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议事规则实践指南 ——如何进行高效沟通和科学决策 管理书籍 沟通技巧 决策与判断 书籍 现货

罗伯特议事规则实践指南 ——如何进行高效沟通和科学决策 管理书籍 沟通技巧 决策与判断 书籍 现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飞 著
图书标签:
  • 罗伯特议事规则
  • 议事技巧
  • 沟通技巧
  • 高效沟通
  • 科学决策
  • 决策与判断
  • 管理书籍
  • 会议管理
  • 组织管理
  • 实用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紫云文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出版社
ISBN:9787550027053
商品编码:2764892932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30
用纸:轻型纸
页数:24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本土化罗伯特议事规则 

经典、专业、详尽、接地气的议事规则工具书
切实解决沟而不通、会而不决的组织治理难题

为什么欧美会少规矩多?为什么我们会多扯皮多?
如何让不同利益的人达成协议?
怎样沟通并建立对规则的尊重?



内容简介

本作品是由中国内地人自主创作的议事规则工具书;本作品基于国内应用群体的特点,删繁就简,选用*实用、*常用的规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使读者一看就懂,一看就会;根据广大读者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本作品除了议事规则的相关内容之外,还增加了日常观点交流的规则及家庭会议规则,有针对性地添加沟通技巧的应用,使作品的应用范围从组织会议扩大到日常沟通及家庭会议;本作品使用用大量的故事及案例,寓教于乐,使议事规则生动化、生活化,便于初学者学习和实践。

作者简介

何飞 
罗伯特议事规则推广者, 
美国议事专家协会(NAP)注册议事专家(RP);NAP中国分会(CAP)初创会员、首任理事长。 
发表过的主要作品有: 
《哈维尔对话守则与通用议事规则》 
《罗伯特议事规则初探》 
《议事规则小课堂》 
《香港立法会审议现场与规则解析》等。 

目录

第*章?并不是所有会议都适用议事规则 001 
第1节?适用环境 002 
第2节?会议特征 005 
第3节?会议类型 009 
第4节?罗伯特议事规则的根本原则 014 
第二章?麻雀虽小,也有五脏 017 
第1节?法定人数 018 
第2节?主持人 020 
第3节?秘书 023 
第4节?章程 024 
第5节?事先告知与召集函 031 
第6节?会议日程 033 
第7节?会议纪要 039 
第三章?你有什么问题? 043 
第1节 有个名词叫动议 044 
第2节?优先级 047 
第3节?合格的动议长啥样? 049 
第4节?来,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052 
第5节?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吗? 059 
第四章?会议的细节处理 063 
第*部分?附属动议 064 
第1节?这事儿不方便明说—搁置 064 
第2节?再改一下会更好—修改 066 
第3节?交给专人去办理—委托 071 
第4节?改个时间讨论更好—改期 074 
第5节?让辩论更灵活—调整辩论限制 077 
第6节?没啥好说的了—结束辩论 080 
第7节?等等,先处理个更紧急的事情—暂停 083 
第二部分?优先动议 088 
第8节?按既定日程开会—要求遵守议程 088 
第9节?权益受到侵害了—提出权益问题 090 
第10节?稍停片刻—休息 092 
第11节?会议就到这儿吧—休会 093 
第12节?会还没开完,改时间继续—指定后继会议时间 096 
第三部分?偶发动议 099 
第13节?有人违反规则啦—程序问题 099 
第14节?主持人的裁定我不服—申诉 103 
第15节?有些规则也能缓缓—暂缓规则 106 
第16节?这事不值得讨论—反对考虑 109 
第17节?把愿意讨论的部分挑出来—拆分议题 111 
第18节?内容太多,一条一条讨论吧—逐段或逐条讨论 114 
第19节?刚才的表决有问题,重新表决—起立重新表决 116 
第20节?怎么表决更好呢?—关于表决方式的动议 119 
第21节?提名的方法也很多—关于提名方式的动议 121 
第22节?这事儿我干不了—请求免责 124 
第23节?请求和咨询 126 
第四部分?再议类动议 132 
第24节?有些决议得改改—取消或修改已通过的决议 132 
第25节?暂停的事可以讨论了—恢复 134 
第26节?把委托的事务拿回来—收回委托 136 
第27节?刚才的表决我后悔了—重议 139 
第28节?以前没通过的议题再议议—动议的重提 144 
第五章?开会时重点注意什么 151 
第1节?发言与辩论 152 
第2节 表决 160 
第六章?提名与选举 169 
第七章?纪律惩戒 179 
第八章?会议规则极简10条 185 
第九章?日常交流还是不要太繁琐 193 
第十章?温暖有序的家庭小会 211 



