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实用万年历(第二版)
定价:49.80元
作者:历象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02964146
字数:
页码:56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历书是人们生活、学习常用工具书。《中华实用万年历(第二版)》介绍了天文历法知识、中国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列出了中国区域地质年代表、原始社会人类及其文化年代表、中国历史朝代表,在历史朝代纪年表中有一般工具书不易查到的“春秋”“战国”“十六国”“十国”“西夏”等纪年;编排有1901—2050年历表,项目丰富、准确。《中华实用万年历(第二版)》可供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目录
一、天文历法知识
(一)天文与时问
1.宇宙天体
2.星座
3.黄道十二宫和黄道十二星座
4.三垣
5.二十八宿
6.太阳
7.地球
8.月球
9.日食与月食
10.潮汐
11.季节
12.时间的度量
13.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14.协调世界时与闰秒
(二)历法
1.历法的种类
2.公历
3.公元、世纪和年代
4.星期
5.中国历法的沿革
6.农历
7.二十四节气
8.七十二候
9.杂节气
10.天干地支
11.中国的纪年法
12.少数民族历法
二、中国历史年表
(一)中国区域地质年代表
(二)中国原始社会人类及其文化年代表
(三)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
三、中国节假日、纪念日
(一)中国传统节日
1.除夕
2.春节
3.元宵节
4.填仓节
5.龙头节
6.上巳节
7.清明
8.端午节
9.天贶节
10.乞巧节
11.中元节
12.中秋节
13.重阳节
14.下元节
15.腊八节
16.小年
(二)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三)中国传统神佛诞辰
(四)现代重要纪念日和主题日
(五)中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四、中国传统老黄历解读
(一)老黄历的历史
(二)阴阳学说
(三)五行学说
(四)干支的阴阳五行
(五)纳音
(六)太岁
(七)黄道与
(八)十二建星
(九)二十八宿值日
(十)九星
五、1901—2050年年历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占卜和命理略有涉猎的读者,我一直对各种古籍资料有着特殊的偏好。《中华实用万年历(第二版)》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的文化宝藏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日历,更是对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天文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民俗文化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解读。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宜忌”的详细阐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吉凶判断,而是背后蕴含着一套复杂而精妙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书中的解释非常到位,能够让我理解为何在特定日期进行特定活动会“宜”或“不宜”,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体验,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鲜少获得的。此外,书中对各种传统节日的深入挖掘,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远比我之前所了解的要深刻得多。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本身的定价,它是我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找到一本既能指导日常起居,又能提升生活情趣的参考书。《中华实用万年历(第二版)》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二字。书中的信息非常丰富,从每天的宜忌、吉凶,到适合进行的活动,再到天气预测的参考,几乎涵盖了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我不再需要到处去查资料,翻开这本万年历,基本就能找到答案。比如,我计划搬家或者装修,翻阅一下这本书,上面关于搬家、装修的宜忌提示就非常明确,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更让我欣喜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健康养生的建议,比如不同季节的饮食调理、起居作息等等,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生活,而且都带着浓厚的中华传统养生智慧,读起来让人感觉既安心又温暖。这本书让我觉得,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融入到现代生活,让我的生活更加有规律,也更加有滋有味。
评分这本书真的太神奇了!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和民俗历法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市面上能买到的万年历要么内容太简略,要么就是太晦涩难懂。直到我遇到了《中华实用万年历(第二版)》,简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首先,它的排版和设计就非常吸引人,每一页都精心设计过,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阅读体验。我特别喜欢它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不光是日期,还有每个节日背后的故事、习俗、食俗,甚至还配有精美的插图,让人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详细解释了各种生肖、五行、卦象的含义,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来解读运势。虽然我不是算命大师,但了解这些古老的智慧,感觉生活都增添了许多趣味和意义。而且,这本书的实用性也很强,比如上面标注的农事节气、宜忌事项,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家种点小东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绝佳的参考。它不仅仅是一本日历,更像是一本浓缩的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每次翻阅都能学到新东西,而且还能和家人朋友分享,感觉自己都变得更有文化底蕴了!
评分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尤其热衷于研究古代的历法和时间体系。《中华实用万年历(第二版)》这本书,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这类知识的深度渴求。它并非简单的日期罗列,而是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梳理和解读。从天干地支的演变,到二十四节气的细致划分,再到各种传统节庆的起源和演变,书中都有条不紊地阐述。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历法概念时,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清晰的图表和例子,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书中关于月相、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记录和解释,也让我对古人的智慧和观星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它还收录了大量的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诞辰忌日,将历法与历史紧密结合,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参考资料。我常常会花上几个小时,沉浸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一同感受时间的流转。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其严谨的态度和广博的知识令人钦佩。
评分坦白说,我起初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名字——“万年历”。我对这个词自带的某种神秘感和历史厚重感非常着迷,想看看它到底能带来些什么。结果,《中华实用万年历(第二版)》带来的惊喜是持续不断的。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今天是什么日子”,更是在讲述“这个日子为什么是这样的日子”。书中的一些关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之间相互作用的解释,虽然一开始会觉得有点门道,但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我逐渐领悟了其中的奥妙。我甚至开始尝试用书里的方法来规划自己的一些小事情,比如选择一个吉日去拜访长辈,或者在某个特定的日子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关于一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我都看到了新的解读,这让我在过节的时候,不仅仅是走个形式,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者,耐心地向我传授着古老的智慧,让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多了一份沉静和对传统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