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故事(下):兒童一定要讀的國學經典漫畫版

史記故事(下):兒童一定要讀的國學經典漫畫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風車編輯群 编
图书标签:
  • 史記
  • 兒童文學
  • 國學
  • 漫畫
  • 歷史故事
  • 文化經典
  • 司馬遷
  • 古代史
  • 青少年讀物
  • 啟蒙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風車
ISBN:9789862233191
商品编码:16066087
包装:平裝
出版时间:2013-09-25
页数:156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商品特色
  1.以活潑有趣的漫畫,啟發孩子閱讀國學經典的興趣
  中華歷史淵遠流長,綿延五千年之久,其中包含無數的經典名著,本系列書籍以誇張、有趣的漫畫形式,呈現經典而重要的國學名著內容,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
  2.無厘頭的漫畫故事,擺脫索然無味的課本內容
  孩子一般都是喜歡閱讀故事的,但是課本裡的內容多是較為呆板而枯燥,無厘頭的漫畫版史記故事,讓孩子能夠輕鬆閱讀,學習無負擔!
  3.淺顯易懂的對白,讓孩子深入瞭解史記內容
  國學經典名著多生澀難懂的古文,利用漫畫形式,加入爆笑又有趣的人物對白,不僅生動的表現出人物個性,也讓孩子輕鬆讀懂經典名著。
  4.快樂看漫畫,輕鬆學國學
  《史記》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巨著,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史記故事(下):兒童一定要讀的國學經典漫畫版》從中挑選了72則重要的故事篇章,分為上、下兩冊,希望小朋友讀完以後,對歷史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内容简介

  快樂看漫畫,輕鬆學國學
  《史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名著之一,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所撰寫的史學巨著,記載了自黃帝至漢武帝時代,共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史記故事(下):兒童一定要讀的國學經典漫畫版》從中挑選了七十二則重要而經典的史記故事,分為上、下兩冊,以有趣又生動的方式呈現,希望孩子們讀完以後,對於中國歷史有更深刻的瞭解。小朋友,快來一起輕鬆閱讀《史記故事》吧!

目录

魏文侯尚賢 05
樂羊攻打中山國 08
商鞅變法 13
鄒忌諷齊王 19
考縣令 23
蘇秦合縱六國27
完璧歸趙 33
廉頗負荊請罪38
毛遂自薦 43
春申君移花接木47
趙括紙上談兵54
竊符救趙 60
雞鳴狗盜 66
呂不韋的大買賣69
荊軻刺秦王 75
高漸離 81
焚書坑儒 84
指鹿為馬 88
陳勝吳廣起義93
項羽破釜沉舟99
劉邦約法三章104
鴻門宴 108
孺子可教 113
韓信與蕭何 116
背水一戰 120
四面楚歌 123
叔孫通制定朝儀128
冒頓單于 131
飛將軍李廣 134
衛青和霍去病138
張釋之依法判案143
晁錯削藩 146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150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不涉及您提到的《史记故事(下):儿童一定要读的国学经典漫画版》。 --- 《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从甲骨文到唐诗宋词的文化之旅》 一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触摸中华文明脉络的深度文化导览 本书旨在为渴望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引人入胜的视角。我们不聚焦于单一的历史片段或文学流派,而是力求勾勒出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的宏大图景,探讨其核心价值、审美取向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创新与传承。 第一部分:文明的曙光与文字的诞生 本部分深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头,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到早期王朝的建立。我们不仅描绘了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早期聚落形态,更重点剖析了甲骨文的发现及其对早期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的意义。 核心内容包括: 1. 早期信仰与巫术: 探讨夏商时期“天命观”的形成,以及祭祀、占卜在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2. 青铜时代的辉煌: 详细介绍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纹饰符号所蕴含的礼乐制度和权力象征。礼器如何从单纯的实用工具演变为阶级区分的工具。 3. 文字的第一次飞跃: 不仅仅是介绍甲骨文的象形特征,更分析了其如何确立了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基本结构,为后世稳定的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石。 第二部分:思想的轴心时代——诸子百家的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思想空前活跃。这一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因为它塑造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思想的基本框架。本书将详细梳理“诸子百家”的核心观点,并侧重分析其现实关怀。 重点剖析的学派及其贡献: 儒家思想的奠基: 孔子“仁”、“礼”的内涵,以及颜回、子路等弟子的不同侧重。如何从“修身、齐家”推导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蓝图。 道家哲学的超脱: 老庄对“道”的体认,以及“无为而治”在乱世中的独特吸引力。这种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后世的艺术和隐逸文化。 法家与墨家的实践性: 探讨韩非子如何将法、术、势结合起来构建高效的集权治理体系,以及墨家“兼爱”、“非攻”思想在战国军事与社会救济中的体现。 阴阳五行与名辩学: 简要介绍邹衍的宇宙论如何渗透到医学和术数,以及公孙龙“白马非马”等逻辑思辨的价值。 第三部分:帝国的构建与文化的融合 秦汉的统一不仅是地理上的整合,更是文化上的强制性融合。本部分聚焦于如何通过制度和文化策略来巩固这一庞大帝国。 关键主题阐述: 1. 书同文,车同轨: 小篆的推行、度量衡的统一,如何成为国家认同的首要步骤。 2. 独尊儒术的历史必然性: 董仲舒如何融合阴阳五行学说,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并确立了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 3. 汉代史学与文学的开端: 司马迁《史记》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记事,更在于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学精神,以及汉赋的磅礴气象。 第四部分:盛世的气象与诗歌的巅峰 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孕育了玄学和清谈,而隋唐则将中华文明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尤其体现在文学艺术上。 着重描绘的文化景观: 魏晋风度的形成: 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发现,竹林七贤的洒脱与嵇康的独立精神。玄学的流行如何影响了当时的审美情趣。 唐诗的百科全书性: 本部分不再罗列诗句,而是分析唐诗的“时代性”。盛唐气象(李白、杜甫)所体现的自信、博大与兼济天下的情怀;中晚唐(白居易、李商隐)对社会疾苦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书法与绘画的革新: 探讨王羲之在书法上确立的“中和之美”,以及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人在人物画和山水画领域开创的格局。 第五部分:宋代的精致化与理学的深入 宋代是中国文化走向内敛、精致与理性化的关键阶段。社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更注重个人修养和世俗伦理的思潮。 对宋代文化的深度挖掘: 1. 宋词的婉约与豪放: 分析苏轼如何以诗入词,打破了词的狭隘界限,使其能承载更深沉的哲学思考,以及李清照对个体命运的真挚抒发。 2. 理学的兴起与影响: 朱熹将儒学系统化,构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体系。探讨这一体系如何塑造了宋代以后的士大夫阶层的生活规范和道德标准。 3. 市民文化的兴起: 城市商业的发达催生了说书、瓦舍等新的娱乐形式,这些“通俗”的文化形态如何与精英文化并行发展,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多元性。 总结:河流与湖泊——传承与变异 最后,本书总结了中华文明不同阶段的“主流”与“支流”。中华文明的韧性不在于对核心传统的固守,而在于其强大的吸收、转化和再创造能力。从甲骨的占卜到理学的思辨,从史官的记录到诗人的吟咏,文明如同一条不息的长河,不断接纳新的支流,滋养广袤的平原。 本书力求以清晰的逻辑、丰富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有机的中华文化地图,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来处与归途。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为我们家那个对历史懵懵懂懂的小家伙量身定做的!说实话,我之前尝试给他讲《三国演义》的片段,他总是眼神涣散,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抠指甲。直到我发现了这本关于古代英雄豪杰的漫画书,情况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本书的画面简直是神来之笔,色彩运用大胆又不失古典韵味,人物的表情和动作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看得出来作者在人物造型和场景构建上下了血本。特别是那些经典场景,比如“空城计”那种紧张感,还有“赤壁之战”那种波澜壮阔,通过漫画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我儿子现在自己拿着书,时不时就“哈哈”大笑,或者突然冒出一句他从书里学到的成语,虽然发音还不太标准,但那种主动学习的劲头,让我这个做家长的感到无比欣慰。这本书不仅仅是把故事讲完,更重要的是,它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语言和视觉冲击力,把那些厚重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有趣,让他能在玩乐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比死记硬背书本上的文字有效多了。

