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 漓江出版社 9787540782672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 漓江出版社 978754078267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明代文学
  • 冯梦龙
  • 东周列国
  • 古典文学
  • 历史故事
  • 通俗小说
  • 漓江出版社
  • 文学经典
  • 古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2672
商品编码:29977972489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东周列国志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40782672
定价:45 元 本店价:27 元
折扣:【60】 节省:18 元
分类:  →  
货号:1725325
图书简介 《东周列国志》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其中所叙述的历史,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所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它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与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九州方舆志》 作者: 李泰白 出版社: 鸿儒文化 ISBN: 9787876543210 --- 卷一:山海之形,九州之始 引言: 夫地者,万物之所载,形者,天地之所赋。自太古洪荒,盘古开辟,神州大地始具雏形。《九州方舆志》一书,旨在穷尽山川之脉络,探究河流之源流,记录古今地理之变迁,乃考据地理、勘探山川之圭臬也。此书不涉人事兴衰,但求方舆之实录,以地理之宏大,映衬人世之渺小。 第一章:昆仑之巅与四极之界 本书开篇,聚焦于神州的脊梁——昆仑山脉。详细描绘了昆仑山脉的走向、主要山峰的高度、冰川的分布,以及其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位。从昆仑向外,逐一考察了东、南、西、北四极之地。 东极: 论述东海之滨的潮汐规律,记录了古代渔民出海的航线与禁忌,特别是对“扶桑”一说的地理推测,不求证实,但求罗列古代文献中的各种异说。 南极: 重点描摹了岭南、百越之地的气候特征与植被分布。详述了古代瘴疠之地的考察方法,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理屏障作用。 西极: 深入探讨了河西走廊、葱岭以西的广阔疆域。记录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水源点与关隘的险要之处,特别强调了沙漠腹地的气候极端性。 北极: 记录了长城以北的草原与漠北。分析了游牧民族迁徙与水草丰美的关系,记录了古代北方冰冻线的季节性变化。 第二章:五岳定型与九江汇流 古代对山川的认知,常以“五岳”为尊,以“九江”为脉。本章详述了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的地理特征及其在古代祭祀文化中的地位。 五岳考察: 以实地测量结合古代文献对比,记录了五岳各自的岩层结构、植被垂直带谱,以及其在天文观测中的作用。例如,泰山主峰的日出方位与历法推算。 九江水系: 详尽描绘了长江(沱江)、黄河(大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域面积和泥沙含量变化。重点分析了黄河泛滥对中原平原地貌的塑造过程,并记录了古代治理黄河的工程遗迹。对洞庭湖、鄱阳湖等重要湖泊的面积变迁进行了历史性梳理。 卷二:九州重构与名胜古迹(地理学视角) 第三章:上古九州的地理学复原 古代典籍中常提及“九州”的概念,如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本章尝试用现代地理学的视角,结合考古发现和水文地质资料,对上古九州的地理界限进行科学推测与界定,而非拘泥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描述。 冀州与兖州: 重点分析了黄河改道对冀、兖两州分界的影响,探讨了古齐鲁之地与中原腹地的自然分界线。 荆州与扬州: 考察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过程,分析了洞庭、洪湖地区古代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以及南方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 雍州与梁州: 聚焦于关中盆地与秦岭的地理特征。记录了秦岭的横断山脉构造,及其对南北气候和物种隔离的影响。 第四章:古都遗址的地理环境分析 本书不评论都城的政治兴衰,仅从地理学角度剖析古代都城选址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长安与洛阳: 分析了关中平原的易守难攻特性(地势)、渭水与洛水的供水能力,以及其周边土壤的承载力。记录了古代城垣选址与城内水系的关系。 南京(建康)的江防考量: 详细描述了长江曲流对建康的防御优势,以及湿热气候对城防和物资储存带来的挑战。 燕京的边塞背景: 分析了燕地(北京)背靠燕山、面向华北平原的地理位置,如何使其成为历代王朝抵御北方游牧势力的前沿阵地。 卷三:物产之源与气候变迁的印记 第五章:矿产与水利资源的分布记录 地理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本章侧重于记载古代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地及其开采难度。 盐铁之地: 记录了古代重要的盐场(如河东盐池)的形成机制,以及南方富含铜、锡、铅等金属的矿区分布。对古代冶铁业集中地的水力条件进行了分析。 土质与农业: 分布记录了黑土、黄土、红壤、紫砂土的分布区域,并简要说明了古代特定区域(如蜀中)因其独特的土壤结构而盛产特定作物的地理原因。 第六章:气候的印记与古迹的消逝 本书最后一部分,通过对古代建筑、古河道、古海岸线的考察,来推断历史上的气候波动。 海岸线的变迁: 通过对比宋代、唐代的港口位置与现代地理图,推测沿海地区泥沙淤积的速度与海平面微小的升降对人类聚落的影响。 古运河的地理挑战: 深入分析了隋唐大运河的漕运路线选择,特别是漕运过程中对水泵、船闸等水利设施的要求,以及这些设施在不同地段(如黄淮平原的低洼地带)所面临的自然压力。 冰川与雪线的记录: 引用古代诗文、地方志中关于极端天气(如大雪封山、长期干旱)的记载,结合现代地质学对冰川退缩的研究,勾勒出近两千年内神州气候的宏观变化趋势。 --- 结语: 《九州方舆志》不求描述王朝的兴衰更迭,亦不描摹英雄的壮志豪情。其心在于“格物致知”,穷尽大地之形,记录山河之态。此书献于后世之方士、地理学家、水利工程师以及一切仰慕山河之壮丽者。读此书,可知大地之厚重,方知人世之微尘也。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它构筑了我们对“周代”及之后漫长历史阶段形成的一种集体文化记忆和审美范式。很多后世的文学、戏剧、乃至影视作品在描绘那个时代时,无不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其叙事母题和人物形象设定的影响。阅读它,不仅是在回顾历史,更是在追溯我们文化基因中的一部分源头。对于一个渴望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核心价值和权力运作逻辑的人来说,这部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口。它教会我们如何在权力的角斗场中辨识忠奸、理解兴衰的规律,那些关于政治智慧、军事谋略乃至人际关系的教训,跨越了数千年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智慧对话。

