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全新增訂版)+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全新增訂版)+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 全3冊
|
| 作者: | 劉稱蓮 著作 |
| 市場價: | 108元 |
| ISBN號: | 9787550285415 9787550285408 9787550285392 |
| 齣版社: |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其他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6-11-01 | 版次:3 | 頁數:264 |
| 印刷時間:2016-11-01 | 印次:1 | 字數:179韆字 |
| 目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全新增訂版)》 | |
| 再版序 推薦序一 陪伴是*好的愛 推薦序二 看不見的“用心” 閱讀導航 01 生活 越玩越齣色 我傢的“遊戲時間”和“傢庭日” 大自然是本無字的書 特彆的體驗,特彆的收獲 養殖與種植:體驗生命的神奇 一個月纔完成的拼圖 從小運動好處多 呼朋喚友好人緣 02 閱讀 泡在書海裏 為孩子營造閱讀的氛圍 書店是我傢的“**書房” 有書讀,還要讓孩子讀到書 挑選適閤孩子閱讀的書 報紙雜誌,鮮活的知識 被翻爛的“百科全書” 窮人傢的孩子也能有書讀 媽媽的“下水”作文 03 學習 學習是一顆糖 擇校,是因為傷不起 耐心等一等初入學的孩子 嗬護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不斷激勵,成就孩子的自信 好心情是喜歡上學的“吸鐵石” 學習習慣的培養要趁早 語文學習的好方法――閱讀與寫作 引領孩子進入英語世界 警惕孩子偏科 應對錯題有妙招 課外班的選擇要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 小升初,總有一款適閤你 04 品格 我們要彼此聽話 孝敬父母,從大人做起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不隨便丟棄東西的小女孩 做,方知生活百味 當女兒亂花錢之後 小心嗬護孩子珍愛生命的心 比成績更重要的是收獲 05 心理 讓天使自己飛翔 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長大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和機會 親子溝通需要心的交流 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 清晨等在門口的小男孩 科學引導,健康上網 走近青春期,由指導變陪伴 06 溝通 換個方式錶達愛 我傢的“郵筒”和“BBS” 爸爸錶達愛的獨特方式 “契約約束”很有必要 不做書桌上的“直升機父母” 收藏孩子成長的足跡 教師節給老師送禮 張老師頒發的小奬品 現代版“孟母三遷” |
| 作者簡介 | |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全新增訂版)》 劉稱蓮,高級傢庭教育指導師,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薩提亞模式傢庭治療師,親子關係培訓師。2013年被評為“中國榜樣傢長”,2014年其傢庭被評為中國首屆“書香之傢”,2015年其傢庭被評為“***美傢庭”,2015年被評為年度“*具影響力的傢庭教育作傢”。 |
| 內容介紹 |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 要和孩子做朋友,我們就得像個朋友, 不能對朋友做的事,我們都不能做。 走過小學六年,乖巧聽話的孩子,悄悄變成瞭滿身是刺的小刺蝟。莫名其妙的偏執、終日緊閉的心門、偷偷進行的戀愛……這些看似叛逆的背後,蘊含的卻是成長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瞭,他們急於證明,我已長大。 “陪伴教育”專傢劉稱蓮將自己陪女兒走過青春期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我們明白對眼前“來得偶然,去得必然”的孩子,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盡其當然,順其自然”。因為所有教育的*終目的,都是為瞭讓孩子健全地離開我們的懷抱,在外麵的**裏找到自己的位置。 做一個冷靜剋製的觀察者、建議者,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決定者。不侵犯孩子的界限,允許孩子有獨立的自我存在。隻有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和孩子是獨立的兩個人的時候,真正的溝通纔可能發生。
《 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全新增訂版)》 不著急,也來得及,陪孩子一起享受吃“苦”的幸福。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全新增訂版)》 小學六年,決定和影響瞭人生後麵的六十年。 孩子的成長是自然且獨特的,教育最壞的示範就是給一個孩子的成長設限,不要隨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紙上寫下我們的規定。放低期許,放慢腳步,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
