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中老年象棋爱好者。 一本书包含象棋入门的基本内容,并有适当练习,内容全,上手快
每日1课,内容安排合理,学习节奏轻松
大字号、大图片,更适合中老年人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将象棋的基础、残局、杀法、布局和中局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及所需学习时间,分30课进行讲解,非常适合初学者迅速掌握。为防止初学者在实战中着数应用不连贯,本书在介绍炮、兵、相、马四类常见布局定式的同时,将流行布局及相应的中局下法、变着、基本战术融合在一起进行讲解,使读者易于上手。并在每课之后,给出适量的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将所学着法运用于实战。
作者简介
于川,北京东城区少年宫,象棋教师,象棋棋协大师,象棋一级裁判,出版有《儿童象棋基础教程》《百战百胜的象棋中局妙着》等著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1课 象棋基础 / 2
一、棋盘 / 2
二、棋子 / 2
三、棋谱记录 / 3
四、常用术语 / 4
五、简要规则 / 5
随手练 / 8
第二章 残局
第2课 车类残局一 / 10
一、车必胜双士 / 10
二、车必胜双象 / 11
三、车必胜单缺士 / 11
四、车必胜单缺象 / 12
五、车和士象全 / 13
六、车巧胜士象全 / 13
七、单车必胜马单士象 / 14
八、单车必胜炮单士象 / 14
随手练 / 15
第3课 车类残局二 / 16
一、车和炮双士 / 16
二、车和炮双象 / 17
三、车巧胜炮双象 / 17
四、车对三高卒 / 18
五、车必胜马双士 / 20
随手练 / 24
第4课 马类残局 / 25
一、单马擒王 / 25
二、马擒单士 / 26
三、马对单象 / 27
四、单马对单卒 / 29
五、马巧胜双士 / 32
六、单马帅和炮双士 / 32
随手练 / 33
第5课 炮类残局 / 34
一、炮单仕必胜单象 / 34
二、炮单仕必胜单士 / 35
三、炮单仕必胜双士 / 35
四、炮单仕相巧胜单士象 / 36
五、炮仕相全和单士象 / 36
六、双炮必胜双士 / 36
七、双炮对单车 / 38
八、炮双仕必胜单卒 / 40
九、双炮例和双象 / 40
随手练 / 41
第6课 兵类残局 / 43
一、单兵擒王 / 43
二、单兵对单士 / 45
三、单兵对双士 / 47
四、双兵对双士 / 48
五、三兵对士象全 / 49
随手练 / 51
第7课 车兵残局 / 53
一、车高兵帅对单车将 / 53
二、车低兵必胜单车将 / 54
三、车底兵对单车将 / 54
四、车兵对车单士 / 55
五、车兵巧胜车双士 / 58
六、车兵例和炮士象全 / 59
随手练 / 60
第8课 马兵残局 / 61
一、马底兵必胜单象 / 61
二、马底兵必胜双士 / 61
三、马高兵必胜双士单缺象 / 62
四、马高兵必胜双象单缺士 / 63
五、马高兵必胜炮单象 / 63
六、马双兵对三卒士象全 / 64
七、马低兵巧胜单缺象 / 64
八、马低兵巧破士象全 / 65
随手练 / 66
第9课 炮兵残局 / 67
一、炮高兵必胜双士 / 67
二、炮高兵必胜单象 / 68
三、炮低兵巧胜单象 / 68
四、炮低兵巧胜士象全 / 69
五、单炮巧和炮低兵 / 69
六、炮低兵巧胜炮双士 / 70
七、单炮和炮双士 / 70
八、炮高兵必胜单炮 / 71
随手练 / 72
第10课 实战残局 / 73
一、双马兵胜马炮卒士象全 / 73
二、车炮兵胜车炮双卒 / 74
三、车兵巧胜车单士象 / 74
四、车炮巧胜车炮卒 / 75
五、车兵巧胜单炮士象全 / 75
六、车马巧胜马炮士象全 / 76
七、车炮双仕巧和车马卒 / 76
八、马炮兵胜马炮 / 77
随手练 / 78
第三章 象棋杀法
第11课 杀法一 / 80
一、白脸将 / 80
二、闷宫 / 82
三、铁门栓 / 84
随手练 / 86
第12课 杀法二 / 87
一、重炮 / 87
二、大胆穿心 / 88
三、二路夹车炮 / 90
随手练 / 92
第13课 杀法三 / 93
一、马后炮 / 93
二、双将 / 95
三、八角马 / 96
随手练 / 99
第14课 杀法四 / 100
一、挂角马 / 100
二、卧槽马 / 102
三、双马饮泉 / 104
随手练 / 106
第15课 杀法五 / 107
一、钓鱼马 / 107
二、高钓马(侧面虎) / 108
随手练 / 113