评分

这部作品在历史细节的考据和民间传说的融合方面,展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平衡艺术。它既保留了史料的骨架,又通过生动的民间叙事和文学化的加工,为历史人物注入了血肉和灵魂。很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典故,比如“卧薪尝胆”、“唇亡齿寒”等等,在这部书中都有着淋漓尽致的铺陈和详尽的背景交代。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在于,它极大地降低了理解古代政治斗争的门槛,让深奥的历史哲学以平易近人的故事形式得以传播。当然,也正因为它吸收了大量的稗官野史和民间评话的元素,使得某些情节的真实性需要读者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但这恰恰是它作为一部“志怪通俗小说”的魅力所在——它提供了历史的“可能性”,而非仅仅是冰冷的“定论”。这种亦史亦文的独特风格,是其区别于正史的重要标志。

评分

初读这部大部头,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冯梦龙先生叙事功力的精湛与深邃。他并非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者,而是将冷峻的历史事实熔铸成了活生生的传奇画卷。那种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捕捉,对朝堂风云的波谲诡谲的刻画,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举例来说,无论是春秋五霸间那种貌合神离的联盟,还是战国七雄间你死我活的博弈,作者总能精准地把握住关键的冲突点,用富有张力的语言将其展现出来。阅读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代入到那个群星璀璨又暗流涌动的时代,为那些雄主枭臣的智谋胆识而赞叹,也为那些历史的必然性带来的悲剧性而扼腕叹息。这种叙事节奏的掌控力,使得即便是对历史细节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被故事本身强大的生命力所吸引,让人欲罢不能,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翻过了好几十页。

评分

这本《东周列国志》的印刷和装帧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摸上去有一种老派书籍的厚重感。装帧设计上,封面采用了古典的图纹,配色典雅而不失庄重,让人一翻开就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尤其要提的是,这次漓江出版社的版本在排版上做了很人性化的处理,字号大小适中,行距也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像我这样需要戴老花镜的“老读者”,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惫。很多古代典籍的再版,常常在排版细节上偷工减料,导致阅读体验大打折扣,但这一本显然是下了功夫的,充分考虑到了现代读者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形式与内容并重”。书脊的烫金工艺也十分精致,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体现了出版方对这部经典的尊重。每一次拿起它,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对古代匠心的致敬,从物理层面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和愉悦度。

评分

总而言之,这次的阅读体验是一次非常充实和愉快的旅程。我特别欣赏出版社在维护经典原貌与提升现代阅读体验之间所做的努力。相较于一些只求速度、内容粗糙的再版,这本《东周列国志》明显带着一种对文化的敬畏心和对读者的责任感。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艺术品。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权力斗争、英雄气概以及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充满好奇,这本书绝对是一个绝佳的起点,它用丰富而饱满的笔触,为你拉开了那段宏大历史的帷幕,让你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春秋战国那“礼崩乐坏”却又“群英荟萃”的独特魅力。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历史文学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