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 28天搞定托福口语

新东方 28天搞定托福口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孟炎,胡秀民 著
图书标签:
  • 托福口语
  • 新东方
  • 备考
  • 口语练习
  • 28天
  • 英语学习
  • 考试
  • 语言学习
  • 出国留学
  • 提升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366452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3706
品牌:新东方(XDF.CN)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8页
字数:272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语音、语调、思路和表达4个方面深层剖析口语提分瓶颈,结合3大评分标准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浓缩16个口语常用理由应对10大类独立题目话题,详细列举70余道常用理由的适用题目;针对80余道口语独立题目提供6步解题法:观点、解题思路、重点表达、思维导图、参考答案和参考译文;对综合题目抽丝剥茧,详细呈现解题步骤和答题思路;归类整理词汇与搭配,构建口语词汇库。

作者简介

孟炎:新东方托福教师,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经济学硕士,全额奖学金获得者。ETS Propell Workshop认证教师,曾参加英国伦敦International House教学法培训。200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

胡秀民: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硕士,山东大学文学学士、管理学学士。获得英语专业八级、BEC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曾任新东方托福教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托福口语评分概览……………1

1. 评分概述…………………… 2

2. 评分标准及解读………………… 4

2.1 语言表达(Delivery) 4

2.2 语言使用(Language Use) 4

2.3 话题展开(Topic Development) 6

2.4 0~4分的考生在语言表达、语言使用和话题展开三个评分标准下的要求 7

2.5 托福口语成绩单详解 8

第二章?口语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1

1. 语音 12

2. 语调 13

3. 思路 13

4. 表达 14

第三章?独立题目常见理由………………………………………………………………………… 17

1. 忙碌-busy 18

2. 金钱-money 19

3. 社交-social 20

4. 放松-relax 21

5. 合作-cooperation 22

6. 工作-work 22

7. 交流-communication 23

8. 成就感-a sense of achievement 24

9. 人物特点-personalities 25

10. 因特网-Internet 26

11. 饮食健康-healthy diet 26

12. 锻炼身体-working out 27

13. 新能源-renewable and green energies 27

14. 公共交通-public transport 28

15. 交友-Making friends 29

16. 音乐和艺术的重要性- importance of art and music 30

17. 16个万能理由在9个核心独立题目中的应用 30

第四章?独立题目话题分类以及题目解析(思维导图) 37

1. 人物类 38

2. 学校类 44

3. 社会、政府类 75

4. 课余生活类(志愿者、旅游等) 84

5. 音乐、艺术类 98

6. 高科技类 104

7. 地点类 113

8. 生活方式类 117

9. 家人朋友类 151

10. 技能类 160

第五章?综合题目讲解………169

1. 第三题(Task3) 170

1.1 Step 1 阅读 171

1.2 Step 2 听力 174

1.3 Step 3 审题 177

1.4 Step 4 准备 177

1.5 Step 5 回答 178

2. 第四题 (Task4) 179

2.1 Step 1 阅读 179

2.2 Step 2 听力 181

2.3 Step 3 审题 183

2.4 Step 4 准备 184

2.5 Step 5 回答 184

3. 第五题(Task5) 186

3.1 Step 1 听力 186

3.2 Step 2 审题 189

3.3 Step 3 准备 189

3.4 Step 4 回答 190

4. 第六题(Task6) 192

4.2 Step 1 听力 192

4.2 Step 2 审题 195

4.3 Step 3 准备 196

4.4 Step 4 回答 196

附录…………………………198

1. 28天托福口语复习计划 198