第16课 杀法六 / 114
一、金钩马 / 114
二、臣压君 / 115
三、双车错 / 116
随手练 / 118
第17课 杀法七 / 119
一、海底捞月 / 119
二、闷杀 / 120
三、炮辗丹沙 / 121
四、天地炮 / 122
随手练 / 124
第四章 炮类布局及中局
第18课 顺手炮 / 126
一、对打空头炮 / 126
二、弃马十三着 / 126
三、横车对直车 / 129
四、直车对横车 / 130
五、直车对横车(红方两头蛇对黑方双横车) / 132
六、直车对缓开车 / 133
七、缓开车对直车 / 134
随手练 / 135
第19课 中炮对屏风马 / 137
一、中炮进七兵对屏风马进7卒(五九炮击中卒) / 137
二、中炮进七兵对屏风马进7卒(红方急进中兵) / 139
三、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进3卒 / 141
四、中炮五七炮对屏风马 / 142
五、中炮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 / 144
六、中炮三兵飞炮过河对屏风马三步虎 / 146
七、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 / 147
随手练 / 149
第20课 中炮对反宫马 / 150
一、中炮双正马对反宫马进炮串打 / 150
二、中炮进三兵对反宫马进3卒 / 151
三、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 / 152
四、中炮五六炮对反宫马 / 153
五、中炮对反宫马弃空头 / 154
六、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 156
七、中炮缓开车对反宫马 / 157
随手练 / 158
第21课 中炮对左炮封车 / 160
一、中炮进七兵对左炮封车转飞象 / 160
二、中炮进七兵对左炮封车转列炮 / 161
三、中炮进三兵对左炮封车转列炮(红方快马出击) / 162
四、中炮进三兵对左炮封车转列炮(红方两头蛇) / 164
五、中炮进三兵对左炮封车转后补列炮 / 165
随手练 / 167
第22课 士角炮 / 168
一、士角炮对右中炮(红方进炮封车) / 168
二、士角炮对右中炮(红方进七兵) / 169
三、士角炮对进7卒 / 170
四、士角炮对进左马 / 171
五、士角炮对过宫炮 / 173
六、士角炮对提横车 / 174
随手练 / 175
第23课 过宫炮 / 176
一、过宫炮对左中炮 / 176
二、过宫炮对进左马(红方出直车) / 177
三、过宫炮对进左马(红方进三兵) / 178
四、过宫炮对进左马(红方进七兵) / 179
五、过宫炮对挺7卒 / 180
六、过宫炮对提横车 / 181
七、过宫炮对过宫炮 / 182
随手练 / 184
第五章 兵类布局及其中局
第24课 进兵局一 / 186
一、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红方飞相) / 186
二、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红方右中炮,黑方还顺炮) / 187
三、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红方右中炮,黑方飞3象) / 188
四、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红方右中炮,黑方飞7象) / 190
五、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红方右中炮,黑方进左正马) / 191
六、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红方左中炮) / 192
随手练 / 194
第25课 进兵局二 / 195
一、对兵局(红方平兵底炮,黑方飞象) / 195
二、对兵局(红方平兵底炮,黑方还中炮) / 196
三、对兵局(红方兵底炮,黑方中炮) / 197
四、对兵局(红方跳马转顺象) / 198
五、对兵局(红方跳马转逆象) / 198
六、对兵局(红方跳马转中炮) / 199
随手练 / 201
第26课 进兵局三 / 202
一、仙人指路对起马一 / 202
二、仙人指路对起马二 / 203
三、仙人指路对起马三 / 204
四、仙人指路对飞象 / 205
五、仙人指路对过宫炮 / 206
六、仙人指路对金钩炮 / 208
随手练 / 209
第六章 相类布局及其中局
