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融电影艺术与人生体验于一体,既有对电影镜头、语法、成像技术、发展历史的客观介绍,又有对电影内容的生动解读和由电影引发的对现实生活的感性思考,将艺术与生活无缝对接,能够引导读者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1.全书配有70多幅与电影相关的精美海报和剧照,图文结合,给读者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2.既谈艺术,也谈生活。本书融电影艺术与人生体验于一体,既有对电影镜头、语法、成像技术、发展历史的客观介绍,又有对电影内容的生动解读和由电影引发的对现实生活的感性思考,将艺术与生活无缝对接,引导读者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3.本书谈及的电影,不局限于国内,眼光是世界的。从题材看,有爱情、科幻、战争、纪实等类型;从技术看,有2D、3D、CG特效、环360度影像体验等,任何读者都可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类型。
《带我走吧》是一个人的电影狂欢,也是一个资深影迷富于感性的观影手记。全书由30多篇主题各异的文章组成,并配有70多幅与电影相关的精美海报和剧照,以犀利独特的视角、唯美灵动的文字,聚焦受关注的电影热点,纵谈饶有兴味的影人影事,并通过一幕幕动人心弦的画面和瞬间,解构电影语法,抒写电影引发的情感和记忆。
张樯,江苏人,《深圳特区报》资深编辑。长期写作小说、散文、诗歌,发表作品近100万字,散见于《萌芽》《雨花》《飞天》《温故》《福建文学》等报刊,部分作品收入多家选集并获奖。爱好电影,长期撰写有关电影的推介和评论,在《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青年时讯》《电影世界》《名作欣赏》等各地报刊开设有电影专栏。
[ 辑一 ] 鸟儿是关不住的
那一缕撩人的轻烟 002
鸟儿是关不住的 011
女人都爱意大利 020
电影“坐”着火车来 026
缘分伞注定 036
琴心何处归 046
云上的舞蹈 053
天堂的桌子 060
带我走吧,外星人! 068
血仍未冷 076
电影为何爱猿猴 084
恋恋许愿池 092
[辑二] 摇曳的野草莓
香料魔法 106
摇曳的野草莓 111
一头毛驴的苦难史 117
公路上的流星 121
怕被那一双眼睛灼伤 126
第一次远行 133
摇响远方的寂寞
——以电影的视角进入云南 137
红叶亦相思 148
庐山上的吉尼斯 153
夕阳下,一只蟋蟀的咏叹 159
维港吹来黄土风 166
在火车上遇见中国 170
茫茫辞海横渡 176
[辑三] 难舍剧中人
我与费里尼有个约会 182
印第安纳·琼斯的鞭子 190
机器人是不是“人” 196
做不完的太空梦 202
月光奏鸣曲 207
另一个安吉丽娜 216
满城尽说蝙蝠侠 220
镜中影后 224
胖之礼赞 231
穹顶之舞 236
重归大银幕 240
难舍剧中人 244
后记 247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一种源自于文本力量的、纯粹的震撼。它打破了我对传统情节驱动叙事的固有认知。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存在”本身的寓言,它探讨了身份的构建、社会对个体的塑造,以及个体如何在既定的框架内寻求突破。作者构建的世界观既有极高的逻辑自洽性,又充满了迷人的不确定性。书中关于某些核心概念的定义和重构,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理解和反驳。这种积极的互动性,是我很少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体验到的。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多样化,时而冷峻犀利如手术刀,时而又温柔细腻如春风拂面,这种风格的跳跃,使得阅读体验始终保持着新鲜感,完全没有中途倦怠的风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叙事结构和思想深度有高要求的读者,它绝对值得被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力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故事的开篇就紧紧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仿佛领着我走进了另一个时空。特别是对主角内心挣扎的刻画,细腻得让人心疼,每一个选择背后的重量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我常常在想,如果是我处在那个境地,又会如何抉择?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才是好小说的魅力所在。书中的配角塑造也极为成功,他们并非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各自的逻辑和追求的个体,他们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冲突时的手法,那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让每一次高潮的爆发都显得那么水到渠成,绝非刻意的煽情。读到后期,我甚至开始期待下一个转折,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伏笔。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探讨关于自由、责任与自我救赎的深刻命题。我已经向身边所有爱阅读的朋友们强烈推荐了,相信他们也会和我一样,沉醉在这文字构建的迷人世界里,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视角切换得极其流畅自然,让人感觉像是同时拥有了多个“上帝视角”,但又不会因为视角过多而感到混乱。作者似乎深谙“留白”的艺术,很多地方情节戛然而止,却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去填补那缺失的画面。这种“不完满”恰恰构成了它最大的完整性。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关于记忆和时间流逝的描绘,那种破碎感、那种不可逆转的遗憾,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对自己的过往也产生了新的审视。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奇异的魔力,它能将最平淡无奇的场景瞬间提升到富有诗意的境界,同时又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它非常适合在深夜,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慢慢品味。它不适合快餐式的阅读,它需要你投入时间和心力去与之共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似乎完成了一次漫长而艰辛的旅行,虽然身体还在原地,但灵魂似乎被重新洗涤过,带着一种更沉静的力量。
评分坦白讲,我原本对这类题材抱持着一丝怀疑,总觉得可能又是老生常谈的套路。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试图提供简单的答案或廉价的安慰。相反,它撕开了表象,直抵问题的核心——那种人类在面对未知和不可抗力时,最原始的恐惧与反抗。书中的对话设计尤其出彩,很多看似平淡的交流,实际上暗藏着汹涌的暗流,角色的真实意图往往藏在那些未说出口的停顿和省略号里。我常常需要放下书本,站起来走几步,消化一下刚才读到的那几段对话。这种阅读体验是动态的,而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且,这本书的哲学思辨部分处理得非常高明,它不生硬地灌输理论,而是通过角色的命运和遭遇,自然而然地将那些深刻的议题呈现出来。对于那些喜欢在阅读中寻找智力挑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盛宴。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次对心智的深度探险。
评分我得说,我很少看到有哪本书能将如此宏大的叙事背景与如此精微的个体情感描写结合得如此完美。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惊叹,遣词造句间流淌着一种古典的美感,但叙事节奏却又充满了现代的张力。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极为巧妙,像是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恰到好处,推动着故事向着那个似乎命中注定,却又充满偶然性的终点滑行。特别是书中对于环境的描绘,简直就是一幅幅流动的油画,光影、气候、气味,全部都被捕捉得丝丝入扣,让我仿佛能闻到那些场景中的真实气息。更让我佩服的是,作者似乎总能找到最不落俗套的角度来切入一个我们以为已经很熟悉的主题。它迫使你去重新审视那些你习以为常的观念,去质疑那些被社会规训的“真理”。读完之后,我的脑海里没有留下一个清晰的结论,反而是无数个引人深思的问号,这种“后劲儿”实在太强大了。我打算再读一遍,仔细梳理那些初读时因为太沉浸于情节而忽略掉的细节和象征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