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必读本:龙文鞭影 口袋本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必读本:龙文鞭影 口袋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萧良有 著,贾立芳 译
图书标签:
  • 国学
  • 蒙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
  • 家训
  • 修身
  • 龙文鞭影
  • 经典
  • 育儿
  • 口袋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译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0243484
商品编码:2635172729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开本:32开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套装数量: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目 录

卷一

一 东……………………………………………005

二 冬……………………………………………013

三 江……………………………………………016

四 支……………………………………………019

五 微……………………………………………031

六 鱼……………………………………………034

七 虞……………………………………………038

卷二

八 齐……………………………………………046

九 佳……………………………………………049

十 灰……………………………………………050

十一 真……………………………………………054

十二 文……………………………………………060

十三 元……………………………………………063

十四 寒……………………………………………066

十五 删……………………………………………073

卷三

一 先……………………………………………077

二 萧……………………………………………086

三 肴……………………………………………090

四 豪……………………………………………093

五 歌……………………………………………098

六 麻……………………………………………102

七 阳……………………………………………108

卷四

八 庚……………………………………………120

九 青……………………………………………130

十 蒸……………………………………………132

十一 尤……………………………………………134

十二 侵……………………………………………143

十三 覃……………………………………………149

十四 盐……………………………………………152

十五 咸……………………………………………155



在线试读


精彩书摘

卷一

一 东

粗①成四字,诲②尔③童蒙④。

【注释】

①粗:粗略,简单。

②诲:教诲。

③尔:你,指代阅读本书的人。

④童蒙:正处在启蒙阶段的儿童。

经书①暇②日,子史③须通。

【注释】

①经书:儒家经典。

②暇:空闲时光。

③子:指诸子百家。史:指各种历史书籍。

重华大孝①,武穆精忠②。

【注释】

①重(chóng)华大孝:典出《孟子·万章上》。舜帝多次被自己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谋害,但他在逃生后依然真心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古人认为舜帝是“孝”的典范。重华,舜帝。

②武穆精忠:典出《宋史·岳飞传》。宋高宗召见岳飞,了解到岳飞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字,深表赞扬,于是亲手写下“精忠岳飞”四个字作为军旗,明令岳飞统领岳家军以及其他军队。武穆,岳飞。

尧眉八彩①,舜目重瞳②。

【注释】

①尧眉八彩:典出《论衡·骨相》。传说尧帝的眉毛有八种颜色。

②舜目重瞳:典出《论衡·骨相》。传说舜帝的眼睛有四个瞳孔。

商王祷雨①,汉祖歌风②。

【注释】

①商王祷雨:典出《淮南子·主术训》。商汤时期,华夏地区连续出现七年大旱,太史认为多次向上天祈雨而无效的原因是祭品不佳,应当以人为祭品。商汤不忍心杀害他人,于是以自己为祭品,在桑林求雨,祈祷结束后天降大雨。因此,古人认为上天是被商汤不忍杀人的仁慈感动而降雨解救旱情。

②汉祖歌风: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荣归故里与父老乡亲饮酒。宴会中,他高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将这首歌命名为《大风歌》。

秀巡河北①,策据江东②。

【注释】

①秀巡河北:典出《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帝刘秀起初拥护更始帝,参加起义军反抗王莽,随后奉命巡查黄河以北地区,在此受到百姓的支持,并以此为根基统一全国,建立东汉政权。

②策据江东:典出《三国志·吴书》。东汉末年,孙策占据江东,死后由其弟孙权继承权力,zui终建立了东吴政权。

太宗怀鹞①,桓典乘骢②。

【注释】

①太宗怀鹞(yào):典出《隋唐嘉话》。某次唐太宗玩鹞,恰逢魏徵奏事,唐太宗担心魏徵说自己玩物丧志、不理朝政,于是将鹞藏在怀里。魏徵知情后并不点破,而是故意拖延奏事时间,zui终导致鹞闷死在唐太宗的怀里。

②桓典乘骢(cōng):典出《后汉书·桓典传》。东汉御史桓典不畏权贵,经常上书抨击权势者的恶行。桓典经常骑着一匹骢马,当他外出时城中权贵纷纷避开。

嘉宾赋雪①,圣祖吟虹②。

【注释】

①嘉宾赋雪:典出《雪赋》。西汉文帝之子梁王与众宾客在兔园赏雪时,命司马相如作赋咏雪。

②圣祖吟虹:典出《碧里杂存》。朱元璋微服出巡时,随口作了咏彩虹的两句诗,偶遇的彭友信立刻后续两句,朱元璋大赞其才,次日便召他入朝为官。

邺仙秋水①,宣圣春风②。

【注释】

①邺仙秋水:典出《邺侯外传》。贺知章看到少年李泌,称其眼如秋水般明净,必是宰相之才,后来应验。

②宣圣春风:典出《尚友录》。汉武帝询问东方朔“孔子和颜回谁的道德更为高尚”,东方朔将颜回的道德比喻成让整座山都芬芳的桂树,将孔子的道德比喻成抚慰万物的春风。

恺崇斗富①,浑濬争功②。

【注释】

①恺崇斗富:典出《世说新语·汰侈》。西晋时期王恺和石崇比富,晋武帝赐给王恺一棵两尺多高的珊瑚树,石崇看后故意将其打碎,不待王恺发怒,便扬言还他一棵。后来,石崇的仆人从家中搬出六七棵三四尺高的珊瑚树。

