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进阶读本》之“梅之篇”“兰之篇”“竹之篇”“菊之篇”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快速提高计算能力和实战能力,掌握《菊之篇》之后,技战术能力可超业余四五段的水平,既可以增加爱好围棋的雅趣,又能帮助您决胜楸枰、实战凯旋。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获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获“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获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奖“敢斗奖”;为1994年、1996年、1998年一、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2005年起回国从事围棋普及教育工作。
最近沉迷于一套关于古代文人书房文化的丛书,它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全新认知。这套书从笔、墨、纸、砚这些基础文具入手,层层递进,探讨了文人在特定器物上寄托的情感和抱负。例如,对徽墨的制作工艺和其色泽变化的细致描述,让我体会到一块好墨背后所蕴含的匠人精神和对“黑”的极致追求。书中还收录了许多古代文人的书房布局图和藏书哲学,揭示了他们如何通过整理和布置自己的精神空间,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嚣和混乱。最让我震撼的是关于“藏书”的部分,很多文人并非只是为了炫耀藏书之富,而是真的将书籍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与书本对话、争辩,甚至为了一本孤本彻夜难眠。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古典雅致,用词考究,读起来有一种沐浴在传统文化馨香中的感觉。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现在对“效率”的追求,往往牺牲了对美好事物细致的欣赏能力。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本关于宋代文人雅趣的书,虽然名字里没提围棋,但那种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解读,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有韵味,仿古宣纸的质感,配上精心绘制的插图,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风雅。内容上,它并非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讲述几位著名士大夫的日常生活、诗词唱和、园林审美,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比如书中详细描述了苏轼在黄州如何开辟东坡,如何将简朴的生活过出诗意,那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是现在读来也深受鼓舞。而且,作者的文笔极其细腻,对于一些器物、服饰的描述,都能让你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欣赏它对“意境”的探讨,如何将哲理融入生活细节,这种由内而外的修养,远比表面的技艺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去观察世界,如何用更深沉、更诗意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的起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外部成就的追求上。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做“有趣的人”的指南,而非单纯的历史解读。
评分我最近阅读了一本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普及读物,主要讲述了五音体系与自然规律的对应关系。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它没有直接教人如何演奏乐器,而是先带你理解音乐背后的哲学结构——比如“宫商角徵羽”如何对应五行、五脏乃至四季的变化。作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理论,比如将音阶的升降比喻为山脉的起伏和河流的流淌,让原本抽象的音乐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古代乐器的介绍,比如古琴的形制与音色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功能,从宫廷雅乐到民间小调,勾勒出了一幅广阔的听觉史。读完后,我再去听一些传统的民乐,会不自觉地去分辨其中的调式和韵味,那种“听出味道”的感觉,是之前从未有过的。这本书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声音世界的敏感度,让我明白音乐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古人构建宇宙秩序的一种方式。
评分最近在研究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书籍,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摆弄花草”的肤浅认知。这本书的核心在于阐释“花道”中的“立意”和“气韵”,强调插花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是一种与自然生命进行精神交流的过程。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花材的寓意,比如松柏的坚韧、梅花的傲骨,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和场合选择花材,形成和谐的整体。最吸引我的是对“不对称”和“疏密有致”的几何美学探讨,它揭示了中国插花是如何刻意避开西式插花的对称与饱满,转而追求那种流动的、有生命力的“野趣”。作者的描述非常富有画面感,仿佛能闻到幽香,感受到枝条的生命力。书中还配有一些古代绘画中关于花卉的描摹,对比现代摄影作品,更能体会到古代艺术家捕捉“神韵”的功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艺术,是让每一个元素都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上,表达出最深沉的情感,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专著,里面的园林哲学简直是令人醍醐灌顶。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过多聚焦于园林的建筑结构,而是深入剖析了“借景”、“对景”、“框景”这些概念背后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了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但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亭台楼阁的美,更是古人如何通过有限的空间,去模拟无限的自然,表达深邃的人生哲思。书中对“虚实相生”的论述尤其精彩,它解释了为何中国园林总是留有大片的空白,那种留白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放松,更是一种心灵的呼吸空间。这本书的插图虽然不多,但每一张都经过精心挑选,往往是一张意境悠远的黑白版画,配上精准的文字阐释,相得益彰。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家阳台上那几盆盆栽,思考如何用更少的元素,营造出更丰富的层次感和心灵共鸣。这本书不适合速读,需要慢慢品味,合上书本后,那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会萦绕心头很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