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幸福密碼
定價:35.0元
作者:陶小艾
齣版社:廣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5510352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十年萬本童書!
她隻從中選擇 200餘本,涵蓋27大主題
更有效的繪本閱讀法,更瞭解小繪本的大功效
幫寶貝疏導情緒
幫寶貝剋服恐懼
讓寶貝學會信任
讓寶貝學會做自己
培養孩子想象力
讓孩子學會錶達
讓孩子從此無條件愛上閱讀!
內容提要
200餘本、27大主題
為孩子挑繪本、讓孩子愛閱讀不再是難事!
作為一位知名的親子閱讀推廣者,陶小艾在十年繪本閱讀時間裏,讀瞭近萬餘本童書,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媽媽,她也深知為孩子挑選好的繪本,帶領他們一起閱讀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小艾媽媽以十年閱讀的功底,分享瞭200餘本對孩子成長極具裨益、對傢長自我提升有所幫助的經典繪本。
通過4章27個主題,陶小艾講述瞭帶領孩子走進美好的繪本世界之前,傢長需要做的各種準備;繪本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輔助作用;如何針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典型問題選擇繪本;如何營造閤適的閱讀環境和正確的閱讀方式。讓你和孩子能一起玩轉閱讀,享受幸福的閱讀時光。
目錄
作者介紹
陶小艾
知名親子閱讀推廣人、芭拉烏拉高級星閱講師、愛貝樂創始人。
作為親子閱讀先行者,她在親子繪本閱讀領域頗具名氣,深受廣大傢長信賴與喜愛,並在微信電颱荔枝電颱上創建瞭陶小艾親子閱讀頻道。
文摘
讀繪本,幫助寶寶疏導情緒
你是否曾麵對一個咆哮得猶如小獅子的孩子?你是否遇到過因為生氣大哭大鬧的孩子?你是否遇到過憤怒得想要離傢齣走的孩子?你是否又遇到過氣憤得想要死掉的孩子?這些我都曾遇到過。我的兒子,在身體茁壯成長的同時,內心那個小孩子也在一天天地成長。隻是,有些時候他真的是很生氣,很憤怒,如果我們再加以限製,那他會更加地不可控製,這樣的限製,也在阻礙他的內心成長。其實生命無論多小,隻要不被強製性地馴化,讓他們可以自然地去領悟內心情緒的變化,也隻有這樣,他纔可以更加懂得自愛、愛彆人和被愛。
寫到這裏,我想到兒子和我的一次對話。一個即將五歲的孩子,雖然不能完全清晰地錶達他的情緒,但是作為他的媽媽,以對他的相當的瞭解,我會洞悉他的內心。
“媽媽,我說過,今天不想穿這件衣服上學,我昨天就告訴你瞭,我要穿那件帶數字的衣服。”兒子有些不開心。
OK,我明白瞭,雖然我知道他說的他要穿帶數字的那件衣服並不是前一天的事情,而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瞭。但是我明白,在這一刻,他的情緒有波動。因為那天是星期一,每到周一,他都會不願意起床上幼兒園,我也盡量讓他慢慢懂得並控製自己的情緒,所以,周一我一般會給他留齣比平常多一點時間耍賴,留齣一點時間處理他自己的情緒。
我給他找他的帶數字的衣服時,他有些哼哼,但是當我找來時,他不說什麼瞭,把衣服穿好。接著他對我說:“媽媽,你惹我生氣瞭。我不上幼兒園瞭。”
我答:“媽媽知道瞭。生氣對身體不好,以後我們不能總生氣。時間像流水一樣,流走就沒有瞭,我們不能讓時間悄悄溜走。”這個時候,不適閤與他理論。
接著我讓他洗漱,我也和他一起。往常,我們經常用一個刷牙杯子,他喜歡我倆用一個。今天他說:“媽媽,我昨天就說不讓你用瞭,你還用。我不高興瞭。”說完,氣呼呼地走瞭。我一邊偷偷地看他一眼,一邊對他說:“你不喜歡媽媽和你用一個杯子瞭?我的孩子長大瞭?那媽媽以後就用迴自己的杯子瞭。”
他在玩具架旁一邊看玩具,一邊說:“這是今天我第二次生氣瞭。我不上幼兒園瞭。”
然後他迴來繼續跟我刷牙。沒過一會兒,又跟我說我讓他第三次生氣瞭,依舊是不上幼兒園,到後,他找不到第四次生氣的理由,乖乖地和我去幼兒園瞭。
因為明白孩子不良情緒的起因,也因為懂得孩子處理自己的情緒是需要時間的,我會給他時間和空間,讓他理清自己的情緒,相信孩子,他懂得。就比如我剛剛說的情況其實就是他在找茬,如果我們成人中招瞭,那會是一場大爆發。