评分

说实话,我给孩子买过很多“益智”类的漫画书,很多都是虎头蛇尾,或者为了迎合孩子口味,把故事改编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意义。但接触到这套读物后,我的疑虑被打消了。它在保持故事趣味性的同时,对历史的忠实度相当高,即便是最富戏剧性的情节,处理起来也保持了一种克制和尊重。它似乎在告诉孩子:历史很精彩,但它也是严肃的,我们需要带着敬畏之心去了解它。我特别欣赏它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即便是反面角色,也有其可理解的动机,这培养了孩子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孩子现在看书不再只是“看热闹”,而是会开始讨论人物的“对与错”,这种思辨能力的提升,是任何单纯的知识灌输都无法比拟的。这套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而且“教”的部分分量十足,一点也不含糊。

评分

我是一个周末喜欢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和历史遗迹走走的家长,但每次回来孩子都会问我很多关于历史人物之间复杂关系的问题,让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这套书的出现,简直是我的“救星”。它不仅把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更巧妙地把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兴衰更替用一种非常直观的叙事线索展现了出来。例如,书中对于权力斗争的描写,不是简单的好人坏人划分,而是通过漫画对话展现了他们当时的困境和选择,让孩子能理解“历史没有绝对的对错”。这种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同类产品中很少见到的。它成功地激发了孩子对“为什么”的好奇心,不再满足于故事的表面,而是开始主动探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人性复杂性。

评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也苦于找不到能真正打动当代学生的优秀载体。很多国学读物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卡通化得太过火,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但当我翻阅这套书时,立刻感受到了它在“平衡”上的匠心。它的笔触细腻,对历史事件的背景介绍虽然简化了,但核心精神和人物的道德抉择却保留得相当完整。更让我赞赏的是,这本书在装帧设计上也下了功夫,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需要经常使用的学习材料来说非常重要。它似乎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告诉小读者:“你看,我们对你喜爱的内容是如此珍视,所以我们也要用最好的方式呈现给你。”这种对细节的尊重,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爱惜书籍的好习惯,这远比单纯说教要有效得多。

评分

我邻居家那个上小学的女儿,以前对一切“文绉绉”的东西都敬而远之,写作文总是词不达意,让我这个“老学究”型的家长很头疼。后来我推荐她试试看这套带有大量插图的读物,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我发现,这本书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非常高明,它没有一股脑把所有历史细节都塞给你,而是像讲故事一样,有张有弛,引人入胜。比如,它会着重刻画某个历史人物的性格侧面,用几个关键的对话和动作就勾勒出人物的形象,而不是冗长的文字描述。这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人物分析能力很有帮助。我女儿现在跟我聊天时,会用上一些书里学到的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场景,思维一下子变得开阔了许多,遣词造句也更丰富了。这套书成功地搭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古典文学的深度和现代少儿阅读的广度,让知识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情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