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引導技巧:成就卓越谘詢顧問、引導師、管理者、領導者、培訓師和教練(第3版) 其他 – 2018年1月1日
Roger Schwarz (作者), 吳鳳榮 (譯者)
定價 78元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第1版 (2018年1月1日)
其他: 320頁
ISBN: 9787121319358
條形碼: 9787121319358
ASIN: B079FLYHS8
本書被奉為引導界地標性讀物,為谘詢師、引導者、教練、培訓者及幫助組織提升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提供必要資源,教你如何建立引導角色、幫助組織實現更高績效、幫團隊快速建立信任等。本書包含基於前沿研究的更新內容,並修正瞭團隊有效性和相互學習的模型,還展示瞭如何用專業引導技巧推動六西格瑪和精益改進過程,為培訓創建一個心理安全的學習環境、幫助教練實時處理團隊和個人問題。此外,新增一章介紹如何用會議技術引導虛擬團隊。
作者簡介
作者:(美)Roger Schwarz(羅傑·施瓦茨) 譯者:吳鳳榮
羅傑·施瓦茨 Roger Schwarz & Associates的創始人和總裁。該谘詢公司緻力於幫助人們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方式,以提升業績和擴展人際關係。在過去的25年中,他通過在引導、團隊建設和領導力等領域提供谘詢、教練、教授及演講服務來幫助團隊和組織發展。他的客戶包括財富500強公司、聯邦政府、州立政府、教育機構及非營利組織。他的著作The Skilled Facilitator被奉為引導領域的參照標準。
劉濱曾擔任某地産公司商學院執行院長,之前在多傢外企從事培訓管理及業務管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他對於提升員工乃至組織績效以及改善員工與組織之間的關係等方麵的話題一直比較感興趣。《商業評論》曾發錶他撰寫的《我們如何做案例復盤》一文,介紹他采用關鍵決策法(CDM)萃取專傢解決復雜難題的思路,這對於提升組織能力意義重大。
目錄
目 錄
第1部分基石
第1章專業引導技巧 2
需要團隊引導 2
絕大部分需要引導技巧的人並不是引導師 2
這本書為誰而寫 3
何謂專業引導技巧 6
體驗專業引導技巧 9
讓專業引導技巧變成你的一部分 10
小結 11
第2章引導師和其他引導角色 12
選擇引導角色 12
擔任多種引導角色 22
何時適閤放棄引導師角色 23
整個團隊是你的客戶 26
對於團隊結果,你所肩負的職責是什麼 26
小結 30
第3章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你的引導方式 31
你的思維方式:你的心智模式就如同操作係統那樣 31
兩套心智模式:單邊控製模式與交互學習模式 33
你的思維方式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樣 33
CIO團隊調研反饋案例 34
單邊控製模式 36
單邊控製模式的價值觀 38
核心假設 40
單邊控製行為 42
單邊控製模式的結果 45
放棄—控製模式 49
單邊控製模式如何強化其自身 50
我們如何學習單邊控製模式 51
從單邊控製模式轉為交互學習模式 52
小結 52
第4章引導時采用交互學習模式 54
交互學習模式 54
交互學習模式的價值觀 61
交互學習模式的假設 70
交互學習模式的行為 72
交互學習模式的結果 75
交互學習模式的強化循環圈 78
是否有的時候單邊控製模式效果更好 78
小結 79
第5章交互學習模式的八種行為 80
展現八種行為 80
行為1:陳述觀點並真誠發問 82
行為2:分享所有相關信息 86
行為3:使用具體例子並就重要詞匯的含義達成一緻 88
行為4:解釋你的推理與意圖 91
行為5:聚焦利益而非立場 93
行為6:檢驗假設和推論 94
行為7:共同謀劃下一步 105
行為8:討論不便討論的話題 107
學習如何展現這些行為 109
小結 110
第6章設計和打造有效團隊 111
團隊有效性模型是如何幫助你及你所服務的團隊的 111
工作團隊和團隊的區彆 112
打造團隊的要素是什麼 112
互相協助將如何影響你和團隊及工作團隊之間的閤作 117
團隊有效性模型 117
你設計團隊時的心智模式是什麼 121
團隊結構、流程和情境 122
團隊結構 123
團隊流程 128
團隊情境 131
跨組織的團隊和工作團隊 137
幫助設計或重新設計團隊或工作團隊 137
幫助重新設計現有團隊 139
小結 140
第2部分對團隊做齣診斷並實施乾預
第7章使用六步驟交互學習模式循環實施診斷和乾預 142
你需要診斷什麼 143
你需要乾預什麼 145
交互學習循環 145
小結 148
第8章如何對團隊做齣診斷 149
步驟1:觀察並做齣選擇 149
步驟2:賦予意義 155
步驟3:選擇如何做齣迴應 161
診斷行為中的挑戰以及如何管理這些挑戰 168
小結 173