精彩书摘

第*章 并不是所有会议都适用议事规则事规则 
通用议事规则的特点决定了它仅可应用于一些适用的会议。这也许会让许多朋友失望—他们期望通用议事规则能解决现实会议中的一切问题。人们通常把采用“通用议事规则”来运作的会议组织称为协商会议。那么,协商会议具有哪些特点呢? 
第1节?适用环境 
文明社会里,维持社会稳定的规则体系有三种:强权与暴力、法律与规则、道德与感情。这三种规则体系在效力强弱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按照效力由强到弱排列,强权与暴力力量*强,法律与规则次之,道德与感情*弱。三种体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根据需求,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多数情况下,三种体系可以共存。其中排列靠后的体系作为对前面体系的补充而存在。但是,当前一种规则体系不许可的话,后面的规则体系将不能产生作用。 
议事规则属于排列中间的“法律与规则”(国外把议事规则归为法学,我认为法律也可以归为规则,同为“由组织制定,并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按照前面讲的,如果后一种规则体系要发挥作用,必须得到前一种规则体系的许可(这里的许可指支持或中立)。法律必须得到国家暴力机器的支持,否则就不能被很好地执行。议事规则也是一样的,当国家机器允许规则运行,不会使用暴力来干涉时,规则才有生存的基础。说得再明白一些:如果有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你还敢跟它讲规则吗?肯定是它想怎样就怎样了。 
强权与暴力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对秩序的维持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集权形式下的强权与暴力优点在于政令统一,标准一致,能够统筹全局,兼顾其他,指挥方便,令行禁止,有利于集中力量,攻克难关。国家紧急状态、国家法律许可的情况等,都需要成员服从强权的指令。 
与议事规则相关的强权与暴力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强权指国家机器或组织以外的更强力量,比如政府、法律、上级机关、黑社会等。内部强权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强势力量,比如组织的一把手、董事会、全体会议,都对议事规则的运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他们不同意,规则同样不能应用并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的领导自愿在自己的企业推广议事规则时,如果他认可规则程序,遵守规则要求,并通过运用议事规则的会议尝到了高效议事的甜头,那么他就会对议事规则越来越有信心,对规则的运用与完善愈加支持。所以,无论在国家,还是企业,或其他社团,甚至家庭中,运用议事规则,都得得到权力人物的支持才可以推广执行。 
另外,议事规则的应用环境还需要以下条件: 
1.组织的授权 
在阿拉善生态协会的第*次筹备会上,会议以过半数表决通过了章程某个条款的修改。当时张朝阳就站起来质问:“凭什么过半数表决通过就可以,而不是三分之二呢,哪一条规定这个了?”(出自《为了公益而共和》) 

