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型成语词典。收词严谨规范,涵盖古今常用成语;释义准确详备,说明褒贬色彩,指出特定用法;书证精当丰富,充分体现成语的时代性和使用特点。词典自2002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销量超过500万册。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是成语类辞书的品牌产品。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依据大型文献语料库,对收词、释义、例证等做了全面修订。收词从第1版的8000余条增加到10000余条,收录了“风生水起”“冰山一角”等大量新近产生的成语。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这次修订,以大型语料库为文献依据,吸收多年研究成果,对词典的收词、释义、例证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改进。在保持第1版优点、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强词典的科学性、实用性。
◎ 审核、调整词目,收词从第1版的8000余条增加到10000余条,增收大量古今常用成语及新近产生的成语。
◎ 全面检查、改进释义。
◎ 核查书证;补充及更换部分更典型、更恰当的书证。
◎ 调整语源阐释方式,增加“语本”体例以表明成语定型之前的语源。
◎ 以常用常见和兼顾语源为原则,对部分主副条进行调整。
词典采用双色套印,条目释义部分用蓝色楷体表示,较第1版更为清晰、美观。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赵克勤、张万起、许振生等辞书专家审订。
参加“中国成语大会”的经历,让我对成语的“鲜活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在书本上被定义得过于“古老”的成语,在实际竞技中需要更灵活的语境判断。这本新版词典在收录的成语数量上令人印象深刻,但更让人称道的是它对“活成语”的收录和辨析。它不仅包含了那些经典的、历史悠久的成语,还收录了一些近年来在文学作品、影视剧或特定文化圈层中重新流行起来,但尚未完全进入主流教材的“新晋”成语,并对其使用边界做了审慎的标记。这种兼顾传统与现代的编纂策略,使得这本书既是严谨的学术参考,也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伙伴。它让我感觉自己手中的不再是一本静止的参考书,而是一个能与时代语言同步呼吸的“活字典”,对于保持思维的敏捷和语言的敏感度,功不可没。
评分作为一名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我特别关注它对于“中小学生”群体的适用性。这本词典的难度跨度把握得非常精妙。对于初学者,它提供了基础且易懂的白话解释,确保他们能够快速掌握基本含义;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或需要进行深度学习的学生,它又毫不吝啬地保留了古典语境下的精确表述和引文出处。我试着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一些成语,但发现词典的释义往往更精准、更权威,能有效避免我们在口头传授时可能出现的偏差。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内置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例如,在某些复杂的成语后,会附带一些相关的、结构相对简单的衍生成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系统性思维非常有帮助。
评分对于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检索的效率是决定工具书实用价值的生命线。这本书的版式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虽然内容量巨大,但通过科学的字体对比、醒目的区分符号,以及合理的布局,查找起来异常顺畅。我尤其欣赏它对同义、近义、反义成语的归类处理,通常是并列展示,并且用不同的符号进行了清晰的区隔,避免了视觉上的混淆。很多旧版词典在处理多义成语时,常常需要读者在冗长的段落中自行甄别,而这本新版明显优化了这一点,它采用了更现代的“模块化”解释结构,每一个义项都独立成段,用加粗或斜体突出核心词义,让学习者能够快速锁定目标信息。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深度洞察,体现了编纂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对目标读者(包括中小学生和成人)需求的精准把握。
评分我之所以毫不犹豫地购入这本,主要是冲着“新华”这个名头和“第2版”的更新标识去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成语的运用和理解也在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何保持词典的权威性和与时俱进性,是检验一本工具书生命力的关键。我迫不及待地对比了几个我日常使用中常有疑惑的成语,发现新版在释义的深度和例句的选择上,明显下了不少功夫。不再是简单地罗列字面意思,而是加入了更多关于成语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的细致阐述,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脉络至关重要。比如,某个带有历史人物典故的成语,新版不仅解释了典故本身,还补充了该人物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评价演变,这种立体化的解读,远超出了普通字典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文化史。它让我意识到,学成语,其实是在学历史、学哲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精装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老派的典雅和扎实。塑封的工艺处理得非常到位,新书特有的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的纤维味道,简直是阅读前奏中最美好的仪式感。我特别留意了书脊的设计,字体排布得疏密有致,即便只是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显然不是那种追求轻薄便携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案头佳品。对于一个视实体书为珍宝的读者来说,光是打开它、翻阅它,就已经是极大的享受了。这种对书籍物理形态的重视,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也经过了极其细致的打磨和考量。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查阅工具书的人来说,耐翻、耐用是基本要求,而这款词典在“耐看”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每一页的纸张厚度和韧性都让人感到放心,不用担心频繁翻动会造成损伤,这在如今这个快消时代,实属难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