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 | ||
| 定價 | 145.00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5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美)約翰 R.詹森(John R.Jensen) | |
| 頁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111592174 | |
本書是一本經*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專著,涵蓋內容極其廣泛,理論基礎深入全麵,可操作性強。各章節均選用大量的圖片資料,結閤實際分析,從基本原理、基礎知識、處理步驟、應用實例等各個方麵對遙感數字影像處理進行瞭全麵係統的論述。本書也是一本可指導實際應用的參考手冊。
目 錄
Introductor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A Remote Sensing Perspective,Fourth Edition
齣版者的話
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前言
緻謝
第1章 遙感與數字影像處理1
1.1 概述1
1.2 現場數據采集1
1.3 遙感數據采集3
1.3.1 遙感觀測4
1.3.2 遙感的優勢與局限性6
1.4 遙感過程7
1.4.1 陳述問題8
1.4.2 確定現場數據與遙感數據的需求9
1.4.3 遙感數據采集11
1.4.4 遙感數據分析22
1.4.5 信息錶達26
1.5 地球觀測經濟學26
1.6 公共和私人機構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工作27
1.6.1 公共機構中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工作28
1.6.2 私人機構中的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工作29
1.7 地球資源分析透視29
1.8 本書的組織結構29
1.9 參考文獻31
第2章 遙感數據采集34
2.1 概述34
2.2 模擬(硬拷貝)影像數字化34
2.2.1 數字影像術語34
2.2.2 測微密度計數字化34
2.2.3 視頻數字化37
2.2.4 綫/麵陣列CCD數字化37
2.2.5 美國國傢航空攝影計劃數字化數據39
2.2.6 數字化需考慮的因素40
2.3 數字遙感數據采集40
2.4 離散傳感器和掃描鏡多光譜成像44
2.4.1 地球資源技術衛星及Landsat 1~7傳感器係統44
2.4.2 NOAA多光譜掃描傳感器56
2.4.3 SeaStar衛星及寬視場海洋觀測傳感器64
2.5 綫陣列多光譜成像65
2.5.1 NASA地球觀測者1號高*陸地成像儀65
2.5.2 NASA Landsat 8(LDCM——陸地衛星的後續計劃)67
2.5.3 SPOT傳感器係統67
2.5.4 Pleiades衛星72
2.5.5 印度遙感係統73
2.5.6 韓國航空航天研究所多用途衛星KOMPSAT76
2.5.7 Astrium公司Sentinel-2衛星77
2.5.8 高*星載熱輻射與反射輻射儀78
2.5.9 多角度成像光譜輻射儀80
2.5.10 GeoEye公司的IKONOS-2、GeoEye-1、GeoEye-2衛星80
2.5.11 EarthWatch/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WorldView-1/2/3衛星82
2.5.12 ImageSat國際公司的EROS A和EROS B衛星84
2.5.13 RapidEye公司的RapidEye衛星84
2.5.14 DMC國際成像公司的SLIM-6和NigeriaSat-2衛星85
2.6 綫/麵陣列成像光譜儀85
2.6.1 NASA EO-1 Hyperion高光譜成像儀86
2.6.2 NASA機載可見光/紅外成像光譜儀87
2.6.3 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87
2.6.4 NASA高光譜紅外成像儀89
2.6.5 Itres公司小型機載光譜成像儀89
2.6.6 HyVista公司的HyMap90
2.7 機載數碼相機90
2.7.1 小幅麵數碼相機91
2.7.2 中幅麵數碼相機92
2.7.3 大幅麵數碼相機92
2.7.4 數字傾斜航空影像94
2.8 衛星攝影係統94
2.9 數字影像的數據格式96
2.9.1 逐像元按波段次序記錄格式96
2.9.2 逐行按波段次序記錄格式96
2.9.3 按波段次序記錄格式96
2.10 小結97
2.11 參考文獻97
第3章 數字影像處理的硬軟件配置100
3.1 概述100
3.2 數字影像處理硬件100
3.2.1 中央處理器101
3.2.2 計算機類型102
3.2.3 隻讀存儲器和隨機存取存儲器104
3.2.4 串行和並行影像處理104
3.3 操作模式及界麵105
3.3.1 操作模式105
3.3.2 交互式圖形用戶界麵107
3.3.3 批處理108
3.4 計算機操作係統和編譯器109
3.4.1 輸入設備110
3.4.2 輸齣設備110
3.5 數據存儲與存檔需求110
3.5.1 高速大容量存儲器110
3.5.2 存檔要求:壽命110
3.6 計算機顯示的空間及色彩分辨率112
3.6.1 計算機屏幕的顯示分辨率112
3.6.2 計算機屏幕的色彩分辨率112
3.7 數字影像處理的軟件需求113
3.7.1 影像處理功能113
3.7.2 數字影像處理軟件114
3.7.3 花費117
3.8 數字影像處理與國傢空間數據基礎設施117
3.9 參考文獻118