—“哪一条规定这个了”问的就是规则的权力来源。规则在组织中的合法运用,必须首先获得组织的授权。如果经过合规的程序通过,同意某个规则作为本组织的议事规则并在以后的所有会议中适用,那么,此规则在组织中的运用才获得合法地位。这里所说的“合规的程序”,一般指的就是组织章程。通常情况下,章程内容共有9章,专门用1章来确立议事规则。组织章程通常会用一句话“本组织采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新版本作为组织的议事规则标准。在不与组织的章程和特别议事规则相冲突的前提下,必须使用罗伯特议事规则来指导组织运作”—来确立罗伯特议事规则在组织中的合法地位。之前我们讲到张朝阳在阿拉善生态协会第*次筹备会议上的质问:“哪一条规定这个了”是有道理的。所以组织在建立之初,一定要确立议事规则的合法地位,在章程中确立,或在会议开始之前用一个动议确立。即会议开始但还没有正式进入议题的讨论阶段时,主持人可以询问:本次会议将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作为会议的议事规则标准,是否有人反对?如果无人反对,规则应用的合法地位即被确立。如果有人反对,并在表决中反对者超过半数,议事规则不可使用。即使使用也是无效的。

前言/序言

推荐序1 
罗伯特议事规则 
—落实组织效率、公义、和谐的利器 
何飞老师所推广的议事规则,帮我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钥匙。 
初识何飞老师,是2012年通过微博关注。何飞老师的微博推送涵盖面甚广,总能让我感觉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而窃喜不已。随着交流的深入,2013年,何飞老师引荐我加入了一个生活交流群。频繁的沟通和畅谈让我们增进了解和互信。这时我才知道何飞老师一直在从事议事规则的应用普及培训。那是我第*次听说“议事规则”这个词。 
说真的,刚开始我对通用议事规则兴趣不大,觉得太复杂、太繁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实践。以至于何飞老师拉我进“通用议事规则实践群”以及微信群的实践培训和线上讲座,我都没能坚持下来。 
2015年,我和贵州老家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发起一个农业种养殖合作社计划。我们一共9个人,每人出资几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集合全村的土地资源,发动大家参与,以“创建新型农业,打造新农村”为共识,旨在集合大家的力量,创业致富,改变家乡贫穷如洗的面貌。因为我们9个人都是一起长大的,有互信基础,所以一开始就是平均投入,平均股权。然而接下来问题来了,每次开会都会演变成争吵。没有明确的开会目的,每个人一个想法,以致事情无法推进。更可恶的是,因为无休止的争执,大家的互信基础开始动摇,眼看一桩好事即将夭折。 
一次在群里聊天时,我把我的苦恼告诉了何飞老师。我的苦恼和遭遇似乎早在何飞老师预料之中。他告诉我:“何不试试我现在推行的通用议事规则呢?试试用议事规则来落实组织的效率、公义、和谐。通过操作实践,能使你们的合作有效扩展和持续进步。”于是我迅速组织大家,观看何飞老师的视频讲座,并由我来咨询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规则理论及具体的操作细节。几次集中学习后,我们了解了议事规则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并在随后的会议中逐步应用。以后的会议中,我们普遍可以做到遵守举手发言、动议完整、限时限次、不做人身攻击等基本规则了。两个多月下来,会议效率和执行力大大提升,我们的合作社也慢慢转向正轨。 
当然,学习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不管是小团队,还是大公司,只有不断地修习内功,才能持续进步。所有梦想的起点,都从会议开始。新时代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团队执行力的竞争,所以我们将会持续学习、吃透议事规则,并逐步摒弃之前的陋习。 
我现在担任一家房产开发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和国内大部分小公司一样,公司之前的会议也一直是总经理的“独角戏”。总经理在会议上喋喋不休讲个没完,一众副总、主管及业务骨干或低头玩手机,或闭目养神。会议干涩无味,成为总经理的牢骚会。一次私聊时,我向老总推荐了何飞老师的“罗伯特议事规则企业应用”讲座,并建议给公司高层做几次这样的培训,并以此延伸到股东会议、部门会议,形成公司的会议规则和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大家的参与度和认同感,进而增进工作积极性。老总权衡后答应尝试一次。就这样,持续半年后,公司根据何飞老师的培训视频开始展示成果,并以此拟定了相关会议制度及激励制度。议事规则实施以来,公司的员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市场效益和企业业绩也在稳步提升。 
通过这两个亲身经历并主导的案例,我很有感触:国内大部分公司、团队,缺的不是做事的能力,而是规则与方法。通用议事规则的价值性,是凝聚组织认同,提高运作效率,平衡多元利益,通过文明议事来说服、辩论、妥协,从而形成有效果的行动。落实到公司治理,则是一种推进社会诚信和程序正当的有效工具。 
何飞老师推行通用议事规则的普及学习,对于我或更多人而言,是灯塔,是导师一样的先行者;对于社会而言,是推进社会诚信,推进文明进步和开启民智的伟大事业。借用伟人孙中山的百年期盼:“(议事学)乃教吾国人行民权第*步之方法也。倘此第*步能行,行之能稳,则逐步前进,民权之发达必有登峰造极之一日……苟人人熟习此书,则人心自结,民力自固。” 

