、语言学及宗教因素交织的复杂性。
柏理安(Liam Matthew Brockey),2005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现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目前研究集中于两个领域:一是16世纪下半叶里斯本城市的宗教生活,一是近代初期葡萄牙海外帝国的研究,包括在远东的传教管理等。此书于2007年在美国出版,获得许多图书奖项,主要有Phi Alpha Theta Best First Book Award (2007) 和John Gilmary Shea Prize (2007)。
前言 1
绪论 1
上编 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的历史 23
第一章 来之不易的据点 25
打开大门:1579—1594 27
文人形象:1595—1600 40
天国教室:1601—1607 49
第二章 在巨大的阴影下 57
保护力量:1608—1612 58
“撒旦大臣”:1612—1618 63
中国副省:1619—1623 71
新的时代:1623—1633 79
第三章 见证梦魇的过程 96
农村巡回:1633—1640 97
困难重重:1637—1640 102
审判预演:1641—1650 113
重建废墟:1651—1663 119
第四章 成功的艰难 133
烦恼不断:1664—1670 134
夹缝生存:1671—1687 145
神父子民:1672—1690 151
对手到来:1680—1692 161
第五章 宽容与不宽容 175
日本阴影:1691—1693 176
中途夭折:1693—1704 180
可怕,可耻:1700—1704 192
残酷灾难:1704—1709 199
冲突,回应:1710—1724 207
秘密传教:1724年以后 214
下编 耶稣会中国传教团的建设 221
第六章 使徒的培养 223
耶稣会学院的学习 227
远东传教的技能 233
渴望成为中国人 243
苦难的航程 252
第七章 汉语的学习 263
汉语的奥妙 265
异常勤奋 270
副省《教育章程》 275
儒家之道 282
《中国智慧》 287
“唯一简便的方法” 297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东方之旅
第八章 传教事业 305
远西的圣人们 309
面对本土宗教 315
“传教时的事” 322
“识破谎言” 329
塑造教徒身份 336
“中国新教堂” 345
第九章 一种好的方法和组织 350
“联谊会的用处” 353
圣会的兄弟姐妹 362
教化天使 369
“王国传道员” 373
授权皈依者 381
全体圣会 385
第十章 苦修会和慈善会的教徒 391
起草规则 395
“神圣的嫉妒” 399
“如此庄重与镇定” 407
团体敬虔全面展开 412
等待圣母的恩赐 416
物质与精神布施 420
热情的苦修 423
虔诚的传播 427
结语 430
多样性中的统一 434
统一中的多样性 444
译后记 450
我注意到这个时间段的界定,1579年到1724年,这几乎囊括了明末到清朝盛世的大部分时间。这种跨越朝代的叙述,意味着作者必须对明清两代社会形态的巨大转变有深刻的理解。我尤其想知道,传教士们是如何在明朝士大夫的推崇和清朝官方的禁令之间保持立足之地的?他们是政治的参与者还是单纯的文化观察者?如果这本书能从社会史的角度切入,描绘出传教士在中国底层社会(如果他们有接触的话)的影响,或者他们与地方官僚系统的互动,那将极大地拓宽我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很多关于耶稣会士的研究都集中在宫廷层面,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广阔的社会图景,例如他们在中国沿海建立的教堂或学校的实际运作情况,那无疑会让这部作品更具开创性和吸引力。
评分光看这个标题,就感觉这是一部厚重且极具学术深度的作品。我通常偏爱那些能够提供多重视角解读历史的著作,特别是关于跨文化交流的议题。耶稣会士在中国,不仅仅是宗教的布道者,他们更是那个时代最前沿的知识的载体,带来了天文、数学、地理学等知识。这本书如果能侧重于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层面,那就太棒了。我想象着那些传教士们如何向康熙皇帝展示精密的钟表和西洋天文仪器,那种东西方智慧的碰撞场景,一定非常引人入胜。我希望作者能够展现出,传教士们在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被中国文化所影响和改造的过程。历史的魅力就在于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揭示出在政治权力结构下,文化和思想是如何迂回曲折地渗透和生长的。
评分坦白说,我对“传教团”这三个字总是抱有一种警惕又好奇的心态。但“东方之旅”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是一场探险,充满了未知和发现。我更感兴趣的是,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传教士们在中国的日常是怎样的?他们有没有遭遇过严重的迫害,或者是在特定的朝代受到了重用?1724年,这个时间点非常关键,这正好是雍正继位前后,他对天主教的态度是怎样的?如果这本书能细致描绘传教士们在中国南方的沿海城市,或者在京城紫禁城内的生活片段,那会非常生动。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宏大的历史叙事,更是那些具体到某个传教士的个人日记、信件中的细微情感——他们的思乡之情、对中国信徒的责任感,以及面对禁令时的挣扎。一本好的历史书,应该让人能“看见”过去的人们是如何呼吸和思考的。