2. Task 3 & 5 词汇与搭配 200

3. Task 4 & 6 词汇与搭配 205

4. 托福口语问答 212

5. 学生反馈…………215


前言/序言

根据ETS发布的2016年全球托福考生成绩数据,托福口语分数超过24分的考生只占20%,而阅读、听力和写作超过24分的考生占比分别是:39%,36% 和 31%。由此可见,口语的难度大大超过阅读、听力和写作,成为对全球考生来说极难攻克的一项。纵观世界各国托福考生口语成绩分布,由于母语跟英语为同一语系,欧洲国家考生相对于世界其他大洲的考生有较大优势,比如全球口语最高分获得者为丹麦考生(平均分26分)。 而我们中国考生的口语平均分仅有19分,就连发音不太标准的印度考生的口语平均分也比我们高了足足4分(印度考生平均分23分)。直到近期,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的英语教育还是哑巴英语,因而真正能用英文口语来自然清晰地表达观点的考生并不多,很多考生在考托福口语时出现语塞、长时间停顿甚至说不下去而放弃的情况。由此可见,评判考生口语成绩的重要标志并非仅仅是发音和语调。《托福考试官方指南》中的口语评分标准指出,托福口语从语言表达、语言运用和话题展开三个方面综合评分。


首先,“语言表达”标准具体包括流畅性、发音、语调、重音等因素。由于中国考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很难遇到一个语音语调相对不错的英文老师,长期受中式发音的影响,因而想要短时间内通过语言培训改变语音语调,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幸运的是,考生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表达的流畅性,但前提是自己对回答时用的语料非常熟悉。为此,笔者基于多年教学和研究,整理总结出十六大常见理由并且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详细解析,涵盖了人物、学校等十大类话题的80余道托福口语独立题目。这十六大理由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话题当中,命中率十分高。同时,本书中选取的80余道托福口语独立题目重点突出了学校教育类(17道题目)和生活方式类话题(22道题目),因为2017年托福口语的考情显示,教育类题目和生活方式类题目占比分别是39% 和33%,这两个类型的题目基本涵盖了2017年托福口语独立话题的70%。因此考生在备考口语时,一定要把本书的十六大理由背诵到滚瓜烂熟的地步,并且能够应用到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同时注意加强对学校教育类、生活方式类等高频话题的练习,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口语表达流畅性。


学校教育类和生活方式类题目分布如下图所示:

2017年托福口语独立题目之学校教育类题目汇总

日期 Task 日期 Task

1月14日 Task 1 8月27日 Task 2

2月25日 Task 2 9月9日 Task 1

2月26日 Task 1 9月17日 Task 2

2月26日 Task 2 9月30日 Task 1

2月28日 Task 2 10月14日 Task 1

4月1日 Task 2 10月15日 Task 2

4月15日 Task 2 10月28日 Task 2

5月6日 Task 1 11月4日 Task 2

5月20日 Task 2 11月11日 Task 1

5月27日 Task 2 11月12日 Task 1

6月3日 Task 1 11月12日 Task 2

6月10日 Task 1 11月18日 Task 2

6月10日 Task 2 11月25日 Task 2

6月25日 Task 1 11月26日 Task 2

7月15日下午 Task 2 12月2日 Task 1

8月26日 Task 1 12月2日 Task 2

8月27日 Task 1 12月9日 Task 1

2017年托福口语独立题目之生活方式类题目汇总

日期 Task 日期 Task

1月7日 Task 1 7月15日上午 Task 1

2月18日 Task 2 7月15日上午 Task 2

3月4日 Task 2 8月26日 Task 2

3月11日 Task 1 9月9日 Task 2

4月1日 Task 1 9月16日 Task 2

4月15日 Task 1 9月30日 Task 2

4月23日 Task 1 10月15日 Task 1

4月23日 Task 2 10月21日 Task 1

5月13日 Task 1 10月21日 Task 2

5月13日 Task 2 10月29日 Task 1

5月20日 Task 1 10月29日 Task 2

5月27日 Task 1 10月21日 Task 2

7月2日 Task 1 11月4日 Task 1

7月8日 Task 2 12月9日 Task 2


其次,“语言运用”标准要求考生可以正确使用简单和复杂的词汇、语法结构。而十六大理由的语言运用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美国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总结而成,语言自然、地道,且篇幅短小、精悍,易背诵。所以,熟练背诵十六大理由可以帮助考生在语言运用评分方面加分。