第9章如何對團隊實施乾預 174
實施乾預步驟的主要要素 174
使用交互學習模式循環實施乾預的例子 176
步驟4:檢驗觀察 178
步驟5:檢驗意義 180
步驟6:共同謀劃下一步 183
如何從一個乾預步驟前往另一個乾預步驟 185
仔細斟酌你的用詞 188
小結 192
第10章診斷並乾預交互學習模式行為 193
交互學習模式行為與其他基本規則有何區彆 193
就乾預交互學習模式行為訂立閤約 194
對交互學習模式行為實施乾預 197
行為1:陳述觀點並真誠發問 198
行為2:分享所有相關信息 199
行為3:使用具體例子並就重要詞匯達成一緻 199
行為4:解釋你的推理與意圖 200
行為5:聚焦利益而非立場 201
行為6:檢驗假設和推論 202
行為7:共同謀劃下一步 203
行為8:討論不便討論的話題 205
小結 205
第11章使用交互學習模式來改善其他流程與技巧 206
使用交互學習模式來診斷並乾預其他流程 206
當團隊未能有效使用流程時做齣診斷與實施乾預 209
診斷並乾預那些與交互學習模式不相一緻的流程 210
診斷並乾預支持交互學習模式的流程:精益與其他持續改善流程的方式 215
小結 218
第12章診斷並乾預你和團隊的情緒 219
挑戰 219
人們的情緒是如何産生的 220
團隊如何錶達情緒 222
管理你自己的情緒 223
決定如何乾預 225
對情緒實施乾預 228
幫助團隊成員有效地錶達情緒 228
幫助人們減少防禦性思維 231
幫助團隊錶達積極情緒 233
當人們對你生氣時 234
吸取教訓 235
小結 236
第3部分同意一起工作
第13章訂立閤約 238
為何訂立閤約 238
訂立閤約的五個階段 239
階段一:與主要客戶團隊成員進行初的接觸 241
階段二:規劃引導 248
階段三:與整個主要客戶團隊達成一緻 257
階段四:在引導中重新訂立閤約 259
階段五:完成引導並做齣評估 260
小結 261
第14章聯袂引導 262
決定是否聯袂引導 262
分工與協作 268
在分工中分配角色 271
與閤作夥伴建立健康關係 272
與閤作夥伴的總結 276
小結 276
第15章在自己的組織中擔任引導角色 278
內部引導角色的優勢和劣勢 278
如何塑造你的內部引導角色 280
塑造你的引導角色 282
由外到內改變你的引導角色 288
小結 290
第4部分與技術同行
第16章使用虛擬會議技術 292
選擇使用何種虛擬會議技術 292
虛擬會議所帶來的挑戰 295
設計和引導虛擬會議來迎接這些挑戰 297
小結 301
後記 302
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
點擊此處查看完整封麵
著 者:(美)R.Brian Stanfield(R.布萊恩.斯坦菲爾德)
作 譯 者:鍾琮貿
齣版時間:2016-07 韆 字 數:345
版 次:01-01 頁 數:328
開 本:16開
裝 幀:
I S B N :9787121293313
換 版:
所屬分類:經濟管理 >> 工商管理 >> 人力資源
紙質書定價:¥59.0
你知道嗎?用對的順序,問對的問題可以節省至少1/3的溝通時間。根據人類自然思考的途徑,焦點討論法幫助你進行聚焦的對話、發揮集體思考的力量、達成有效溝通、讓討論有深度又有質感、達成具體又可行的結論。本書帶你揮彆冗長無趣的會議,成為提問達人。 本書介紹瞭ORID方法的基礎及由來,剖析4層次的提問方法,集結100種常見職場情境與問法,鋪陳開場白到結語。
引導工具箱:解決組織問題的49個工具
點擊此處查看完整封麵
著 者:(日)森 時彥,(日)引導工具箱研究會
作 譯 者:硃彥澤,夏敏,李猛
齣版時間:2016-09 韆 字 數:134
版 次:01-01 頁 數:208
開 本:32開
裝 幀:
I S B N :9787121297717
換 版:
所屬分類:經濟管理 >> 工商管理 >> 人力資源
紙質書定價:¥39.0
掌握引導技術的佳方法就是實踐。本書就是為引導者們準備的圖解“工具箱”。開篇詳細說明瞭引導技術,整理和總結瞭掌握本書的引導工具的基礎知識。主體部分提供瞭49個引導實用工具。第1章是入門篇,介紹瞭應用引導技術必須掌握的8個工具。第2章提供瞭簡單思考的13個必備工具。第3章提供順利提高邏輯性的16個工具。第4章主要介紹瞭組織變革的必要工具,提高實踐能力的12個工具。希望讀者瞭解引導工具,掌握適閤自己的5個工具,將引導方法直接轉變為實際行動,激發團隊閤作,幫助團隊取得大的成果。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之前,對“引導”這個概念並不太瞭解,隻知道和“管理”、“培訓”有些沾邊。但當我翻開這本書,就被它深深吸引瞭。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技巧,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第一部分“專業引導技巧”讓我徹底顛覆瞭對很多工作場景的認知。我一直以為自己和人溝通已經算可以瞭,看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我很多時候是在“說”,而不是在“引導”。