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必要的革命:深層學習與可持續創新(係列珍藏版)
定價:68.00元
作者:[美]彼得·聖吉 等著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5-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6863-5
推薦序一// 7
推薦序二 // 11
推薦序三 // 15
2009年全新擴充修訂版中文版序 // 19
修訂版序言 // 25
第一部分 我們的行動如何纔能創造和改變現實
|第1章| 從個人學習到組織學習的五項修煉 // 003
從事一項修煉就意味著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 005
第五項修煉:個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方法 // 013
心靈的轉變:學習的深層含義 // 014
如何實踐 // 016
|第2章| 你的組織有學習障礙嗎? // 020
障礙1 “我就是我的職位” // 021
障礙2 “對手在外部” // 022
障礙3 主動積極的幻覺 // 023
障礙4 執著於短期事件 // 024
障礙5 煮蛙寓言 // 026
障礙6 試錯法的錯覺 // 027
障礙7 管理團隊的迷思 // 028
學習障礙與修煉 // 029
| 第3 章| 是係統的囚徒,還是我們自己思想的囚徒? // 031
消費生産和分銷組織模擬實驗:啤酒遊戲 // 031
零售商 // 032
分銷商 // 036
啤酒廠 // 041
係統結構影響行為模式 // 048
重新界定你的影響範圍:如何改善在啤酒遊戲中的錶現 // 053
解決和改進問題取決於我們的思考方式 // 058
第二部分 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如何看待世界的基石
| 第4 章| 第五項修煉的法則 // 065
法則1 今天的問題來自昨天的“解決方法” // 065
法則2 你越使勁兒推,係統的反彈力越大 // 066
法則3 情況變糟之前會先變好 // 068
法則4 選擇容易的辦法往往會無功而返 // 069
法則5 療法可能比疾病更糟糕 // 069
法則6 快即是慢 // 070
法則7 因和果在時空中並不緊密相連 // 071
法則8 微小的變革可能産生很大的成果—但有效的杠杆
常常不易被發現 // 072
法則9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但不是馬上 // 074
《必要的革命》自齣版後影響瞭諸多管理者在社會發展、企業發展戰略和政策製定中,從十七屆三中全會到現在,我國一直在強調“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性。 在《必要的革命》中,彼得?聖吉把“第五項修煉”應用到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中,真正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要基於係統思考。
從本書創作至今,全球諸多大型公司和組織為創建繁榮和可持續的社會,開始重新定位自身與自然的關係,並不斷技術創新的變革,書中列舉瞭豐富的真實案例,其中包括可口可樂公司的全球水資源補充策略,至今仍在持續實踐中。
麵對生態係統的衰退、社會發展的失衡和企業創新的窘境,《必要的革命》為深層學習者提供瞭係統思考的方法,為個人與組織協同提供瞭行動工具,為組織改變思考方式、實現創新變革提供瞭策略和實踐方法。是係統思考的商業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指導手冊。
彼得?聖吉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斯隆管理學院資深教授,國際組織學習協會索奧中國創始主席。被《商業周刊》評為世界十大管理大師之一,是繼愛德華茲?戴明、彼得?德魯剋之後具影響力的管理學大師,被稱為“學習型組織之父”。 第五項修煉係列作品被譯成二三十種文字風行全世界,不僅帶動瞭美國經濟近十年的高速發展,並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瞭一場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管理浪潮。
“這是一本相當有分量的書,《必要的革命:深層學習與可持續創新》。作者的視野極其開闊,將深層學習這一近些年爆炸式發展的技術,置於一個更為宏大的曆史和現實語境中進行審視。我之前對深層學習的理解,大多局限於其作為一種強大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處理海量數據、提升效率。然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更深層次的意義——它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更可能是一場根本性的變革,一場朝著更可持續未來的革命。 書中對於如何利用深層學習來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環境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我特彆欣賞作者對一些具體應用場景的深入剖析,比如如何通過AI來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碳排放的有效控製;如何利用機器學習來預測和管理水資源,解決全球性的水危機;以及如何通過智能農業來提高糧食産量,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些案例都非常具體,且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讓我看到瞭技術如何能夠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 此外,作者在書中也探討瞭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社會倫理問題,以及如何引導深層學習朝著更負責任、更包容的方嚮發展。這種對復雜性的認知和審慎的態度,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篇技術報告,更像是一份關於未來發展的行動指南。它鼓勵我們不僅要擁抱技術,更要思考技術應該服務於怎樣的目標。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科技的力量和責任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對未來的發展方嚮有瞭更清晰的憧憬。”
評分“讀完《必要的革命:深層學習與可持續創新》,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次思維的洗禮。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將我們耳熟能詳的深層學習技術,置於一個前所未有的宏觀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我一直認為深層學習更多的是在商業應用、數據分析方麵,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的另一麵,即它作為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地球麵臨的諸多嚴峻挑戰。 作者在書中對“革命”一詞的解讀,非常有見地。他並不是在鼓吹某種激進的變革,而是在強調一種深刻的、係統性的轉變,這種轉變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他通過大量案例,生動地展示瞭深層學習如何在環境保護、社會公平、經濟發展等多個維度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例如,書中對智慧城市的建設,利用AI進行交通流量優化,減少擁堵和排放,以及通過機器學習預測和應對自然災害,都讓我印象深刻。 更讓我稱贊的是,這本書在描繪技術前景的同時,並沒有迴避其中的倫理和社會問題。作者坦誠地討論瞭技術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審慎的設計和監管來規避風險。這種平衡的視角,使得這本書讀起來既有前瞻性,又接地氣。它讓我認識到,技術的發展必須與人類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並行,纔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的進步。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未來負責任的態度。”
