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卷一 一 东……………………………………………005 二 冬……………………………………………013 三 江……………………………………………016 四 支……………………………………………019 五 微……………………………………………031 六 鱼……………………………………………034 七 虞……………………………………………038 卷二 八 齐……………………………………………046 九 佳……………………………………………049 十 灰……………………………………………050 十一 真……………………………………………054 十二 文……………………………………………060 十三 元……………………………………………063 十四 寒……………………………………………066 十五 删……………………………………………073 卷三 一 先……………………………………………077 二 萧……………………………………………086 三 肴……………………………………………090 四 豪……………………………………………093 五 歌……………………………………………098 六 麻……………………………………………102 七 阳……………………………………………108 卷四 八 庚……………………………………………120 九 青……………………………………………130 十 蒸……………………………………………132 十一 尤……………………………………………134 十二 侵……………………………………………143 十三 覃……………………………………………149 十四 盐……………………………………………152 十五 咸……………………………………………155 |
| 精彩书摘 | |
卷一 一 东 粗①成四字,诲②尔③童蒙④。 【注释】 ①粗:粗略,简单。 ②诲:教诲。 ③尔:你,指代阅读本书的人。 ④童蒙:正处在启蒙阶段的儿童。 经书①暇②日,子史③须通。 【注释】 ①经书:儒家经典。 ②暇:空闲时光。 ③子:指诸子百家。史:指各种历史书籍。 重华大孝①,武穆精忠②。 【注释】 ①重(chóng)华大孝:典出《孟子·万章上》。舜帝多次被自己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谋害,但他在逃生后依然真心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古人认为舜帝是“孝”的典范。重华,舜帝。 ②武穆精忠:典出《宋史·岳飞传》。宋高宗召见岳飞,了解到岳飞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字,深表赞扬,于是亲手写下“精忠岳飞”四个字作为军旗,明令岳飞统领岳家军以及其他军队。武穆,岳飞。 尧眉八彩①,舜目重瞳②。 【注释】 ①尧眉八彩:典出《论衡·骨相》。传说尧帝的眉毛有八种颜色。 ②舜目重瞳:典出《论衡·骨相》。传说舜帝的眼睛有四个瞳孔。 商王祷雨①,汉祖歌风②。 【注释】 ①商王祷雨:典出《淮南子·主术训》。商汤时期,华夏地区连续出现七年大旱,太史认为多次向上天祈雨而无效的原因是祭品不佳,应当以人为祭品。商汤不忍心杀害他人,于是以自己为祭品,在桑林求雨,祈祷结束后天降大雨。因此,古人认为上天是被商汤不忍杀人的仁慈感动而降雨解救旱情。 ②汉祖歌风: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荣归故里与父老乡亲饮酒。宴会中,他高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将这首歌命名为《大风歌》。 秀巡河北①,策据江东②。 【注释】 ①秀巡河北:典出《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帝刘秀起初拥护更始帝,参加起义军反抗王莽,随后奉命巡查黄河以北地区,在此受到百姓的支持,并以此为根基统一全国,建立东汉政权。 ②策据江东:典出《三国志·吴书》。东汉末年,孙策占据江东,死后由其弟孙权继承权力,zui终建立了东吴政权。 太宗怀鹞①,桓典乘骢②。 【注释】 ①太宗怀鹞(yào):典出《隋唐嘉话》。某次唐太宗玩鹞,恰逢魏徵奏事,唐太宗担心魏徵说自己玩物丧志、不理朝政,于是将鹞藏在怀里。魏徵知情后并不点破,而是故意拖延奏事时间,zui终导致鹞闷死在唐太宗的怀里。 ②桓典乘骢(cōng):典出《后汉书·桓典传》。东汉御史桓典不畏权贵,经常上书抨击权势者的恶行。桓典经常骑着一匹骢马,当他外出时城中权贵纷纷避开。 嘉宾赋雪①,圣祖吟虹②。 【注释】 ①嘉宾赋雪:典出《雪赋》。西汉文帝之子梁王与众宾客在兔园赏雪时,命司马相如作赋咏雪。 ②圣祖吟虹:典出《碧里杂存》。朱元璋微服出巡时,随口作了咏彩虹的两句诗,偶遇的彭友信立刻后续两句,朱元璋大赞其才,次日便召他入朝为官。 邺仙秋水①,宣圣春风②。 【注释】 ①邺仙秋水:典出《邺侯外传》。贺知章看到少年李泌,称其眼如秋水般明净,必是宰相之才,后来应验。 ②宣圣春风:典出《尚友录》。汉武帝询问东方朔“孔子和颜回谁的道德更为高尚”,东方朔将颜回的道德比喻成让整座山都芬芳的桂树,将孔子的道德比喻成抚慰万物的春风。 恺崇斗富①,浑濬争功②。 【注释】 ①恺崇斗富:典出《世说新语·汰侈》。西晋时期王恺和石崇比富,晋武帝赐给王恺一棵两尺多高的珊瑚树,石崇看后故意将其打碎,不待王恺发怒,便扬言还他一棵。后来,石崇的仆人从家中搬出六七棵三四尺高的珊瑚树。 ②浑濬(jùn)争功:典出《晋书·王濬传》。西晋时期,在灭吴战争中,王浑先攻打吴军但不敢过江,而王濬则率先过江攻入吴国都城。后来,二人向晋武帝互报对方短处,为自己争功。 王伦使虏①,魏绛和戎②。 【注释】 ①王伦使虏:典出《宋史·王伦传》。王伦奉命到金国议和并接回被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不料金国背信弃义,反而将王伦扣留。zui终,宁死不肯投降的王伦被金人杀害。 ②魏绛(jiàng)和戎:典出《左传·襄公四年》。戎族想与晋国议和,而晋国国君认为戎族不可信。魏绛向晋国国君阐述与戎族和睦相处的好处,zui终促成了议和,换来了和平。 恂留河内①,何守关中②。 |
| 前言 | |
前言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原作者是明万历年间著名学者萧良有,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龙文,是古代的一种良马,这种马见到鞭子的影子就会急速奔跑,本书书名体现了作者对少年儿童的寄望,希望每一个青少年从看这本书开始,走上成为“宝马良驹”的道路。 萧良有(1549—?),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人,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明万历八年(1508)会试第一,进翰林院任修撰之职,后任国子监祭酒,声极一时。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zui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萧良有以祭酒之职亲自撰写蒙书,足见那时人们对蒙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除本书外,他的其他著作全部收录于《王堂遗稿》中。 本书通用四言,皆为短句,且上下对偶,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为主要内容,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全书故事包罗万象,从《庄子》至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均成为其故事出处,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逸闻趣事,都被辑录于其中,并包含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以及各类自然知识,文字简练扼要,故事梗概简明,称得上是一本“典故大全”。 