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01 再谈敏感期 / 孙瑞雪
第*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018 世界就是味道
019 对接
021 宝贝,你的玩具呢
022 幼年如歌
敏感期,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024 小狗下坡
024 求助
025 小哥哥,你别走
026 拿掉剪刀
027 找椅凳
028 探索空间
028 插不上的圆柱
029 爱,妙不可言
030 征求别人的意见
031 绘画与音乐
032 一个人的空间
迟到的敏感期,一个个补上来了
033 孩子忧郁了
034 缇缇的手
035 迟到的敏感期接踵而至
036 失去的敏感期如何恢复 / 孙瑞雪
037 缇缇的巨变
041 放肆的语言
042 天赋
伴随母爱,儿童心智全面发展
044 “妈妈,上主题课!”
045 西天
047 “不让妈妈打电话”
048 涂画的乐趣
049 语言的敏感期
050 随便给
051 生活中的数学
第*章 0岁~2岁半
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054 小托蒂的悲剧
055 视觉的敏感期 / 孙瑞雪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
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056 迟到的口腔敏感期
057 爱咬人的玮玮
058 口的敏感期 / 孙瑞雪
在线试读
第*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0~6岁,儿童就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这一章中我们摘选4个孩子在某个阶段的成长过程,通过这些纵向的故事,您将对儿童敏感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至七章,按孩子年龄段编排,列举每一年龄段儿童主要的敏感期。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年龄段的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每个孩子的特质不同,所以敏感期在出现的时间上会有一些差别,这是正常的。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主人公:畅畅,0~4岁
世界就是味道
畅畅是冬天出生的。出生后四十几天,孙(瑞雪)院长来看畅畅。观察了一会儿,她说:“晓晶,你看畅畅在做什么?”只见他抬起手臂使劲往嘴边送,一次,二次,三次,都没成功,畅畅懊恼地“哼哼”着。
孙院长说:“他用手的敏感期来了。这种状况应该稍稍支持一下孩子,否则他会有挫败感。”畅畅努力了几下后,我们帮他把手送到口里,他立刻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真神奇!
孙院长说畅畅的衣袖过长,棉袄太厚重,手不容易够到口。我们马上给孩子换了衣服。几天后,畅畅终于能顺利地把手送到口里了。
一*天过去,畅畅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用口的机会也越来越多。100天的时候他开始频繁吃手指,几乎整天小手都在口里。吃完大拇指再吃食指,有时甚至把整个拳头塞进口里。
到会用手抓东西时,到手的东西必然要送到嘴里进行“检验”,畅畅口的敏感期延续了很久,家人、朋友甚至不认识的人看到他这样都会忍不住制止,每逢这时他就痛苦得又哭又喊。幸运的是我明白这一切,我会在畅畅“工作”的时候劝说大家不打扰他。
然后畅畅开始咬,见什么咬什么,把玩具咬得“嘎嘎”响。接着就是咀嚼、吞咽,再后来就开始吸饮料管,吃固体食物,还逐渐地学着发音。
有时我真担心。比如他要尝瓜子皮、栗子皮,咬笔帽,我总担心他咽下去造成险情,但又不敢阻止,怕影响他的学习过程,只能在旁边提心吊胆地看。但每一次他都会原封不动吐出来。有一次他吃了一口带皮的苹果,居然把皮吐了出来,把果肉吃了,真令人惊讶!
