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已出版过多套象棋教材。本套书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贯彻了“以象棋为媒介,多种教育共同发展”思路。本套教材的读者是象棋爱好者,或者接触过象棋,但仍要提高水平的读者。
刘锦祺,象棋裁判员,象棋教练员。
第 1 章 雄兵健卒… …………………………………………………… 1
第 2 章 马踏八方… …………………………………………………… 5
第 3 章 炮声隆隆… …………………………………………………… 9
第 4 章 车轮滚滚… …………………………………………………… 13
第 5 章 国士无双… …………………………………………………… 17
第 6 章 贤相勋业… …………………………………………………… 21
第 7 章 将帅运筹… …………………………………………………… 25
第 8 章 将军… ………………………………………………………… 29
第 9 章 应将… ………………………………………………………… 34
第 10 章 将死…………………………………………………………… 40
第 12 章 捉子…………………………………………………………… 60
第 13 章 吃子…………………………………………………………… 67
第 14 章 保护…………………………………………………………… 75
第 15 章 互吃…………………………………………………………… 81
第 16 章 审子…………………………………………………………… 87
第 17 章 做杀与解杀…………………………………………………… 95
第 18 章 先手…………………………………………………………… 106
第 19 章 审局…………………………………………………………… 115
参 考 答 案………………………………………………………………… 120
这本书的习题设计梯度感控制得非常精准,真正做到了“星级”的区分。第一部分的题目(可以理解为一星级的基础题)更多是关于棋子的价值判断和简单的捉对,每道题的解法都在三步之内可以完成。而当我逐渐深入到中后部的练习时,虽然难度有所提升,但仍旧是围绕着核心的入门知识点打转,比如如何利用炮的牵制、马的别腿等。令人赞叹的是,题目数量非常庞大,我做了好几套模拟测试,发现即便是同一类型的考点,换一种布局形式出现,考察的侧重点也会略有不同。这确保了学习者在熟练掌握单一技巧的同时,也能应对复杂的实战环境,而不是仅仅记住了几道标准题的答案,这才是真正的训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简洁大气,蓝白相间的配色给人一种宁静而专业的视觉感受。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厚实的纸张质感所吸引,内页的印刷清晰锐利,没有任何油墨的异味,这对于长时间阅读的棋友来说非常友好。书本的排版布局也考虑得十分周到,章节的划分清晰明了,每一道例题的步骤解析都留有充足的空白,方便读者在旁边做笔记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零基础的新手,这种详尽的布局能有效降低学习的压迫感,让他们可以一步步跟随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全书的装帧也非常结实,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从细节处体现了出版社对棋类专业书籍的用心。这本书的整体外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靠谱”,感觉就像一位严谨的教练在为你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第一页开始学习。
评分说实话,我以前尝试过几本入门象棋教材,但都因为讲解方式过于晦涩或者实例过于简单而半途而废。这本星级题库的讲解风格,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在解析每道题目的思路时,不是简单地给出“走A”或“吃B”的结论,而是会花大量篇幅去解释“为什么不能走C”或者“走D的后果是什么”。这种“排除法”和“正反对比”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批判性思维。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一位耐心的老师一起推演棋局的利弊。尤其在涉及到一些“陷阱”式布局时,作者会用不同颜色或粗体的字体来强调关键的着法和潜在的危险点,这种视觉提示非常有效,帮助我快速捕捉到实战中的微妙变化。
评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设计得逻辑性极强,从最基础的棋子走法、基本术语开始,层层递进到简单的杀棋组合,每一步的衔接都像一条精心编织的线索,引导着初学者平稳过渡到下一阶段的知识点。我发现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没有急于展示高深的战术,而是将大量篇幅用于夯实“基本功”。比如,关于“车马配合”的讲解部分,作者用了好几页篇幅,通过不同的起始位置和限制条件来反复操练同一种组合,直到你形成肌肉记忆为止。这种重复练习的模式,对于我这种需要大量实战检验才能吸收知识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不像有些入门书籍,知识点罗列过多,让人看了头晕脑胀,这本书更像是“慢炖汤”,慢慢地将知识的精华熬煮出来,确保你每一口都能品尝到味道。
评分从实战应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作者在每组训练的最后,都会附加一个简短的“实战反思”栏目,它不是直接告诉你棋局结果,而是提出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这局棋中,你是否有一次机会可以采用更主动的进攻方式?”或者“如果你是对手,你会如何应对你的最后一步?”这种设计极大地促进了读者的自我反思和复盘能力。我发现,当我按照书中的指引去复盘我自己的对局时,很多以往忽略的细节——比如某个中兵推进的时机,或者某个残局的兑子时机——都变得清晰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解题手册,更像是一本指导如何构建正确象棋思维的“方法论”,对于想要从“只会走棋”迈向“理解棋理”的新手来说,这是必备的垫脚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