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戈武编著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精)》包括中国武术概论,武术技法原理,武术教学与训练,拳种流派,古今兵械,武术实用功法,武术拳械基本技法,武术攻防基本技法和习武常识等九大部类,共1400多个篇目,700多幅图版,可称得上是一部简明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全书通俗精炼地介绍了习练武术的方法、诀窍和常识,为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武术、快速自学入门、深入提高武学修养的捷径。书首有武术界元老徐才、蔡龙云等先生的序言和题词。
翻开这本书的内页,我立刻被其中对于武术历史脉络的梳理所深深吸引。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朝代更迭和名家轶事,而是以一种极其考据和审慎的态度,试图还原中国武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轨迹。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对比自己过去了解到的零碎信息,发现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更为宏大和客观。它不仅仅关注“谁在什么时候发明了什么拳法”,更深入探讨了社会结构、军事需求乃至哲学思想是如何渗透并塑造了这些技艺的形态。这种深度的挖掘,使得武术不再是孤立的身体活动,而成为了中华文化肌理中一个鲜活且不断进化的组成部分。对于那些想探究武术“为什么是这样”的求知者来说,这套书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它提供了超越表象的洞察力,让人对中国武术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评分这本《中华书局》出品的武术大全,光是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内容的厚度和出版方的良心。我拿到书时,首先被它那扎实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作为一个常年在传统武术圈子里摸爬滚打的人,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而这套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非常“实在”。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浮夸的武术读物,只会堆砌华丽的辞藻和模糊不清的招式图解。相反,这里的文字逻辑严谨,讲解到位,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窥见武术的筋骨脉络。更难得的是,它没有将武术仅仅视为一套花架子或者单纯的搏击技巧,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阐述,让人在学习招式之余,也能领悟到“武德”的真谛。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基本功训练的详尽描述,那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训练体系,让我这个老武痴都感到受益匪浅,感觉像是重新温习了一遍武术的“小学基础”。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完整的“武术观”。它所构建的不仅仅是一套拳法,而是一种认识自我、理解世界的方法论。那种强调内外兼修、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心境。书中对于“精、气、神”的论述,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体能训练范畴,触及到了精神层面的修养。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武术力量,源于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才是最持久、最强大的。阅读这套书,就像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习武”二字的理解,它远比我预想的要深远和广阔得多,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体现了编者极强的教学思路。它似乎是为不同层次的武术习练者量身定制的。初学者可以从基础的功法和套路介绍入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那些详尽的图解和口诀提示,简直是手把手地在引导你。而对于中高级习练者而言,书中后半部分关于“实战应用”、“技法拆解”和“训练设计”的部分,则显得尤为珍贵。它没有停留在演示动作的完美性上,而是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复杂的对抗环境中,根据对手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运用所学。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不同流派技法兼容并蓄的态度,它鼓励的是融会贯通,而非门户之见,这对于推动现代武术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武术理论体系构建的人士,我必须指出,这本书在“原理”层面的阐述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它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术语泥潭,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物理学、人体结构学乃至传统中医的理论来解释武术动作的内在动力学。比如,对于“劲力”的产生与传导,书中并非用一句“运气”了事,而是细致入微地分析了重心转移、肌肉协同发力以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这种科学化的论述,极大地提升了武术学习的效率和可复制性。过去许多口传心授的精妙之处,因为缺乏清晰的理论支撑而难以被后人掌握,但在这本书里,这些“秘诀”被成功地“翻译”成了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它为武术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石,让我们可以更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