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陳氏太極拳小架套路與推手》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套路,下篇介紹推手。書稿中對太極拳的常識、拳理拳法、技擊涵意等作瞭概括介紹,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齣,可操作性強;融會陳氏諸傢消息虛盈,尤善於推手中解釋陰陽互變鬆襠鏇肘細節,微言循環往復丹田內轉奧旨,以及擒拿與反擒拿之秘訣,用力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現象來講解太極拳;推手部分是《陳氏太極拳小架套路與推手》的亮點,填補瞭以往小架書沒有詳細介紹推手用法的空白,對每個拳式都舉瞭幾個例子來作說明。全書共舉瞭一百多個例子,逐式介紹用法,說明八大勁彆的技法,圖文並茂。
本書清楚地闡述瞭陳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及小架推手的練習方法,對太極拳愛好者有很好的啓迪與輔導作用。
作者簡介
陳榮斌,男,1942年4月生於陝西省鹹陽市,河南省溫縣陳傢溝陳氏第二十世,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畢業於西安空軍工程學院,共産黨員,高級政工師,曾擔任西安高壓開關廠工會主席、副廠長。10歲跟族爺陳三樂學大架,14歲跟四爺陳文桓學小架,1973年跟族姑陳立清繼續學小架,嚮名師族叔陳玉琦、名師孫建民和名師徐應昌請教推手。曾擔任《陳氏太極拳小架發展與傳承》副主編,2000年有三篇論文獲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一等奬,被評為太極拳名師。退休後,年年到廣東佛山看望女兒,遂將陳氏太極拳小架南傳。在西安、廣州、佛山等地弘揚陳氏太極拳小架,踐行慈善公益義務教學。推動創立佛山市飛揚拳社,是佛山市南海區慈善會猛龍誌願服務隊顧問。
內頁插圖
目錄
陳氏太極拳簡介
上篇:套路
下篇:推手
心得體會
附錄:
陳氏先輩太極拳論摘選
陳榮斌師承、傳承
後記
前言/序言
上聯:運動使生命充滿活力下聯:靜養讓生命益壽延年橫批:常玩太極人處晝夜之中,晝運動,夜靜養。運動中有靜養,靜養中有運動,動靜結閤是人養生的要素。太極拳動靜結閤,快慢相間,剛柔相濟,動作纏繞,陰陽變化,虛實互換,有開有閤,同時具備運動和靜養的兩大功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健身瑰寶,常年練拳,身康體健,益壽延年,幸福無邊。健康是幸福的載體,沒有健康,幸福難以享受。讓我們積極參加到全民健身活動中來,把身體練得棒棒的,痛痛快快享受人生。我從1999年開始,每年鼕季都像候鳥遷徙一樣去佛山看望女兒,佛山市南海區高原、鄭旭等人跟我學陳氏太極拳小架(後邊簡稱小架),後來不斷有人來學。會傳統技藝的人都希望自己掌握的技巧能被傳承下去,雖然自己水平一般,看到他們如此喜愛小架,又瞭解到佛山是著名的武術之鄉,地靈人傑,名拳林立,英雄輩齣,遂産生讓小架也紮根佛山的想法。為瞭盡快實現這一夢想,使小架在佛山得到更快發展,2002年10月,我介紹師弟陳春生到佛山教拳。他到佛山後幾經努力,於2007年成立瞭武館。承濛佛山人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厚愛,現在已有數百人在練習,並嚮廣州、深圳、惠州、汕頭等地發展。有此群眾基礎,相信小架很快會在珠三角發展壯大,為提高嶺南人民身體健康做齣貢獻。更令我興奮的是,有許多其他拳種的名師高手也慕名來學,增強瞭他們對太極拳的瞭解,他們把母拳和太極拳互相融閤,形成新的練法,為太極園裏增加新的花色品種。說起小架在佛山的發展,還要感謝高原,他是佛山學小架第一人,幫我打開瞭傳小架的局麵。陳春生初來乍到,也是他幫助安排工作落住瞭腳。高原還多次撰文介紹宣傳小架,擴大瞭小架的影響。其中《陳氏小架太極拳南傳佛山》一文發錶在《中華武術》2005年第三期佛山武林誌專輯。
為瞭讓更多的人分享練拳的樂趣,為瞭讓小架在佛山健康發展,並和全國小架愛好者交流,我不自量力,把自己對小架的理解和心得體會整理成章,寫瞭這本書,供練習者參考。
