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金宝 编
图书标签:
  • 解剖学
  • 人体解剖学
  • 腹部
  • 外科
  • 医学
  • 医学教材
  • 图谱
  • 临床
  • 解剖图
  • 外科手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384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3011
包装:精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52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普外科医生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是一本系统、全面、实用的解剖图谱,涵盖了从基础到教学再到临床的全部内容,既有腹部的大体解剖,也有局部解剖,更有经典和常用的的手术入路解剖,全方位系统地展示腹部的正常结构和相关手术路径,内容翔实。

内容简介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 是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 套系书的其中一本。本书从腰腹部、腹部器官、腹部断面和影像学对照、腹部异常改变、常用手术入路四方面展示了人体的腹部,对临床普外科医生了解腹部结构及了解手术入路非常有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陈金宝:曾任中国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医学影像制作、医学图像处理和资源库建设数十年,曾获卫生部、教育部各种奖励7项。策划并主编医学彩色图谱5部、卫生系列教材54种。

目录

第一章腹腰部

1.腹部标志线/1

?腰椎及连接/2

2.腰椎(前面观)/2

3.腰椎(侧面观)/3

4.第4腰椎/4

5.前纵韧带(前面观)/5

6.腰椎韧带(侧面观)/5

7.后纵韧带(后面观)/5

8.黄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前面观)/5

9.腰椎X线像(前后位)/6

10.腰椎X线像(侧位)/6

11.腰椎磁共振成像(矢状位)/6

12.腰椎计算机断层摄影(轴位)/6

?腹前外侧壁/7

13.腹肌(前面观1)/7

14.腹肌(前面观2)/7

15.腹肌(前面观3)/8

16.膈(侧面观)/8

17.腹前壁(内面观)/9

18.腰肌(前面观)/10

?膈肌/11

19.膈的动脉(上面观)/11

-----------------------Page10-----------------------

2目录

20.膈的动脉和神经(下面观)/1241.腹腔干超声影像(经剑下横切面观)/24

42.完整型腹腔干/25

?腹股沟区/1343.不完整型腹腔干/25

21.腹股沟区的深层结构/1344.腹腔动脉分支与肠系膜上动脉形成共干/25

22.腹股沟区(内面观)/1445.下腔静脉及其属支(女)/26

23.腹股沟管(外面观)/1446.门腔静脉系吻合模式图/27

24.股鞘/1547.下腔静脉及其属支(前面观)/28

25.股疝/1548.下腔静脉及其属支(侧面观)/28

26.阴囊结构(模式图)/1649.腹部外周感觉神经支配(前面观)/29

27.睾丸下降/1650.腰部外周感觉神经支配(后面观)/29

51.腹部浅层血管和神经(前面观)/30

?腹膜与腹膜腔/1752.腰部浅层皮血管和神经(后面观)/30

28.网膜/1753.腹壁神经(侧面观)/30

29.胃胰襞和肝胰襞/1854.腹后壁的血管和神经(前面观1)/31

30.腹后壁腹膜的配布/1855.腹后壁的血管和神经(前面观2)/32

31.结肠上区的间隙/19

32.男性腹膜腔(正中矢状断面)/20?腹部局部解剖/33

33.结肠下区的间隙及交通/2156.腹部局部解剖1/33

57.腹部局部解剖2/33

?腹部血管和神经/2258.腹部局部解剖3/34

34.腹部动脉(前面观)/2259.腹部局部解剖4/34

35.腹部动脉(侧面观)/2260.腹部局部解剖5/35

36.腹主动脉(前面观)/2361.腹部局部解剖6/35

37.腹主动脉及其分支/2362.腹部局部解剖7/36

38.腹腔干的分布/2363.腹部局部解剖8/36

39.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464.腹部局部解剖9/37

40.腹腔干超声影像(经腹主动脉纵切面观)/2465.腹部淋巴结/38

第二章腹部器官

?胃/3970.胃的动脉2(前面观)/40

66.胃前壁的外肌层/3971.胃的动脉3(背面观)/41

67.胃前壁的内肌层/3972.胃的动脉4(上面观)/41

68.胃黏膜/3973.腹腔干及其分支(胃前面观)/42

69.胃的动脉1/4074.胃的动脉变异/42

......


