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龙猫药师漫话儿童用药安全
定价:45.00元
售价:34.2元,便宜10.8元,折扣76
作者:李晓蕾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192340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target='_blank' _href='#'>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4个部分,*部分“你需要了解的药品基础知识”,分别介绍了药物种类、用药原则、临床应用、药物剂量、用法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第二部分“儿童常见病用药提醒”,将儿童常用药物按儿科疾病分类,重点阐述了各类药物的不同特点及合理使用方法。当孩子发热时,你可以在解热镇痛药物章节中选择合适的退热药;如果伴有咳嗽,你可以在镇咳药中找到适合孩子用的镇嗽药……第三部分“细心家长别犯这些错”,指出了常见的用药误区;第四部分“家长们别忽视的提示”,紧跟现在的育儿热点,提出实用建议
目录
安全用药基础知识
药物剂型和喂药技巧
教你准备儿童家庭小药箱
消炎药、抗生素和药
感冒药和解热药
祛痰药和镇咳药
滴耳剂、滴眼剂和滴鼻剂
泻药和止泻药
抗过敏药和激素类药
镇静剂和麻醉剂
儿童常见病用药提醒
退热,哪种解热药是优先选择
咳嗽有痰,选择哪种祛痰药
可以安全使用的缓解儿童便秘的药物
儿童腹泻用药四部曲
益生菌制剂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儿童过敏性鼻炎家庭用药指导
哮喘宝宝居家雾化治疗方法
婴幼儿湿疹安全用药提示
正确认识抗寄生虫
细心家长别犯这些错
不看说明书,随意给孩子服药
不注重服药方式,随意乱服
药品储存误区多,影响药效
不重视皮试测试,匆忙用药
滥用抗生素,小心无药可用
保健药物随意用,不按医嘱危害大
迷信输液好得快,不知其中隐患多
鱼油、鱼肝油分不清
家长别忽视的提示
为宝宝建一份科学的病历档案
带宝宝看病实用的就诊攻略
旅游期间儿童药物携带清单
宝宝中暑,喝藿香正气水没有用
迷信海淘药物,安全隐患多
中药、中成药没你想得那么安全
详细的澳洲BANTRIN抗寄生虫药介绍
测微量元素有没有意义
附录1 儿童日常用药记录卡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须做的皮试药物一览表
附录3 美国梅奥诊所《发热治疗速查表》
附录4 通用名相似的药物
参考资料
后记
作者介绍
李晓蕾,浙江瑞安人,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管药师,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科普微信公众号“龙猫药师”的创始人。
她是患儿和家长们口中和蔼可亲的“龙猫药师”,致力于儿童安全用药理念的普及和推广,先后获得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师、上海市合理用药宣传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刘绮黎,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任职《新民周刊》美术编辑。画风轻松活泼,热爱美好的一切,立志成为插画师,路途还遥远。
文摘
序言
从教育理念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显然是走在前端的。它没有采用“命令式”的教育方法,而是试图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都知道,直接告诉孩子“你要听话,按时吃药”,往往效果不佳,因为孩子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如果能巧妙地解释药物在身体里是如何“工作”的,例如,它如何帮助白细胞打败细菌,或者如何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这种“因果关系”的阐述,会比单纯的服从要求更有说服力。这种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教育方式,远比死记硬背安全须知要重要得多。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讨“药物依赖”和“滥用药物的危害”等稍显深刻的主题,但必须是以一种孩子能接受的,不引起恐慌的叙事方式。如果能成功做到这一点,这本书就超越了一般的科普读物,具备了更深层次的生命教育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充满了童趣与温暖!那种手绘的质感,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特别是“龙猫药师”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亲切又可靠,仿佛能想象到一个和蔼可亲、会讲故事的大个子在给我们讲解复杂的用药知识。这绝对是一本放在书架上都会让人心情愉悦的书。我记得我小时候看那些关于健康的书籍,总是觉得枯燥乏味,充满了大道理,但光看这个书名和大致的风格,我就能感受到作者一定是用非常巧妙的方式来引导小朋友们认识用药的学问。这种把严肃的主题用轻松可爱的形象包装起来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关键,它能让孩子们放下对“吃药”的恐惧和抵触,主动去了解背后的原理。我特别期待里面会不会有龙猫亲自示范如何正确服用药物的场景,那种画面感绝对能让记忆点加深。总而言之,光是这第一印象,就已经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在吸引孩子方面,已经成功了一半。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和插画风格无疑是加分项。我个人非常注重书籍的视觉呈现,好的排版能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流畅感,而对于儿童读物而言,插图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文字本身。我猜测,作者在设计这本书时,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在如何将那些相对专业的药理知识“视觉化”上。比如,区分不同药品的适用症状,如果能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符号来代表,孩子们就能在不完全理解文字的情况下,建立起初步的认知框架。而且,我注意到“漫话”这个词,这暗示着它可能采用了漫画或者连环画的形式,这对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儿童来说,简直是福音。漫画不仅能讲故事,还能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强调正确用药行为的重要性,比如强调“剂量”和“时间”的关键性。如果插画师对人体结构或药物形态的描绘既科学又可爱,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科普,更是一种艺术启蒙。这种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会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知识。
评分我猜想这本书的结构一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会是平铺直叙的知识点堆砌。或许会采用“情景剧”的模式,设计出几个常见的儿童用药场景,比如“发烧了怎么办?”“肚子疼是不是该吃药?”“不小心吞了家里的药该怎么办?”。通过故事化的处理,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在具体的案例中找到对应的方法。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如果每一章的结尾还能设置一个“小测验”或者“家长温馨提示”,那就更好了,可以帮助巩固学习成果,也方便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回顾和引导。这本书若能成为家庭药箱旁边的“应急手册”,那就说明它不仅有趣,更是一本真正有用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李晓蕾,从她的名字和主题来看,似乎是一位对儿童健康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这种专业背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涉及用药安全这种关乎生命的领域,准确性和权威性是不可妥协的。我非常关注书中对于“非处方药(OTC)”和“处方药”的界限划分是否清晰。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小毛病时,容易混淆这两者,自行用药导致延误病情或用药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非常明确的指导方针,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寻求医生帮助,而不是盲目相信药店的推荐或网上的信息。如果书中还包含了如何正确识别药品有效期、如何安全存放药物的实用技巧,那就更完美了。这种将专业知识“接地气”到家庭日常操作层面的努力,是这本书最大的实用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