湖南熙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钊 
2017年10月6日 
《高效沟通与科学决策:迈向卓越团队的实践之路》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大型企业、社区组织,还是各类学术团体,高效的沟通和科学的决策能力,已然成为决定其发展壮大与否的关键要素。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洪流所裹挟,如何从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将清晰的意图传达给他人,如何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局面下做出最优的选择,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容忽视的挑战。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理论,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在实际运作中,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优化决策流程,最终实现卓越的组织效能。我们深知,每一次无效的沟通都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资源,而一次仓促或不当的决策,则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本书将引领读者踏上一条实践性的探索之路,解锁高效沟通与科学决策的核心秘诀。 第一部分:沟通的艺术——连接思想,凝聚共识 有效的沟通,是团队协作的基石。它不仅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共识的建立。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剖析沟通的本质,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 倾听的力量:从“听见”到“听懂” 我们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倾听。真正的倾听,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认知过程,它要求我们放下预设,专注于对方的语言、语调、肢体语言,捕捉其深层含义。本书将介绍积极倾听的技巧,如复述、澄清、提问,以及如何识别和克服常见的倾听障碍,如心不在焉、评判性思维、打断等。通过掌握倾听的艺术,你将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想法,为后续的有效沟通打下坚实基础。 清晰表达的密码:让你的声音被听见 即便你拥有绝佳的想法,如果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其价值也将大打折扣。本书将指导你如何构建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的表达框架。我们将探讨不同沟通场景下的表达策略,例如: 会议发言: 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有力地陈述观点,并应对可能的质疑。 书面沟通: 如何撰写专业、简洁、信息量丰富的报告、邮件和备忘录。 一对一交流: 如何通过恰当的提问和反馈,促进信息的顺畅流动。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研究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包括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和语气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和情境,灵活调整你的表达方式。 化解冲突的智慧:在分歧中寻找同频 在任何团队中,分歧和冲突都难以避免。关键在于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这些分歧,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而非瓦解团队的阻力。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的冲突管理框架,包括: 识别冲突的根源: 是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还是人际关系的紧张? 选择合适的冲突处理模式: 竞争、合作、回避、迁就还是妥协,哪种模式最适合当前情境? 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如何在表达自身诉求的同时,理解对方的立场,并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在紧张的对话中保持冷静,如何运用同理心化解对立,以及如何引导团队成员达成共识。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与机遇:连接世界,融汇多元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跨文化沟通已成为常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习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如何跨越这些障碍,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是提升国际化竞争力的关键。本书将解析不同文化在沟通方式、时间观念、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典型差异,并提供实用的跨文化沟通策略,帮助你建立跨越国界的信任和理解。 第二部分:决策的科学——洞察本质,优化选择 科学决策,是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是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驱动力。它要求我们理性分析,周密考量,并能基于可靠的信息做出最佳判断。本书将带领你掌握科学决策的核心流程和实用工具。 定义问题的本质:找准决策的起点 许多错误的决策源于对问题的模糊定义。在开始决策之前,清晰地界定问题是什么,它的范围有多大,以及我们期望通过决策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至关重要。本书将引导你掌握问题分解、利益相关者分析等方法,确保你从正确的起点出发。 信息收集与分析:从数据中萃取真知 决策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本书将探讨如何进行系统化的信息收集,如何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如何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如SWOT分析、根本原因分析、趋势分析等,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洞察。我们将区分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并教授如何有效地整合两者,为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风险评估与管理:预见未知,规避风险 任何决策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认识到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实现稳健决策的重要环节。本书将介绍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如概率和影响分析),以及风险应对策略(如规避、减轻、转移或接受)。我们将学习如何构建风险矩阵,如何进行情景分析,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面前,做出相对最优的决策。 选择与评估:权衡利弊,做出明智之选 面对多个备选方案,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选择?本书将介绍多种决策工具和模型,如决策树、成本效益分析、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等。我们将学习如何设置评估标准,如何对不同方案进行量化和排序,以及如何结合直觉和理性,做出最符合组织长期利益的选择。 群体决策的智慧:汇聚众智,形成合力 在团队决策中,如何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避免“群体思维”的陷阱?本书将探讨促进群体决策效率的策略,包括: 构建多元化的决策团队: 确保不同视角和专业知识的融入。 设计有效的讨论和投票机制: 鼓励开放讨论,同时避免少数服从多数的武断。 运用决策辅助工具: 如头脑风暴、德尔菲法等,激发创造性思维。 我们将深入分析如何在鼓励自由讨论的同时,保持决策的聚焦和效率,以及如何确保最终决策能够得到团队成员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执行与反馈:让决策落地,持续优化 一个再好的决策,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也形同虚设。