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莫扎特交响曲(g小调K550总谱)/全国音乐院系教学总谱系列
原价:7.00元
作者:莫扎特 作曲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4-01
ISBN:9787540427115
字数:
页码: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G小调,K550,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之一。这部作品含情脉脉,抒情而又略带伤感。它包括四个乐章:1.极快的快板。在中提琴激动不安的伴奏音型上,小提琴演奏一个悸动的正主题。休止后,优雅的第二主题用大调穿过乐队蜿蜒而下,整个乐章由这两个主题生化而出。展开段开始时,和声转入遥远而格格不入的调性,正主题先发展成旋律模进,然后进入对位风格。这个乐章的第二主题带有忧郁的悲伤。2.行板。还是追求洛可可式的装饰,这个慢乐章中有一个不安的一直在搏动的因素,它同样隐含着忧郁。3.小步舞曲,小快板,这个乐章中的小步舞曲多少有些粗犷,节奏感很强,中间部分有一个小小的三声中段,充满明媚的阳光。4.极快板,这个快速的末乐章充满狂热的幽默,其主题多少有些悲剧意味,尽管第二主题是歌唱性的,中间有一段尖利的和弦的互相撞击,结尾收在阴暗基调的G小调上。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在准备一场音乐会时,经由一位老师推荐购买的这本乐谱集。坦白说,我一开始有些疑虑,市面上的“教学总谱系列”鱼龙混杂,有些不过是拼凑的文字和简单的乐谱,缺乏真正的学术价值。然而,当我翻阅到关于这部作品某一乐章发展部的那一段时,我的疑虑烟消云散了。出版方显然是下了大力气去挖掘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历史演绎脉络。其中穿插的一些小注释,例如关于某一特定乐器在当时的音域限制如何影响了莫扎特的写作抉择,这些洞见对于理解“为何如此写作”而非仅仅是“如何演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使得这本书不再是一个冰冷的乐谱展示,而是一部带有深厚人文关怀的音乐学读物。它强迫读者去思考,去挖掘,去体会那个时代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心境和限制,这对于培养一个真正有深度的音乐人才来说,是何等重要的一环,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法训练。
评分这本总谱的译注和释义部分,展现出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严谨与克制。很多教学用谱为了显得“全面”,会塞入大量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演奏建议,反而让学习者无所适从。但这一本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它专注于提供最核心、最被公认的演奏传统,并且在关键术语的翻译上力求准确,避免了那种为了追求“新颖”而产生的过度解读。比如,对于一些德语或意大利语的表情术语,它给出的解释非常简洁明了,并且附带着对原词的准确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词典式翻译。这使得初学者可以迅速建立起正确的音乐概念,而经验丰富的演奏者则能从中找到更深层次的共鸣。这种“少即是多”的编辑哲学,让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纯粹和高效,真正达到了教学辅助工具应有的水准,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述,完全聚焦于音乐本身。
评分从我个人的收藏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收藏了很多不同时期的乐谱,从二十世纪初的手刻锌版到八十年代的胶印本,每一本都有其历史痕迹,但这本新出的乐谱,成功地在“复古的优雅”和“现代的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采用那种廉价的塑封,而是用了一种带有纹理的硬壳封面,即便经常翻阅,也不易损坏。内页的装订方式也值得称赞,它能够平摊在琴架上,即便是在演奏高潮部分需要频繁翻页时,也不会自己合拢,这在演奏实践中是至关重要的细节,多少次因为乐谱自己合上而中断了演奏的流畅性,真是令人抓狂。这种对演奏者实际操作体验的考虑,体现了出版方极高的职业素养和对最终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这种注重细节的实体书,在数字化时代更显得弥足珍贵。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管弦乐指挥爱好者,我对于各类经典作品的总谱都有所涉猎,而这次拿到这本收录了某部重要交响曲的版本,最大的感受就是其校对的严谨性。我习惯于对照不同版本来研究作曲家的细微意图,尤其是和声处理和配器色彩的变化。在这本谱子上,我特意比对了几处和弦进行较为复杂的段落,发现其标记的力度记号和分句处理,比我手头几本老旧的欧洲版本要更为细腻和符合现代演奏的习惯,这可能得益于采用了更先进的数字排版技术来还原手稿的精神。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对于独奏乐器声部的处理,那些木管和铜管的交织部分,标记得层次分明,这对于排练时快速定位和解决声部平衡问题至关重要。有些出版物为了图省事,会把一些演奏提示写得含糊不清,但这里几乎没有这种含糊其辞的地方,每一个术语、每一个速度变化,都标示得斩钉截铁,让人一目了然,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和排练的效率,绝对是专业人士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乐谱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纸张的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的清晰度更是无可挑剔,即便是那些极其细微的连线和表情记号,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需要精确把握音符细节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过去用的那本旧谱子,有些地方的揉皱和污渍简直是场灾难,看着就心烦,但这本新乐谱带来的阅读体验是全新的享受。尤其是扉页上对于这部作品的简要介绍和创作背景的梳理,虽然篇幅不长,但切中要害,为初次接触或深入研究的读者提供了极佳的切入点。我特别欣赏它在版式布局上的用心,无论是五线谱的行距还是页边距的处理,都显得非常专业和人性化,长时间阅读和练习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音乐教育的严肃态度,而非仅仅是将乐谱简单地复制上架。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值得收藏和反复摩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