②浑濬(jùn)争功:典出《晋书·王濬传》。西晋时期,在灭吴战争中,王浑先攻打吴军但不敢过江,而王濬则率先过江攻入吴国都城。后来,二人向晋武帝互报对方短处,为自己争功。

王伦使虏①,魏绛和戎②。

【注释】

①王伦使虏:典出《宋史·王伦传》。王伦奉命到金国议和并接回被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不料金国背信弃义,反而将王伦扣留。zui终,宁死不肯投降的王伦被金人杀害。

②魏绛(jiàng)和戎:典出《左传·襄公四年》。戎族想与晋国议和,而晋国国君认为戎族不可信。魏绛向晋国国君阐述与戎族和睦相处的好处,zui终促成了议和,换来了和平。

恂留河内①,何守关中②。


  前言

前言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原作者是明万历年间著名学者萧良有,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龙文,是古代的一种良马,这种马见到鞭子的影子就会急速奔跑,本书书名体现了作者对少年儿童的寄望,希望每一个青少年从看这本书开始,走上成为“宝马良驹”的道路。

萧良有(1549—?),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人,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明万历八年(1508)会试第一,进翰林院任修撰之职,后任国子监祭酒,声极一时。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zui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萧良有以祭酒之职亲自撰写蒙书,足见那时人们对蒙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除本书外,他的其他著作全部收录于《王堂遗稿》中。

本书通用四言,皆为短句,且上下对偶,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为主要内容,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全书故事包罗万象,从《庄子》至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均成为其故事出处,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逸闻趣事,都被辑录于其中,并包含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以及各类自然知识,文字简练扼要,故事梗概简明,称得上是一本“典故大全”。

《龙文鞭影》在众多儿童启蒙典籍中,是掌故、知识类蒙书的代表。与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比,它在知识性和趣味性上更强,而与“四书五经”等典籍相比又较为易懂,可谓是蒙书中承上启下的经典书籍。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龙文鞭影》成为当代青少年阅读的良好选择,在了解中国历史人物、典故、风俗的同时,能够从中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

zui后,本书注解用词精练,言简意赅,以表达思想观念为本,对于每一个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未能翔实写尽,建议读者在阅读中遇到感兴趣的地方时自地查阅相关资料,掌握更详细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内容简介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必读本)
ISBN:   9787550243484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    价:   12 元
作    者:   (明)萧良有,著,贾立芳,译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5-07-01   版次:1   页数:160
  印刷时间:2015-07-01   印次:1   字数:130千

