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
定价:25.00元
作者:[韩]李昌镐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1221712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是一套较好的儿童围棋入门读物,讲解了各种围棋技巧,并且本着循序渐近的原则,每册书在之前一册的基础上都有的难度提升。书中选取了很多难度适宜的练习题,并进行详细的解答。本书同时配有卡通插画和围棋故事,语言亲切、幽默,非常适合5~12岁的儿童阅读。
内容提要
本书是《李昌镐儿童围棋课堂》套书第五册。在前几册的基础之上,重点讲解了死活、对杀、手筋、官子等的更高一级战斗技术,给出了丰富的例题变化。同时,本书介绍了大型定式的一般下法,并着重讲解了布局阶段定式的配合使用方法、大场的选择。本书无论是局部的围棋技巧还是整体布局,都更偏重于实战,以期使儿童可以将所学的各种技巧都融入实战对局之中。
目录
作者介绍
“石佛”李昌镐,韩国职业围棋棋手,8岁拜师,11岁成为职业棋手,14岁获得个职业冠军,16岁获得个世界冠军,1990~1995年称雄韩国,1996~2006年开创世界围棋史上的“李昌镐时代”。
文摘
序言
从一名旁观者——一个对教育产品质量有较高要求的读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细节处理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例如,在术语的引入上,它非常谨慎和系统化,每一个新词汇的出现,都伴随着清晰的图示解释,没有让孩子有任何“知识断层”的机会。而且,我发现全书的难度提升曲线设计得极其平滑,它不是一下子从入门跳到中级,而是中间设置了大量的过渡性练习和复习章节,确保知识点的巩固。这说明编纂者对儿童学习曲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这种对学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让这本书的使用体验非常流畅和愉悦,丝毫没有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度”而牺牲了基础的扎实性。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在内容深度、教学方法、以及呈现形式上都达到了高度平衡的优秀读物,完全体现了其名字所暗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评分如果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的内在逻辑,我发现它体现了一种非常现代化的、注重“启发性”的教学思路。它似乎更关注“为什么这么走”,而不是简单地罗列“该这么走”。比如,在讲解某个定式时,它不会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会先设置一个情景,比如“如果对手这样防守,你会有什么选择?”,然后通过对比不同选择的得失,自然而然地引出最优解。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引导方法,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主动思考。对于儿童教育而言,被动接受知识的效率远低于主动探索的乐趣,这本书显然抓住了这一点。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规则手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在你思考的每一个岔路口都留下了提示的线索。这种对学习过程的尊重,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普通的棋谱集,它是在塑造一种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分析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深谙如何在一页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又不让读者的视觉感到拥挤。我注意到,作者或编者在处理复杂的棋形展开时,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留白艺术。那些关键的“着手点”总是被清晰地圈示出来,周围的空气感十足,使得复杂的对杀或者定型变化,一下子变得可以呼吸。很多围棋书,尤其针对初学者的,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信息密度过大,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但这本书明显避开了这个陷阱。它似乎有一种节奏感,从一个简单的局部着手,逐步引导到全局的判断,每一步的推演都像是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平稳的阶梯。我尤其欣赏那些案例选择,它们并非那些高段棋手才能理解的鬼斧神工之作,而是非常贴近日常对局中会遇到的典型困境,这种“实用性”的考量,使得书本的学习成果能够迅速转化到实战中去,这才是学习任何技能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第一眼抓住我的,是那种沉稳又不失亲切的配色。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儿童读物常用的亮色堆砌,而是更偏向于棋盘本身的黑白灰调子,点缀着一些让人感到宁静的暖色,比如淡雅的木纹背景。这立刻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孩子下棋,更像是在引导他们进入一个需要专注和思考的世界。我特别留意了字体选择,虽然是面向儿童,但正文的字体清晰有力,笔画间的间隙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我这种需要戴老花镜的读者看起来也毫不费力。再说说装帧的质感,纸张的选择很厚实,那种微微带一点哑光的触感,让人感觉这本书是经得起反复翻阅的。我能想象,一个好奇心旺盛的小朋友在认真研究棋谱时,这本书的耐用性绝对是个加分项。从外在来看,它散发出来的是一种“专业但友好”的气息,没有过度包装,一切都为了内容服务,这种务实的态度,非常打动我。总而言之,光是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就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了一种可信赖的教育基调,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看看里面到底藏着怎样的智慧。
评分我注意到书中对“棋理”的阐述方式,特别适合培养孩子的长期潜力。很多儿童围棋读物,只关注于眼前的胜负和简单的手筋技巧,但这本书似乎着眼于更宏大的布局观念和气势的运用。它在描述那些看似抽象的概念时,采用了非常具象的比喻,比如将“厚薄”比作“后盾”,将“侵消”比作“蚕食”。这些类比既符合儿童的认知习惯,又精准地传达了围棋的精髓。我个人认为,围棋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其哲学深度,如果能从小培养起对“大局观”和“效率”的理解,那么孩子未来的棋艺提升道路会更加顺畅。这本书没有回避这些“高阶”的概念,而是用一种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将其拆解吸收,这一点处理得非常高明。它搭建的不仅仅是技术框架,更是在孩子心中播下对围棋美学和战略深度的敬畏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