這本書結構上分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套路,下篇介紹推手。寫法上我是用自己的話,怎麼教就怎麼寫,我覺得這樣讀者會感到親切,容易明白理解。為瞭使讀者能較快學好太極拳,我對每式都做瞭動作提示,還大概介紹瞭太極拳相關知識和拳理拳法。我認為,當初人們為學技擊練太極拳,獲得瞭技擊健身雙豐收,它證明學技擊對健身很有好處。我在練拳和教拳的實踐中也感覺到不學推手,體會不到太極拳的奧妙。但是,太極拳的技擊用法不講不明,讀者很難意識到,所以我在上篇介紹套路時,以小標題形式簡單地講瞭動作的技擊含義,這雖然不很科學,但對於以健身為目的的讀者來說,隻要堅持練拳就可以獲得健身和以防萬一的效果。但是,對於喜歡推手的讀者來說就嫌簡單瞭。為瞭滿足這部分讀者的需要,我寫瞭下篇推手,共舉瞭百餘個例子,圖文並茂,逐式介紹用法。
教練員以能培養齣優秀人纔為榮,我的體會如能對讀者有所啓迪,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會感到自己為太極拳的普及發展做齣瞭綿薄貢獻而興高采烈。學員增強瞭健康,我會感到自己老有所為,有成就感。由於太極拳博大精深,自己功夫不純,對太極拳理解膚淺,隻是瞭解個皮毛,書中所講內容如有錯誤之處,殷切盼望師傅、拳友不吝賜教,本人深錶感謝。
陳氏太極拳小架套路與推手 內容簡介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陳氏太極拳小架這一古老而精深的武術瑰寶。不同於市麵上一些泛泛而談的太極拳介紹,本書以其嚴謹的理論體係、清晰的動作解析以及實用的技擊應用,力求為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特彆是對陳氏太極小架有濃厚興趣的同道,提供一份詳盡且極具參考價值的學習指南。 第一章:陳氏太極拳小架的淵源與精髓 本章將追溯陳氏太極拳小架的曆史淵源,闡述其在陳氏太極拳發展脈絡中的獨特地位。我們將探討小架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保留並傳承其最為純粹的技擊內核。重點將放在小架的“根”與“源”上,理解其為何被稱為“小架”,又為何能在眾多流派中獨樹一幟。 曆史溯源: 深入挖掘陳氏太極拳的起源,特彆是陳王廷公所創太極拳的早期形態。分析小架的形成與演變,以及其在陳傢溝內部傳承的特點。 精髓解讀: 揭示小架的獨特風格,例如其“快慢相間”、“剛柔並濟”、“纏繞螺鏇”等核心技法。理解小架在動作幅度上的“小”,並非技法上的“弱”,而是對身體控製、勁力運用達到更高境界的錶現。 身法要領: 詳細闡述小架特有的身法要求,包括“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鬆腰坐胯”等,並說明這些要領如何支撐起整套功法的發力與變化。 第二章:陳氏太極拳小架套路詳解 本章是本書的核心內容,將對陳氏太極拳小架的完整套路進行由淺入深的詳細解析。每一個動作都將配以清晰的文字說明,並輔以高質量的圖示(此處為文字簡介,故用文字描述),確保讀者能夠準確掌握每個動作的起勢、要點、勁力走嚮以及轉換。 套路總覽: 介紹小架套路的全貌,包括其總動量、動作特點以及學習該套路所能達到的效果。 分段解析: 將套路分解為若乾個易於理解的段落或招式。 第一段:起勢與基本動作。 詳細講解起勢的規範與目的,以及後續一係列基礎動作的名稱、動作要領、身體姿態、呼吸配閤以及勁力發力方嚮。例如,“金剛搗碓”、“撇身捶”、“白鶴亮翅”等經典動作,我們將深入剖析其每一個細節。 第二段:變化與發展。 介紹套路中更為復雜、變化更多的動作,如“斜飛勢”、“肘底捶”、“海底針”等,強調動作之間的銜接與轉換,以及如何通過身體的微調實現勁力的傳遞與變化。 第三段:綜閤與收尾。 分析套路後半部分動作的特點,以及如何將前麵學到的技法融會貫通,最終以一個完整的收勢結束。 重點動作深度挖掘: 對於套路中具有代錶性、技擊意義重大的動作,將進行更深入的剖析,例如: “金剛搗碓”: 詳細講解其“上打下,下打上”的發力方式,以及如何通過腰胯的轉動來帶動全身的力量。 “撇身捶”: 解析其“以身為軸,以腰引手”的發力原理,以及如何藉力打力。 “閃通背”: 闡述其“脊柱如車軸”的帶動作用,以及如何實現勁力的全身傳遞。 勁力與意識: 在解析動作的同時,將貫穿講解勁力的運用,如“掤、捋、擠、按、采、挒、肘、靠”等基本勁力如何在套路中體現。同時,強調練習中的“意念”引導,以及如何通過意識來支配動作和勁力。 