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政府報告明確提齣,支持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2)服務經濟崛起,是指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力量從*一、第二産業嚮服務業轉移。融入瞭新技術、新模式的現代服務業在各個行業引發瞭一係列變革,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3)本書對服務經濟的運行模式、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形勢、增長邏輯、商業模式、企業服務創新等進行瞭係統的闡述。
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我國經濟轉型步入關鍵時期的局麵下,對服務業結構進行改造升級,使國內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中,並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為我國經濟提質增效找到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就顯得尤為關鍵。
身處於服務經濟時代的國內企業,亟須從傳統的企業本位、産品本位思維轉變到用戶本位、服務本位的思維中來,對自身的業務流程、商業模式、組織結構進行轉型升級。
《服務經濟崛起:“互聯網+”時代的服務業升級與服務化創新》對服務經濟及現代服務業的概念、內涵、增長邏輯、商業模式等進行瞭係統的闡述與分析,為我國經濟嚮現代服務經濟轉型、創業者及企業探索現代服務業的巨大價值提供瞭發展路徑。
程曉,高級經濟師。廣東省華南現代服務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華南理工大學現代服務業研究院研究員。廣東省電子商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廣東省現代服務業聯閤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製造業協會副會長,華南電子商務聯盟秘書長等。曾主持陽江市工業經濟發展規劃,廣州市南沙、中山、羅定等市縣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等課題研究;推動廣貨全球行、電商生態體係建設落地工作。
鄧順國,情報學專業碩士點導師組組長,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電子商務係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商務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永州市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廣東省科技廳、商務廳、發改委、人社廳等部門特聘專傢。
文丹楓,博士,專注新興産業孵化。大農空間?縣域飛地孵化器集群創始人,廣東省華南現代服務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眾創空間“醫創社”創始人。齣版專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戰互聯網+》《大數字時代》《特色小鎮理論與案例》等;2016年主持撰寫報告:《廣東省農村電商現狀及發展報告2016》《中國互聯網經濟報告2017》《永州市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祁陽縣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新田縣電子商務“十三五”規劃》《中國微商現狀及發展報告2016》等。
第1章 服務經濟:現代服務業重塑發展格局
1.1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模式、現狀及前景
1.2 服務經濟:概念內涵與發展特徵
1.3 我國服務型企業麵臨的主要挑戰
1.4 新常態下服務型企業的發展策略
第2章 “互聯網+”時代的現代服務業創新
2.1 “互聯網+”:服務業發展新引擎
2.2 “互聯網+”時代的服務産業轉型
2.3 大數據時代的智能化服務新模式
2.4 我國培育智能服務産業的發展策略
第3章 服務貿易:推動我國外貿轉型升級
3.1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3.2 “一帶一路”下的自貿區戰略布局
3.3 我國中小外貿服務企業的經營策略
第4章 十三五:推進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
4.1 “十三五”戰略下的中國經濟轉型
4.2 服務業主導: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4.3 以轉型創新推動服務型經濟的發展
第5章 從“製造業經濟”到“服務型經濟”
5.1 實現從製造大國嚮服務大國的轉型
5.2 服務型製造: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5.3 傳統製造企業的服務化轉型策略
第6章 兩化融閤:服務創新戰略的實施路徑
6.1 基於客戶價值鏈的服務模式創新
6.2 企業實施服務創新的模式路徑
6.3 信息化建設:基於IT的服務創新
第7章 服務增強製造: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7.1 我國製造企業服務增強競爭戰略
7.2 基於産品的服務增強製造模式
7.3 基於服務創新的服務增強製造模式
第8章 製造企業如何構建服務競爭力
8.1 構建企業的客戶服務戰略定位
8.2 産品創新與服務創新的互動策略
8.3 製造企業服務競爭力的構建策略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反應就是,這一定是一本能幫助我理清思路的工具書。我對“服務化創新”這個概念特彆感興趣,總覺得它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潛力,但具體該如何實現,卻有些摸不著頭腦。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填補瞭這一空白。我期待它能夠深入剖析“服務化創新”的驅動因素、實現路徑以及潛在的商業模式。是不是像它提到的,“互聯網+”扮演瞭關鍵角色,通過技術賦能,讓傳統的産品和服務都變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和便捷化?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某個行業是如何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實現從“賣産品”到“賣解決方案”的轉變的。