最后,“话题展开”标准要求考生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相应理由,同时,回答时应包含相应的例子和细节。琼?杰米逊(Joan Jamieson的音译)和科恩维帕?潘彭(Kornwipa Poonpon 的音译)的论文Developing Analytic Rating Guides for TOEFL iBT ® Integrated Speaking Tasks指出:“低级水平的答案只有自己的观点,没有理由支撑,中级水平的答案不仅有观点而且有理由支撑,但是理由相对比较局限,高级水平的答案不仅有观点而且有含有丰富细节的理由支撑。” 而本书的十六大理由都是基于细节来呈现的,比如“健康饮食”的理由里面包括了西红柿、西兰花、黄瓜等细节;“锻炼身体”的理由里面出现了公园慢跑、篮球、足球,甚至棒球等细节;“开发新能源”的理由里面出现了潮汐、风能、太阳能,甚至核能等细节。 因此, 熟练背诵十六大理由可以让考生的答案有更多的细节和例子,这都是考试加分的亮点。

笔者用本书中的备考资料取得了口语满分的成绩,我深信广大考生也会从中受益。然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便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此书之所以能出版靠的是多年一线教学、教研的积累。笔者从2012年从事教育培训以来一直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总结归纳题型,撰写题目解析和相关语料,笔耕不辍。2016年1月应众多学生要求开通公众号(见本书封底),基本保持一天推送一个图文消息的频率坚持到现在。相信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能够持之以恒,如愿以偿提高自己的托福口语成绩。