本书将强调决策执行的重要性,并提供如何制定清晰的执行计划、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建立监测机制的指导。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决策后的反馈机制,如何收集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如何评估决策的实际效果,并从中学习,为下一次决策提供宝贵的经验。 第三部分:实践的融合——沟通与决策的联动 沟通和决策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效的沟通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基础和共识支持,而科学的决策则为沟通指明方向和目标。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高效会议的艺术:沟通与决策的双重舞台 会议是组织中沟通和决策的重要载体。本书将提供一套完整的会议管理指南,从会前准备、会议进行到会后跟进,全面提升会议效率。我们将学习如何制定清晰的会议议程,如何引导讨论,如何高效地做出决策,以及如何确保会议成果的落地执行。 建立透明与信任的沟通文化:让信息自由流动 一个开放、透明的沟通文化,是促进高效沟通和科学决策的沃土。本书将探讨如何构建这种文化,包括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建议,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以及领导者以身作则,展现真诚的沟通态度。 从数据到行动:沟通决策的闭环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战案例,展示如何将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清晰的沟通传达给团队成员,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做出合理的决策。从收集数据,到分析洞察,再到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可执行的行动方案,我们将一步步地解析这个完整的闭环。 本书适合谁? 无论你是初入职场的年轻精英,渴望提升沟通与决策能力,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还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希望优化团队协作,提升组织效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亦或是社区组织的负责人,致力于推动社区发展,促进成员间的有效互动;抑或是各类学术研究者,需要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达来呈现研究成果……本书都将为你提供一套实用、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你在这个信息时代,成为一个更具影响力的沟通者和更明智的决策者。 踏上这条实践之路,你将学会: 如何精准地捕捉信息,有效地传达意图,避免沟通误解。 如何识别和化解冲突,在分歧中凝聚共识,增进团队凝聚力。 如何系统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评估风险,做出更优的决策。 如何构建高效的沟通文化,汇聚团队智慧,驱动组织向前。 《高效沟通与科学决策:迈向卓越团队的实践之路》,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指南,它将帮助你突破沟通瓶颈,提升决策水平,从而在个人职业生涯和组织发展中,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充满发现与成长的旅程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在阅读过程中,一直对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和决策流程感到困惑。很多时候,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失真,或者重要的信息被遗漏,导致最终的决策无法充分考虑所有因素。而且,团队成员之间由于沟通方式的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影响了整体的效率。这本书《罗伯特议事规则实践指南》恰好触及了我一直以来关注的痛点。我对“高效沟通”部分的描述非常感兴趣,因为我相信一个顺畅、透明的沟通渠道是解决许多组织问题的关键。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沟通策略,例如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有效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处理不同意见,以及如何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沟通氛围。此外,“科学决策”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教会我如何运用一些系统性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如何识别和避免常见的决策误区,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最适合的决策模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方法论,帮助我提升自己在组织沟通和决策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团队和组织做出贡献。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在组织管理和沟通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这一点从他之前的一些著作中就已经显露无疑。我尤其欣赏他在处理复杂局面时所展现出的逻辑清晰和条理分明。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作者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信息爆炸、意见纷杂的当下,如何提炼关键信息、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策,是摆在许多组织和个人面前的挑战。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实践指南”意味着它不会是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真正能够指导我们行动的书籍。我对于书中关于“高效沟通”的章节充满了期待,因为沟通不畅往往是导致决策失误和效率低下的根源。如果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误区解析以及改进方法,那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同时,“科学决策”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重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些决策模型、分析工具,以及如何避免认知偏差,从而做出更理性、更有效的选择。这本书的定位是管理书籍,这让我相信它会包含一些企业管理、团队协作方面的深入探讨,为管理者提供切实的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初入管理领域的新手,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沟通和决策方面的不足。很多时候,我过于依赖直觉,或者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感到无从下手,导致做出的一些决定事后看来并不明智,也错失了一些机会。这本书的书名《罗伯特议事规则实践指南》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我之前对“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印象是比较偏向于一些正式的、大型的会议场合,可能有些枯燥和难以理解。但是,当看到“实践指南”这个词,并且与“高效沟通”和“科学决策”联系在一起时,我立刻感到这本书可能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接地气”的管理书籍。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讲解如何运用罗伯特议事规则中的基本原则,比如如何规范发言、如何提出动议、如何进行表决等,并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到日常的团队沟通和决策过程中,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加清晰、公平、高效的沟通机制。我对书中关于“决策与判断”的部分尤为期待,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论,引导我们如何系统地分析问题、评估风险、权衡利弊,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审慎的判断。

