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孙瑞雪 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创始人;
“儿童敏感期”理论创始人;
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
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心理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讲述“爱和自由”的教育;
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
2006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进孙瑞雪教育机构幼儿园,连续拍摄16集《敏感期》专题片。
在孙瑞雪老师的带领下,“爱和自由”教育团体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以蒙特梭利、卢梭、皮亚杰等经典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19年高度专注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的教育思想系统,敏感期理论系统,以及“爱和自由”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系统。
目 录
第一章 让生命走向完整 …001
我们期待,我们还没有完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还在发展当中。童年是首先这样的,因为成长是童年的最显著特征。
第二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013
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在一个年龄段,孩子就喜欢玩水玩沙子,如果大人阻止他,他会顽强抗争。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三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017
“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自感觉。”一个孩子,一手拿着洗脸毛巾,一手拿着梳子,他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我们知道他在用嘴感觉软和硬。遗憾的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没有及时把“软”和“硬”这两个词告诉孩子;庆幸的是,他们没有把毛巾和梳子拿开。
第四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023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秘密在于,每个生命生来就是独特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在被教育的过程中,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被泯灭了。
第五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027
火车要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孩子用玩具火车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会说:“不对,火车应该在轨道上走。”你了解儿童的内心吗?这可能是一个与火车无关的探索,也可能是他在复习或延续他的昨天。
第六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033
一个孩子4岁时父母离婚了,有的大人对孩子开玩笑:“叫爸爸,叫了就给你买好吃的!”刚开始孩子躲在妈妈身后,感到屈辱和愤怒。后来他习惯了,无论别人怎样哄骗,绝不开口说话。这一切在孩子心里刻上了什么印记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关于“爸爸”这一概念,他肯定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
第二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在一个年龄段,孩子就喜欢玩水玩沙子,如果大人阻止他,他会顽强抗争。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这好像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有了10年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的经验,我们越来越坚信这一点。接受这个观念就像要发生一场内在的革命,因为我们一直相信儿童依靠成人来建构;接受这个观念也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发挥我们因自卑、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大。人类的幼儿期非常漫长,大概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幼儿期能有人类这么长。说得短一点儿,可能是0~6岁;说得长一点儿,大概要到12岁。12岁还不能离开母亲,法律上认为孩子真正成人的年龄是18岁。这个期间,儿童处在一个很弱小的状态,必须有成人来帮助他成长。帮助儿童成长不是说由成人来塑造儿童的精神。如果那样,人类的整个水准都会下降。成人的问题是扮演了“上帝”——孩子的“上帝”。
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就会发展得很完善。
蒙特梭利幼儿院最小的孩子是1岁半,我们用1岁半到6岁的孩子做试验,把超越智力水平的教具给孩子,如果教师不强制,不给儿童压力,儿童只会按照他的内心需求走。比方说,他喜欢玩水和玩沙子,只要把他带出去,多么具有“吸引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他都不参与,他只玩沙子,脸上懵懵懂懂,成人对他怎么说,孩子的脸上都是这种表情。他知道他要干什么,如果成人阻止他,他会同成人抗争。
我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在他两岁多的时候,他爸爸买了两个玉米,对他说:“你一个,你妈妈一个。”他走过来说:“这两个玉米,爸爸说都给我吃。”我问他爸爸,他爸爸说:“不是的,是给你一个,给孩子一个。”我对孩子说:“爸爸说给你一个,给我一个,并不是说都给你吃。”我的意思是他撒了一个谎,他听完这话后脸上丝毫没有做错事的表情,站在那儿思考了1分钟,一动不动,然后毫无表情地走了。“怎么会这样?”我觉得真奇怪。但是,后来有一天,他对自己做错事突然有了感觉,脸上表现出特别尴尬和难为情的表情,还不让人说。这根本不是大人的说教能做到的,孩子已经按照他内在的发展规律到了这一步。如果成人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让儿童发展,而是强加于他,逼迫他做,孩子的发展就可能进入误区,真正的道德感就无法建立了。
婴幼儿早期的发展规律跟有些动物类似。比如蝴蝶,母蝶通常将卵产在树杈中间,幼蝶刚出生时必须吃特别嫩的叶子,它怎么去吃嫩叶子呢?因为幼蝶对光最敏感,所以它一生下来就向着光线最亮的地方爬过去,那梢头必定是最嫩的叶子。但是当幼蝶开始强壮起来,能够吃粗糙的叶子时,它对光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这个过程遵循的是它内在的发展规律,没有任何外力的控制。
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
让我们看看儿童是如何同环境建立和谐的关系而发展自我的。比如语言,任何一个国度和民族的儿童,都能够在这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听到和学会人类的语言,并在头3年中掌握本民族的基本语言,学会语言中的各个细节。这种发展,绝没有人去专门给他上课。我们不难看出,6岁前的儿童更喜欢看你做什么而不是听你说什么。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他自己作用于环境的结果。所以心理学家才说,儿童3岁前掌握的东西,成人需要60年的努力才能完成。我们为什么不思考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人类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儿童是自我发展的。