这一年里,我对那句教育名言有了更深的理解:孩子初始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
(李晓晶 畅畅妈妈)
孙瑞雪
婴儿在喝过糖水后会拒绝喝白水。狗的婴儿(狗崽)也是这样。很显然,婴儿和小狗崽都会用口来品尝味道。
但是,婴儿用口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婴儿用口认识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和世界,也用口唤醒自己的身体,包括手和脚。
在*早,口全方位地被使用和自我训练,以便健全口的功能,口里什么都放,放到塞不下为止,再吐出。不仅如此,同时口还肩负着发现这个世界的工作,连“软”与“硬”这样抽象一点的概念,幼儿也都用口来认识。幼儿喜欢用口来分辨,打开每一个食品包,吃一口放下,再开另一包,再吃一口……我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几盒不同的巧克力,几种不同口味的果冻,都被孩子们打开了,吃一口这个,再吃一口那个。而成人的想法是:“吃完这一个,再吃那一个。”成人仅仅把它理解为吃,按计划地吃,并关注节约。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价值观念。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这是一个生命系统的价值观。当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时,儿童的生命的建构和内心的需求就会受损和不断地挣扎。
通过口而健全口的机制,通过口来认识世界,这个时期能持续到6岁以后,只不过0~6岁,尤其0~2岁是婴儿高度把注意力放在开发和使用口上。再大一些,满足口的需求依然是一种心理的需求,常常表现在玩了,还不能是一个完满的结束,玩了,吃了,才会画一个完满的句号。这个特点成人容易看到。随着其他敏感期的到来,通过口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线了。
对接
自畅畅出生以来,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这孩子太令我惊讶了!”真的,他的成长是如此迅速,发生的一切都像是早已安排好了。
畅畅9个月的时候,有一*,在幼儿园工作的大姐来我家陪他玩。过了一会儿,我突然意识到好一阵儿没听到儿子的声音,奔过去一看,畅畅正练习盖瓶盖呢,大姐在旁边扶着奶瓶。看上去他使了很大的劲儿才拔起瓶盖,又想努力盖回去,盖偏了就重盖,反反复复。我当时看了一下时间,这个过程居然持续了20分钟!
从这天起,他开始喜欢盖奶瓶盖,还学会了把笔插进笔帽里。当时正值夏天,各种各样的饮料盒、吸管成了他*钟爱的玩具。有些饮料盒的吸管孔非常细小,他的小手怎么也对不准那个小孔,插好几次才能成功一次,以至于一插进去他就要长长地呼一口气,似乎刚才一直是屏住呼吸的。
中秋节过后,家里有了一个圆形的月饼盒,畅畅又把那个月饼盒玩了半个月。接着他又开始玩锅盖。我给他一大一小两个锅盖,他一手拿大的,一手拿小的,一会儿把大盖盖上,一会儿把小盖盖上。但小盖一盖就掉进锅里,他伸手取出来,很奇怪地看着。过一会儿看明白了,把小盖扔到锅里,又把大盖盖上。有趣的是,他的手始终拿着锅盖顶部的那个圆疙瘩,绝不会拿着锅盖边。
从盖奶瓶到盖锅盖大约持续了两个多月。不久前,我给畅畅买了一小瓶AD钙奶,畅畅居然把管扔掉,直接对口喝。回想起那段把吸管当宝贝的时期,真是不可思议。
那个敏感期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畅畅会有什么令人惊讶的进步呢?
(李晓晶 畅畅妈妈)
孙瑞雪
蒙特梭利的“圆柱体插座”就是为儿童的“对接”游戏设计的。在盖、插、拧……这些基本动作的重复中,儿童在建构手的组装能力,还在发展着*早的空间感觉(后面的章节会谈到)。
在这里,我要特别解释一下手的重要性。
在蒙特梭利看来,有两样东西和人的智慧紧密相关:口与手(在谈语言敏感期时会详细谈口)。当一个儿童能自由使用他的手时,手就成了智慧的工具。
首先,人通过手来占有环境。婴儿出生时第*个能运动的器官就是口,婴儿就用这个他仅能支配的器官唤醒了手——他不停地吃手,从而发现自己有手。可以想象,当婴儿第*次将他的小手放入口中时,肯定会有“开天辟地”般的惊喜。当幼儿第*次有意识地向外界物体伸出他的手时,他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
在真正使用手时,幼儿几乎是见圆的就拧,见方的就按,见线就拽,音响、电视机、洗衣机……都成为他探索的对象。随着空间敏感期的到来,幼儿在使用手的同时,还在建立空间的概念:他喜欢把外面的插进去,里面的抖出来;将磁带插入,关上;抽屉打开,拿出……反复进行。
内容简介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他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押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
你忽略了,因而忘记帮助了,或者制止了他的活动,你却不知道破坏了他的什么?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一把了解儿童心智成长的金钥匙!
