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宣揚,浙江杭州人,國務院外國專傢局特聘“海外名師”,2010年8月至今為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歐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2004-2010年7月為同濟大學特聘華裔法籍專傢,時任同濟大學歐洲文化研究院院長兼法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精通英、法、德、俄及印尼文,近30多年在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持續進行實際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的觀察分析及學術調查研究,長期從事哲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點方嚮為:(1)當代法國哲學;(2)德國哲學史;(3)當代社會理論以及當代藝術評論。
主要著作:《福柯的生存美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15;《流行文化社會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15;《魯曼社會係統理論與現代性》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16;《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16;《畢加索與當代藝術》,人民齣版社,2014;《後現代:思想與藝術的悖論》,北京大學齣版社,2013 ;《對話》(Le Dialogue),與程抱一院士閤著,北京大學齣版社,2011;《存在主義》,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2016;《結構主義》,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2017(高宣揚文集,10捲本)。
自20世紀50年代起,列維-斯特勞斯和他所奠定的結構主義轟動瞭整個歐洲,嬗變成一股影響深遠的社會思潮,它不僅是哲學的、也是人類學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文學藝術的、更是實際生活經驗的。它代錶的是一種對整個世界、整個人類社會及曆史新的思想體係和研究方法。本書從結構主義的淵源、形成及發展,綜述它和各學科之間的聯係,引導我們進入結構主義極具革命性的、豐富有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中心。
豆瓣竟然沒有人讀過這本書?最後更新的兩章很有價值:結構主義是一種科學的野心緻幻劑:讓我們相信,我們可以科學的,同時還如此走捷徑的觸摸到萬物之心。
評分##讀完之後的感受是,這本書與其叫結構主義,不如叫《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 可以看齣高老師對於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研究比較多或者說瞭解比較多,那他對其他人的思想雖然也多有引用,並且龐爭博弈很豐富,但是可見瞭解並不精確,尤其是對於羅蘭.巴特的一些著作概括...
評分 評分##大量的引用很是影響閱讀
評分##門外漢不敢多言
評分 評分##門外漢不敢多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