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修訂
公文寫作與處理(全新修訂版)
《公文寫作與處理(修訂版)》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2年4月16日聯閤印發、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為依據,密切結閤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實際,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公文寫作與處理過程中的文種辨析、公文的整體構思和錶達技巧、行文規則、公文格式、文稿交擬與領導人的意圖、法定及常用公文的撰寫、收發文處理規範、立捲歸檔等各個環節,並附有正反實例和練習材料,有很強的實用性、科學性和示範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第2版 (2013年9月1日)
平裝: 316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231128
條形碼: 9787301231128
商品尺寸: 25.4 x 18.2 x 2.2 cm
商品重量: 581 g
品牌: 北京大學齣版社
編輯推薦
夏海波編著的《公文寫作與處理(全新修訂版)》共分十章分彆是:公文寫作與處理總論、公文的整體構思與錶達技巧、公文格式、公文文種、行文規則和稿本、公文製發程序、法定公文的撰寫、常用公文的撰寫、收文辦理程序、公文歸檔等內容。本書既可以作為各級各類公務員、秘書、文員的必讀書,又可以作為高校秘書學(文秘)、中文、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檔案、新聞、商貿、會計、金融和法律等專業的必修課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作者簡介
夏海波,1983年畢業於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任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秘書協會副會長,河南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曾主持並完成河南省“九五”重點社科項目《中國公文學》,已齣版有關公文研究的論著九部,發錶有關公文研究的論文七十餘篇。
目錄
第一章 公文寫作與處理總論
第一節 公文
一、公文的定義
二、公文的分類
三、公文的特點
四、公文的作用
第二節 公文處理
一、公文處理的三大環節
二、公文處理的四大原則
第二章 公文的整體構思與錶達技巧
第一節分類——選擇
一、寫作素材的分類
二、寫作素材的選擇
第二節先論——後說
一、先論後說的好處
二、應該這樣“先論後說”
三、不能這樣“先論後說”
第三章公文格式
第一節公文用紙及印裝格式
一、公文用紙幅麵
二、公文用紙的技術指標
三、公文的印裝規範
第二節公文版頭格式
一、發文機關標誌
二、公文份號(印刷順序號)
三、發文字號
四、簽發(會簽)人
五、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
六、緊急程度
七、版頭中的分隔綫
八、公文版頭常見失誤例析
第三節公文主體格式
一、公文標題
二、主送機關
三、公文的正文
四、附件及附件說明
五、印章和發文機關名稱
六、簽署
七、成文日期
八、附注
九、公文主體常見失誤例析
第四節版記(文尾)格式
一、版記中的分隔綫
二、抄送機關
三、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
四、版記的位置
五、公文版記常見失誤例析
第五節公文的特定格式
一、信函格式
二、命令(令)格式
三、紀要格式
第六節錶格及頁碼格式
一、錶格的置放格式
二、頁碼格式
第四章公文文種
第一節行政公文文種的演變
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七類十二種
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早期的九類十五種
三、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的十類十五種
四、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十二類十三種
五、麵嚮二十一世紀的十三類十三種
六、2012年的十五類十五種
第二節文種變化特點與規律
一、文種變化的特點和局限
二、文種變化規律與展望
第三節文種的選用
一、文種的作用
二、文種的選用標準
第四節現行文種辨析
一、命令(令)的適用範圍
二、議案的適用範圍
三、決定與決議的聯係和區彆
四、會議紀要與會議決議的聯係和區彆
五、公報與公告的聯係和區彆
六、公告與通告的聯係和區彆
七、通告與通知的聯係和區彆
八、通知與通報的聯係和區彆
九、批復的適用範圍
十、請示與報告的聯係和區彆
十一、意見的適用範圍
十二、報告與簡報的聯係和區彆
第五章行文規則和稿本
第一節行文規則
一、嚴格按照隸屬關係和職權範圍行文
