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中高考近义词辨析词典-百科版 |
| 定价 | 29.80 |
| ISBN | 9787500093541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作者 | 无 |
| 编号 | 1200932596 |
| 出版日期 | 2014-05-01 |
| 印刷日期 | 2014-05-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532.00千字 |
| 页数 | 462 |
| 实词 A 腌躜邋遢龌龊 爱好癖好嗜好 爱护爱惜 爱护保护庇护 爱慕羡慕仰慕 暧昧暗昧 安谧安宁 安排布置 安然无恙平安无事 安适安闲 安详慈祥 谙熟熟稔熟悉 翱翔飞翔 奥秘奥妙 懊悔懊恼 B 把持操纵 把戏伎俩 霸持霸占 百折不挠不屈不挠 摆设陈设 摆脱解脱 败北铩羽 颁布公布 斑白花白 斑驳斑斓 斑斓绚烂绚丽 帮助援助 包括囊括 包罗万象蔚为大观洋洋大观 包孕包蕴 保障保证 抱歉内疚 暴动暴乱 暴发爆发 暴露曝露 卑鄙卑劣 悲哀悲伤悲痛 悲凉凄凉 悲凄悲戚 悲恸悲痛 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背离偏离 本领本事 本事能事 本义本意 本质实质 崩溃瓦解 比比皆是触目皆是俯拾皆是 琳琅满目 比肩媲美 鄙薄鄙夷 鄙视藐视蔑视 庇护袒护 边疆边境 边线边沿 编造臆造 编撰编纂 变革变化 变幻变换 辨别辨认辨识 辨明辩明 辩白辩解申辩 标记标志 标致漂亮 表露流露 表明证明 表现呈现显现 表象假象 别具一格不落窠臼独树一帜 匠心独运 摈弃摒弃 并存共存 病征病症 波及涉及 波折挫折曲折 剥落剥蚀 播发播送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哺育抚育 不可胜数不胜枚举应有尽有 不可一世目空一切旁若无人 自命不凡 不谋而合不约而同 不孝不肖 不足挂齿微不足道 布置部署 步伐步子 C 才干才华才能 采纳采用 采用沿用 参拜朝拜 参观观赏 参军入伍 残暴残忍 残酷严酷 惭愧羞愧 惨白苍白 仓促匆忙 苍劲刚劲 苍茫苍莽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时过境迁 操纵控制 草拟起草 草率轻率 侧目刮目 测试测验 插播植入 查访察访 查看察看 刹那霎时 诧异惊讶 铲除肃清 阐述论述 长此以往久而久之 长年常年 长销常销畅销 徜徉徘徊 场合场所 嘲讽嘲弄 嘲笑讥笑 沉浸沉醉 沉迷沉溺 沉湎沉醉 沉醉陶醉 陈腐陈旧 …… 虚词 |
| *民 男 党员 中学语文不错教师-1997年被聘评 全国中学会阅读中心会员。从教三十余年 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 发表论文若干篇 出版著作多部 共有300多万字。独立著有'高中语文整体阅读设计'、'中高考近义词辨析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独立编著有'历届高考满分作文名师精评' 主编有'历年高考试题汇编?语文、数学、英语'。 |
| 普通青少年,少年(9-14岁) |
| '中高考近义词辨析词典'共收近义词774组 其中实词723组、虚词51组 从读音、意思、词类等多方面 采用辨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把每一组近义词从四到五个角度进行辨析。本书不仅是迎战中考、高考和公考-公务员考试的推荐解疑工具书,也是语文教师、公务员及新闻编辑等工作者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还可为中、高考命题者提供命题参考。 |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非常功利,就是为了提高一下我在语文选择题上的准确率,因为那些关于词义辨析的题目总是让我失分。然而,使用一段时间后,我的感受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说实话,初期有点让人望而却步,因为信息密度实在太高了,每一页都塞满了密密麻麻的解释和对比案例。但是,一旦你适应了它的节奏,你会发现这种高密度恰恰是其高效性的体现。它不浪费你任何时间在无用的装饰上。比如,它使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对比矩阵”来呈现相似词语,横向是语境变化,纵向是词义侧重,通过交叉对比,瞬间就能抓住核心区别。比起那些只给出简单例句的词典,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记忆效率和理解深度。它迫使你进行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形近易混”词的区分上,更在于它对“语体适用性”的强调。在做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题时,我们经常需要判断某个词汇在这个特定语境下是否“得体”。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告诉你A和B的区别,还会告诉你在正式的学术论文中更倾向于使用哪个,而在日常口语交流中哪个更自然,甚至在特定朝代的诗歌中,哪个词汇承载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使得我的语言敏感度有了质的飞跃。现在我看待任何一个词汇时,都会不自觉地进行多维度的审视,这已经超越了应试的需求,真正变成了一种语言习惯。毫不夸张地说,它重塑了我对“精确表达”的理解,让我从一个只会用词汇的“使用者”,变成了一个懂得斟酌词汇的“驾驭者”。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说实话,我有点犹豫。封面设计挺朴实的,那种传统的工具书感觉,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我本来是想找一本能快速帮我梳理一下中高考语文里那些常常让人混淆的近义词的“速查手册”,结果这本《中高考近义词辨析词典-百科版》的厚度,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本小型的“词汇学著作”。翻开目录,涵盖的范围确实广,不仅仅是简单的“A和B意思差不多,但用法有细微差别”那种罗列,而是深入到了语境、语感和文化背景的层面。我记得我第一次打开它,是准备复习一个关于“揭示”和“揭示”这两个词的辨析。市面上很多词典只会说“揭示侧重于公开,揭示侧重于暴露”,但这本书里,它不仅对比了这两个词在不同文体中的使用频率,还引用了几个不同年代的语料来佐证,甚至还探讨了它们在古代汉语中的源流。这对我这种追求深度理解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花了半个下午,只是沉浸在对那些微妙差别的探索中,那种“啊,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是其他快餐式学习资料给不了的。它不只是教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百科版”名号不是浪得虚名。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针对中学生应试的词典,但深入阅读后发现,它的知识广度远超我的预期。我随便翻到一处关于“宏大”和“庞大”的讨论,除了常规的量级差异外,它还穿插了一段关于这两个词在古代哲学思想中如何指代不同事物范围的简短论述。这对我准备一些需要展现文化素养的作文来说,简直是绝佳的素材库。很多时候,作文拿高分的关键就在于用词的精准和恰当,而这种精准,往往就体现在那些被大众忽略的细微差别里。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知识宝藏,你打开它,总能淘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珍珠”。它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技巧,而是一种对语言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的习惯。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言文字有“洁癖”的人,尤其在面对那些在日常交流中经常被滥用或混淆的词汇时,总觉得心里不舒服。这本工具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辨析体系。比如,对于“体现”和“反映”,很多人会觉得可以互换,但这本书里用近乎学术的严谨性,剖析了“体现”强调的是内在品质的自然流露,“反映”则更侧重于外部刺激下的客观呈现。它甚至还为这类词语的辨析设置了“陷阱识别区”,专门指出了一些常见的误用场景和出题人的惯用思维。这种前瞻性的设计,让我感觉编写者真的是站在中高考命题的角度,替我们这些考生想到了每一个细节。读起来很有代入感,不像那种冷冰冰的词条堆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着你一步步拆解语言的精妙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