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为什么没有被罗马人征服?为什么罗马人停下了征服世界的脚步,而是止步于莱茵河、多瑙河之后?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公元9年罗马总督瓦卢斯带着他的三个军团在“条顿堡森林”走向了覆灭,结束了罗马在日耳曼地区的扩张野心,使得罗马帝国转而采取防守态势。可以说这场战役奠定了今天欧洲的罗曼语和日耳曼语族的基本分界线。千百年来围绕着这场战役的争论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大的争议是,它真的发生在今天的条顿堡森林吗?德国著名作家沃尔夫冈·科恩和画家克劳斯·恩西卡特在这本图文并茂的著作中,利用了当代的考古发现,结合了大量的史料,为我们解开了这一千古之谜,同时还向我们描述了公元元年前后罗马日耳曼交界地区的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画面。
公元9年,一支由三个罗马军团组成的军队被当时日耳曼部落引诱至一个陷阱,并被全歼。这是德国历史上重要也是有争议的事件之一。多年来人们为战役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方式而争论不休。在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奥斯纳布吕克发现了一个罗马古战场的遗迹,这是否是瓦卢斯战役的发生地?本书即叙述这一考古发现的前前后后。
著者简介
(德)沃尔夫冈?科恩,1958年出生,德国作家与记者,居于汉诺威,研究历史,政治学和新闻学。 他住在汉诺威,从事自由职业,给《地理》和《世界报》等杂志和报纸供稿。《瓦卢斯战役之谜》于2009年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非虚构类奖。
(德)克劳斯·恩西卡特,1937年出生,德国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家。曾于汉堡应用科学大学教授美术。除了给马克·吐温、J. J. R. 托尔金等人的著作绘制插图之外,他还曾给多本儿童著作绘制插图。
译者简介
霍晶晶,女,199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目前为北京大学德语系研二学生,本科时期也在北京大学完成了德语系和心理学系双学位。
“沃尔夫冈·科恩用侦探小说一般的笔触,用整洁而惊险的故事讲述了考古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太好了!”——《环球探索少年版增刊》
“沃尔夫冈·科恩把考古学家的搜索描述得如同惊悚片一样,真的令人不忍释手。”——《杂志学校》
“整本书的叙事在各种观点之间保持了绝妙的平衡,同时年迈的插图大师克劳斯·恩西卡特略带点讽刺,又非常有信息量的插画也为本书增色不少。一本伟大的非虚构作品,比《罗马军团》一书更为出色。”——《新苏黎世报周日版》
序 言 奥古斯都大帝究竟有多生气?……………………
在本章节中,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有时会争论不休。
第一章 恺撒痛击高卢人…………………………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我们在今天知道这么多关于罗马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事。
第二章 皇帝来到莱茵河边!……………………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罗马人对欧洲北部这么感兴趣。
第三章 向日耳曼尼亚蛮荒地区远征………………………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日耳曼人”?
第四章 瓦卢斯,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还是无国之王?…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看看:罗马人和日耳曼人在公元元年前后相处得怎么样。
第五章 在舍鲁斯克人领地发生了什么?…………………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继续探究,为什么人们历经长达百年的寻找得出了 种理论,却没有找到任何一个战场。
第六章 寻找真正的地点…………………………………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继续追问,为什么在 年或者 年前还没有人研究卡尔克里泽的战场?
第七章 考古学家如何侦察一片古战场?………………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是一场瓦卢斯战役还是多场瓦卢斯战役?
第八章 从复仇战到巨大的壕沟… …………………………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提出这个问题:罗马帝国的界墙到底有多结实?
终 章 瓦卢斯战役之谜已经解开了吗?………………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再次提问:还有可能存在着另一场战役吗?
