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7
编者:国务院国资委考核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制订
定价:96.00
内容简介:
2017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由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分配局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依据全国国有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及国家统计部门有关统计资料,结合对2016年度国民经济各行业运行状况的客观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测算制定的。
本年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行业划分以《企业绩效评价行业基本分类》为基本依据,共包括10个大类、52个中类和110个小类。对于一些细分行业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可从附录《企业绩效评价行业基本分类与代码对照表》中查找被评价企业的所属行业,以准确选择评价标准。
为满足企业开展国际国内对标工作需要,除测算制定了22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外,还对每个行业以“补充资料”形式提供了存货周转率、两金占流动资产比重、成本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重、经济增加值率、EBITDA率、资本积累率6个指标数据。同时,还收录了18个行业20个指标的2016年国际标准值,供大家工作参考。
评价一: 拿到这本《现货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7》时,我抱着极大的期待,毕竟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准确评估和提升企业绩效是每一个管理者和从业者都面临的核心问题。书的装帧设计朴实无华,透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这让我对其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心。然而,在我深入阅读之后,却发现这本书的实际内容与我最初的设想存在一定的偏差。书中虽然提到了“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方式,似乎更多地聚焦于宏观经济层面,以及一些通用的、比较抽象的评价指标框架。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如何在实际运营中应用这些标准值的具体案例,以及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面临的特有绩效挑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比如,对于初创型科技企业,其绩效评估的重点可能在于研发投入、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潜力;而对于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则可能更关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品牌影响力。书中在这方面的阐述略显不足,未能提供足够多的可操作性指导。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宏观的政策解读和理论框架梳理,对于希望获得具体、实操性指导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另寻他途,或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自行转化和应用能力,才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最大的价值。
评分评价四: 我购买《现货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7》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最新的、实用的企业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这本书在提供一些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宏观框架和基本理论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努力。它尝试梳理了2017年左右时期,国家对企业绩效评价的一些主流观点和关注点。然而,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不足在于其“标准值”的落地性。很多时候,我感觉书中提出的“标准值”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性的阐述,而缺乏将其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指标体系的细节。例如,对于一个中小型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业务特点,去选择和调整这些“标准值”?书中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如何进行差异化评价的讨论,显得不够深入。我渴望能够找到一些具体的评分方法、数据分析工具,甚至是标杆企业案例,来帮助我理解如何真正运用这些“标准值”来诊断问题、制定策略。目前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在讲述“是什么”,而对于“怎么做”的指导,则显得相对不足,需要读者自己去大量的实践摸索。
评分评价二: 我最近刚入手了《现货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7》,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正好处在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和行业趋势开始显现的节点,所以我想看看它能否为我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洞察。这本书的结构清晰,按照章节的逻辑性安排了内容,这使得在阅读过程中不容易迷失方向。其中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定义和理论基础的阐述,做得还是比较扎实的,也引用了一些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然而,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其“标准值”的呈现方式。它更多地提供了一种静态的、统一的评价模型,似乎期望所有企业都能套用这一套标准。在现实中,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甚至区域经济环境都千差万别,一个统一的“标准值”可能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真实绩效水平,甚至可能产生误导。例如,一个正在经历转型期的传统企业,其短期内的某些财务指标可能不甚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长期发展潜力就差。这本书在如何动态地、个性化地解读和应用这些“标准值”方面,给出的指导显得比较薄弱。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调整和运用这些标准的讨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评价五: 作为一名对企业管理和经济学理论充满兴趣的读者,我总是对市面上新出版的相关书籍保持高度关注。收到《现货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7》这本书后,我认真地阅读了其中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书中对于2017年中国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评价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然而,在具体到“标准值”的应用层面,我感到有些许失望。书中更多地是在介绍这些标准值是什么,以及它们在宏观层面的意义,但对于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标准值转化为企业内部可衡量的、可执行的绩效指标,却缺乏详细的指导。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提供更多关于不同类型企业(例如制造业、服务业、互联网行业)如何具体设定和应用这些标准值的案例分析,以及在数据收集、分析和解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更侧重于理论框架的介绍,而对于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评分评价三: 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工作的企业管理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衡量和提升团队及公司整体绩效的工具和方法。当得知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货 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7》后,我立刻购入并仔细研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对于宏观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介绍,这对于我理解国家政策导向和整体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发展思路,还是有一些帮助的。然而,书中对于“标准值”的具体应用,例如如何从数据层面去量化和解读,以及如何将这些标准值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决策相结合,则显得相对空泛。我特别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设定具体、可执行的绩效指标,以及如何进行持续追踪和改进的方法论。书中虽然提到了评价体系,但更多的是一种原则性的阐述,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在人力资源绩效、市场营销绩效、研发创新绩效等方面,希望能看到更细致的评价指标和案例分析。读完之后,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学术研究的报告,而非一本指导企业实践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