二、行文方式要根據工作需要靈活掌握
三、越權行文無效
四、會商、會簽與聯閤行文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五、公文文種、形式要與內容、行文方嚮相一緻
六、盡量減少行文層次
七、公文一般不得報送領導人個人
八、分清主送與抄送(禁用“抄報”)
九、經發文機關批準,公文可以公開發布
第二節公文稿本
一、草稿
二、定稿
三、正本
四、副本
五、存本
六、試行本
七、暫行本
八、不同文字的文本
第六章公文製發程序
第一節文稿交擬與領導人意圖
一、領導交擬的三種方式
二、弄清發文意圖
三、準確把握領導人的真實意圖
四、把握領導人意圖中的幾個技術性問題
第二節文稿審核
一、文稿審核的作用
二、審核人及其組織形式
三、審核的重點
四、審核的步驟與方法
五、審核過程中的幾個技術性問題
第三節簽發發文登記版麵設計復核
一、簽發
二、發文登記
三、版麵設計
四、復核
第七章法定公文的撰寫
第一節命令(令)、決定、決議
一、命令(令)
二、決定
三、決議
第二節通告、公告
一、通告
二、公告
第三節通知、通報
一、通知
二、通報
第四節報告、請示
一、報告
二、請示
第五節批復、意見
一、批復
二、意見
第六節議案、紀要、函
一、議案
二、紀要
三、函
第八章常用公文的撰寫
第一節工作計劃
一、工作計劃的定義
二、工作計劃的作用
三、工作計劃的種類
四、工作計劃的擬寫步驟
五、工作計劃應該這樣寫
六、工作計劃不能這樣寫
第二節信息(簡報)的寫作
一、信息工作的淵源
二、信息(簡報)的格式
三、信息(簡報)應該這樣寫
四、信息(簡報)不能這樣寫
第三節工作總結
一、總結與調查報告的區彆
二、總結的分類
三、總結的寫作格式
四、總結應該這樣寫
五、總結不能這樣寫
第四節述職報告
一、述職報告的作用
二、述職報告應該這樣寫
三、述職報告不能這樣寫
第五節規章製度
一、規章的定義
二、規章的種類
三、規章應該這樣寫
四、規章不能這樣寫
第九章收文辦理程序
第一節簽收與登記
一、收文的範圍
二、簽收
三、拆封
四、收文登記
第二節收文分發
一、閱文
二、填寫收文處理箋
三、分發
第三節收文初審擬辦批辦分送
一、收文初審
二、擬辦
三、批辦
四、分送
第四節傳閱承辦催辦查辦答復注復
一、傳閱
二、承辦
三、催辦
四、查辦
五、答復
六、注復
第十章公文歸檔
第一節立捲準備
一、編製立捲類目錶
二、平時歸捲
三、歸檔範圍
四、不歸檔文件材料的範圍
第二節案捲歸檔的步驟與方法
一、組閤案捲
二、編目定捲
三、填寫案捲捲皮(盒)
四、案捲歸檔
第三節按“件”歸檔的步驟與方法
一、“件”的含義
二、按“件”歸檔的原則和質量要求
三、按“件”歸檔的方法
附錄一中共中央關於各級領導乾部要親自動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書代勞的指示(1981)
附錄二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2012)
附錄三中國共産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1996)
附錄四中國共産黨各級領導機關文件處理條例(試行)(1989)
附錄五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2000)
附錄六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涉及的幾個具體問題的處理意見(2001)
附錄七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1993)
附錄八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1987)
附錄九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辦法(1981)
附錄十公文處理暫行辦法(1951)
附錄十一國務院關於國傢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印章管理的規定(1999)
附錄十二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管理規定(2000)
附錄十三關於規範村民委員會印章製發使用和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2001)
文摘
版權頁:
以使用頻率較高的文種“通知”為例:
按中共中央辦公廳1996年5月3日印發,發布之日起施行的《中國共産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中辦發(1996)14號)的規定:“通知用於發布黨內法規、任免乾部、傳達上級機關的指示、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發布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有關單位共同執行或者周知的事項。”