作者詳細講解瞭如何設計一次有效的引導過程,如何從前期準備到會議中的流程控製,再到後期總結,每一個環節都有具體的建議。特彆是關於“激發參與度”和“促進共識”的技巧,讓我受益匪淺。我嘗試著在我的小型團隊討論中運用這些方法,大傢討論的熱情明顯高漲,意見也更容易達成一緻。而且,書中關於“情商引導”的論述,讓我意識到,在引導過程中,理解和管理情緒是多麼重要,這直接影響到整個溝通的效果。而第二部分“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則將引導的威力放大到瞭一個新的維度。“提問力”這個概念,以前我隻是零星接觸,這本書將它係統化、模型化瞭。作者用100種不同類型的提問,展示瞭提問是如何影響思考的深度和廣度的。我學習到瞭如何用提問來挑戰固有的觀念,如何引導對方發現新的視角,如何通過開放式問題激發創意。現在,我感覺自己在與人交流時,不再是簡單地迴答問題,而是能夠主動地通過提問來引導對話朝著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方嚮發展。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提升“提問力”,就能極大地提升我們的影響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絕對是一項值得終身學習的技能。
評分我是一名谘詢顧問,日常工作中需要麵對各種各樣的客戶,需要深入瞭解他們的業務痛點,並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絕對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投資之一。“專業引導技巧”部分,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深入剖析瞭谘詢過程中,引導師的角色、思維模式和核心能力。從如何建立信任,到如何進行有效的需求挖掘,再到如何引導客戶進行深入的自我反思,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非常詳細且富有實踐指導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同理心傾聽”和“非評判性提問”的章節,這讓我更加關注客戶的情感需求,也更能理解他們錶麵話語背後的真實意圖。我還學會瞭如何利用“SPIN提問法”來層層遞進地挖掘客戶的需求,以及如何通過“SWOT分析”等工具,引導客戶進行戰略思考。這些工具和方法,讓我能夠更精準地診斷客戶的問題,並引導他們找到最適閤的解決方案。而“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這部分,更是讓我看到瞭提問的無窮魅力。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巧妙的提問,打破客戶的思維慣性,激發他們的創新靈感,甚至幫助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我嘗試將書中關於“挑戰式提問”和“解決方案導嚮型提問”的方法運用到我的客戶訪談中,效果非常顯著。客戶不僅對我提齣的問題感到驚喜,也對我們共同探討齣的解決方案充滿瞭信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谘詢顧問,我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專業知識,更在於能夠通過引導和提問,賦能客戶,讓他們自己找到成功的路徑。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開啓瞭我的新世界大門!我一直對如何更有效地與人溝通,特彆是在工作場景中,感到有些力不從心。這本書的“專業引導技巧”部分,如同醍醐灌頂,讓我明白原來引導不僅僅是提問,更是一種藝術,一種關於傾聽、理解和共識構建的智慧。作者詳細闡述瞭不同情境下引導師應具備的心態、方法和策略,從如何設定會議目標,到如何處理棘手的問題,再到如何激發團隊的潛能,每一個環節都分析得極其透徹。我尤其喜歡關於“積極傾聽”的章節,它不僅僅是耳朵聽,更是用心去感受對方的情緒和真實意圖。書中提供的各種引導工具和模型,如“引導者思維圖”、“共識樹”等,都非常實用,我已經在實際工作中嘗試運用,效果齣奇地好!原本那些僵持不下的討論,現在能夠更流暢地進行,參會者也更加積極主動地貢獻自己的想法。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管理者,我不僅是發號施令的人,更應該是一個能夠賦能團隊、引導團隊走嚮成功的引路人。這本書的第二部分,關於“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更是將這種引導的能量推嚮瞭極緻。提問,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在作者的解讀下,變成瞭一種強大的驅動力,能夠激發深度思考,挖掘潛在的可能性,甚至顛覆固有的認知。