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孟子
定價:18.00元
作者:萬麗華,藍旭注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10105272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孟子名軻,錶字無傳,戰國時鄒國人。具體生卒年月不詳,古今有多種推斷,通行的說法大緻有兩種,即前322年-前289年,或前385年一前304年。
孟軻是魯國貴族孟孫氏之後,齣世時,傢道已衰落,是沒落貴族的後裔。據說他的父親名激,在孟軻很小的時候就去世瞭,孟軻的主要由母親撫養成人。孟母很重視對孟子的教育,曆史上廣泛流傳著“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的故事,足見其良苦用心“。在母親的精心教誨下,孟軻度過瞭充實的少年時代。
本書是繼《論語》以後重要的儒傢經典,記述瞭孟軻一生的主要言行,突齣地記述瞭孟軻主張仁義、反對和武力兼並的政治思想,以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全書語言生動,比喻深刻,論證有力,文章氣勢雄偉,在我國曆史上具有重大影響。
目錄
捲一·梁惠王上
捲二·梁惠王下
捲三·公孫醜上
捲四·公孫醜下
捲五·滕文公上
捲六·滕文公下
捲七·離婁上
捲八·離婁下
捲九·萬章上
捲十·萬章下
捲十一·告子上
捲十二·告子下
捲十三·盡心上
捲十四·盡心下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部著作給我的感覺是雄辯,充滿瞭力量和說服力。它不是那種溫吞水似的勸導,而是帶著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直擊核心問題。作者對當時各國統治者的批評,言辭犀利,毫不留情,體現瞭他對百姓疾苦的深切關懷。這種“民貴君輕”的思想,在那個等級森嚴的時代,無疑是石破天驚的。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那種強烈的使命感所感染,想象著知識分子如何以筆為劍,為天下百姓仗義執言。書中的排比句式和反復強調,使得其論點極具穿透力,即便是隔著兩韆多年的時光,依然能感受到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對於那些熱衷於探究中國古代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是繞不開的寶藏。它提供瞭一個考察古代思想傢如何構建理想社會藍圖的絕佳樣本,其邏輯的嚴謹性和情感的真摯性,讓人肅然起敬。
評分這部書的行文風格,有一種獨特的節奏感和音樂性,即使是用現代白話去想象當時的語境,也能感受到其內在的韻律之美。它不像後世某些經書那樣充滿瞭宗教式的虔誠,而是洋溢著一種入世的、積極的人文關懷。全書的核心思想,都在引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一個具備高尚德行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我尤其欣賞作者對“變”與“不變”的探討,他既強調瞭人性中永恒的善的底色,也承認瞭社會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這種辯證的視角非常成熟。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重溫這些關於“安身立命”的根本性追問,反而有種安定心神的作用。它不是教你如何快速成功,而是教你如何建立一個穩固的內在支撐,讓你在任何風浪中都能找到依靠。每一次翻開,都像是在進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與精神洗禮,讓人對“何為至善”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最直觀的感受是它那樸素卻又蘊含力量的裝幀,那種中華書局一貫的紮實感,讓人覺得捧在手裏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遺産。翻開內頁,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初看之下或許會讓人有些畏懼,但隻要耐下性子去品味,便會發現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它像是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河,時而激昂澎湃,論及民生疾苦,時而平緩如鏡,探討個體修養的精微之處。最讓我震撼的是它對“性善論”的堅定維護,這在那個時代無疑是一種極具前瞻性的觀點。作者以其如椽巨筆,駁斥瞭那些悲觀的論調,為人類精神注入瞭一劑強心針。我常常在閱讀那些對話片段時,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氣勢,仿佛置身於那個戰國風雲的年代,親耳聆聽這些關乎天下蒼生的激辯。此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審視自身、衡量世界的標準,一個超越瞭時代局限的價值錨點。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接觸這類先秦經典,心理上是有抗拒的,總覺得文字過於古奧,難以親近。然而,這本特定版本的譯注做得相當到位,詳略得宜,為現代讀者架設瞭一座堅實的橋梁。注釋部分沒有那種過度解讀或牽強附會的傾嚮,而是忠實地還原瞭原文的語境和思想脈絡。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生動的比喻,比如“揠苗助長”之類的故事,雖然簡單,卻將一個深刻的道理用最直白的方式呈現齣來,令人過目難忘。這本書不僅僅是哲學著作,更像是古代的政治教科書,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君王之道與臣子之責,指齣瞭何為真正的“王道”治理。讀著讀著,你會發現那些看似陳舊的道理,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依然具有極強的警示意義,提醒我們在追求效率和物質進步的同時,不能遺忘瞭人性的根本和道德的基石。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一次耐心的修行,每一次深入,都有新的收獲。
評分這部經典讀來,總感覺像是與一位古老的智者在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書中的文字並非那種晦澀難懂的古文堆砌,而是充滿瞭哲思的火花,每一個論斷都像是一把精準的鑰匙,打開瞭我們對人性、對治理國傢的深層理解。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仁義”的闡述,他並非空談口號,而是將其與個體修養、傢庭倫理乃至國傢興衰緊密聯係起來,構建瞭一個完整而自洽的道德體係。讀到那些關於“擴充吾之浩然之氣”的段落時,我常常會停下來,沉思良久,想象著那位先賢在稷下學宮中慷慨陳詞的場景。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實用性,它不僅僅是曆史的記載,更是為人處世的指南。它教導我們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堅守本心,如何在權力的誘惑麵前保持清醒。每一次重讀,都能從中發掘齣新的感悟,仿佛那智慧的光芒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愈發璀璨,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書中的辯駁場景,尤其精彩,邏輯之嚴密,論證之有力,讓人不得不為之摺服,深感古人的思辨能力之高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