評分“《必要的革命:深層學習與可持續創新》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未來”這個詞有瞭全新的理解。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深層學習的認知可能更多停留在它在圖像識彆、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麵的技術突破,但這本書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將它與我們當下最關心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緊密聯係起來。作者的論述邏輯清晰,層層遞進,從技術本身的演進,到它如何能夠成為解決環境、社會和經濟問題的強大引擎,都描繪得淋灕盡緻。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可持續創新”的定義和探討。它不僅僅是關於發明新産品或新技術,更是一種思考方式的轉變,一種對現有模式的顛覆。書中列舉的很多例子,都讓我拍案叫絕。比如,利用深層學習來監測和預測生物多樣性喪失,開發更環保的材料,以及優化供應鏈以減少浪費等等。這些都讓我看到瞭科技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上的巨大潛力,並且這些潛力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正在逐步實現。 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作者在書中也強調瞭閤作的重要性。他指齣,單靠技術的力量是不足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我們需要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人們攜手閤作,共同推動這場“革命”。這種強調人與技術協同的理念,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有深度,更有溫度。它讓我意識到,未來的發展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參與和貢獻。這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讀物,讓我對科技嚮善充滿瞭信心。”
評分“《必要的革命:深層學習與可持續創新》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關於未來發展模式的深度探索。在閱讀過程中,我被作者將深層學習這一看似高冷的科技,與“可持續創新”這樣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命題巧妙結閤的方式所吸引。它打破瞭我以往對技術討論的固有框架,讓我看到瞭技術在解決人類社會麵臨的重大挑戰方麵的巨大潛力。 作者在書中對深層學習的闡釋,並非枯燥的技術堆砌,而是圍繞其如何能夠驅動社會走嚮更美好的未來展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可持續”的定義,它不僅僅是環境的保護,更包含瞭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公平。作者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案例,展示瞭深層學習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例如如何通過AI改善醫療服務,提高診斷效率;如何利用機器學習優化城市規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以及如何通過智能技術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 最讓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本書不僅僅關注技術本身,更強調瞭“革命”的必要性和其所蘊含的變革力量。作者認為,要實現可持續的未來,我們不僅需要技術上的突破,更需要思維方式和行動模式上的深刻轉變。這種將技術、環境、社會和人類福祉融為一體的思考方式,讓我深受啓發。它讓我意識到,未來的發展不僅僅是科技的進步,更是人類價值觀和智慧的升華。這本書是一次關於如何用科技重塑世界、創造更美好未來的深刻對話。”
評分“這本《必要的革命:深層學習與可持續創新》實在是太令人振奮瞭!我最近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技術突破的書,更是一次對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刻反思。作者以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深層學習這一前沿技術與可持續發展的宏大命題巧妙地結閤起來。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並沒有停留在對技術原理的淺嘗輒止,而是深入探討瞭深層學習如何能夠真正驅動我們走嚮一個更加綠色、公平、包容的未來。 書中關於氣候變化、資源枯竭等全球性挑戰的分析,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感受到瞭緊迫感,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沉溺於問題的嚴峻,而是提供瞭一係列基於深層學習的創新解決方案。比如,在能源領域,它闡述瞭如何利用AI優化能源生産和分配,減少浪費;在農業領域,如何通過智能監測和預測,實現精準種植,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這些例子都非常具體,而且充滿瞭可行性,讓我看到瞭技術賦能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 我特彆喜歡書中探討的“創新”部分,它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作者強調,真正的可持續創新需要跨學科的閤作,需要企業、政府、科研機構以及社會大眾的共同努力。這種係統性的視角,讓我對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有瞭更全麵的認識。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不能僅僅依賴單一的技術突破,而是要構建一個生態係統,讓創新在其中蓬勃發展,並最終服務於人類的福祉。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能激發思考、提供靈感,並且充滿希望的書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