第27课 飞相局一 / 212
一、飞相对左中炮 / 212
二、飞相对左过宫炮一 / 213
三、飞相对左炮过宫二 / 215
四、飞相对挺7卒 / 216
随手练 / 217
第28课 飞相局二 / 219
一、飞相对挺3卒 / 219
二、飞相对右士角炮 / 220
三、飞相对左士角炮 / 221
四、飞相对进正马 / 222
随手练 / 224
第七章 马类布局及其中局
第29课 起马局 / 226
一、起马对挺卒一 / 226
二、起马对挺卒二 / 227
三、起马对挺卒三 / 228
四、起马对挺卒四 / 229
五、起马局对左中炮 / 230
六、进边马对左中炮 / 231
随手练 / 233
第八章 实战对局
第30课 名局精解 / 235
一、胡荣华红先胜刘星 / 235
二、陶汉明红先负许银川 / 237
三、赵国荣红先和李来群 / 239
随手练 / 241
参考答案 / 242
前言/序言
象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群众基础雄厚,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新中国成立后,象棋被划入体育范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随着年轻一代棋手的崛起和高科技传播手段的介入,象棋在技术水平上又迈向了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
多年来,象棋图书对象棋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本书采用了较为新颖的写作方式,把象棋的开局、中局、残局分为30课向读者朋友们依次介绍。为增强本书的实用性,笔者将近年来流行的下法、变着介绍给大家,其中,布局和中局战术合为一体,以期使广大读者学习起来思路、着数更为连贯,容易理解。
笔者多年来从事象棋的普及教育和竞赛组织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写作素材。所以当化学工业出版社热情相邀之时,双方一拍即合,促成了此书的推出。笔者愿意将自己的所知所学与大家分享,并为象棋的普及和推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此书在成书过程中得到了联众公司著名象棋工作者叶中先生的鼎力支持及北京棋院常婉华大师、高锡昆、常燕玲、于平、刘国民、董晶晶、杨永明、李冉、梁群、郭全红、冯庆生、张鹏、李军、左岩、颜景师、肖永国、于少静、高京德、史思旋、刘文秀、李家铭、崔爽、何建中、黄健辉等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象棋爱好者批评、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
编著者
2016年1月
象棋入门一本就够(大图大字版) 序言 棋盘之上,乾坤万象;方寸之间,智慧博弈。中国象棋,这项源远流长的民族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爱好者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从街头巷尾的棋摊,到电视荧幕上的棋王争霸,象棋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一项游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磨砺心智的绝佳途径。 许多人对象棋心生向往,却又望而却步,或是因为初学时面对繁杂的棋子和规则感到困惑,或是苦于找不到一本既能系统讲解,又能清晰易懂的入门教材。市面上象棋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让零基础的爱好者“一本就够”,快速掌握要领,并从中获得乐趣的书籍却着实难得。 为了弥合这一鸿沟,本书——《象棋入门一本就够(大图大字版)》应运而生。我们的初衷,便是为每一位渴望踏入象棋世界的朋友,提供一份最诚挚、最实用、最贴心的入门指南。我们深知,学习任何一门技艺,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因此,本书在编写时,始终坚持以“零基础”、“易理解”、“趣味性”、“实用性”为核心原则,力求让象棋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事半功倍。 本书并非是一味地堆砌理论,而是将抽象的棋理化为具象的图示,将枯燥的规则融汇于生动的讲解之中。