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儿童情绪心理学
定价:38.00元
作者:李群锋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546058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虽然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但是本质上它只是人类生活的调味剂,只能正确解读孩子各种情绪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才能了解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心理诉求。
倾听孩子的心声,识别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感受、愿望和需求,教会孩子识别和利用自己的各种情绪,成为更好的自己!
目录
章 做孩子情绪的侦探:透视儿童情绪,读懂孩子的心
小测试:儿童情绪健康自测
3
童年是情绪脑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特点
留意孩子的情绪周期和不良信号
营造好环境,尽量不留情绪
第二章 愤怒是团小火焰:幼小心灵的怒火为何烧不尽
——四种基本情绪之一
“暗涌”
“猛张飞”,怎么办
“小皇帝”又发脾气了
缺爱的孩子脾气大
生气可以发泄,但别让孩子偏激
家长越让步,孩子就越不满足、越愤怒
延伸阅读:通过调节呼吸,释放孩子的暴躁情绪
“宝宝心里苦”的心灵密码
悲伤,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每个悲伤的心灵,都经历过创伤时刻
父母感情不和,孩子更易悲伤
延伸阅读:钟摆效应可强化孩子的好情绪
“怕”:驱赶内心的恐惧,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与父母分离,易引发宝宝恐惧
宝宝害怕小动物,怎么办
99%
延伸阅读:儿童牙科恐惧症产生的原因与干预手段
第五章 自卑感就像阴雨天:别让你的说话方式熄灭孩子内心的明灯
自卑感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不”的孩子,多有自卑倾向
“别人家的孩子”毁了自家孩子的自信
当心!穷养的孩子容易自卑或短视
强调输赢或分数,会诱发孩子的自卑情绪
延伸阅读:当心肥胖儿童的自卑情结与社交回避
“压力山大”
黄昏焦虑症,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的
宝宝从夜间恐惧到睡眠焦虑
教育别太超前,孩子焦虑减半
你的孩子也有考试焦虑症吗
延伸阅读:情景游戏对儿童焦虑情绪的正面影响
第七章 孩子胆怯不用怕:共心共情,帮孩子建立自信
C
害羞也是胆小的一种表现
“胆小鬼”往往是吓唬出来的
孩子被欺负后变胆小,怎么办
说话声音小的孩子,多有胆怯情绪
第八章 孩子总是郁郁寡欢,表明他需要倾诉和关注
“”,儿童也会患上抑郁症
“郁闷”,让孩子远离抑郁
冬天多晒太阳,孩子不会闷闷不乐
“压”出孩子的抑郁
延伸阅读: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抑郁、攻击行为的关系
第九章 厌学的心理之伤:给孩子心灵松绑,使其快乐上学
小测试:你的孩子有厌学情绪吗
“学霸”也会厌学
附录
通过孩子的画,感知孩子的情绪和性格
作者介绍
李群锋:群峰教育圣贤国学院国学讲师,幼儿园自动化运转系统讲师。出版有《边宠边吼育英才》《培养孩子的情商,从讲故事开始》《儿童行为心理学》《儿童性格心理学》《儿童沟通心理学》等多部儿童教育书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文摘
序言
我对于这种“心理学”主题的书籍一直抱有一种审慎的好奇心,特别是针对儿童领域的,因为很多时候,理论与现实的鸿沟总是难以逾越。市面上很多儿童心理学的书,要么是故作高深,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让普通家长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口语化,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读完后感觉像听了一堆成功学故事,真正应用起来却抓不住重点。因此,我对这本书的期待点在于它是否能架起这座桥梁。我希望它能用最朴素的语言,阐释最深刻的道理,让那些看似复杂的情绪波动,比如突如其来的哭闹、莫名的退缩,都能在书中有迹可循,找到合理的解释,而非简单粗暴地贴上“坏习惯”的标签。这种对“解释力”的渴求,驱动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作者是如何组织章节、如何构建逻辑框架的,希望能从中获得一套可操作、可理解的思维导图,而不是一堆空中楼阁般的概念。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那种触感是书店里新书特有的,带着油墨和纸张混合的清香,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封面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谐,既有童趣又不失稳重,完全不像市面上那些花里胡哨的少儿读物,反而散发出一种专业又温暖的气息。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无可挑剔,印刷清晰,字里行间留白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插图,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仅从视觉呈现来看,它们似乎非常精妙地平衡了艺术性和教学性,没有那种生硬的、说教式的图解,反而更像是引导孩子进入情境的窗口。这本实体书的质感本身,就为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定下了高品质的基调,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用心制作的礼物,送给每一个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或教育者。单从包装和工艺上来说,绝对是五星好评,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的把控非常到位。
评分作为一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的成年人,我发现自己面对孩子的情绪风暴时,常常会不自觉地陷入到“如何快速平息事态”的应激反应中,而非真正去“理解和接纳”其背后的需求。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透露出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关注“情绪”本身,而不是直接去“管理”情绪的表象。这种细微的差别在育儿实践中是至关重要的。我期待作者能够深入探讨儿童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如何对应不同的情绪反应模式,比如在某个特定年龄段,孩子表现出的强烈占有欲或恐惧感,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发展任务。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情景代入”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最好是那种让家长读完会心一笑,感叹“原来我家孩子就是这样”的真实场景,而不是那些在完美家庭中才会发生的理想化情境。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我非常看重一本书的“可读性”与“实用性”的平衡。很多专业书籍的弊病在于,为了追求学术上的严谨性,牺牲了阅读的流畅度,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字典,让人望而生畏。而另一些过于偏重轻松叙事的书,又在关键时刻显得底气不足。我更倾向于那种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但语言风格又不失亲和力的作品。我希望这本书的章节设置是循序渐进的,也许先从基础的情绪认知开始,然后过渡到共情技巧,最后才是处理复杂情绪冲突的进阶策略。这种由浅入深的设计,能够让读者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知识结构,而不是零散地接收一些零碎的建议。如果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卡片或自测量表,哪怕只是在附录中提及,那都将极大地增强它的实用价值。
评分真正打动我决定购买这本书的,是它所传递出的那种“赋能”的理念。教育孩子,到头来都是一场自我成长的修炼。我们希望孩子学会情绪调节,但前提是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情绪的榜样。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说明书”,更是给家长看的“操作手册”和“反思镜”。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成人自身在育儿过程中的焦虑、挫败感和自我怀疑的篇章。毕竟,家长自身的情绪状态,才是孩子情绪环境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如果这本书能在我感到疲惫或不知所措时,提供一个可以依赖的、充满智慧的声音,告诉我“慢下来,先处理好你自己的情绪”,那么它就远远超出了普通育儿指南的价值,成为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伙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