按國務院2000年8月24日發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傢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國發(2000)23號)的規定:“通知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文種同樣是“通知”,其適用範圍卻不盡相同,在執行中就難免因人因時因機關而異。
《12·條例》統一瞭“通知”的適用範圍:“適用於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
統一文種的適用範圍,是公文處理工作逐步走嚮規範化、製度化、科學化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調整瞭部分文種的適用範圍
以“命令(令)”為例:
《01·辦法》規定:“命令(令)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製性行政措施;嘉奬有關單位及人員。”
《12·條例》規定:“適用於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製性措施、批準授予和晉升銜級、嘉奬有關單位和人員。”
《公文寫作與處理(全新修訂版)》 概述 本書是一部係統闡述黨政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理論和實務的著作。在深入研究《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等國傢最新法規精神的基礎上,結閤當前公文寫作與處理的最新實踐,對公文的種類、結構、語言、格式、辦理程序以及電子公文的特點等進行瞭全麵、詳細的解讀和論述。本書旨在幫助廣大公文工作者掌握科學、規範的公文處理技能,提升公文寫作的質量和效率,為黨政機關的有效運轉和依法行政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核心內容 第一部分:公文的本質與規範 公文的定義與性質: 詳細闡釋黨政機關公文作為一種法定文書的特殊性,強調其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和規範性。分析公文在黨和國傢機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傳達指示、報告情況、請示批準、發布規定、提齣建議等,是聯係、指揮、協調、規範機關工作的關鍵載體。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解讀: 深入解讀《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核心要義和基本原則,包括公文的製發、管理、效力、辦理等方麵的規定。強調條例對於規範公文處理、提高公文質量、保障政令暢通的重要意義。詳細分析條例中關於公文的定義、基本要求(如準確、簡潔、規範、及時)、公文的種類、公文的格式、公文的辦理流程(如收文、分文、閱批、擬辦、承辦、發文、歸檔)等關鍵條款,並結閤實際案例進行說明。 公文的規範化要求: 剖析公文寫作和處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規範性原則,包括但不限於: 政治性原則: 確保公文內容體現黨的路綫方針政策,符閤國傢法律法規,維護國傢政治穩定和安全。 準確性原則: 要求公文內容真實、數據準確、信息可靠,不得弄虛作假,不得歪麯事實。 簡潔性原則: 力求語言精練,文字簡明,避免冗餘和套話,用最少的文字錶達最豐富的信息。 規範性原則: 嚴格遵守公文格式、體例、用語等方麵的國傢標準和行業規範,確保公文的統一性和嚴肅性。 及時性原則: 強調公文處理的時效性,確保信息傳遞和指令執行的及時到位,避免因延誤而影響工作。 保密性原則: 強調公文內容的保密要求,對於涉及國傢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公文,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管理和傳閱。 第二部分:黨政機關公文的種類與寫作 公文的分類體係: 係統介紹黨政機關公文的常見種類,並對其各自的特點、用途和寫作要點進行詳細闡述。主要包括: 決定: 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重大問題作齣規定,要求下級機關或有關方麵執行。重點在於明確決定的事項、依據、執行要求和生效時間。 命令: 適用於發布最高領導機關的命令,具有強製性。強調命令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以及明確的指令性。 公告: 適用於嚮國內外公布重要事項或嚮特定對象告知重要信息,具有廣泛的告知性。重點在於公布內容的明確、準確和廣泛傳播。 通告: 適用於公布政府規章、製度或特定事項,要求有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遵守。強調其告知和要求遵守的屬性。 意見: 適用於嚮下級機關、有關部門提齣貫徹某項工作或解決某一問題的建議、看法。重點在於提齣建設性的意見和具體的指導。 通知: 適用於轉發、傳達、發布、批轉公文,發布工作事項,批轉、印發簡報等。這是最常用的一種公文,強調傳達信息、布置工作的目的。 通報: 適用於錶彰先進、批評錯誤、宣傳經驗、發布重要情況。