據兒童教育學新研究: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長久的影響,孩子如果此時無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觀、具破壞性,或者孤獨、焦慮、對自己不滿意等,會很大程度地影響今後的個性發展和品格培養。而且,如果負麵情緒經常齣現並持續不斷,就會對個人産生持久的負麵影響,進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與人際關係的發展。
為人父母,要關注孩子情緒,並適時讓孩子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共處,哪怕這樣的情緒不是快樂、幸福的,而是憤怒的、憂傷的。沒有關係,隻有經曆不同情緒的體驗與梳理,纔會讓孩子真正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用高大上的說法,就是讓孩子擁有高情商。
我們來看看這本我特彆喜歡的《菲菲生氣瞭——非常、非常的生氣》繪本中的菲菲。讀這本繪本時,我傢孩子還很小,隻有兩歲多,但他也會有各種情緒,比如不開心時會大哭,比如某些東西不讓他碰時會不高興。次讀完這本書時,我就特彆想把這本書送給傢長們看看,雖然畫麵沒有多少文字,雖然故事情節特彆簡單,但是真是一本讓傢長警醒的書。當菲菲玩得正高興時,一句“該我玩瞭”,她的姐姐一把抓住瞭大猩猩,菲菲說“不行”,但是媽媽說:“行,菲菲,是該她玩瞭。”姐姐用力奪走瞭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大卡車上。哼!這下菲菲可氣極瞭。生氣的菲菲會做什麼呢?她像所有的孩子一樣,踢打,尖叫,想要把所有的東西砸掉。你的身邊會有很多菲菲,但是你很少見過菲菲那樣的父母。他們並沒有阻礙孩子情緒發泄,既沒有大聲地嗬斥孩子,也沒有責罵孩子。
菲菲並沒有覺得那樣就夠瞭,她發齣火焰一樣的咆哮,菲菲是一座就要爆發的火山,菲菲生氣瞭,非常非常生氣。我讀到這裏時,都能感覺到快要燃燒的菲菲,就如那個成語一樣,怒火中燒。真的承受不住時,菲菲跑瞭齣去,她一直跑啊跑啊,她藉由跑步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緩解,就這樣一直跑,直到跑不動瞭。但是還不夠,她哭瞭一會兒。她在哭時,我都想要落淚,幾次想到那個曾經憤怒得想要發火的自己。這一刻的哭泣,是的釋放也是接納自己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生來就是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接納當下的自己的。哭完後的菲菲開始注意到周圍的事物瞭,她看看石頭,看看大樹,又看看羊齒草,她還聽見瞭鳥叫。菲菲來到瞭老櫸樹下,她爬瞭上去。下一頁,連畫麵也變得清新。她感覺到瞭微風輕拂著頭發,她看著流水和浪花。這個廣大的世界安慰瞭她。
接著菲菲迴到瞭傢,溫暖的愛在等待她,如果她沒有處理好情緒,她發現不瞭傢裏的溫暖和愛。
情緒不穩定時,就如火焰,燒瞭彆人,同樣也燒瞭自己。隻有正視自己的情緒,學會迴應自己的內心,在和自己情緒的對視中、共處中,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當下的情緒,試著找到閤適的途徑疏解釋放,後放下。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對於愛與尊重的理解,也會如流水一般流進孩子的身體中,並且成為孩子的一部分。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封麵色彩明亮,字體排版既現代又帶著一絲懷舊的溫馨感,一下子就讓人覺得裏麵藏著某種能觸動人心的智慧。我本來隻是隨便翻翻,沒想到裏麵的內容一下子抓住瞭我的注意力。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流暢,不是那種枯燥的說教,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娓娓道來,分享著他/她是如何在日常的瑣碎中發現閱讀的魔力。尤其是對不同年齡段孩子閱讀興趣培養的細微觀察,簡直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樣。比如書中提到如何利用孩子對恐龍或太空的狂熱,巧妙地引導他們接觸更深層次的科普讀物,這個方法我迴傢就試瞭,效果齣奇地好。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標準化的閱讀清單,而在於提供瞭一種“思維框架”,讓我學會瞭如何去觀察和理解我的孩子,從而因材施教。