前言/序言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是在“实用人体解剖图谱”的基础上,为 了方便使用,将内容重新组合,按照临床的学科需要进行分册,即 分为骨科分册、腹部外科分册、泌尿外科分册、胸心外科分册、妇 产科分册和神经外科分册。各分册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增加了部分 疾病的影像学、内镜图像和病理学内容,还增加了手术入路解剖学 内容。


该系列图谱为了充分体现实用性原则,为临床医师提供坚实的解剖学基础,采取了系统解剖、局部解剖、表面解剖、影像解剖和运动解剖相结合,以及正常与变异相结合、大体标本与显微镜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展示人体的正常结构。此外,在该系列图谱中还包括了有关胚胎学的部分内容。


系统解剖部分重点展示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有关内容。局部解剖部分按照内容的需要,进行逐层解剖,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充分显示浅组织、筋膜、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的相互位置关系。断面解剖部分是将人体进行水平、矢状和冠状断层,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修整,对标本在固定过程中的萎缩部分进行适当处理,使图像更加真实。


近年影像技术发展很快,设备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我们应用了超声波、X线、CT、ECT和MRI图像,从不同侧面展示人体的正常结构。表面解剖部分根据内容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姿势,充分显示人体的结构,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后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在本套图谱的编绘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的相关图谱和专著。在此,对出版社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套图谱在编绘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医科大学有关领导,网络教育学院、基础医学院有关教研室,以及临床学院有关科室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本套图谱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或错误,敬请学界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陈金宝