《龙文鞭影》:古籍中的智慧之光,童蒙启蒙的瑰宝 《龙文鞭影》是一部流传千古的蒙学读物,它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哲理以及生动的故事,成为了无数孩童启蒙教育的基石。这部集大成之作,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传承者。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中华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以一种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在稚嫩的心灵面前,播撒下智慧与品德的种子。 精选内容,熔铸古今智慧 《龙文鞭影》的编纂者,深谙蒙学教育的要义,其内容精挑细选,力求涵盖孩童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知识与品格。全书并非零散的篇章堆砌,而是经过精心的组织与编排,形成一个逻辑严谨、体系完整的知识网络。 首先,它着重于基本常识的普及。从天文地理到人事典故,从自然规律到社会规范,书中无不涉及。例如,关于四季更迭、五谷生长、动物习性等自然常识,帮助孩童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培养观察力与求知欲。关于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时间概念,则为孩童构建起对时间流逝的基本认知,培养守时观念。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基本的地理常识,如江河湖海、山脉城郭等,为孩童打开认识广阔世界的窗户。 其次,伦理道德的熏陶是《龙文鞭影》的核心内容之一。书中通过寓言、故事、格言等形式,生动地阐释了忠、孝、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孝”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通过《二十四孝》等经典故事,让孩童理解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学会尊敬长辈、关爱家人。“忠”则体现在对国家、对君主、对事业的忠诚,引导孩童树立责任感与使命感。“仁”代表着爱心与同情心,鼓励孩童善待他人,乐于助人。“义”强调公正与道义,教育孩童辨别是非,坚守原则。“礼”则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教导孩童待人接物的规范,懂得尊重与谦逊。“智”则指明求知的重要性,鼓励孩童勤奋学习,增长见识。“信”是做人之本,要求孩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这些美德的灌输,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童的品格,为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者,文字功底的锤炼是《龙文鞭影》的另一大特色。书中所选的文本,多为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的诗歌、对联、童谣,以及精炼的散文。这些文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结构严谨,节奏明快。通过反复诵读,孩童不仅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学习准确的遣词造句,更能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提升文学素养。例如,书中常出现的对仗工整、意象鲜明的诗句,能够锻炼孩童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而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段落,则能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脉络。 此外,《龙文鞭影》还包含了一部分的历史知识与名人故事。通过讲述古代圣贤、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如孔子、孟子、岳飞等,让孩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学习先贤们的智慧与精神,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这些故事往往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能够深深吸引孩童的注意力,并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形式创新,寓教于乐的典范 《龙文鞭影》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洗礼,依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与其创新的编排形式密不可分。它并非枯燥的说教,而是将知识与趣味巧妙地融合,让孩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图文结合是《龙文鞭影》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书中配有大量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如人物、场景、事件等,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孩童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像,更快速、更深入地理解文字的含义,加深记忆。这些插图往往富有童趣,色彩鲜艳,能够吸引孩童的目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故事性的叙述贯穿全书。即使是枯燥的知识点,也被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孩童不仅能够理解抽象的道理,更能从中体会到情感的起伏,产生共鸣。例如,关于勤劳的蚂蚁、智慧的狐狸、勇敢的狮子等动物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让孩童在娱乐中学习。 格言警句的穿插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书中常常在故事的结尾,或在知识的讲解之后,附上精炼的格言警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核心的道理,便于孩童记忆和理解。这些格言如同点拨,能够帮助孩童巩固所学,深化感悟。 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是《龙文鞭影》的另一大优势。书中大量运用了符合儿童语言习惯的韵文、儿歌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孩童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对语言音乐性的感受,为日后的写作和表达打下基础。 深远影响,传承千年的智慧 《龙文鞭影》作为一部经典的蒙学读物,其影响早已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曾从中受益,他们的早年启蒙,都离不开这部著作的滋养。 它为孩童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通过《龙文鞭影》,孩童接触到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了祖先的智慧与精神,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为他们日后深入学习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奠定了基础。 它塑造了孩童的道德品格。书中对传统美德的深入阐释,以及对不良行为的批判,能够引导孩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品德的养成,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锻炼了孩童的学习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和记忆,孩童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更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注、坚持、思考等。这些能力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它激发了孩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书中生动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能够激发孩童的想象,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出丰富多彩的世界。这种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艺术感受力至关重要。 《龙文鞭影》不仅仅是一本蒙学读物,它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宝库,是滋养一代又一代孩童心灵的甘泉。它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于其精妙的艺术形式,更在于其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时至今日,《龙文鞭影》依然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多得的启蒙宝典,它将继续以其独特的光辉,照亮孩童们成长的道路,引领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精巧之处,在于它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一种极其便捷的方式呈现给了现代读者。我注意到它的“口袋本”设计,这绝对是现代生活节奏下的一个贴心之举。很多经典的国学著作,往往篇幅宏大,装帧厚重,虽然内容宝贵,但携带和阅读起来总显得有些不便。《龙文鞭影》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我想起古代那些私塾里的蒙童,人手一本小小的启蒙读物,在先生的教导下,一句一句地背诵、理解。这种传承的意味,通过这本书的便携性,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我期待在书中能够找到那些能够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篇章,并且能够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去品味。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龙文鞭影》的封面,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个“口袋本”的规格,让我觉得它非常适合作为一本常伴左右的读物。我一直认为,学习国学不应该是一件沉重的事情,而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与古圣先贤对话的体验。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它不占地方,方便携带,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在国学的世界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精神加油站”,在忙碌的生活中,给我注入一份宁静与力量。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那些简单易懂,却蕴含深刻哲理的内容,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世界。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经典,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能散发出独特的光芒。《龙文鞭影》的口袋本设计,对我来说,恰恰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体现。它没有华丽的装帧,没有晦涩的排版,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无华,但正是这种朴实,让我能更专注于书本身的内容。我试着随意翻了几页,虽然还没有深入理解,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循循善诱的教导意味,让我深感古代先贤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我特别喜欢这种能随身携带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灵活自由。以前总觉得国学是高高在上的,是需要专门时间、专门场所才能接触到的,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国学离我们其实很近,可以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评分

这本《龙文鞭影》口袋本,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小巧精致的设计吸引了。虽然名字听起来挺“大”,但实际握在手里,无论是通勤路上还是午休时,随手翻阅都十分方便。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遒劲有力的字体,仿佛穿越了时光,感受到了古人严谨治学的态度。我一直对国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那些古籍里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只是很多大部头的典籍让我望而却步,感觉遥不可及。《龙文鞭影》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没有接触过,但“蒙学”二字让我觉得它应该是启蒙类的读物,适合我这样初学者,或者想温习基础知识的人。书页的纸质也很舒服,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反光纸,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

评分

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重拾古文学习兴趣的书,偶然间看到了这本《龙文鞭影》的口袋本,真是太惊喜了!它的尺寸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完全符合我的需求。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有大块的时间用于阅读,但有了这么一本可以随时放在包里的书,我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比如在等车的时候,或者午餐休息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翻一翻。书的内容虽然我还未深入了解,但从名字和“蒙学”的定位来看,我预感它会是非常系统且易于理解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重新建立起我对古文的信心,并且从中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