评分这本《东方之旅》的书名和时间跨度,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我一直对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充满了好奇,尤其是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他们带着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这本书的焦点显然是聚焦于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从1579年到1724年,这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他们是如何应对儒家文化的挑战,又是如何巧妙地将西方科学和宗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的?我特别想知道,那些著名的传教士,比如利玛窦,他们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互动究竟是怎样的?是文化冲突还是互相欣赏?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挖掘这些细节,比如他们如何学习中文、如何翻译经典,甚至是如何参与到宫廷事务中去,那将是一次非常精彩的阅读体验。我很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平衡宗教热情与历史客观性,毕竟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如果能提供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事,这本书无疑会成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宝贵财富。
评分如果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偏向于“文化冲突论”或者“文明交汇点”的探讨,我会非常欣赏。耶稣会士的入华,本质上是一场全球化早期阶段的文化张力测试。他们采取的“适应策略”(Accommodation Strategy),比如穿上儒服,学习四书五经,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我期待作者能对这种策略进行深刻的剖析:这种妥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了基督教的传播,又在多大程度上被儒家正统所排斥?特别是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礼仪之争”的白热化,传教士们是如何应对来自罗马教廷和中国皇帝的双重压力?这本书如果能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开这种文化政治的复杂性,那就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宗教史的书,而是一部关于跨文化权力运作的教科书了。
评分第一层次指的是对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的述说,第二层次则是指对这种述说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观念进行反思和解释,后者有时也称或。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一阶科学史和二阶科学史。一阶的科学史和二阶的科学史是密切关联的。我们称之为“历范围、不同内容和不同到牛顿这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科学思想发生戏剧性的变革,为迎接新思想的到来所需要的细节上的改变,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节都由一个伟大的人物来完成,整个科学的进展仿佛是早已安排好了的一幕戏剧的开演。这样的历史当然使思想史或观念史大有用武之地,可是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并不总是出现。到了18世纪,科学发展的线索就不那么分明了,科学史不再是在少数几个成熟学科中观念的变革史,而是许多新学科的诞生史。美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托马光学与静力学这五大学科属于古科学在科学革命时期的转变,更多地归因于人们以新的眼光去看旧现象,而较少得力于一系大地依赖实验,库恩称之为培根科学,因为培根曾在他的发展设计过兰图。库恩指出,数学传统的古典科学和实验传统的培根科学直到19世纪仍然是分离的、独立发展的,不能用一种发展模式来套全部的科学史。库恩的观点对我们认识思想史编史方法的局限性是有帮助的。
评分明清之际西学东渐隐藏在基督教传教过程中,本书重点探讨早期来华传教士的活动与得失,还算扎实~
评分京东618活动买的,叠加用券,价格非常实惠。一直都在京东买书,京东这次活动做得太棒了。都是三折的价格买下,一次性下单三千,只花了900.非常满意。书太多,只能复制了。
评分还没有看,应该还可以,封面不错……。。
评分当然很好的书。却每到京东有大的活动,购物车里都会有相当的书无货,随着活动结束迅速有货。习惯了。
评分不错,价格尚可,配送及时,推荐购买,最近活动少,买的不多,期待大力度活动。
评分晚明清初传教士研究的又一部著作,希望从中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
评分东西不错,谢谢京东的优秀服务
评分是研究近代基督教来华史的重要的一手资料。对于外文相对差的读者,了解这段历史很有帮助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