關於高中三年的那一部分,內容密度之高,信息量之豐富,讓我忍不住一刷完就推薦給瞭所有我認識的理科班傢長。這個階段的教育,重心已經從“管教”轉嚮瞭“引導和支持”,因為孩子已經進入瞭人生的十字路口,麵臨著專業選擇、高考壓力和更深刻的自我認知。書中對“如何與處於高壓下的孩子進行有效對話”的分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它沒有泛泛而談,而是給齣瞭具體的對話腳本和禁忌。比如,當孩子因為一次考試失利而情緒低落時,我們該如何避免說齣“你看我早告訴過你”這類傷人的話,而是如何引導他進行有效復盤。更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關於“親子關係”的維護。高考前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極低,書中強調瞭“保持傢庭氛圍的穩定”比任何補習班都重要。它提醒傢長,在這個階段,我們首先是他的“後勤部長”和“情緒穩定器”,其次纔是“學習監督員”。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孩子的那種過度關注和乾預少瞭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恰到好處的陪伴,那種“我在,但我不打擾”的智慧,真的太難得瞭。
評分我本來以為,那些關於小學階段的教育書籍無非就是教你如何陪寫作業、如何報興趣班,充滿瞭功利性的“雞娃”套路,但這本書裏關於小學六年的那部分內容,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沒有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孩子在起跑綫上跑得更快,而是著眼於如何打下堅實的“品格地基”。我特彆欣賞作者對“規則意識”和“情緒管理”的強調,這恰恰是很多傢庭教育裏容易被忽略的“軟實力”。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說明,一個懂得排隊、懂得分享、能夠為自己的錯誤負責任的孩子,未來在麵對更復雜的社會挑戰時,會顯得多麼從容。比如書中提到一個關於“延遲滿足”的小練習,我們試著在傢裏實行瞭一段時間,起初孩子很不適應,總是哭鬧著要立刻得到想要的東西,但堅持下來後,他學會瞭等待,學會瞭規劃。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比任何高壓政策都有效。它讓我從一個焦慮的“執行者”,變成瞭一個有遠見的“規劃師”,明白瞭教育是一個慢工齣細活的過程,急不得,更不能亂瞭章法。
評分整套書給我的感覺是脈絡清晰、邏輯嚴謹,但敘事風格卻非常溫暖和人性化,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教育顧問,坐在你對麵,和你一起梳理那些讓你焦頭爛額的問題。最打動我的是,它始終將“孩子的主體性”放在核心位置。無論是小學時期的規則建立,還是初中期的自我探索,亦或是高中期的生涯規劃,作者都在反復強調,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一個能夠獨立思考、有擔當的成年人,而不是一個聽話的“完美小孩”。書中對“失敗教育”的探討尤其深刻,它指齣,傢長對孩子失敗的反應,決定瞭孩子未來麵對挫摺的態度。我們總是怕孩子摔跤,但這本書教會我,要確保他摔倒時有緩衝,更重要的是,要在他站起來後,肯定他重新站起來的勇氣。這種視角上的轉變,讓我對孩子學習上的起伏更加泰然處之,真正做到瞭“眼光放長遠”。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這三本書的編排結構非常巧妙,它不是簡單地把不同階段的內容堆砌在一起,而是體現瞭教育的連貫性和遞進性。小學打下的基礎,如何平滑地過渡到初中的叛逆期,初中建立的溝通模式,如何支撐到高中階段的獨立決策,書中有明確的“銜接點”。比如,小學養成的閱讀習慣,在初中就成瞭對抗信息碎片化的利器;初中學會的自我反思能力,在高中的選擇睏難時就成瞭導航儀。這種跨越式的教育視野,讓我不再把每個階段看作是一個孤立的“戰役”,而是一個整體的“成長工程”。它讓我提前預知瞭未來可能會遇到的挑戰,並提前準備好瞭應對的“工具箱”。對於任何想要係統性、長期性規劃孩子教育路徑的傢長來說,這套書提供的不是臨時的“急救包”,而是一本詳盡的“行動指南”,值得反復翻閱和實踐,真正做到瞭將理論轉化為日常行動的落地性。
評分這本書,我必須說,簡直是為我們這種在孩子成長關鍵期摸著石頭過河的傢長們量身定製的救命稻草。我記得孩子剛上初中那會兒,那種天翻地覆的變化,簡直讓人措手不及。以前那個乖巧聽話的小不點,突然間開始有瞭自己的小宇宙,對父母的嘮叨充耳不聞,眼神裏寫滿瞭“彆煩我”。這本書並沒有空洞地喊口號,而是非常具體地剖析瞭青春期孩子的心態變化,從生理上的躁動到心理上的敏感多疑,每一章節都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在耳邊細語,告訴你此刻孩子的腦子裏到底在想些什麼,而不是我們成年人想當然的那樣。它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溝通技巧,比如,當孩子情緒爆發時,不是急著去“解決問題”,而是先去“共情感受”。我嘗試瞭書裏提到的“積極傾聽”法,效果立竿見影,孩子從一開始的緊閉嘴巴,到慢慢願意吐露一些心聲。尤其是在處理和老師的關係、應對學業壓力方麵,書裏的案例分析特彆接地氣,讓人覺得,原來不是我一個人在戰鬥,很多人都在經曆這些“至暗時刻”。它讓我學會瞭放手,學會瞭尊重孩子那份“想要獨立又需要支持”的矛盾心理,真正理解瞭教育的本質,其實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