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色彩静物:5:提高篇 | 作者 | 李胜利,聂剑峰 | 
| 定价 | 38.00元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 | 
| ISBN | 9787552616705 | 出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8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通过上千幅的作品步骤和精品范图,荟萃了来自全国各地高考名师的范画、教学和高考经验,系统介绍了素描的入门基础知识、基本技法、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规范的写生步骤。从几何形体、素描静物、石膏头像、色彩静物、色彩风景、真人头像、色彩真人头像、人物速写到风景速写的一系列涵盖了基础和高考美术的所有内容,预计两年内出齐,使本书系更加完整系统,各本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过渡衔接更加自然流畅,所选范画更加正统规范,成为全国更大高等美术院校、美术特色学校、美术培训机构、动漫艺术以及工艺美术专业非常实用的基础摹本和教材。 | 
| 作者简介 | |
|  孙传利:1974年生于山东省莱州市,1995年毕业于今上海东华大学艺术系美术教育专业。当代美术培训中心负责人,美术高考培训名师。有着20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经验。曾任职于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美术专业。 2001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2011年,水彩作品《柴炉》入选第六届上海.仁川水彩画国际交流展。 2013年参与编审出版《艺学通》素描色彩速写范画精选,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编著出版《人物速写》,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7年成立个人工作室,进行水彩画、油画、陶艺创作并开始美术课程教材开发,编著出版美术书籍及教程,绘画作品参展,所带领学生参加历年美术高考及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屡创佳绩。2012年培训中心成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考级报名考试点,连续两年获得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授予的知道教师的称号。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1.步骤示范、临摹经典 2.名师讲解、图文并茂 3.20年美术教学经验之结晶 4.100万册全国之认可 5.全国高考名师精品之荟萃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色彩静物:5:提高篇》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色彩运用感到困惑的绘画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色彩运用比较生硬,缺乏灵动性,画面也显得比较平淡。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突破的希望。作者在讲解色彩时,并没有给我一种“照猫画虎”的感觉,而是着重于引导我去理解色彩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色彩的统一性”和“色彩的节奏感”的阐述。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际范例,讲解了如何运用主色调来统一画面,如何在画面中制造色彩的疏密、大小、冷暖对比,从而形成富有生命力的视觉节奏。这让我明白,原来好的色彩静物画,不仅仅是颜色堆砌,更是一场精妙的色彩编排。书中关于如何处理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以及如何捕捉和表现微妙的色彩过渡,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曾经为如何表现清晨柔和的光线,或是傍晚夕阳下的温暖色彩而苦恼,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让我豁然开朗。它教会了我如何用色彩去“听”光的声音,用色彩去“感受”时间的流逝。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于色彩静物画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画得像”的阶段,总觉得只要把物体的颜色复制出来就够了。但是,《色彩静物:5:提高篇》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想法。它让我明白,色彩不仅仅是描绘物体的工具,更是传达情感、营造氛围的强大力量。书中对色彩心理学和色彩情绪的探讨,让我耳目一新。作者通过分析不同色彩组合所能引发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画面的情绪和意境。例如,书中分析了如何通过暖色调来营造温馨、热烈的画面,又如何利用冷色调来表现宁静、忧郁的氛围。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空谈理论,而是将这些理论巧妙地融入到具体的绘画技法中。作者通过剖析一系列高质量的静物作品,详细讲解了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虚实对比、轻重对比来丰富画面层次、增强视觉冲击力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色彩的协调性”的论述,它教会了我如何在运用丰富的色彩的同时,保持画面的整体和谐统一,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本《色彩静物:5:提高篇》不仅仅是提升绘画技巧的书,更是帮助我打开艺术感知新大门的钥匙。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色彩静物:5:提高篇》,我原本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略带不安的心情。期待的是它能真正地帮助我突破绘画瓶颈,找到色彩运用上的新思路;不安则源于“提高篇”这个字眼,总觉得会有些难以驾驭的技法和理论。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异常地清晰且循序渐进。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的概念,而是从最基础的光影关系和色彩三大要素(色相、饱和度、明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将复杂的色彩原理拆解成易于理解的片段。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静物色彩时,不仅仅停留在“这里是什么颜色”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是这个颜色”、“它在光照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与周围颜色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些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让我仿佛置身于作者的画室,亲眼看着颜料在画布上碰撞、融合,逐渐塑造出鲜活的物体。书中对于如何捕捉和表现不同材质的色彩质感也颇有心得,比如金属的冷冽光泽,丝绸的柔和反光,或是陶瓷的温润质感,都通过精妙的色彩运用得到了生动的呈现。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导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引导着我,一步步解开色彩静物绘画的“密码”,让我对“色彩”这个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
评分坦白说,我在翻阅《色彩静物:5:提高篇》之前,对色彩静物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写实”和“技巧”层面。我以为只要掌握了明暗、轮廓、色彩的还原度,就能画好一幅静物。然而,这本书以一种我未曾预料到的方式,拓展了我的认知边界。作者在书中,更多地强调了色彩的主观性和表现力。他不仅仅关注色彩的“准确性”,更关注色彩的“感染力”。我被书中对“色彩的情绪”和“色彩的语言”的深入剖析所吸引。作者通过分析大量经典静物作品,揭示了色彩是如何在不经意间传达出画家的情感、意境,甚至是他们对生命的理解。这让我意识到,原来一幅优秀的色彩静物画,可以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呈现,更可以是画家内心世界的抒发。书中对于如何打破常规的色彩搭配,如何运用大胆的色彩对比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都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色彩的惊喜”的探讨,它鼓励我们去尝试那些看似“不合逻辑”的色彩组合,去探索色彩带来的未知可能性。这本书让我明白,色彩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是连接画家与观者心灵的桥梁。
评分当拿到《色彩静物:5:提高篇》这本书时,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绘画的书籍琳琅满目,真正能打动我、让我有所收获的却寥寥无几。然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静物写生技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色彩本身的可能性。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都着重于色彩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色彩如何影响我们对物体的感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色彩的共振”和“色彩的对比度”的讲解,作者通过直观的图例和深入浅出的文字,解释了当不同色彩并置时,它们会相互影响,产生出乎意料的视觉效果。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色彩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书中对于如何运用色彩来塑造体积感和空间感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拨开了迷雾。之前我总觉得画出的静物缺乏立体感,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色彩的运用不够到位。作者提供的许多实用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变化来表现阴影,如何通过饱和度的对比来突出主体,都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