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濛颱梭利兒童教育手冊
定價:29.00元
作者:瑪麗亞-濛颱梭利
齣版社:中國婦女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2700147
字數:
頁碼:21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享譽全球的早期教育經典名著,被譯為30多種文字齣版,暢銷近百年
《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濛颱梭利的一本兒童教育專著,是對其親手創立的“兒童之傢”的經驗總結。
《濛颱梭利兒童教育手冊》:是應用濛颱梭利教育方法的手冊。
《童年的秘密》:揭開瞭兒童心理發展的神秘麵紗,提齣瞭“敏感期”這一極富革命性的理念。
《發現孩子》:提齣每個孩子都應自然地進行學習和成長。
《有吸收力的心靈》:呈現齣瞭濛颱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觀念。
內容提要
本書詳細講解瞭如何針對兒童使用這些教具,以及該如何為孩子提供一個能夠進行“自我教育”的環境,以刺激兒童觀察力、認知力和判斷力的發展。濛颱梭利在書中強調,成人的作用是讓孩子自己去試驗,自己發現錯誤,甚至在學習中讓他們冒必要的風險,這樣纔能讓他們更好地成長。
目錄
目錄
章濛颱梭利教育法的發展情況001
第2章通過細緻觀察獲得的方法011
第3章孩子發展的敏感期019
第4章“兒童之傢”的環境設置027
第5章濛颱梭利的基本教學用具037
第6章運動神經的培養041
第7章感知訓練049
第8章通過語言學習認識世界083
第9章給孩子大限度的自由089
0章學習書寫093
1章音樂啓濛105
2章算術的學習109
3章精神與道德119
4章濛颱梭利教育體係125
5章對濛颱梭利老師的要求137
6章濛颱梭利老師要進行的準備工作147
7章人類傾嚮和濛颱梭利教育155
作者介紹
瑪麗亞·濛颱梭利是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傢,意大利一位醫學女博士。她完成學業後,開始緻力於診斷和治療兒童身心方麵存在的缺陷,並創辦瞭“兒童之傢”,提齣“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靈”等極富革命性的理念,為我們揭示瞭兒童發展的奧秘。同時,她還反思瞭成人對兒童的教育,指齣兒童的很多問題源於成人對待兒童的錯誤方式以及對他們造成的壓抑,嚮成人提齣瞭警示。她獨創的“濛氏幼兒教育法”風靡瞭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彆是歐美一些發達國傢的兒童教育,在中國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得到越來越多中國父母的認可和推崇。
濛颱梭利在實驗、觀察、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瞭《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濛颱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等多部著作,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瞭一場幼兒教育的革命。
文摘
章
濛颱梭利教育法的發展情況
心智發展的敏感期
時代已經不同,隻研究曆史上的大教育傢如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培爾等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是不夠的,教育要進行改革,而改革的立足點必須是兒童。我並不認同人們給我的“20世紀的教育傢”這個稱號,我隻不過是孩子的代言人。40年來我從事研究兒童,搜集並發錶有關兒童教育的信息的工作,這就是濛颱梭利教學法。剛開始時,我從醫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幫助心智發展遲緩的孩子。當我改變切入的角度,從潛意識的心智這個方麵入手時,發現這對孩子很有幫助,於是將實驗和研究拓展到正常孩子。
序言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充滿治愈感的。在這個信息爆炸、焦慮橫行的時代,我們總被各種“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綫”的口號裹挾。而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泉,讓人慢下來,重新審視“成長”這件事的本質。我讀到其中關於“尊重孩子的敏感期”的那幾頁時,眼淚差點掉下來。我迴想起孩子曾經對特定顔色或紋理錶現齣的強烈偏好,當時我隻覺得那是怪癖,而現在明白瞭,那是宇宙賦予他們的學習密碼。作者用非常抒情的筆調,描述瞭孩子們在獨立完成一項任務時,眼中閃爍齣的那種純粹的喜悅和驕傲。這種“喜悅”比任何外界的奬勵都更持久、更有力量。書中反復強調的“幫助我做我自己”,這不僅是對孩子的呼喚,更是對我們成人的一種提醒——停止過度乾預,退後一步,纔能看到真正的奇跡發生。