2017 年4 月



《腹部外科影像学解剖》 一、 导言 腹部外科手术的精准与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者对腹腔内复杂解剖结构的清晰认知。传统的解剖学教材虽然详尽,但往往侧重于静态的实体模型展示,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在面对术中实时变化、影像学图像差异以及个体解剖变异时,仍需进一步深化理解。本书《腹部外科影像学解剖》旨在弥合这一认知鸿沟,通过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和深度,呈现腹部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空间关系及其在不同影像模式下的表现。本书特别关注那些对腹部外科手术至关重要的解剖细节,以及常见的解剖变异,为临床外科医生、影像学专家、介入治疗医师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份全面、实用、与时俱进的参考。 二、 本书特色与定位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影像学”的视角。我们不再仅仅依赖于教科书式的图谱,而是深度整合了CT、MRI、超声、DSA等多种影像学技术所呈现的腹部三维结构。通过对比和分析同一解剖结构在不同影像模态下的表现,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其形态、密度、信号特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界限。这种影像学的解读方式,直接对接了临床实际需求,使读者在阅读时,如同置身于影像解剖工作站,能够主动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 本书的定位是“临床导向”。我们并非冗余地罗列所有解剖知识,而是聚焦于与腹部外科手术、介入治疗、诊断学紧密相关的解剖内容。每一章节的讲解都力求紧扣临床实际,突出重点,强调难点。例如,在讲解肝脏解剖时,我们会详细阐述其分叶、分段系统,并结合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血管、胆道变异,以及在CT和MRI上如何识别这些变异,为肝脏肿瘤切除、肝移植等手术提供精准的解剖学支持。同样,在胃肠道部分,我们将重点呈现不同病变(如炎症、肿瘤)侵犯消化道壁各层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与之相关的淋巴结分布和血供特点。 三、 内容体系与结构 本书的章节设置逻辑清晰,由浅入深,覆盖腹部主要器官系统。 第一部分:腹部概论与影像学基础。 腹部空间划分与标志: 详细介绍腹部分区的概念(如九分法、四分法),腹壁的层次结构,以及重要的解剖标志点(如脐、肋弓、髂嵴等)在影像学上的对应位置。这为后续章节的理解奠定基础。 常用腹部影像学技术介绍: 简要回顾CT、MRI、超声、DSA等技术的成像原理、优势和局限性,重点强调在腹部解剖成像中的应用特点。例如,CT在显示骨骼、钙化以及快速评估腹腔内出血方面的优势;MRI在软组织对比、显示血管和胆道方面的精细度。 腹壁与腹膜: 详细阐述腹壁的肌肉、筋膜层次,以及腹膜的分布、形成的重要结构(如系膜、网膜、腔隙等)。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腹腔内器官的位置、移动以及腹腔积液、脓肿的扩散方向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肝脏、胆道系统与脾脏。 肝脏影像学解剖: 深入解析肝脏的解剖分叶、分段(Couinaud分段法),强调其在影像学上的识别要点,如肝静脉、门静脉分支的走行。特别关注肝脏血管系统的变异,如先天性门脉高压、肝内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它们对手术策略的影响。 胆道系统影像学解剖: 详细描述胆囊、肝总管、肝总管、胆总管的解剖及其影像学表现。重点突出胆囊和胆管的变异,如重复胆管、胆囊动脉的异常走行,以及在胆囊切除、胆管探查手术中需注意的解剖风险。 脾脏影像学解剖: 阐述脾脏的形态、位置、血供(脾动脉、脾静脉)及其与周围器官(胃、胰腺、结肠)的关系。介绍脾脏的异常(如位置异常、重复脾)以及脾脏病变(如脾梗死、脾破裂)的影像学特征。 第三部分:胰腺、胃与十二指肠。 胰腺影像学解剖: 详细描述胰腺的头、颈、体、尾各部分的形态、位置,以及其与十二指肠、胃、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关系。重点讲解胰管系统的影像学显示,以及胰腺癌、胰腺炎等常见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 胃与十二指肠影像学解剖: 呈现胃的大体形态、腔隙、贲门、幽门等解剖要点,以及十二指肠的四个部分的影像学特征。关注胃肠道壁的层次结构,以及溃疡、肿瘤、炎症等病变在影像学上的征象,以及其对周边血管、淋巴结的影响。 第四部分:小肠、大肠与直肠。 小肠影像学解剖: 详细介绍十二指肠悬韧带以后的空肠、回肠的影像学特征。关注小肠的系膜、血供(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以及肠系膜的解剖变异,如肠系膜短缩综合征、肠系膜血管栓塞。 大肠影像学解剖: 详细描述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形态、张力带、半月襞、肠系膜附着线等解剖特点。重点关注大肠肿瘤、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等的影像学诊断。 直肠与肛管影像学解剖: 深入解析直肠的解剖层次、解剖变异(如直肠前突、直肠脱垂),以及直肠癌的手术切除范围相关的盆腔淋巴结分布。 第五部分:泌尿系统与肾上腺。 肾脏影像学解剖: 详细描述肾脏的形态、位置、肾门结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以及肾脏的皮质、髓质、肾盏、肾盂的影像学显示。重点强调肾脏的血管变异(如多肾动脉、肾静脉变异)以及肾脏肿瘤、囊肿、结石的影像学诊断。 输尿管、膀胱与前列腺影像学解剖: 介绍输尿管的走行、狭窄处,膀胱的形态、容积变化,以及前列腺的影像学特征。关注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炎症等病变。 肾上腺影像学解剖: 阐述肾上腺的形态、位置,以及其常见的肿瘤(如腺瘤、癌)和功能异常(如库欣综合征)在影像学上的表现。 第六部分:腹膜后腔与腹膜。 腹膜后腔解剖: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域,包含肾脏、肾上腺、输尿管、大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淋巴结、胰腺、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等。本书将详细描绘腹膜后腔的边界、结构层次,以及在腹膜后腔手术、肿瘤切除、血管介入治疗中需要关注的解剖细节。 腹膜腔与腹膜腔隙: 再次强调腹膜的分布、形成的交通和交通的限制,以及重要的腹膜腔隙(如肝下间隙、盆腔间隙),这对于理解腹腔内感染、出血、积液的播散路径至关重要。 第七部分:腹部血管系统与淋巴系统。 腹部主要动脉与静脉影像学解剖: 详细描绘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腹腔动脉、髂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和解剖变异。同样,详细描述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及其属支。重点关注腹部血管的狭窄、闭塞、动脉瘤、血管畸形等,以及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解剖考量。 腹部淋巴系统影像学解剖: 介绍腹部主要的淋巴结群(如腹主动脉旁、肠系膜淋巴结、盆腔淋巴结)及其在不同影像学上的显示特点。重点阐述淋巴结肿大、转移等病变对影像学诊断的意义。 第八部分:腹部神经解剖与临床应用。 腹部主要神经结构: 简单介绍腹部主要的神经丛(如腹腔神经丛、肠系膜神经丛)以及自主神经在腹部器官功能调控中的作用。 临床相关性: 简要探讨神经解剖与腹部疼痛、术后并发症(如胃肠动力障碍)等临床问题。 四、 学习方法建议 本书的学习不应仅仅是阅读,而应与实际的影像学资料和手术录像相结合。建议读者在阅读相关章节时,同步翻阅大量真实的CT、MRI影像,通过滑动图像,从不同层面、不同窗宽来观察书中所描述的解剖结构。对于结构复杂或变异较多的区域,建议结合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学习。同时,阅读本书时,可以将书中内容与实际的手术视频进行对照,理解书本知识在术中的直观体现。 五、 结论 《腹部外科影像学解剖》旨在为腹部外科领域提供一本权威、实用、图文并茂的参考书。通过整合最新的影像学技术和临床经验,本书将帮助读者更深入、更精准地理解腹部解剖,从而提高腹部外科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性,减少术中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本书适用于普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介入科医师,以及放射科、超声科医师,同时也适合医学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书名: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的,但出于对身体的好奇,我还是入手了这本《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翻开书页,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插图,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仿佛真人解剖一般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腹腔脏器排列的章节,那详细的层次感和空间关系,让我对之前模糊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比如,以往我只知道胃在肚子里,但看了这本书,我才了解到胃的具体位置、形状,以及它周围有哪些血管和神经与之紧密相连。还有肠道的走向,复杂的盘绕结构,在书中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临床应用的提示,虽然有些专业术语我不太理解,但结合图解,也能大致猜出它在实际手术中的重要性。比如,讲解到肝脏时,它会特别指出重要的血管分支,以及在切除时需要注意的区域,这让我感觉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是一本指导实际操作的参考。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腹壁结构的部分,它详细展示了肌肉的层次、筋膜的走向,以及腹股沟管的解剖,这对于理解疝气的形成非常有帮助。即使只是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它也为我打开了了解身体内部奥秘的一扇窗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接地气”,作为一名曾经的实习医生,在学习腹部外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而《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的优点在于它将抽象的解剖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书中大量的解剖图片,不仅清晰度高,而且标注非常准确,能够让我们快速地找到目标结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腹腔内淋巴系统的描述,它详细列出了腹腔内主要淋巴结的分布区域,以及它们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这对于理解腹部肿瘤的淋巴转移途径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临床病例分析,将解剖知识与具体疾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腹膜外解剖时,它会结合腹膜后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肿瘤的生长范围和压迫情况。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胆道系统的解剖,它详细展示了肝内外胆管的走行,以及胆囊的位置,这对于理解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手术切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我在腹部外科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忐忑的。作为一名正在啃骨头的医学生,腹部解剖一直是我的噩梦。教科书上的文字描述总是枯燥乏味,而那些黑白的解剖图更是让人晕头转向。但是,《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的出现,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首先,它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从浅层到深层,从骨性标志到血管神经,一步步地引导你深入腹腔。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解剖结构,而是将这些结构置于临床场景中。例如,在讲解肾脏时,它会非常直观地展示出输尿管的走行,以及它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这让我瞬间理解了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为何会引起剧痛。还有关于门静脉系统的描述,那复杂的静脉分支图,让我对肝脏的血液循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手术入路和关键解剖层次的提示,这对于我们学习腹部手术操作非常有帮助,能够让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出手术的整体框架。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阑尾的解剖部分,它详细列举了阑尾的各种位置变异,这对于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插图质量非常高,清晰度极佳,而且标注准确,让我能够对照着书本,在脑海中进行虚拟解剖,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评分