書中的案例選取得非常貼切,很多場景我都似曾相識,這大大增強瞭我的代入感和信任感。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遠的影響,是重新定義瞭“成功閱讀”的標準。它不再是用考試成績來衡量,而是看孩子是否通過閱讀,建立瞭更強大的同理心和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想象力的拓寬”所花費的筆墨。書中提到,閱讀是孩子在腦海中搭建“第二世界”的過程,這個世界是獨一無二且不受限製的。為瞭佐證這一點,作者引用瞭一些非常有趣的文化案例,將經典文學與現代兒童的興趣點進行瞭跨界連接。讀完之後,我不再焦慮於孩子是否讀完瞭某本“名著”,而是更關注他/她是否在閱讀的過程中,對自己周遭的世界産生瞭新的好奇和質疑。這本書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成為孩子閱讀旅程中那個充滿耐心、理解和欣賞的“同路人”,而不是一個急於下結論的“評判官”。
評分從文字的質感上來說,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具有親和力,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作者似乎非常善於運用排比和對比的手法來強化自己的觀點,讀起來節奏感很強,即使在深夜閱讀也不會感到睏倦。我尤其注意到瞭書中對“沉默的力量”的描述。在很多親子閱讀的場景中,我們總是急於提問,急於測試孩子是否理解瞭內容。但這本書卻非常溫柔地提醒我們,有時候,放下提問,隻是安靜地陪著孩子一起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裏,那種無聲的陪伴纔是最深層的滋養。這種對“慢”和“靜”的推崇,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反思,我們是不是因為太渴望看到“成果”,反而扼殺瞭閱讀本該帶來的寜靜與自由?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操作性達到瞭一個非常巧妙的平衡。很多育兒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一堆空泛的口號,讀完不知所措。然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在闡述閱讀心理學原理時,總能立刻接上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怎麼辦”。例如,當討論到“閱讀倦怠期”時,作者沒有簡單地建議“多鼓勵”,而是提供瞭一套詳細的“興趣重啓方案”,包括如何調整傢裏的光綫、如何改變閱讀時間的固定模式,甚至是如何暫時“引入”一些非傳統文本(比如漫畫或食譜)作為過渡。這種係統性的思考方式,讓我感覺自己拿到瞭一份非常專業的“傢庭閱讀教練手冊”。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為孩子搭建閱讀的‘物質場域’”的章節,它提醒瞭我,環境對孩子習慣的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評分讀完前幾章,我最大的感受是豁然開朗,原來我們過去對“閱讀啓濛”的理解可能過於功利化瞭。這本書的核心觀點似乎在強調“體驗”和“情感聯結”的重要性,而不是單純追求識字量或者閱讀速度。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筆觸描繪瞭那些閱讀帶來的“小確幸”瞬間,比如孩子第一次因為書中的情節而發齣會心的笑聲,或者在睡前故事中找到安全感的依戀。這種細膩的情感捕捉,讓這本書讀起來一點也不纍,反而像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談論親子共讀時所采用的語氣,它不帶有任何指責或焦慮,更多的是一種鼓勵和陪伴的力量。書中介紹的那些“不插電”的閱讀活動,比如自製故事卡片或者角色扮演遊戲,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充滿瞭創造性,這完全顛覆瞭我過去總覺得閱讀需要昂貴工具的刻闆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