重點在於褒貶分明,事理清楚,具有教育和警示作用。 報告: 適用於嚮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齣建議。強調實事求是、重點突齣、結論明確。 請示: 適用於嚮上級機關請求批準或指示。重點在於情況清楚、理由充分、請求明確、意見一緻。 批復: 適用於答復上級機關的請示或對下級機關的請示作齣批復。重點在於針對性強,明確錶示同意、不同意或提齣指導意見。 函: 適用於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情況、請求批準或答復問題。強調其溝通、商洽的性質,以及非強製性。 紀要: 適用於記錄會議情況、討論的問題、形成的決議。重點在於真實、準確、全麵地記錄會議內容。 其他公文: 如法規、規定、辦法、條例、議定事項、備忘錄、摘要、公報等,根據其特點進行分類和闡述。 公文的結構要素: 詳細分析黨政機關公文的通用結構,包括: 公文份數序號: 規範的排序標識。 發文機關標識: 準確、規範地標示發文單位。 密級和保密期限: 依據保密規定進行標注。 發文字號: 構成要素、編排規則及重要性。 主送機關: 準確、完整地列齣收文單位。 發文綫: 標示公文正文開始的位置。 標題: 要求簡潔、概括、準確,包括事由、機關名稱、文種。 主送機關: 再次強調其重要性,以及規範填寫要求。 正文: 分層、分段,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嚴謹。 發文機關署名: 規範的落款。 成文日期: 準確、規範地標注公文生效日期。 印章: 規範、清晰的印章要求,及其法律效力。 附件: 規範的標注和說明。 備注: 用於補充說明。 公文語言特點與寫作技巧: 語言的嚴肅性與客觀性: 強調公文語言必須莊重、嚴謹,避免口語化、隨意化,做到客觀公正,不帶個人感情色彩。 語言的準確性與規範性: 強調使用規範的術語、概念,詞語使用精準,語法結構嚴謹,避免歧義和誤解。 語言的簡潔性與條理性: 倡導用最精煉的語言錶達最核心的信息,善用短句、段落,使公文脈絡清晰,易於理解。 邏輯思維在公文寫作中的運用: 強調公文寫作需要嚴謹的邏輯推理,包括因果關係、並列關係、遞進關係等,確保公文內容的連貫性和說服力。 寫作流程與注意事項: 從起草、修改、審定到定稿,詳細介紹公文寫作的各個環節,以及在每個環節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例如調研、構思、遣詞造句、反復推敲等。 第三部分:黨政機關公文的處理流程與管理 收文處理: 詳細講解收文的登記、分類、傳遞、分發、擬辦等流程,強調及時、準確、安全的重要性。 發文處理: 深入闡述公文的起草、擬稿、審核、簽發、打印、蓋章、登記、發齣的全過程,以及發文的質量控製。 公文的傳閱與批示: 分析公文在機關內部的流轉、閱批過程,以及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批示要求和作用。 公文的催辦與答復: 講解如何對超期公文進行催辦,以及如何及時、準確地進行答復。 公文的歸檔與保管: 強調公文的整理、分類、立捲、歸檔程序,以及公文檔案的保管要求,確保公文信息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電子公文處理: 介紹電子公文的特點、優勢,以及電子公文在製作、傳輸、存儲、處理等方麵的規範和要求,探討電子公文與傳統紙質公文的銜接與發展。 第四部分:公文處理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 公文寫作常見錯誤剖析: 針對實際工作中齣現的公文寫作錯誤,如錶述不清、邏輯混亂、格式不規範、信息失實等,進行案例分析,並提齣改進建議。 公文處理效率提升: 探討如何優化公文處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公文辦理時限,解決“推、拖、壓”等現象。 公文保密與安全: 強調公文保密的重要性,以及在公文處理過程中應注意的保密事項和安全防護措施。 案例分析與實踐指導: 選取典型案例,從公文的起草、審核、處理等各個環節進行詳細分析,為讀者提供可操作性的實踐指導。 本書特色 體係全麵: 覆蓋黨政機關公文寫作與處理的各個方麵,內容係統性強。 理論聯係實際: 深入解讀國傢最新法規,並結閤大量鮮活的實踐案例,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針對性強: 緊密圍繞黨政機關公文工作者的實際需求,解決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熱點問題。 語言通俗易懂: 盡管涉及專業知識,但語言力求清晰、簡潔,便於廣大讀者理解和掌握。 注重實踐: 強調“學以緻用”,通過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幫助讀者提升實際工作能力。 適用對象 本書適閤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從事公文寫作與處理的工作人員閱讀,也可作為相關專業院校師生的參考教材。對於從事行政管理、辦公室工作以及需要掌握公文規範的各類從業人員,本書都將是寶貴的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