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阿多,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史傢、希臘哲學專傢。1991年為法蘭西學院名譽教授。他主要從事古希臘、古羅馬哲學和宗教研究。最初的研究關注希臘思想和基督教之間的關係,後關注新柏拉圖神秘主義和泛希臘時期的哲學。他的《古代哲學的智慧 》(1995)和《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2001)等作品在法國反響很大。
哲學首先是一種活動,而不是靜態的知識;
哲學是對智慧的愛,而不是智慧本身;
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學院被教授的學問。
何為哲學? 學院傳統對這個問題的迴答通常是在理論和體係中演繹,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衊視“智慧”的偏見之下推理。
阿多是一個利用古代哲學來闡述自己思想的哲學傢,在他看來,哲學是一種生活的經驗,而不是一堆教條。他對於“何為哲學”這個問題,給齣瞭一個全新的迴答: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甚至從前蘇格拉底時期以來,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學總是來自為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待普遍世界觀的方式,是對於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動選擇。古代哲學因此不是一種體係,它是為“智慧”做的準備練習,是一種精神實踐。
##“今天隻有哲學教授,沒有哲人。”梭羅的這句名言印在書的內頁裏,仿佛昭示著一種哲學的荒謬。 我相信不止一個人會這樣認為,我們在學校學習的哲學正日漸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通過架空哲學的概念,進行空洞的論辯,邏輯的推演,上升至一種理論或者流派,這就是哲學。我們通過哲...
評分事非經過不知難。如果一個國傢,站在人文學科頂端的那群人還是那群智商最高的人,這個國傢的人文教育就是失敗的。人文不同於科學,不在於學習的具體內容不同,那是小道,真正的不同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對於柏拉圖來說,科學和知識從來不是純理論、純抽象的知識,可以被現成地放置在靈魂裏。正如已經提及的那樣,當蘇格拉底說美德是知識時,他不是把知識理解為關於善的、純粹抽象的認識,而是選擇並需要善的認識——換言之,一種思想、意誌和欲望在其中是統一的內在稟賦。對於柏拉圖來說,如果美德是知識的話,那麼知識本身也是美德。知識是對人的訓練,是對性格進行緩慢而睏難的教育——一種善的生活。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當我說我是一個人文學習者/工作者時,我到底在說什麼。
評分 評分##“在柏拉圖《會飲篇》中‘哲人’的定義”這部分比較有啓發。厄洛斯、蘇格拉底、哲人的形象是同一的,愛者追求的是美,而智慧最美。哲學是反諷的和悲劇的,哲人對智慧充滿愛欲,但自知其無知。“哲學被自己所缺乏的東西所規定。”
評分##本書可謂難得一見的大師級作品,裏麵包含瞭阿多教授傑齣的研究結晶。他用深遂而原創的觀點,以及優美的語言,為大傢開啓瞭一條通往古代哲學的嶄新道路。此外,本書還提齣瞭一項哲學的新任務:讓所有專業與非專業人士都對哲學産生興趣,都將哲學看作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
評分事非經過不知難。如果一個國傢,站在人文學科頂端的那群人還是那群智商最高的人,這個國傢的人文教育就是失敗的。人文不同於科學,不在於學習的具體內容不同,那是小道,真正的不同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對於柏拉圖來說,科學和知識從來不是純理論、純抽象的知識,可以被現成地放置在靈魂裏。正如已經提及的那樣,當蘇格拉底說美德是知識時,他不是把知識理解為關於善的、純粹抽象的認識,而是選擇並需要善的認識——換言之,一種思想、意誌和欲望在其中是統一的內在稟賦。對於柏拉圖來說,如果美德是知識的話,那麼知識本身也是美德。知識是對人的訓練,是對性格進行緩慢而睏難的教育——一種善的生活。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當我說我是一個人文學習者/工作者時,我到底在說什麼。
評分##不知道為什麼:讀到亞裏士多德後,我就不想再讀下去瞭。 難得上海有這麼一個長鞦,鞦高氣爽,大朵大朵的雪白的輕雲在藍天裏懶散而悠閑,鞦風又一次翻開我書桌上這本看上去猶如金鞦藍天白雲一般簡潔清爽的《古代哲學的智慧》時,我也就順勢再次翻開它。前不久,就在看見書目齣現在豆瓣不久,發現繼作者過世之後,譯者張憲也在作古瞭。...
評分##重讀,還是五顆星。中間有些部分可以跳過。一個缺陷:翻譯的時候在外國人的中文名的後麵沒有加上原名,妨礙瞭進一步地查閱相關作者的書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