评分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尤其是在会议中,常常感觉时间被浪费,讨论效率低下,最后也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我之前听说过“罗伯特议事规则”,但对其了解并不深入,总觉得它有些过于正式和刻板。然而,这本书的书名《罗伯特议事规则实践指南》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工具。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议事规则”与“高效沟通”和“科学决策”紧密结合起来的。在我看来,许多时候的低效沟通并非源于沟通意愿的缺失,而是缺乏一个有效的框架来引导对话、管理分歧。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在会议中更有效地发言、倾听、提出异议,并且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议程,最终达成一个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决策,那将极大地改变我以往的会议体验。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具体的操作案例,展示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应用这些原则,例如在激烈的辩论中如何保持冷静,在意见不合时如何找到共同点,以及如何防止少数人垄断发言权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跳出“瞎忙”的状态,真正实现“开会的目的是为了不一直开会”的目标。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个组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沟通的效率和决策的质量。在我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见过不少因为沟通不畅而导致的误解、内耗,也见过因为仓促或偏颇的决策而造成的损失。因此,当我看到《罗伯特议事规则实践指南》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的兴趣立刻就被点燃了。特别是“实践指南”这几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地探讨如何将“罗伯特议事规则”这一经典的组织管理工具,融入到现代组织的沟通和决策流程中。我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规范的议事方式来提升沟通的清晰度和效率,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并将讨论引导向核心问题。同时,对于“科学决策”的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决策框架、如何进行风险评估、以及如何避免认知偏差的实用建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管理能力,优化团队协作,并最终做出更明智、更有效决策的宝贵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