我们精心挑选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棋局和战例,并辅以清晰的图文解析,帮助读者在实际对弈中理解概念,掌握技巧。我们深信,通过视觉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降低学习门槛,让初学者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象棋的精髓。 “大图大字版”的设计,更是我们对学习体验的极致追求。我们采用了业界领先的版式设计,确保每一个棋子、每一次走法、每一个讲解都清晰可见,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舒适,即使是视力不佳或初学者,也能毫无压力地沉浸其中。我们希望,当您拿起这本书时,感受到的是一份温暖和鼓励,而不是负担和压力。 象棋的学习,更像是一场奇妙的探险,每一次对弈都是一次新的发现。本书将带领您从最基础的棋子识别、走法规则开始,循序渐进地了解兵种的特性、攻防的要领、战术的运用,直至掌握开局、中局、残局的基本策略。我们不求将您立刻塑造成棋王,但求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扎实的象棋基础,能够自信地走上棋盘,享受对弈的乐趣,并在每一次博弈中有所收获。 我们相信,象棋的魅力,在于其蕴含的智慧、策略、耐心与冷静。掌握了象棋,您将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项游戏,更是在修炼一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全局观、预判能力,以及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心理素质。这些能力,将贯穿于您生活的方方面面,助您在人生的大棋盘上,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无论您是怀揣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还是希望在休闲时光寻找一项能够锻炼思维的活动,亦或是想与家人朋友增进交流,象棋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而《象棋入门一本就够(大图大字版)》,将是您踏入这个精彩世界的最佳伙伴。 请您放松心情,跟随本书的指引,一同走进这片充满智慧与乐趣的象棋天地。愿您在棋盘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快乐! 第一章:初识棋盘与棋子——象棋世界的基石 中国象棋,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妙的规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始一段令人兴奋的象棋之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认识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棋盘和棋子。 1.1 棋盘的奥秘:纵横交错的战场 想象一下,一张铺展开来的画卷,这就是象棋棋盘。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战场。 纵横的线条: 棋盘由九条竖线和十条横线交叉组成,形成九十个交叉点。这些交叉点,便是棋子安身立命的“宫殿”。 “河界”: 棋盘中央,有一条特殊的“河界”,它将棋盘分为“楚河”和“汉界”两部分。这条界线,象征着战场上的分割,也影响着某些棋子的走法,最典型的便是“兵(卒)”。 “九宫”: 在棋盘的双方各有一个由四条斜线组成的“九宫”。九宫的中心点,通常标记着一个“田”字。九宫是“将(帅)”和“士(仕)”的专属活动区域,它们只能在九宫内移动,且不能走出这个神圣的区域。 1.2 棋子的身份与使命——九种战士的职责 象棋棋盘上的九种棋子,各有其独特的身份、名称、形状,以及最重要的——走法。它们如同战场上的九个兵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演绎着一盘盘波澜壮阔的战局。 将(帥): 形象: 棋子上方通常写着“帥”字(红方)或“将”字(黑方)。 地位: 兵种中的最高统帅,是整场对弈的焦点。 走法: “将(帅)”只能在九宫内移动,每次只能走一步,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但不能离开九宫。