是不是會有關於如何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係,如何運用數據分析來洞察用戶需求,以及如何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服務的個性化定製等方麵的詳細闡述?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服務經濟”這個宏大敘事,落地到具體的商業實踐中的,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發,為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發展找到新的方嚮。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當下的商業世界。這本書並沒有枯燥地羅列理論,而是充滿瞭生動的例子,讓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服務經濟”的魅力。我尤其喜歡它在“服務化創新”這個章節的論述。以前總覺得“創新”離我很遠,都是科技公司搞的東西,但這本書告訴我,即便是傳統的製造業,也可以通過“服務化”來實現突破。比如,一傢設備製造商,不再僅僅是賣齣機器,而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維護、升級、甚至是運營服務,這樣就能和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係,創造齣源源不斷的價值。我猜這本書裏肯定會講到,這種“服務化”思維是怎麼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從一次性交易轉嚮持續性收入。我很好奇,它有沒有分析一些成功的“服務化”轉型案例,比如一些老牌企業是怎麼一步步擺脫傳統路徑,擁抱服務創新的?而且,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這種服務化創新又會呈現齣怎樣的特點?會不會更加強調數據的驅動,更加注重用戶體驗的個性化和智能化?這本書讓我對“服務”這個詞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局限於簡單的客服,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核心競爭力,一種創造和傳遞價值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真是太及時瞭!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身邊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都開始強調“服務”瞭,而且聽起來還跟互聯網扯上瞭關係。這本《服務經濟崛起:“互聯網+”時代的服務業升級與服務化創新》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彆好奇,書裏到底是怎麼剖析“互聯網+”這個概念的?它不僅僅是把綫上綫下結閤一下那麼簡單吧?我猜書裏應該會深入講講,在互聯網技術深度滲透的背景下,服務業的本質發生瞭怎樣的變化。是不是從過去的“賣産品”變成瞭“賣體驗”?或者“賣解決方案”?我對“服務業升級”這個部分尤其感興趣。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某個傳統零售業是如何通過引入數字化工具,提供更個性化、更便捷的客戶服務的?又或者,餐飲業是怎麼利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口味,從而調整菜品和服務流程的?我期望這本書能像一本操作手冊,給我一些啓發,讓我能看到“互聯網+”是如何賦能服務業,讓它們變得更具競爭力,更能滿足當下消費者日益挑剔的需求。畢竟,在這個時代,如果一傢企業不能提供優質的服務,再好的産品可能也難以留住客戶。我迫切想知道,這本書到底是如何將“服務經濟”這個宏觀概念,拆解成一個個可理解、可操作的細節的。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就足夠吸引人瞭,它觸及瞭當下經濟轉型中最核心的幾個關鍵詞:“服務經濟”、“互聯網+”、“升級”和“創新”。我猜這本書一定深入分析瞭“互聯網+”對於中國服務業帶來的顛覆性影響,以及如何抓住這個契機實現服務業的整體升級。我特彆好奇,它會不會詳細探討“服務化”究竟意味著什麼?是不是說,企業不再僅僅是提供標準化的産品,而是要提供更加定製化、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並且貫穿産品生命周期的始終?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商業模式創新案例,比如如何利用互聯網平颱,將分散的服務資源整閤起來,形成規模效應,又或者如何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捕捉用戶需求,從而提供超齣預期的服務體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能夠給齣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企業如何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實現服務模式的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最終贏得市場。對於我而言,這本書就像是一張地圖,指引我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找到通往“服務經濟”時代的光明之路。
評分這本書的選題真是太有前瞻性瞭!“服務經濟崛起”和“互聯網+”這兩個概念的結閤,恰恰點齣瞭當下經濟發展的核心脈絡。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如何界定“服務經濟”的內涵的?它會不會超越傳統的第三産業範疇,而是指一種更加注重價值創造和用戶體驗的經濟形態?我猜它會深入探討,在數字技術和信息化的浪潮下,製造業、農業等第一、二産業也正在經曆深刻的服務化轉型,這纔是“服務經濟”真正強大的地方。我對“服務業升級”的探討充滿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運用新技術,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來提升服務效率、優化服務質量、甚至創造全新服務體驗的思路。這本書會不會列舉一些“互聯網+”賦能服務業的典型模式,比如共享經濟、平颱經濟、訂閱經濟等,並分析它們的優勢和挑戰?我特彆想知道,在書裏,作者是如何將這些看似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可執行的策略和落地的方案的。對於想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尋找新增長點的企業和個人來說,這本書應該能提供不少寶貴的啓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