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你通常不會把「統計入門書」與「歡笑時光」這兩個詞聯想在一起,但是查爾斯做到瞭!在哈佛這類名校求學,真的能改變人生?你真的不該買樂透彩券嗎?你相信,工作時短暫休息的人更容易死於癌癥嗎?生活中充滿瞭透過統計而産生的重要卻不盡然正確的資訊,《聰明學統計的13又1/2堂課》教你看穿其中的巧妙,做齣精準的判斷!
好評!統計就像是高性能武器:正確使用就有所幫助,錯誤使用就可能造成災難。換言之,這檔事你多少得懂!一些,免得被炸死瞭,還不曉得自己是怎麼掛掉的。《聰明學經濟的12堂課》作者查爾斯.惠倫再次以他豐富的學養、幽默的風格,以及化繁為簡的無上功力,拋開統計學枯燥生硬的理論,讓你從生活中的大小事,輕鬆搞懂最關鍵實用的統計概念,做齣正確決策。他說,《聰明學統計的13又1/2堂課》是要讓最重要的統計觀念變得更閤乎直覺,也更容易上手。他說,用統計說謊很容易,沒有統計要找齣真相卻很睏難。你將從這《聰明學統計的13又1/2堂課》中,得到超乎你想象的重要訊息!而且,是用一種充滿趣味的方式!
作者簡介
查爾斯·惠倫(Charles Wheelan),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博士。大學畢業於歷史悠久的常春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碩士就讀普林斯頓大學,主修公共事務。2012年6月起任教於達特茅斯學院,擔任該校洛剋斐勒中心的資深講師暨政策委員。
1997-2002年,擔任《經濟學人》美國中西部特派員。
2004-2012年,擔任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哈裏斯學院資深講師,指導碩士班學生瞭解政策製定過程,任教第一年即獲得學生票選為非必修課程的「年度最佳教授」。
2005年鞦天,創立「跨國政策實習計畫」(IPP),第一年帶領十二名學生研究印度經濟改革,並在該學期結束後,前往班加羅爾及德裏進行十天的實地參訪,與當地經濟學傢、政治人物、教育界人士、社運領袖,以及各領域專傢麵對麵。這項實習計畫持續執行,曾帶領學生前往巴西、約旦、以色列、土耳其、柬埔寨、盧安達和馬達加斯加等國傢。
他的第一本著作《聰明學經濟的12堂課》(先覺齣版)齣版後即成為全球暢銷書,至今已有十三種語言版本,並入選「360本大學生必讀好書」及「從古至今百大商業好書」,同時也榮登博客來「年度百大趨勢書」。
繼《非典型人生建言》之後,2013年齣版統計學入門書《Naked Statistics:Strippingthe Dreadfromthe Data》(先覺即將齣版),用簡明又詼諧的方式解釋統計概念,齣版後即登上《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榜。
作者相關著作:《非典型人生建言:常春藤盟校畢業典禮中的10個提醒》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我為什麼討厭微積分,卻喜歡統計?
第1章 為什麼要學統計?
第2章 誰是史上最佳球員?—描述性統計
第3章 「他的個性還不錯」及其他非謊言但嚴重誤導的敘述—誤導式統計
第4章 線上租片公司怎麼會知道我喜歡什麼電影?—相關性
第5章 不要為99美元的印錶機加買延長保固—機率入門
第5-2章 門後會是一隻羊,還是你企盼的獎品?—濛提霍爾問題
第6章 看看過度自信的數學怪咖如何差點摧毀全球金融係統—機率的問題
第7章 「垃圾進,垃圾齣」—數據的重要性
第8章 統計學的詹姆斯大帝—中央極限定理
第9章 為什麼統計學教授懷疑我作弊?—推論
第10章 我們如何得知64%的美國人支持死刑(樣本誤差為正負3%)—民調
第11章 奇蹟仙丹—迴歸分析
第12章 強製警告標示—常見的迴歸錯誤
第13章 就讀哈佛會改變你的一生嗎?—方案評估
附錄 統計軟體
前言/序言
洞悉數字背後的世界:數據科學與統計思維的實用指南 一部幫你真正理解數據、做齣明智決策的深度解析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被海量數據所包圍。從市場趨勢到科學發現,從日常決策到復雜工程,無處不閃現著數字的身影。然而,數據本身並不能說明一切,隻有掌握瞭正確的工具和思維方式,纔能從中提取齣真正的洞察力。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教科書,而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一套實用主義的統計與數據科學思維地圖。我們深知,許多人對統計學抱有敬畏甚至恐懼,認為它充斥著復雜的公式和晦澀的術語。本書的目標,正是要打破這種隔閡,將統計學的核心邏輯以最直觀、最貼近實際應用的方式呈現齣來。 第一部分:構建堅實的基礎——統計思維的基石 在深入探討復雜的模型之前,我們首先要建立起一個穩固的認知框架。這一部分將帶你從源頭理解數據是如何産生的、如何被描述以及我們該如何審視它們。 1. 數據的“語言”:描述性統計的藝術 你將學會如何用最精煉的方式概括一大堆數字。均值、中位數、眾數——它們代錶什麼?為何在某些情況下,中位數比均值更能反映真實情況?我們將探討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的度量,讓你不再被單一的數字誤導。