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二世
作 者: (英)莎士比亚(Shakespeare,W.) 著;孟凡君 译;辜正坤 等 丛书主编 定 价: 38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页 数: 256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513567800 ●出版说明 ●莎士比亚诗体重译集序 ●《理查二世》导言 ●理查二世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Richard the Second ●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Richard the Second ●User's Guide内容简介
《理查二世》为“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系列中的一本,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讲述了理查二世被波林勃洛(夺位后成为亨利四世)政治上击败、军事上围困、很后被囚被杀的整个过程。
(英)莎士比亚(Shakespeare,W.) 著;孟凡君 译;辜正坤 等 丛书主编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很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目前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里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为戏剧目前四大悲剧家。
我一直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权力本质的冷酷洞察。《理查二世》作为莎翁早期历史剧的代表作之一,其对“君权神授”理念的瓦解过程描绘得尤为深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呈现了剧本的文字,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世纪晚期政治哲学的核心矛盾。理查的软弱、他的自我陶醉与他所拥有的神圣权力之间的巨大反差,被剧作无情地撕扯开来。读到他被剥夺王冠的那一幕,那种心理上的崩溃和身份的崩塌,比任何一场战争场面都更具震撼力。这本书的翻译和注释,成功地捕捉到了这种内在的张力,让读者能够清晰地分辨出,理查从一个“受膏者”蜕变为一个仅仅是“人”的过程中的挣扎与悲凉。它探讨的并非简单的王位更迭,而是关于“角色”与“自我”的辩证关系,一个君王如何面对自己被公众舆论和现实政治所抛弃的命运,其痛苦是普世的,也是极其深刻的。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简直是神来之笔,尤其是对莎翁那些拗口的古英语和复杂的双关语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记得有几处地方,原著的韵味总是难以捉摸,但这位译者的版本,读起来既忠实于原文的结构和意象,又完全符合现代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流畅得像一首精心打磨的诗。他没有采用那种呆板的、逐字逐句的直译,而是深入理解了莎士比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想要表达的情感张力,然后用最地道的中文进行了“再创造”。比如对某些政治隐喻的处理,如果翻译得不好,读者可能就错过了那层微妙的讽刺,但在这里,译者巧妙地运用了近义词和句式调整,让那种潜藏的批判色彩呼之欲出。这不仅仅是一本双语对照的工具书,更是一次深层次的文学解码之旅,让人在对照原文时,能清晰地感受到语言的魔力是如何跨越时空界限的。对于那些希望真正领会莎剧精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读者来说,这个译本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让《理查二世》的语言艺术,在中文世界里重焕了光彩。
评分拿到这本英汉双语对开本,第一印象就是装帧设计上的用心。书页的纸张选择非常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而是带有轻微纹理、手感温润的米白色纸张,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中文和英文部分采用了标准的对开设计,阅读时视线可以在左右两页间自然切换,极大地提升了比对效率。对于学习莎士比亚英语的人来说,这种布局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你不需要频繁地翻页或滑动屏幕,就能立刻对比不同译法带来的细微差别。而且,每页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密度,又没有产生拥挤感。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常常是那些只注重内容数量的出版社所忽略的,但这本《理查二世》显然在细节上做了大量的投入,体现了对经典文本应有的尊重。每次捧起它,都有一种进行严肃文学研读的仪式感,而非仅仅是翻阅一本旧戏文。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莎剧爱好者,我更关注的是不同译本之间对角色心理层次的处理差异。理查这个人物,实在是太复杂了——他既有诗人的敏感与华丽辞藻,又有君主的刚愎自用和最终的脆弱不堪。这本书在处理他那些著名的独白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敏感度。例如,当他对着镜子自省或是在狱中对命运发出诘问时,语言的破碎感和情感的爆发点处理得极为精准。我尤其留意了译者如何处理“我”和“陛下”之间的转换,这在中文语境下是很难用单一词汇来完美对译的,因为它关乎身份的消解。这个版本似乎通过语气的微调和句末助词的使用,让理查那种由极度傲慢跌入极度自怜的情绪波动,得到了细腻而有力的表达。它没有让理查变成一个脸谱化的暴君,而是呈现出一个被虚荣和责任重负压垮的、具有人性缺憾的悲剧英雄。这种对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刻画,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宿命感。
评分这本书的附加价值在于其对时代背景的补充说明,虽然篇幅不多,但点到为止,精准有效。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脱离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政治语境去单独品味,很多微妙的指涉就可能被忽略。我欣赏的是,这套双语本并没有陷入那种冗长、学术化的脚注泥潭,而是用简洁明了的解释,点出了那些与都铎王朝宣传口径相关的历史节点和人物关系。比如,对亨利·博林布鲁克形象的塑造,在当时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而译者或编者提供的背景信息,恰到好处地帮助读者理解了莎翁在剧作中可能采取的立场,或者说他试图在不同派系观点中找到的平衡点。这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解读,而是一次对特定历史时刻的深度沉浸。对于想要从历史层面理解《理查二世》的读者来说,这些适时的“导航”无疑是极其宝贵的,它为我们理解剧作的深层意图提供了坚实的参照系,让这部近六百年前的剧作,依然能与我们当下的世界产生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