“将(帅)”与对方的“将(帅)”不能直接“见面”(中间没有棋子阻隔,直接隔着直线相望)。 士(仕): 形象: 棋子上方通常写着“士”字(红方)或“仕”字(黑方)。 地位: “将(帅)”的贴身卫士,是九宫的守卫者。 走法: “士(仕)”也只能在九宫内移动,每次只能走一步,但只能沿着九宫内的斜线方向移动,也就是一次走一个交叉点。 象(相): 形象: 棋子上方通常写着“象”字(红方)或“相”字(黑方)。 地位: 军事参谋,负责侦察和支援。 走法: “象(相)”每次走两步,只能沿着棋盘的斜线移动,即走“日”字格。例如,从一个交叉点出发,先沿斜线走一格,再沿另一斜线走一格,到达目标位置。 限制: “象(相)”不能越过“河界”,并且如果它走的“日”字格中间的那个交叉点已经被对方棋子占据,则称为“塞象眼”,此时“象(相)”就不能再按照这个“日”字路径走了。 马(馬): 形象: 棋子上方通常写着“马”字。 地位: 骑兵,具有强大的机动性和攻击力。 走法: “马(馬)”的走法非常独特,形似汉字“日”。“马(馬)”每次只能沿着棋盘的直线方向走一步,然后转弯,再走一步,形成一个“日”字形。 限制: “马(馬)”有一个重要的限制,即“蹩马腿”。如果在“马(馬)”要走的直线方向上的第一个交叉点(也就是“马(馬)”的出入口)有对方或其他己方棋子,那么“马(馬)”就不能按照这个“日”字路径走。 车(俥): 形象: 棋子上方通常写着“车”字。 地位: 战车,是棋盘上最强大的直线攻击单位。 走法: “车(俥)”的走法非常直接,可以沿着棋盘的直线(横线或竖线)任意移动,但每次只能移动到没有棋子阻碍的格子上。也就是说,只要中间没有其他棋子,它就可以走很多步。 炮(砲): 形象: 棋子上方通常写着“炮”字。 地位: 远程攻击单位,威力巨大。 走法: “炮(砲)”的走法与“车(俥)”相似,可以沿着直线任意移动。但“炮(砲)”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吃子方式。它吃子时,必须有一个“炮架”(中间的那个棋子),也就是说,它要攻击的目标必须在其直线路径上,并且中间隔着一个棋子(不论敌我)。 兵(卒): 形象: 棋子上方通常写着“兵”字(红方)或“卒”字(黑方)。 地位: 士兵,数量最多,是战场上的主力。 走法: “兵(卒)”的走法相对简单,但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其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过河前: 在“河界”之前,“兵(卒)”只能向前走一步。 过河后: “兵(卒)”过河后,除了可以向前走一步,还可以向左或向右横走一步,但仍然不能后退。 特殊性: “兵(卒)”一旦走到对方的底线(最前面一条线),它就不能再前进,也无法改变行进方向,这被称为“卒林”。 1.3 了解棋子的“阵营”与“颜色” 在开始对弈之前,还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棋子分为红黑两方。通常情况下,红方先行。每一方的棋子,其名称在某些时候会有所不同(如“士”与“仕”,“象”与“相”,“兵”与“卒”),但它们的走法和功能是相同的。 1.4 棋子摆放的起始位置 了解了棋子的身份和走法,我们还需要知道它们在棋盘上的起始位置。这就像给每个士兵分配了他们的初始阵地。 第一行(靠近自己一方): 从外侧开始,依次是“车”、“马”、“象”、“士”、“将”、“士”、“象”、“马”、“车”。 第二行: 双方的“炮(砲)”分别放在第一行棋子中间的两个空位上。 第三行: 双方的“兵(卒)”分别放在己方横坐标的第二、四、六、八个交叉点上(也就是与“车”、“马”、“象”、“士”等棋子同一条横线,但与“炮”的位置不同)。 练习与思考: 1. 请在纸上画一个象棋棋盘,并在棋盘上标记出“河界”和“九宫”。 2. 尝试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马(馬)”,你要如何绕过一个“蹩马腿”? 3. “炮(砲)”在吃子时,必须隔着什么?如果它想攻击远处的棋子,中间不能有障碍吗? 4. “兵(卒)”过河之后,和过河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通过对棋盘和棋子的初步了解,我们已经为进入更深层次的象棋策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章,我们将学习如何让这些棋子在棋盘上“动起来”,学习最基础的“将军”和“吃子”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