这本书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密度令人惊叹,但其最成功之处在于,它将这些浩如烟海的资料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流程中,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我不是一个容易被复杂的历史背景劝退的读者,但这本书处理得极其优雅。你会发现自己不仅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大量关于古代社会结构、战争策略乃至当时文化习俗的知识。作者对人物动机的剖析达到了近乎病理学的精确程度,每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背后,都有着坚实的逻辑支撑,这使得角色之间的冲突显得无比真实和沉重。它不是那种让人读完后只记得“发生了什么”的书,而是让你思考“为什么会发生”的书。这无疑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的佳作,值得被纳入任何严肃历史爱好者的书架中。
评分对于长期关注这类题材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股清流。它没有陷入传统历史解读的窠臼,反而大胆地引入了一些非常规的视角来审视那个时期的关键节点。作者似乎对信息源的挖掘非常彻底,很多情节的切入点都是前所未见的,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书中的氛围营造堪称教科书级别,时而紧张到让人手心冒汗,时而又在宏大叙事中透露出一种令人心碎的个体悲剧感。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处理得尤其出色,它没有选择一个简单粗暴的结局来收束所有线索,而是留下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开放性空间,鼓励读者去进行自己的思考和解读。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处理方式,让故事的生命力得以延续,读完后,书本合上的那一刻,脑海里依然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辩论。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作者的遣词造句充满了古典韵味,但又绝不晦涩难懂,读起来是一种享受。那种如诗如画的笔触,将古代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光影变幻、风声呼啸,仿佛能透过纸面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更难得的是,作者在保持文风优美之余,对专业领域的知识阐述也做到了深入浅出,使得即便是对相关历史背景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叙事的步伐,领略到其中的精妙之处。我特别喜欢那些充满哲思的段落,它们如同散落在棋局中的关键暗子,不经意间点亮了整个故事的深度。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事件的经过,更是在探讨权力、信仰与人性极限之间的永恒命题。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对作者文字魅力的臣服,它成功地将学术的严谨与文学的浪漫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把握精准到位,每一个转折都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我尤其欣赏他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那些鲜活的角色仿佛就站在我面前,他们的挣扎、抉择和最终的命运都深深牵动着我的心弦。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因为某个情节的爆发力而停下来,需要时间消化那种强烈的冲击感。书中的细节描绘极其考究,无论是古代的军事部署,还是人物之间的微妙互动,都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功底。那种身临其境的历史厚重感,让人仿佛真的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硝烟与智慧交织的年代,去亲身体验那些宏大的历史瞬间。读完之后,脑海中久久回荡的不是简单的故事梗概,而是那些关于勇气、背叛与荣耀的复杂人性探讨。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巧妙,多线叙事穿插得恰到好处,既保持了故事的张力,又避免了信息过载,高潮迭起,低谷沉思,是一次极其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开篇其实有些慢热,需要读者投入一些耐心去适应作者构建的世界观和庞大的人物群像。然而,一旦跨过了最初的门槛,你会发现作者精心布置的伏笔开始一一显现,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阅读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对话,都可能在后文中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显示出作者布局之宏大和心思之缜密。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群体心理的捕捉,在那种极端压力下,不同阶层、不同立场的人们是如何反应、如何团结或分裂的,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历史还原度,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人类在危机时刻集体行为的绝佳视角。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被动接受故事,不如说是一场与作者智力的角力,我总忍不住要去猜测下一步的走向,而作者往往能再次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反转。
评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
评分好书
评分good
评分很满意的书,爱不释手,打开书就不舍得放下,很感兴趣的读下去,推荐给大家一起阅读。
评分后浪出品,属于一般性非专业类读物,先五分吧,以后有机会再读!
评分人文社科的书,还不错,先收着慢慢看
评分内容不错但是必须要说插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连环画风格,实在是不协调
评分后浪出品 ,必是精品,了解古罗马这段壮丽历史。
评分书不错,硬壳精装,不过京东的包装太垃圾,一直钟情于塑料袋不能自拔,书角都磕坏了,这点当当有进步,至少是气泡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