作者简介
孙瑞雪 中国著*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创始人;
“儿童敏感期”理论创始人;
专著《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界的新纪元;
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心理访谈》《半边天》等栏目,讲述“爱和自由”的教育;
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教育杰出人物”;
2006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进孙瑞雪教育机构幼儿园,连续拍摄16集《敏感期》专题片。
在孙瑞雪老师的带领下,“爱和自由”教育团体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以蒙特梭利、卢梭、皮亚杰等经*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19年高度专注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系统、教育教学系统,“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的教育思想系统,敏感期理论系统,以及“爱和自由”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系统。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育儿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指导,却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我常常会因为孩子某些阶段表现出的固执或强烈的好奇心而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强制干预,或者应该如何顺势引导。这种不确定感,让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清晰、科学育儿理念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帮助我理解孩子行为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我期望找到一本能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从而更有信心地陪伴他们度过每一个关键时期。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困惑,尤其是在他们某个阶段表现出的格外执着或者突如其来的兴趣。比如,我家孩子突然迷上了收集各种形状的石头,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摆弄,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说不上来。这种时候,我常常会感到无力,不知道该如何引导,是应该顺着他,还是应该适时打断。有时候,我也会担心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重要的教育时机,或者因为自己的不理解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市面上有很多育儿书籍,但很多内容都显得空泛,或者过于理论化,很难真正落地到我日常的育儿实践中。我渴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并给我提供具体、可操作建议的书籍,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陪伴孩子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或者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能够点拨我,让我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回应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度过一个个成长的关键期。
评分在我看来,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是在探索一片未知的领域,充满了惊喜,也常常伴随着迷茫。尤其是当孩子进入人生的不同阶段,他们的需求和表现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有时候这种变化甚至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我曾经因为孩子某个突如其来的“执念”而感到焦虑,不知道是应该满足他,还是应该引导他转向。这种不确定性让我常常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是否正在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孩子内心世界,并提供切实可行教育方法的书籍。一本好的育儿书,应该能够帮助我们这些身处育儿前线的父母,拨开迷雾,看到孩子成长的规律,从而更科学、更有效地陪伴他们。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真正触及孩子心灵,引导我们发现孩子内在潜能的书籍,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育儿挑战。
评分养育一个孩子,真是一场充满未知和学习的旅程。我常常在孩子身上看到一些令我费解的行为,比如突然间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或者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这些时候,我都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才是最好的。是应该坚守原则,还是应该给予理解?这种内心的挣扎,让我对育儿这件事充满了探索的渴望。我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解读孩子内心世界,帮助我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真正需求的书籍。我想要的是那种能够像一盏明灯,照亮我育儿之路,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孩子,更智慧地引导他们成长的书籍。我期待的是能够让我从“为什么”转变为“如何做”,能够给我带来启发和力量的育儿指南。
评分育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孩子的各种新奇行为弄得措手 ভবিষ্যত,尤其是在他们成长的某个特定时期,会展现出一些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执着和热情。这时候,我常常会陷入思考,是该顺着他们的意,还是应该适时地给予引导?这种不确定性,让我对教育孩子这件事充满了探索的动力。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孩子,并提供实际指导的育儿书籍。我渴望的是一本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点拨我,让我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回应他们的需求,陪伴他们健康成长。我希望这本能够让我从“这是怎么回事”转变为“我该怎么做”的育儿书籍。
评分买了很多很多次了,真的非常好!价格便宜,送货快!京东的速递员素质还高
评分挺不错的,好。
评分这本书非常好
评分还没看,需要赶紧看了
评分还没看,需要赶紧看了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不错,物有所值
评分不寄发票
评分挺好的,以前重来不去评价的,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积分,自从知道评论之后京豆可以抵现金了,才知道评论的重要性,京豆的价值,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里,复制到哪里,既能赚京东,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又健康快乐又能么么哒,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