孟 炎


突破思维定式,解锁地道表达:当代英语口语精进指南 本书旨在为所有渴望大幅提升英语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的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实战化的训练框架。它摒弃了传统应试口语的僵硬模式,专注于培养学习者在真实交流场景中的自信与能力,使其能够自然、清晰、有逻辑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观点。 --- 第一部分:思维的重塑与语感的建立(Foundation & Flow) 第一章:告别“中式英语”:从结构到语感的根本转变 传统的口语学习往往陷入“先翻译再表达”的困境,这极大地拖慢了反应速度并导致表达生硬。本章将引导学习者进行思维模式的彻底重塑。 1.1 语块化思维训练 (Chunking Mastery): 学习者不再关注单个单词的准确性,而是开始记忆和使用“功能性语块”(Functional Chunks)。例如,与其思考“我认为”,不如直接使用“From my perspective,” 或 “What I see is that…” 深入分析高频学术和日常交流中的必备语块库,并提供上百个即插即用的表达模板,覆盖“同意、反对、举例、转折、总结”等核心功能。 1.2 语速、停顿与节奏(Pacing and Prosody): 流利的口语不仅是词汇量,更是声音的音乐性。本章详细拆解了英语的自然语调、重音规律和恰当停顿的位置。通过模仿母语者朗读的音频材料,学员将学会如何用声音的起伏来传达情感和强调重点,而非机械地平铺直叙。 1.3 提高即时反应力的“影子跟读法”进阶应用 (Advanced Shadowing): 介绍一种超越简单模仿的深度影子跟读技术,要求学习者在听的同时,不仅要复述内容,更要同步模仿说话者的情感色彩和语速变化。提供特定难度递进的听力材料,从慢速访谈到快速新闻评论,确保听觉输入与口语输出的同步提升。 第二章:拓展表达的深度与广度:从基础词汇到精确措辞 本章聚焦于如何用更丰富、更精准的词汇和句式来替代那些被过度使用的“安全词汇”。 2.1 动词的革新:让表达更具画面感: 分析“Get, Make, Do, Have”等高频基础动词在复杂语境中的替代方案。例如,用 "Implement," "Orchestrate," 或 "Derive" 来替代简单的 "Do" 或 "Get",极大地提升表达的专业度和精准度。提供五大主题(工作、教育、社会、科技、情感)的动词替换矩阵。 2.2 形容词与副词的精妙选择(Nuance in Adjectives and Adverbs): 探讨如何使用更具描述性的形容词来避免“Very good”或“Really bad”的平庸表达。重点训练如何利用副词(如 "Significantly," "Crucially," "Potentially")来精确限定陈述的强度和可能性。 2.3 句式的多样性:复杂句的自然运用: 教授如何流畅地运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倒装结构和虚拟语气,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在需要表达复杂逻辑关系时,能够自然地切换句式,避免长难句的语法崩溃。 --- 第二部分:实战场景的深度模拟与策略(Contextual Application) 第三章:结构化叙事:清晰表达逻辑的艺术 无论面对何种口语测试或日常讨论,清晰的结构都是说服听众的第一步。本章提供了一套万能的逻辑框架。 3.1 场景化故事讲述模型 (The Narrative Arc): 针对个人经历、案例分析或观点阐述,构建“背景介绍—冲突/挑战—行动/过程—结果/启示”的五步叙事模型。提供针对不同话题(如克服困难、一次成功经验)的结构模板。 3.2 论点展开与支撑(Elaboration Techniques): 教授如何有效地支撑一个论点。内容包括: 数据引用与转述: 如何巧妙地引入统计数据或研究发现。 类比与比喻 (Analogies and Metaphors): 利用类比来简化复杂概念的讲解。 具体案例的细节填充: 训练学员在讲述案例时,如何补充环境、人物动机等细节,使故事更具说服力。 3.3 过渡与连接:保证对话的顺畅流动(Seamless Transitions): 梳理了五大类别的流畅过渡词和短语(如表示顺序、强调、对比),并强调在口语中,过渡词的使用频率和自然性远比书面语重要。 第四章:高压情境下的应对策略(Handling Pressure Points) 本章直面学习者在口语交流中最容易出错的几个高压环节,提供即时修复和缓冲策略。 4.1 遗忘的“急救包”:即时填补空隙 (Bridging the Gap): 当大脑突然空白时,如何不让沉默暴露内心的慌乱。本节提供一系列“思考性停顿短语”(Thinking Fillers),如 “That’s a fascinating point, let me gather my thoughts…” 或 “If I had to narrow it down, I’d say…”。 4.2 礼貌地请求澄清与重复 (Polite Clarification): 在听力理解出现偏差时,如何既不显得无知,又能准确获取信息。提供不同情境下的请求语句,如针对特定词汇、整体意思或语速的请求。 4.3 观点被挑战时的建设性回应: 训练在意见不合时,如何使用“缓冲句”来承认对方观点,同时坚定地阐述自己的立场,避免直接冲突,保持对话的建设性。 --- 第三部分:自我监控与长期精进(Self-Correction and Mastery) 第五章:录音反馈的深度解读与修正 仅仅录音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分析录音,找到“盲点”。 5.1 听力自测工具箱:识别“自我欺骗”的表达: 提供一个详细的自我评估清单,涵盖语法的常见错误(时态、单复数、冠词的遗漏)、发音的模糊点(特定辅音的混淆)以及语气的不足。学员需根据清单逐项对比自己的录音。 5.2 专注于一个弱点进行强化训练: 避免“平均用力”。本章指导学员如何从评估结果中提取本周的“首要修正目标”(例如,本周只关注完成时态的准确性),并通过专项练习巩固,直至该错误不再出现。 5.3 持续性输入源的精选与吸收: 推荐高质量的非教学类英语资源(如特定领域的深度播客、TED Talk的精选片段、高质量的纪录片),并教授如何将这些材料“内化”为自己的口语库,而不是被动收听。 本书核心理念: 真正的口语能力不是记住多少标准答案,而是具备在任何情境下,都能迅速组织语言,清晰、自信地传递自身意图的能力。本书提供的是一套方法论和训练工具,帮助学习者构建一个强大且灵活的个人表达系统。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内心是抱有一丝怀疑的。市面上关于托福口语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只是简单地堆砌了一些“万能模板”,美其名曰“应试秘籍”。我对这种‘速成’的东西一直持保留态度。然而,这本书在结构上似乎走了一条更扎实的路线。我注意到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花哨的句型,而是先用了一部分篇幅来剖析评分标准,这一点非常关键。