呼吸與節奏: 闡述不同動作配閤怎樣的呼吸方式,以及套路整體的呼吸節奏與力量的配閤。 第三章:陳氏太極拳小架推手技法 本章將從套路練習的延伸,進入到實際應用層麵——推手。本書將詳細介紹陳氏太極拳小架在推手中的應用原理與具體技法,幫助讀者將套路中的攻防理念轉化為實戰能力。 推手基礎: 推手的目的與意義: 解釋推手不僅僅是練習攻防,更是檢驗功力、體悟勁力、培養聽勁與化勁能力的重要途徑。 基本手法: 詳細介紹推手中的“沾、粘、連、隨”等核心原則,以及如何在與對方接觸中保持身體的穩定與勁力的連貫。 聽勁的培養: 闡述如何通過推手來培養“聽勁”,即通過身體的細微感受來感知對方勁力的方嚮、大小與變化,並在此基礎上做齣最有效的應對。 小架推手技法解析: “沾、粘、連、隨”的實踐: 如何將套路中的“掤、捋、擠、按”等勁力,在推手中與對方的動作相結閤,實現“不丟不頂”。 化解與藉力: 演示如何利用小架的圓活、螺鏇勁來化解對方的來力,並將對方的來力順勢導嚮,反用於對方。 攻防轉換: 講解如何在推手中,由被動防守迅速轉為主動進攻,利用對方的空檔與破綻。 勁力發放: 演示小架特有的發力方式,如何在推手中通過腰胯的帶動,將全身的勁力瞬間爆發齣來,實現“零距離打擊”。 常見推手套路與訓練方法: 定步推手: 講解定步推手中各種攻防手法的應用,如“擠、按、捋、擠、按”等。 活步推手: 演示活步推手中步法與手法的結閤,以及如何在移動中保持身體的平衡與勁力的連貫。 散手練習(初步): 在熟練掌握基本推手技法後,簡要介紹如何將推手技法嚮散手過渡,強調實戰中的應變能力。 推手中的錯誤與糾正: 指齣練習推手時常見的誤區,如“死力”、“僵勁”、“丟勁”等,並提供相應的糾正方法。 第四章:陳氏太極拳小架的養生之道 本書不僅關注技擊,更強調太極拳的養生價值。本章將深入探討陳氏太極拳小架在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方麵的獨特功效。 內壯與外強: 闡述小架練習如何通過“內外兼修”,達到內壯(髒腑強健、氣血充盈)與外強(筋骨強韌、身手敏捷)的統一。 調和氣血: 講解太極拳動作的舒緩與圓活,如何促進全身氣血的運行,疏通經絡,改善循環。 舒緩身心: 探討太極拳的“靜”與“柔”,如何在練習中放鬆身心,緩解壓力,培養平和的心態。 慢性病防治: 結閤傳統醫學理論,分析小架練習對改善心血管功能、緩解關節疼痛、提高免疫力等方麵的積極作用。 練習建議: 提供不同人群(初學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的練習建議,以及如何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練習強度與內容。 第五章:陳氏太極拳小架的傳承與發展 本章將對陳氏太極拳小架的傳承現狀進行梳理,並展望其未來的發展方嚮。 名傢傳略: 簡要介紹曆代陳氏太極拳小架的代錶性傳承人,以及他們對小架的貢獻。 現代發展: 探討陳氏太極拳小架在現代社會中的普及與發展,以及其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學習路徑建議: 為初學者提供係統的學習路徑建議,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師父,如何係統地學習套路與推手,以及如何進行持之以恒的練習。 文化意義: 強調陳氏太極拳小架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其在武術、哲學、養生等多個層麵的獨特價值。 結語 本書旨在成為陳氏太極拳小架愛好者的一位忠實夥伴。我們希望通過對套路動作的細緻講解與推手技法的深入剖析,幫助讀者在掌握陳氏太極拳小架的同時,更深切地體會到太極拳所蘊含的中華智慧與哲學精髓。願每一位習練者都能在太極拳的道路上,體悟“道”之所在,達到身心和諧的至高境界。 本書內容嚴謹,講解詳實,圖文並茂(此處描述文字版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力求為讀者提供一份切實可行的學習指導。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太極拳愛好者,都能從中受益,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