作者用大量生動的案例,說明瞭不同類型的提問是如何影響思維的走嚮,如何將普通的訪談變成一次深度探索,如何將一次會議變成一次創新的孵化器。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提問的方式,很多時候流於錶麵,沒有觸及問題的本質。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提問能力有瞭質的飛躍,我現在更能精準地捕捉到對方的需求,引導齣更深刻的見解。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我是一名培訓師,經常需要麵對形形色色的學員,如何讓我的培訓內容更具吸引力,如何讓學員真正掌握知識並能運用,一直是我的睏擾。這本書簡直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專業引導技巧”部分,讓我意識到培訓不隻是知識的單嚮輸齣,更是一個引導學員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的過程。作者提到的“學習共創模型”、“激發式提問法”等,都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學會瞭如何設計更有互動性的培訓環節,如何通過提問引導學員挖掘自身經驗,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場景相結閤,從而讓學習變得更加深刻和持久。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教練式引導”的內容,讓我明白如何通過提問,幫助學員自己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給齣答案。這極大地提升瞭學員的自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我自己的培訓壓力減輕瞭不少。而“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這部分,則將我的培訓技巧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作者用100種不同的提問方式,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提問來引導學員進行批判性思考、創新性思考,甚至情感層麵的共鳴。我嘗試將書中的一些提問技巧運用到我的課堂上,學員的參與度明顯提高,課堂討論也變得更加深入和有價值。過去,我總是擔心學員會不會聽懂,現在我更關心的是,學員能不能通過我的引導,自己去探索、去發現。這本書讓我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變成瞭一個學習過程的引導者,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轉變!
評分作為一個初入管理層的菜鳥,我一直覺得帶團隊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大傢想法各異,目標不統一,開會經常是各說各話,效率低下。這本書真是及時雨!“專業引導技巧”這部分,簡直就是我的“管理救星”。作者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解瞭如何在團隊會議、一對一溝通中運用引導技巧,讓討論更有焦點,讓決策更有效率。我學會瞭如何清晰地設定會議議程,如何使用“圓桌討論法”讓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如何通過“投票排序法”來確定優先事項。尤其是一些關於如何處理團隊衝突、如何化解不同意見的技巧,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我遇到團隊成員意見不閤,總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我有瞭更係統的方法去引導他們達成共識。而“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這部分,更是讓我看到瞭提問的巨大能量。作者列舉瞭各種不同情境下的提問方法,比如“探究式提問”幫助我深入瞭解團隊成員的睏惑,“假設性提問”幫助團隊跳齣思維定勢,進行創新。我開始有意識地在日常管理中運用這些提問,我發現團隊成員比以前更願意分享想法,也更能主動思考解決問題。以前我總是習慣性地給齣指令,現在我更多地通過提問來引導他們發現答案,這不僅提升瞭他們的能力,也讓我看到瞭團隊更大的潛能。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領導力,不是在於有多強的權威,而在於有多強的引導能力,在於能否激發團隊的集體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