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嵌入式音视频应用――基于TI DaVinci技术
:45.00元
售价:32.9元,便宜12.1元,折扣73
作者:马汉杰,冯杰,张桦,黄爱爱 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121300967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适读人群 :本书结合了音视频编码技术理论知识与嵌入式实际应用案例,可以作为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学习教程,也可以作为从事音视频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附完整工程及操作系统镜像文件!可扫二维码免费获取!
本书以嵌入式音视频的典型应用――视频会议作为主线,基于TI DaVinci系列DSP处理器TMS320DM6446平台,系统地介绍了音视频编码的相关技术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上的相关应用;依次讲述了音视频前处理和后处理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DSP处理器上的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基于DSP的音视频软件开发编译及优化,基于TI DaVinci平台的软件框架等内容,并给出了基于SEED-DVS6446的硬件测试流程及软件开发实例。 本书结合了音视频编码技术理论知识与嵌入式实际应用案例,可以作为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音视频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马汉杰,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获得国家发明5 项,曾参与多个863 课题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视频处理与传输、嵌入式多媒体系统等。
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站在一个很高的技术制高点来审视整个问题的。从系统启动的早期阶段,到复杂的媒体流处理,再到最终的输出调试,他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个人感觉,这本书对于那些想要从应用层开发工程师,转型成为底层系统架构师的人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价值。它迫使你去思考,当你在上层框架中敲下一个简单的播放指令时,在底层,CPU、DSP、NSP(网络协处理器)是如何协同工作,去完成像素的解码、缩放、色彩空间转换和最终的输出缓冲的。这种“穿透性”的理解,是我阅读其他偏重于软件架构的书籍时,很少能获得的。它提供了一种自底向上审视整个嵌入式媒体系统的视角,让你真正明白“性能瓶颈”的真正所在。这本书,绝对是我的书架上,被频繁翻阅,并且做满了笔记的宝藏之一。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似乎没有回避那些“脏活累活”。很多技术书籍,为了追求美观和简洁,往往会美化或简化实际开发中的复杂性。然而,这本书却毫不留情地展示了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如何与硬件“搏斗”。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内存管理和DMA(直接内存访问)的部分,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提到了不同访问模式对总线带宽的影响。这对于我后来在开发一个低功耗监控设备时,优化数据搬运效率,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那种感觉就像是,作者不仅告诉你“该做什么”,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最合适”。而且,书中提供的那些源码示例,不仅仅是“能跑起来”的代码,而是经过精心打磨,包含了错误处理和边界条件检查的健壮代码,这在实际工程中价值连城。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是一种严谨的工程思维。
评分在音视频应用领域,生态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衡量一个平台成熟度的重要标准。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更全面地覆盖到与主流编解码标准(比如H.264/H.265以及AAC/Opus)的接口实现细节。我希望看到的是,不仅仅是如何调用库函数,而是当这些标准特定的数据流进入DaVinci的硬件加速单元时,数据包的封装、时序戳的处理,以及如何确保音视频流的完美同步。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TI提供的参考设计框架(RDK)进行定制化修改的案例,那就太棒了。因为在实际项目中,原厂的参考框架往往需要根据特定的产品需求进行大量的裁剪和优化,了解其内部逻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理解音视频处理“流水线”的坚实骨架,但后续如何填充更丰富、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血肉”,还需要读者自己去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特色,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流动的光影效果,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掂了掂,分量感十足,这通常意味着内容是相当扎实的。我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副标题里那个“TI DaVinci技术”所吸引的,毕竟在那个时间点,对这类底层硬件加速平台的深入理解,是工程师进阶的必经之路。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手把手地带我穿越那些晦涩难懂的寄存器配置和底层驱动编写过程。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硬件抽象层(HAL)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实例分析,毕竟,应用层的流畅体验,都离不开这些坚实的地基工作。如果书中能提供清晰的流程图和模块间的依赖关系说明,那就更完美了。毕竟,在复杂的SoC架构下,理清数据流的走向,比死记硬背一堆API调用要重要得多。这本书的排版似乎也很注重阅读的舒适度,字体大小和行间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对于长时间伏案研读技术书籍来说,是极大的福音。
评分说实话,刚翻开前几章,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术语和密集的代码块,差点让我有点气馁。这完全不是那种面向初学者的“科普读物”,它更像是一本面向实战的“工具手册”。我记得有一次在调试一个视频编码延迟的问题时,卡在了某个特定的算法优化点上,翻遍了网上的各种论坛和文档,都找不到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我当时就想,如果这本书里能有一个专门的章节,深入剖析一下DaVinci系列处理器在处理高码率实时视频流时,其内部流水线是如何调度和同步的,那该有多好。我关注的重点一直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高效的系统性能”,特别是涉及到多核协同工作时的同步机制,那才是真正体现功力的部分。这本书的深度,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每向上爬一点,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去消化吸收,但视野也随之开阔了许多,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