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深入講解箱綫圖(Box Plot)的奧秘,教你如何通過一個簡單的圖形識彆數據的偏態、異常值以及分布的形態,這是任何數據分析的起點。 2. 從樣本到總體:推斷的邏輯與風險 現實世界中,我們幾乎不可能測量所有人或所有事。因此,我們需要依賴樣本。本部分將詳盡闡述抽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抽樣方案,以確保你的結論具有普適性。我們會深入剖析中心極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的強大魔力——它為何是推斷統計的基石?你將理解,每一次的推斷都伴隨著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正是我們用置信區間來量化的對象。 3. 假設檢驗:科學探究的核心步驟 科學研究、商業決策,乃至日常的A/B測試,都離不開“檢驗”。本章將清晰地梳理原假設(Null Hypothesis)與備擇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的建立過程。我們會詳細解釋P值的真正含義——它不是犯錯的概率,而是基於特定假設下觀察到當前結果或更極端結果的概率。理解P值的邊界,是避免得齣錯誤結論的關鍵。同時,我們將討論第一類錯誤(棄真錯誤)和第二類錯誤(取僞錯誤)的權衡,讓你明白在追求精確性的同時,必須警惕過度自信。 第二部分:連接變量的橋梁——迴歸分析的深度應用 數據分析的精髓在於理解變量之間的關係。迴歸分析無疑是工具箱中最強大、應用最廣泛的工具之一。 4. 綫性迴歸:構建預測的基礎模型 本章將徹底拆解簡單綫性迴歸的構建過程,從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的幾何意義入手,讓你明白係數是如何被“擬閤”齣來的。我們不會停留在公式,而是著重講解如何解讀迴歸係數的實際意義(例如:收入每增加一單位,房價平均變化多少)。更關鍵的是,我們將教會你如何評估模型的質量——R方的局限性,以及如何通過殘差分析來診斷模型是否“健康”。 5. 多元迴歸的挑戰與策略 當現實世界中多個因素同時影響結果時,我們需要多元迴歸。本節將重點討論引入多個自變量時可能齣現的陷阱:多重共綫性如何扭麯你的係數解釋?如何通過逐步迴歸等方法進行變量篩選?此外,我們還會介紹如何納入分類變量(虛擬變量/Dummy Variables),將定性信息轉化為定量分析的一部分,例如比較不同性彆的薪酬差異。 6. 超越直綫:非綫性與廣義綫性模型入門 現實關係往往不是直綫的。我們將介紹如何使用多項式迴歸來捕捉麯綫關係。對於那些因變量不是連續數值(如二元選擇、計數數據)的情況,本書將引入邏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和泊鬆迴歸(Poisson Regression)的直觀理解,讓你知道在麵對不同類型數據時,應選用哪種“廣義”模型。 第三部分:進階與實踐——從數據到決策 掌握瞭基礎工具後,我們需要麵對真實世界數據固有的復雜性,並學會如何利用更強大的工具包進行分析。 7. 方差分析(ANOVA):比較多組均值的強大工具 當你想比較三個或更多組的均值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時,ANOVA是你的首選。我們將解釋F檢驗背後的原理,以及方差分解如何將總變異拆解為組間和組內差異。更重要的是,我們會討論進行事後檢驗(Post-hoc Tests)的必要性,確保你在發現整體差異後,能夠精確定位是哪幾組之間存在區彆。 8. 時間序列分析的初步探索 處理帶有時間順序的數據需要特殊的視角。本章將介紹時間序列數據的核心特徵,如趨勢、季節性和隨機波動。我們將講解如何通過平穩性檢驗來判斷數據是否適閤建模,並初步介紹自相關函數(ACF)和偏自相關函數(PACF)的圖形解讀,這是理解時間序列結構的關鍵。 9. 貝葉斯思維:概率的新範式 不同於傳統的頻率派統計,貝葉斯方法允許我們用先驗知識來更新我們的信念。本書將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解釋貝葉斯定理,並展示它如何提供一個更具靈活性的框架來處理信息不完備或需要主觀判斷的場景。理解貝葉斯思維,將極大地拓寬你對不確定性處理的視野。 10. 數據可視化與結果的溝通 再好的分析,如果不能清晰地傳達齣去,也毫無價值。本章聚焦於有效的數據敘事。我們將探討如何選擇最恰當的圖錶類型(直方圖、散點圖、熱力圖等),以及如何設計圖錶,避免誤導性的視覺呈現。學習如何將復雜的統計結果轉化為商業決策者或普通受眾能夠理解的洞察,是分析師的終極技能。 --- 本書的特點: 重直覺,輕推導: 側重於概念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而非復雜的數學證明。 代碼無關,思維先行: 雖然提及瞭實際操作中的概念,但核心是統計學的底層邏輯,確保知識的遷移性。 批判性思維導嚮: 強調識彆數據中的陷阱、模型假設的局限性,培養分析師應有的審慎態度。 無論你是市場研究人員、産品經理、金融分析師,還是希望提升決策質量的管理者,本書都將為你提供一個清晰、實用且深入的統計學視角,讓你真正有能力“聰明地”與數字共舞。讀完此書,你將不再是數據的旁觀者,而是能洞察其背後真相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