我可以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生了个儿子,他准备把儿子培养成天才。这个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已经学会几国的语言,6岁考入中学,10岁上了哈佛大学,16岁攻读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心理学家让他的孩子每一分钟都在不断地“吸收、吸收”。18岁时,孩子成为英国伦敦一家商店的售货员。可是他什么都不干,他拒绝任何“知识性的活动”,他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特别高兴,“满腹经纶”对他没有用,事实上“知识”使他非常痛苦。我想如果人只有一个大脑而没有感官,让大脑为这个世界服务,使它成为工具,我们的痛苦可能会少很多,但我们还有感觉、心理、精神和心灵,我们必须寻找到我们自己才不会痛苦。人的发展、人的精神必须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这本《爱与自由》(全新增订第三版)简直就是一本人生教科书,而且是那种你读了之后,会忍不住想要反复阅读,并且每次都能从中找到新东西的书。我一直觉得,很多关于“爱”和“自由”的讨论,都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但这本书却能够深入到最本质的内核,并且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付出”和“收获”之间关系的解读。很多时候,我们都陷在一种“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的痛苦中,但这本书却引导我们去思考,真正的付出,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它不是为了换取什么,而是源于内心的充盈和对他人的善意。而且,“自由”的部分,也让我摆脱了很多固有的思维模式。我过去总是觉得,拥有很多选择权才是自由,但作者却指出,真正的自由,是能够做出最符合自己内心声音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看起来并不那么“有利”。这种内心的坚定和清明,才是最宝贵的自由。这本书的结构也设计得非常巧妙,层层递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对自我认知的升级。
评分我最近读了《爱与自由》(全新增订第三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触动。我一直以来对“爱”和“自由”这两个词都有着模糊的理解,总觉得它们既神圣又遥不可及。但是,这本书用一种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方式,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关系”时所提出的观点,它不像很多其他书籍那样强调“占有”或“控制”,而是更加注重“连接”和“支持”。书中对于“如何与他人建立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关系”的探讨,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它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倾听,如何更真诚地表达,以及如何尊重彼此的独立性。而关于“自由”,作者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承担;不是一种缺失,而是一种圆满。我被书中那种对人性深刻的洞察所折服,也为作者所展现出的那种智慧和勇气而感到敬佩。每一次阅读,都仿佛在与一位智者进行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最令人惊喜的一部作品!我本来对这类主题的书抱有怀疑,总觉得会过于空泛或者说教,但《爱与自由》(全新增订第三版)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娓娓道来那些我们内心深处可能早已知晓,却又被生活磨平的感受。书里关于“爱”的探讨,绝非仅仅局限于浪漫爱情,而是扩展到亲情、友情,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温情。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接受不完美”的部分,这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是长期存在的困扰,而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爱,恰恰是建立在对彼此以及对自我缺点的全然接纳之上。它不是一种索取,而是一种给予,一种不求回报的温暖。而且,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都非常有现实意义,它促使我去反思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以及我在关系中的位置。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应该仅仅被摆放在书架上,更应该被写进我们的人生笔记里,时常翻阅,时常对照。它的“全新增订第三版”也确实名副其实,很多新增的内容让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感觉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
评分翻开《爱与自由》(全新增订第三版)的瞬间,我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温暖而又充满智慧的海洋。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特别,它不像一般的理论书籍那样堆砌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哲思,慢慢地引领读者走进一个更加广阔的精神世界。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自由”这个概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不落俗套的视角。它不是指摆脱一切束缚的放纵,而是更深层次的内在解放,是对自我意志的觉醒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书中对于“限制”和“边界”的理解,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自由意味着没有限制,但作者却告诉我们,恰恰是那些看似限制我们的事物,才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让我受益匪浅。而且,书中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力量,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像是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每一个字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未来充满了更积极的期待。
评分《爱与自由》(全新增订第三版)这本书,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次心灵的深度按摩。我一直对那些探讨人生意义和内心成长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是我近些年来读到的最杰出的一部。作者在书中对于“放下”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常常被过去的经历所束缚,难以向前,而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充满智慧的例子,让我明白,真正的释放,并非遗忘,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接纳。它是一种内在的释然,是给自己心灵松绑。而“自由”的维度,则被作者拓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再是外在的限制,而是内在的觉醒。这种觉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并且勇敢地去追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选择”的探讨,它强调的不是逃避责任,而是承担起自己选择的后果,并在其中找到成长的力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既有深邃的哲理,又不失生活的温度,读起来让人感到既愉悦又深受启发。
评分书不错哦。首先封皮很好。纸张也很厚。内容看了一下也很好。赞赞赞。。。。
评分包装完好,正版书,下次还来
评分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
评分书本质量很好,内容丰富,价格合理。值得购买!
评分东西收到以后马上查看,发现与图片描述一致,超级喜欢,发货速度很快,物流速度,服务也很到位,马上点个赞,下次还会来购买........都说超过85字给积分试验试验!看到以上文字说明对物品基本满意^_^一个做家庭教育的老师推荐的买来看看
评分感谢孙老师的书,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不可多得的育儿宝书
评分刚收到还没看,京东快递的服务就是好,大过年的还坚持在岗位上,给无数个?,辛苦你们了,最后祝你们新年快乐
评分为了更了解孩子,买了很多书
评分【很划算 ,好用!(此评论虽然才1个字,但语法严谨,用词工整,结构巧妙,朗朗上口可谓言简意赅,足见评论人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和惨绝人寰去的创造能力,令人佩服佩服,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实在是点睛之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