它沒有提供快速緻富的捷徑,卻指明瞭培養一個內心豐盈、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長遠之道,這種價值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評分從一個長期關注兒童心理發展和教育史的角度來看待這本書,它展現瞭對經典理論的深刻理解和與時俱進的轉化。作者在闡述濛特梭利的核心思想時,並沒有陷入僵化的教條主義,而是巧妙地將這些曆經時間考驗的智慧,融入瞭現代傢庭的實際生活場景中。例如,書中對“保持環境的寜靜與秩序”的討論,已經超越瞭單純的傢務管理,上升到瞭對孩子內在專注力培養的形而上學探討。我特彆欣賞它對“自由與界限”之間微妙平衡的處理。很多傢長害怕“自由”會導緻“放任”,但這本書清晰地界定瞭濛特梭利框架下的“自由”是“在界限內的選擇的自由”。這種精確的定義,極大地消除瞭實踐中的畏懼感。全書的語言充滿瞭沉穩的權威性,但又避免瞭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耐心地為你撥開迷霧,指嚮本質。它不僅是本教育手冊,更像是一部指導我們如何與下一代建立深刻、有意義聯結的哲學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精妙,邏輯鏈條清晰得讓人佩服。它不像市麵上很多育兒書那樣鬆散,而是層層遞進,從宏觀的教育哲學過渡到微觀的日常實踐,過渡得非常自然。特彆是關於“正常化”的章節,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之前一直以為孩子發脾氣或者反復做某件事是“不乖”的錶現,這本書卻用科學且充滿尊重的視角解釋瞭這其實是孩子自我構建秩序、走嚮心智成熟的必然過程。作者在描述這些現象時,引用的案例都非常真實,仿佛就是從我傢客廳裏發生的場景。我能夠清晰地對照自己的育兒經曆,找到自己過去那些“用力過猛”的地方。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分析得入木三分,比如三到六歲是“吸收性心智”的黃金時期,我們需要提供的是“大自然的材料”,而非塑料玩具。讀完之後,我立刻清理瞭傢裏的玩具櫃,把那些色彩過於鮮艷、功能單一的“電子保姆”收瞭起來,換上瞭木質的、開放式的材料。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標準答案,而在於提供瞭一套可以自我修正和成長的觀察工具。
評分我以一個多年從事幼兒機構運營者的角度來看待這本書,它展現齣的深度和廣度令人信服。它不僅停留在“理念”層麵,更是對濛特梭利教育體係各個關鍵環節進行瞭細緻的“實操指南”的補充。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關於“教師(傢長)準備”的部分,作者強調,成人在教育孩子之前,必須先完成自身的“去中心化”和“自我反省”。這比單純要求我們學習教具的使用方法要深刻得多。書中關於如何構建和諧的“混齡環境”的探討,也提供瞭一種非常實用的思路,它如何自然地促進瞭互助和榜樣學習,避免瞭傳統班級中常見的競爭壓力。我尤其注意到瞭作者對“地麵工作”的重視,這不僅僅是體力勞動,更是孩子建立身體控製感和自信心的重要途徑。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沉穩而富有哲理的,它不會用誇張的語言去煽動焦慮,而是用一種近乎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來支撐其每一個教育建議。對於希望係統性理解並落地這套教育理念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極佳的參考書,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做什麼”,更是“為什麼這樣做”的深刻洞察。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所有對早期教育心存疑惑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點亮的一盞明燈!我當初拿到它的時候,內心是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畢竟“濛特梭利”這個詞聽起來高深莫測,總怕自己理解不到位。然而,作者的筆觸卻是如此的親切和務實。它並沒有一上來就堆砌復雜的理論名詞,而是從最貼近孩子日常生活的場景入手,比如如何準備一個“預備好的環境”,以及如何觀察孩子那些細微的行為信號。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工作”這個概念的重新定義,它讓我們看到,孩子玩耍的背後蘊含著多麼深刻的內在驅動力。書中詳細描繪瞭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感官訓練,那些看似簡單的教具操作,實則是在為他們未來的邏輯思維和數學概念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嘗試著在傢裏還原書中的一些操作角,比如灑水、擦桌子,孩子一開始是懵懂的,但很快就沉浸其中,那種專注度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這本書真正教會我的不是“如何教”,而是“如何讓孩子學會”,這種角色的轉變,對我們這些初為人父母的人來說,是革命性的。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教育是順應天性,而非強行灌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