作为一名解剖学爱好者,我对各种人体解剖图谱都颇为关注,而《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这本书,可以说是同类书籍中的佼佼者。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视角独特,不仅仅局限于静态的解剖展示,而是融入了动态的临床视角。比如,在讲解腹腔血管时,它会结合影像学图片,展示出血管在体内的真实走行,以及在不同体位下的变化,这让我对腹腔脏器的血液供应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书中对腹膜后间隙的描述尤其到位,它详细区分了不同层次的筋膜,以及其中包含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这对于理解腹膜后出血、肿瘤转移等病变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胃肠道系膜的章节,它清晰地展示了肠系膜的附着线,以及系膜内血管和神经的分布,这对于理解肠系膜血管栓塞、肠扭转等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有启发。这本书的插图不仅美观,而且标注详尽,文字描述精准,相辅相成,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它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腹部器官,不仅仅是它们的外形,更是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评分

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普外科医生,平时接触的腹部疾病患者非常多,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病例时,对腹部解剖的精准掌握至关重要。《临床人体解剖图谱·腹部外科分册》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案头必备”。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高度的临床实用性。它不像一些纯理论性的解剖图谱,而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将抽象的解剖结构与实际的手术操作、疾病诊断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介绍胰腺的解剖时,它会详细说明胰腺与十二指肠、血管的关系,以及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结构,这对于我们规避术中风险非常有指导意义。书中对腹膜腔及其重要结构,如网膜囊、系膜等的详细阐述,也让我对腹腔内脏器的相对位置和活动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在诊断腹腔内粘连、肿瘤播散等情况时非常有帮助。我尤其喜欢它关于腹壁疝的章节,对腹股沟斜疝、直疝,以及腹横疝的解剖基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配以清晰的示意图,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疝的类型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这本书的插图并非简单的示意图,而是包含了大量的临床解剖细节,比如血管的走向、神经的分布,甚至是淋巴结的区域划分,这些对于进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等手术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