《龙文鞭影》在众多儿童启蒙典籍中,是掌故、知识类蒙书的代表。与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比,它在知识性和趣味性上更强,而与“四书五经”等典籍相比又较为易懂,可谓是蒙书中承上启下的经典书籍。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龙文鞭影》成为当代青少年阅读的良好选择,在了解中国历史人物、典故、风俗的同时,能够从中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zui后,本书注解用词精练,言简意赅,以表达思想观念为本,对于每一个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未能翔实写尽,建议读者在阅读中遇到感兴趣的地方时自地查阅相关资料,掌握更详细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必读本) |
| ISBN: | 9787550243484 |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定 价: | 12 元 |
| 作 者: | (明)萧良有,著,贾立芳,译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页数:160 |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印次:1 | 字数:130千 |
这本书的精巧之处,在于它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一种极其便捷的方式呈现给了现代读者。我注意到它的“口袋本”设计,这绝对是现代生活节奏下的一个贴心之举。很多经典的国学著作,往往篇幅宏大,装帧厚重,虽然内容宝贵,但携带和阅读起来总显得有些不便。《龙文鞭影》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我想起古代那些私塾里的蒙童,人手一本小小的启蒙读物,在先生的教导下,一句一句地背诵、理解。这种传承的意味,通过这本书的便携性,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我期待在书中能够找到那些能够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篇章,并且能够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去品味。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龙文鞭影》的封面,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个“口袋本”的规格,让我觉得它非常适合作为一本常伴左右的读物。我一直认为,学习国学不应该是一件沉重的事情,而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与古圣先贤对话的体验。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它不占地方,方便携带,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在国学的世界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精神加油站”,在忙碌的生活中,给我注入一份宁静与力量。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那些简单易懂,却蕴含深刻哲理的内容,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世界。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经典,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能散发出独特的光芒。《龙文鞭影》的口袋本设计,对我来说,恰恰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体现。它没有华丽的装帧,没有晦涩的排版,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无华,但正是这种朴实,让我能更专注于书本身的内容。我试着随意翻了几页,虽然还没有深入理解,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循循善诱的教导意味,让我深感古代先贤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我特别喜欢这种能随身携带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灵活自由。以前总觉得国学是高高在上的,是需要专门时间、专门场所才能接触到的,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国学离我们其实很近,可以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评分这本《龙文鞭影》口袋本,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小巧精致的设计吸引了。虽然名字听起来挺“大”,但实际握在手里,无论是通勤路上还是午休时,随手翻阅都十分方便。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遒劲有力的字体,仿佛穿越了时光,感受到了古人严谨治学的态度。我一直对国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那些古籍里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只是很多大部头的典籍让我望而却步,感觉遥不可及。《龙文鞭影》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没有接触过,但“蒙学”二字让我觉得它应该是启蒙类的读物,适合我这样初学者,或者想温习基础知识的人。书页的纸质也很舒服,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反光纸,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
评分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重拾古文学习兴趣的书,偶然间看到了这本《龙文鞭影》的口袋本,真是太惊喜了!它的尺寸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完全符合我的需求。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有大块的时间用于阅读,但有了这么一本可以随时放在包里的书,我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比如在等车的时候,或者午餐休息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翻一翻。书的内容虽然我还未深入了解,但从名字和“蒙学”的定位来看,我预感它会是非常系统且易于理解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重新建立起我对古文的信心,并且从中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