我對地球科學和空間信息技術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能夠從太空俯瞰地球,並從中解讀齣豐富信息的遙感技術,更是讓我著迷。《正版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遙感數據采集遙感觀測數字影像處理的》這本書,完全滿足瞭我對這個領域知識的渴求。它以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將遙感技術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從遙感數據是如何采集的,包括各種傳感器和平颱的原理,到獲取到的原始影像經過怎樣的數字處理纔能變得可用,都進行瞭詳盡的介紹。書中對於不同類型遙感影像(如光學影像、雷達影像)的特性分析,以及它們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案例,都讓我大開眼界。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涉及到瞭數字影像處理的一些前沿技術,讓我能夠瞭解到最新的發展趨勢。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次對地球科學和信息技術的深度探索之旅,讓我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我是一名在遙感應用領域工作的工程師,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處理各種類型的遙感數據。平時接觸的大多是軟件的操作界麵和一些通用的處理流程,但總覺得缺乏係統性的理論支撐,有時候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就會感到力不從心。《正版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遙感數據采集遙感觀測數字影像處理的》這本書,無疑是我職業生涯中的一盞明燈。它不僅涵蓋瞭遙感數據采集的最新進展,還深入探討瞭數字影像處理的各種高級技術。書中關於影像幾何校正和輻射定量的章節,詳細闡述瞭各種改正模型和誤差來源,這對於提高遙感數據精度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影像分類和信息提取的介紹,也讓我對麵嚮對象分類、機器學習分類等方法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對於我從海量遙感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非常有幫助。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指導,讓我能夠更專業、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評分我是一名在讀的研究生,研究方嚮正好涉及到地理信息係統和遙感。之前也看過一些零散的文獻和教程,但總感覺知識體係不夠完整,特彆是對於一些底層的算法和理論,理解得不夠透徹。在導師的推薦下,我入手瞭這本《正版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遙感數據采集遙感觀測數字影像處理的》。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技術的應用層麵,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數字影像處理背後的數學原理和物理模型。比如,在講到影像增強和變換的時候,它會詳細解釋各種算法的原理,比如直方圖均衡化、濾波器的類型和作用,甚至還會涉及到一些傅裏葉變換等數學工具的應用。對於我這種需要深入理解理論的研究生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本書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去分析和解決實際研究中遇到的遙感數據處理問題,不再是簡單地套用公式,而是能夠理解其背後的邏輯,甚至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進行算法的優化和改進。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直以來,我對遙感數據處理都充滿瞭好奇,但又覺得門檻很高,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次偶然看到瞭《正版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遙感數據采集遙感觀測數字影像處理的》,光看書名就覺得專業且全麵,立刻引起瞭我的興趣。收到書後,更是驚喜連連。首先,它的裝幀設計就很厚重,一看就是內容紮實的學術著作。翻開來,裏麵的排版清晰,圖文並茂,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能夠快速理解枯燥的專業術語。作者的講解方式深入淺齣,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一步步引導讀者進入遙感數字影像處理的奇妙世界。特彆是關於遙感數據采集和遙感觀測的章節,讓我對衛星、航空器等是如何獲取地球信息的有瞭宏觀的認識,再結閤後麵的數字影像處理技術,感覺就像打通瞭任督二脈,對整個流程都有瞭清晰的脈絡。這本書不是那種蜻蜓點水式的介紹,而是非常係統地梳理瞭遙感影像從獲取到處理的全過程,這對於我建立完整的知識體係非常有幫助。
評分作為一個對自然科學和技術交叉領域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介紹遙感技術入門的書籍。《正版 遙感數字影像處理導論(原書第4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遙感數據采集遙感觀測數字影像處理的》這本書,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專業,但實際閱讀下來,發現它非常適閤我這樣的初學者。它從最基本的遙感概念講起,比如什麼是遙感,遙感器的工作原理,不同類型的遙感影像有什麼區彆等等,這些內容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瞭闡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遙感數據采集的部分,詳細介紹瞭不同平颱(如衛星、無人機)以及不同傳感器(如多光譜、高光譜、雷達)的特點和應用場景,讓我對這個領域的“硬件”有瞭初步的瞭解。然後,它又將目光轉嚮瞭“軟件”——數字影像處理。圖像校正、增強、分類等技術都進行瞭清晰的介紹,雖然有些地方涉及算法,但都有相應的圖示和解釋,讓我能夠大概理解每種技術的用途。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我對遙感的好奇心和對它實際應用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