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 回忆史料(3)
定价:54.00元
作者: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65706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的 《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回忆史料(3)(精)/中国 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一书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史资料丛书·华南抗日游击队卷》的基础上修订而 来,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 稿收录了《智擒八虎》《八勇士坚守植地庄》《征战 西江》《抗日韩江纵队的回忆》等37篇回忆文章。作 者都是华南抗日斗争亲历者,文章按省、区、纵队编 排。这些回忆文章朴实真挚,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目录
智擒八虎八勇士坚守植地庄伶仃洋上白鸽翱翔身处前线的翠微税站革命母亲——钟洁征战西江我参加珠纵“西挺”的经过抗日韩江纵队的回忆我所知道的汕青游击队一场特殊形式的对敌斗争夺枪记来往闽粤边梅江烽火回忆李碧山在中国的革命活动恢复党组织 开展武装斗争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建立和发展南路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我在南路特委期间的几个片断回忆我在南路的抗日活动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与张炎的合作血战大窝山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粤中抗日武装斗争概况我在粤中地区的抗战活动顽强战斗在抗日前线的新鹤人民武装回首广西的抗日游击战争历尽劫波志弥坚我党在全灌统战中的七支抗日武装斗争情况临阳联队战斗在漓江畔回忆桂东南博白县抗日武装起义柳北烽火灵川抗日游击战大江乡截击日军船队钦防华侨抗日游击大队抗倭中越边浪溪江畔歼日寇回忆武鸣邓广乡抗日义勇队岭尾渡歼敌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读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强烈的“亲历者视角”带来的真实感和原始性。它不像官方编纂的历史著作那样,总是力求面面俱到、逻辑严密到令人窒息,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甚至是有些零散的个人记忆碎片。作者或口述者的笔触,时而激昂慷慨,充满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回忆起当年斗争的艰苦卓绝时,那种深入骨髓的紧迫感仿佛能穿透纸面。但有趣的是,在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时,笔风又会突然变得极其细腻和生活化,比如对食物的匮乏、对家人的思念,这些片段的穿插,极大地丰富了宏大叙事下的个体维度。文字中那些未经修饰的口语化表达,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只有经历过那个特定环境的人才能理解的特定术语或称谓,都构成了其独特的语言肌理。这种非标准化的叙事,虽然在学术严谨性上可能需要读者自己去甄别和佐证,但它却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一份无可替代的、充满温度和人性的第一手资料,让冰冷的历史事件重新获得了血肉和情感的重量,读起来让人既沉重又感慨万千。
评分从内容组织和史料的系统性来看,这本书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片段式拼图”构建方法。它似乎不是按照严格的编年体或事件顺序来编排,而是更倾向于围绕几个核心人物或特定战役的口述回忆来展开,这使得全书的结构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或者说是多维度的交织感。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才能将这些分散的记忆点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对华南游击队抗战全景的认知。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是,它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出个体经验的深度,每一个回忆片段都像是一块精雕细琢的玉佩,独立存在时已然光彩夺目。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挑战,即在宏观层面上,不同回忆之间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出现对同一事件不同角度的描述,这反而要求读者必须戴上“历史研究者”的眼镜,去比对和整合信息,而非被动接受。这种结构安排,无疑更贴近“回忆史料”的本质——它不是结论,而是构建结论的基础砖石,充满着待挖掘的潜力。
评分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思情绪,这种情绪源自于对历史复杂性的重新认识。它迫使我跳出过去习惯于接受的简化叙事,去直面战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多面性。这些回忆史料,虽然焦点集中于“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这一特定群体,但其所折射出的,是整个民族在极端压力下所展现出的韧性与牺牲。书中的叙述者们,他们的动机、他们的恐惧、他们胜利时的喜悦和失败时的痛苦,都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英雄”这一概念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标签,而是由无数个有血有肉、会犯错、会犹豫的普通人共同铸就的。这种对历史人物“去神化”的处理,实际上是对他们真正贡献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致敬。它提醒我们,历史的宏伟篇章,最终是由无数个微小、具体而又无比坚定的个人选择汇集而成的,这种深刻的个体意识与集体行动的张力,是这本书留给我最宝贵、也最值得深思的遗产。
评分这本书在历史细节的呈现上,达到了令人瞩目的细致程度,这无疑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它没有停留在对重大战役的概述上,而是深入到了游击队员的日常生存状态和具体战术运用层面。例如,对于物资匮乏年代的后勤补给策略,书中详细记录了如何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群众基础来筹措弹药和食物,这些细节对于研究敌后战场的生存智慧是至关重要的。再比如,在描述某次突围行动时,书中细致到连使用的武器型号、队员之间的呼叫信号,乃至当时的天气情况都有所提及,这种近乎于“现场复盘”的记录,极大地增强了历史事件的可信度和现场感。这种对微观细节的执着,使得研究者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游击战术在特定环境下是如何因地制宜地被调整和执行的。正是这些被主流历史叙事常常忽略的“边角料”,构成了理解那段艰苦抗战历程最坚实的证据链条,让人不得不对口述者惊人的记忆力和记录者的细致工作表示钦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说实话,初拿到手的时候,我有点儿出乎意料。封面的设计风格非常朴实,几乎没有花哨的元素,那种深沉的色调和略显粗粝的纸张质感,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了那个年代的严肃和厚重。它不像现在很多历史书籍那样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反而选择了一种近乎于档案文献的呈现方式,这无疑为全书定下了一个基调——这不是轻松的阅读,而是对历史的庄重回望。书脊上的字体选择也很有讲究,笔画刚劲有力,仿佛每一笔都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坚韧和不屈。内页的排版,看得出来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留白也把握得不错,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相对较低。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在一些关键的历史照片或地图的印刷质量上再做一些提升,例如采用更高精度的铜版纸局部印刷,想必会更符合史料的珍贵性。整体而言,这本实体书的制作,传递出一种“内容为王”的理念,将重点完全放在了文字的承载之上,这种克制而有力的包装手法,很符合一本严肃历史回忆录应有的姿态,让人在翻开之前,就对即将面对的史料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