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距离《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出版,已经过去6年。这6年,正如梁衡先生自己所说,“我的写作重点会转向写树,写既有历史又有故事的树,也就是人文古树”。因而,这6年间,梁衡先生的脚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只为寻访那一个个藏之深山、不为人知却承载着中华文明讯息的树之灵。说是写树,他仍不忘写入。这6年,梁衡先生的“中华人文古树系列”佳作不断:《一颗怀抱炸弹的老樟树》《麻田有座彭德怀峰》《带伤的重阳木》《秋风桐槐说项羽》《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沈公榕,眺望大海150年》……
梁衡先生有敏锐深刻的识见。当年他就深知,未来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会被提到****的战略高度,“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民心之所向、国运之所系。梁衡先生有通达古今的情怀。他见微知著,观物识人。他认为,一棵苍天古树记录着人类走过的每一步,是历史的见证者。自然与人,永远是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
为了留存历史、呼应时代,《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决定修订重版。新版收录了梁衡先生这6年来创作的与《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主题相关的8篇新作,对原版内容略微作了删减。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
著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署长笔记》《总编手记》;散文集《觅渡,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出版《梁衡杂集》《我的阅读与写作》《梁衡文集》(九卷)等图书。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大无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目录
上篇 家国情怀
这思考的窑洞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
毛泽东用人
文章大家毛泽东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大无大有周恩来
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
周恩来让座
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谁敢极言?谁能极言?
邓小平认错
觅渡,觅渡,渡何处?
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
二死其身的彭德怀
麻田有座彭德怀峰
带伤的重阳木
方志敏生命的最后的七个月
百年革命三封家书
你不能没有家
下篇 幽谷回声
秋风桐槐说项羽
武侯祠,1500年的沉思
心中的桃花源
读韩愈
读柳永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沈公榕,眺望大海150年
好文章是怎样写成的
青州说寿
乱世中的美神
把栏杆拍遍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与朴老结缘钓鱼台
百年明镜季羡老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你为什么得不到爱
精彩书摘
《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
毛泽东智慧超群,胆识过人,一生无论军事、政治都有出其不意的惊人之笔,让人永远玩味无穷。但有一笔更为惊人,只是惜未能实现。
1959年4月5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说:“如有可能,我就游黄河、游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卡车,更不准坐火车,一天走60里,骑马30里,走路30里,骑骑走走,一路往昆仑山去。然后到猪八戒去过的那个通天河,从长江上游,沿江而下,从金沙江到崇明岛。国内国际的形势,我还可以搞,带个电台,比如,从黄河入海口走到郑州,走了一个半月,要开会了我就开会,开了会我又从郑州出发,搞它四五年就可以完成任务。我很想学明朝的徐霞客。”
1960年,毛的专列过济南,他对上车看他的舒同、杨得志说:“我就是想骑马沿着两条河走,一条黄河,一条长江。如果你们赞成,帮我准备一匹马。”1961年3月23日,毛在广州说:“在下一次会议或者什么时候,我要做点典型调查,才能交账。我很想恢复骑马的制度,不坐火车,不坐汽车,想跑两条江。从黄河的河口,沿河而上,到它的发源地,然后跨过山去,到扬子江的发源地,顺流而下。不要多少时间,有3年时间就可以横过去,顶多5年。”1962年,他的一个秘书调往陕西,他说:“你先打个前站,我随后骑马就去。”1972年,毛大病一场,刚好一点,他就说:“看来,我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可见他对两河之行向往的热切。
自从看到这几则史料,我就常想,要是毛泽东真的实现了骑马走江河,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计划本已确定下来,大约准备1965年春成行。1964年夏天从骑兵部队调来的警卫人员也开始在北戴河训练。也已为毛泽东准备了一匹个头不太大的白马,很巧合,他转战陕北时骑的也是一匹白马。整个夏天,毛的运动就是两项,游泳和骑马。
但是,1964年8月5日,突发“北部湾事件”,美国入侵越南。6日晨,毛遗憾地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黄河这次是去不成了。”
这实在是太遗憾了,是一个国家的遗憾、民族的遗憾,中国历史失去了一次改写的机会。按毛的计划是走三到五年,就算四年吧,两河归来,已是1969年,那个对国家民族损毁至重的“文化大革命”至少可以推迟发生,甚至避免。试想一个最高领袖深入民间四年,将会有多少新东西涌入他的脑海,又该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党史、国史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新版本?一个伟大的诗人,用双脚丈量祖国的河山,“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又该有多少气势磅礴的诗作?
我们再看一下1965年的形势,那是新中国建国后最好的年份。正是成绩已有不少,教训也有一些,党又一次走在将更加成熟的十字路口。当时我们已犯过的几个大错误是: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1959年的“反右倾”;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难。这时全党已经开始心平气和地看问题。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中央承认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错误,毛泽东也做了自我批评。形势已有了明显好转。原子弹爆炸,全国学大寨、学大庆、学雷锋、学焦裕禄,国力增强,民心向上。但是从深层来看,对这些错误的根源还没有从思想上彻底解决。就像遵义会议时,从行动上和组织上已停止了“左”倾的错误,但真正从思想和路线上解决问题,还得等到延安整风。急病先治标,症退再治本。当时党和国家正是“症”初退而“本”待治之时。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骑马走两河的。
……
前言/序言
再版说明
距离《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出版,已经过去6年。这6年,正如梁衡
先生自己所说,“我的写作重点会转向写树,写既有历史又有故事的树,也就
是人文古树”。因而,这6年间,梁衡先生的脚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只为寻
访那一个个藏之深山、不为人知却承载着中华文明讯息的树之灵。说是写树,
他仍不忘写人。这6年,梁衡先生的“中华人文古树系列”佳作不断:《一颗
怀抱炸弹的老樟树》《麻田有座彭德怀峰》《带伤的重阳木》《秋风桐槐说项
羽》《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沈公榕,眺望大海150年》……
梁衡先生有敏锐深刻的识见。当年他就深知,未来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民心之所向、
国运之所系。梁衡先生有通达古今的情怀。他见微知著,观物识人。他认为,
一棵苍天古树记录着人类走过的每一步,是历史的见证者。自然与人,永远是
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
为了留存历史、呼应时代,《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决定修订重版。新
版收录了梁衡先生这6年来创作的与本书主题相关的8篇新作,对原版内容略微
作了删减。
希望阅者悦之。
编 者
2017年 11月
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