它似乎在教你如何站在考官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才是他们真正想听到的“高质量回答”。这种由内而外的解构,让我感觉作者是真正理解了考试的精髓,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我尤其欣赏它对“逻辑衔接词”的细致分类,不是简单罗列,而是结合不同场景给出了使用场景的微妙差异。例如,区分“However”和“On the contrary”在口语中的语境,这种深度解析对于我这种追求高分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私教,而非一本普通的教辅资料,它引导我去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预设的答案。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实际使用体验是复杂的,因为它在某些环节表现得极其出色,但在另一些地方,我感觉它略显保守。比如,它在“任务二”(综合题)的听力笔记技巧讲解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它提供了一种我从未想过的速记符号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在听讲座或对话时抓取核心论点的效率。我试着用它教的方法做了一套模拟题,发现原本需要花费大量脑力去回忆细节的环节,现在可以更从容地组织下半部分的口语输出。然而,对于“任务一”(独立题)的展开部分,我感觉它给出的例子略显陈旧,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家庭、教育、科技”这几个老生常谈的领域。在当今的考试趋势下,考官更倾向于考察学生对社会热点和个人独特经历的阐述能力。我个人更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批判性思维如何融入到个人观点的表达中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我喜欢A胜过B”这种基础陈述上。总体而言,它是一本打地基的绝佳工具书,但想冲刺满分,可能还需要自己补充更具时代感的素材。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引人注目,那种明亮的橙色和简洁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让我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毕竟“28天搞定”这种口号,听起来就充满了高效和针对性。我立刻翻开目录,发现它似乎将托福口语的考察点切割得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独立任务到复杂的综合任务,好像都做了系统性的梳理。我特别留意了它对发音和流利度的处理部分,那块内容似乎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解如何调整语调和节奏,这一点非常实用。我个人在练习中最大的瓶颈就在于,虽然知道要说什么,但表达出来总是磕磕巴巴,缺乏一种自然的连贯性。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那种“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技巧,而不是泛泛而谈的学习方法论。我设想它应该会包含大量的例句和替换词汇库,这样我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构建自己的答案结构。总的来说,初印象非常好,包装的专业感和内容结构的严谨性,让人觉得这绝对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备考利器,为接下来的冲刺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透露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它几乎没有大段的理论论述,每一页都像是被精心设计过的“工作表”。我发现它大量运用了图表、思维导图和颜色区分,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备考的人来说,极大地减轻了视觉疲劳。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时间管理的强调。书中特意开辟了一个章节,详细说明了如何在每种题型中分配好20秒准备时间和45/60秒的陈述时间,并且提供了“黄金三句话”的结构,教你如何在时间不足时优先保障核心信息输出。我过去常常因为紧张而语无伦次,浪费了宝贵的几秒钟思考时间,而这本书明确地告诉我要把“如何开头”变成一个肌肉记忆动作,这样才能把思考时间留给真正的论据发展。这种对实战细节的关注,远超出了我阅读其他同类书籍的经验。它不是在教你“说什么”,更是在教你“如何高效地说出来”。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不在于提供了多少新的知识点,而在于它彻底重塑了我对“练习”的定义。在读完前几章关于“语感建立”的探讨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过去那种重复朗读范例的练习方式是多么低效。书中强调的“影子跟读法”的进阶应用,要求学习者不仅仅是模仿声音,更要去模仿说话者的停顿、重音和情绪的起伏,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正在进行对话的人。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但极其有效的,它强迫你的口腔肌肉和大脑皮层一起工作,建立新的发音习惯。此外,它对“错误诊断”的重视也值得称赞。书中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估的清单,让学习者在录音回听时,能够系统性地对照清单来查找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觉得“听起来不对劲”。这种结构化的反馈机制,让每次练习都有明确的改进方向,避免了在原地踏步的窘境。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训练手册,指导你如何科学地、系统地“训练”自己的口语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学习”口语知识。

评分

书不错,开始要花时间好好学习了。

评分

物流很快 包装很好~~~

评分

书已经收到了,质量挺好的。

评分

在于他在这条道路进行中全面的了解也不会被现实生活品质控制自己不要客气什么地方可以去你的

评分

很实用的一本书,周围的同学都在买。

评分

一新东方的书一直很不错

评分

不错的

评分

!!!!!!!!!!!!!!!!!!!!!!!!!!!!!!!!!!!!!!!!!!!!!!!!!!!!!!!!!!!

评分

书不错,开始要花时间好好学习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