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刚经》是佛教史上一部极为著名、影响大的大乘佛教经典。本书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方法来进行注解,阐释《金刚经》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释文内容广泛,所有叙述详细具体,对词义的解释基本准确、明了。
2. 装帧形式为圆脊精装,开本适中,便于随时翻阅和收藏。
一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兼具小型佛教辞书功能的佛经注疏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史上一部极为著名、影响大的大乘佛教经典。本书著者摆脱了以往各家出于各种信仰或目的而进行的就事论事的形式,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方法对《金刚经》进行注解。本书不仅是一部佛经注疏,而且还具有一部小型佛教辞书的功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荆三隆,1955年出生于西安,1979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师从高杨教授研习印度佛学。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主持传统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工作。兼任长安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撰著、合著佛学著作十九部(在台湾再版两部),参撰、参编其他专业著述及教材三十余部,发表佛教论文四十余篇。主持过国家、教育部、省、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以及教育部教改项目。
高杨(1925—1988),原名荆又新,山西安邑人。1945 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950 年由中央教育部调入西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熟悉俄、英、日、德、巴利、梵等多种文字,指导过印度佛教史、哲学史、古籍整理等学科的研究生,参加过《中华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宗教卷的撰写工作。
经中所云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而不住于相等之妙谛,即金刚般若之行相也,亦即趣证无上因果之妙法也。明夫此,则知所谓金刚般若波罗蜜矣。
——太虚大师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伟大之处,是超过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南怀瑾
般若系统部类卷帙繁多,其中《金刚经》不仅是进入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导览,而且是千年来被讨论久,注疏多,影响深远,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星云大师
前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译
我非常欣赏作者在阐述核心观点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批判性思维和现代视野的结合。很多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往往会陷入对历史语境的过度拘泥,或者反过来,又用力过猛地去贴合当代思潮,显得矫揉造作。然而,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他既尊重文本的源流与原意,又毫不避讳地引入现代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最新观察来映照和深化主题。这种跨学科的对话,极大地拓宽了阅读的维度,让我感受到了这些千年智慧在当下的无限生命力,而非仅仅是历史的遗迹。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刺激和探索的乐趣。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组织逻辑严密得令人赞叹。它不是简单地对既有文本进行逐句拆解,而是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作者似乎是以一种“解构再重建”的方式来处理材料,他将复杂的体系拆分成若干个清晰可循的模块,每个模块内部的逻辑递进都是水到渠成的,彼此之间又紧密关联,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这种结构设计使得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易迷失方向,每走一步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以及下一步将走向何方。这种宏观的规划能力,是成就一部优秀学术或思想著作的关键要素,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内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每一部分内容的推进都像是精心设计的乐章,有起有伏,张弛有度。作者在铺陈宏大概念的同时,总能巧妙地插入一些非常生活化、接地气的比喻和案例,使得那些原本高深莫测的哲理瞬间变得触手可及。读起来完全没有一般学术著作那种板着脸孔的严肃感,反而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在茶余饭后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有时候,我甚至会忍不住放下书,细细回味刚才读到的那段话,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是走在迷雾中突然看到一束光。这种流畅的引导能力,是很多试图解读经典却最终沦为注疏的著作所缺乏的,作者明显花了很多心思去揣摩读者的心智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那种古朴又不失雅致的感觉,拿在手里就让人心生敬意。封面上的书法线条流畅有力,隐约透露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内页的纸张质感也非常好,摸起来细腻光滑,油墨印刷清晰锐利,阅读体验简直是一种享受。特别是章节的排版,留白恰到好处,使得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文字,在视觉上显得格外舒朗明快。我个人非常注重书籍的物理属性,一本好书,从头到尾的触感和视觉感受都应该是一致的享受,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工艺上是下了真功夫的,绝对称得上是值得收藏的佳作。那种沉甸甸的踏实感,让人愿意花更多时间去沉浸其中,而不是匆匆翻阅。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独树一帜,充满了鲜明的个人印记,读起来让人印象深刻。它既有古典的凝练和韵味,又夹杂着一些非常现代、甚至带着一丝幽默感的表达,这种混搭非但没有造成语感上的冲突,反而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有些句子,读起来就像是口语化的禅机,直击人心最柔软或最坚固的部分。我发现自己常常需要放慢语速来品味那些措辞的精妙之处,有些词语的选取,简直是神来之笔,一语道破了过去我一直无法清晰表达的某种体验或理解。这种生动、富有张力的文字表达,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和参与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