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刑事证据法学(第二版)
:45.00元
作者:刘广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30019823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三编,分别为总论、刑事证据论、刑事证明论,全书共十四章,对刑事证据的基础理论,实务问题都进行了论述。本书在研究的深度、创新性和反映学术前沿的动态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本书分为三编,分别为总论、刑事证据论、刑事证明论,全书共十四章。本书在研究的深度、创新性和反映学术前沿的动态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此次修订,对于版出版之后新修订和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的新内容予以吸收,大幅度删改了相关内容。本书不仅能够为法学院校开设刑事证据法学提供教科书,也能为司法实践提供学术的参考。
目录
编 总 论
章 刑事证据法学概述 3
节 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3
一、从证据学到证据法学 3
二、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5
第二节 刑事证据法学的体系 8
一、刑事证据法学体系的概念 8
二、本书的体系安排 9
第三节 刑事证据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0
一、与民事证据法学、行政证据法学的关系 10
二、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 10
三、与刑事侦查学、法医学的关系 11
第四节 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11
一、比较与借鉴相结合 12
二、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2
三、刑事证据立法研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 13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15
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 15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5
二、神示证据制度的证明方法 16
三、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18
第二节 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19
一、法定证据制度 19
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22
第三节 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24
一、英美法系证据规则的产生 24
二、英美法系证据规则的内容 25
三、对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评价 26
第四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27
一、中国古代证据制度 27
二、中国近现代证据制度 31
三、新中国证据制度 33
第三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38
节 刑事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 39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证据法 39
二、作为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认识论的特殊性 42
第二节 刑事证据制度的价值论基础 45
一、秩序 45
二、自由 46
三、效益 47
第三节 刑事证据制度的程序正义论基础 48
一、保证案件当事人充分参与,实现诉讼双方的平等对抗 49
二、法官保持中立 50
三、判决说明理由 51
第四节 刑事证据制度不同理论基础间体现的价值选择与权衡 52
一、刑事证据制度不同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 52
二、不同证据理论基础中所体现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平衡 53
第四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58
节 证据裁判原则 59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59
二、证据裁判原则的内容 60
三、证据裁判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 63
第二节 自由心证原则 64
一、自由心证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64
二、自由心证原则的内容 66
三、对自由心证原则的保障和制约 67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对自由心证原则的探讨 68
第三节 直接言词原则 70
一、直接言词原则概念和意义 70
二、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的关系 72
三、直接言词原则的适用 74
四、直接言词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贯彻 76
第五章 刑事证据规则 79
节 刑事证据规则概述 79
一、刑事证据规则的含义 79
二、刑事证据规则的分类 80
三、刑事证据规则的功能 82
第二节 国外主要证据规则 84
一、关联性规则 84
二、可采性规则 86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88
四、自白任意性规则 94
五、传闻证据规则 97
六、意见证据规则 105
七、佳证据规则 107
八、补强规则 109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 110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11
二、自白任意性规则 120
三、补强证据规则 121
四、证人等作证规则 122
五、意见证据规则 124
六、原始证据优先规则 124
第二编 刑事证据论
第六章 刑事证据概述 129
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 129
一、证据概念的相关学说 129
二、我国立法对于刑事证据的界定 131
三、作为定案根据的刑事证据 133
第二节 作为定案根据的刑事证据的基本特征 134
一、刑事证据基本特征概述 134
二、刑事证据的客观性 134
三、刑事证据的关联性 137
四、刑事证据的合法性 138
五、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140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142
一、证明力与证据能力概述 142
二、刑事证据的证明力 143
三、刑事证据的证据能力 144
四、行政执法证据转化 146
第四节 刑事证据的主要功能 148
一、法律功能 148
二、社会功能 149
第七章 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 151
节 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概述 152
第二节 物 证 152
一、物证的概念和特点 152
二、物证的分类 154
三、物证的意义 155
四、对物证的审查和判断 155
第三节 书 证 156
一、书证的概念和特点 156
二、书证的分类 157
三、书证的意义 158
四、对书证的审查和判断 159
第四节 证人证言 159
一、证人的概念与证人资格 159
二、证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162
三、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征 165
四、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和构成要素 166
五、证人证言的意义 167
六、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和判断 168
第五节 被害人陈述 168
一、被害人陈述的概念 168
二、被害人陈述的特点 169
三、被害人陈述的意义 170
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 171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 171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173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意义 174
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与判断 175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 176
第七节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179
一、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概念 179
二、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特点 180
三、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种类 181
四、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作用 182
五、对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审查与判断 182
第八节 鉴定意见 183
一、鉴定的概念和种类 183
二、鉴定人的条件及特点 184
三、鉴定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186
四、鉴定意见的概念和特点 186
五、鉴定意见的作用 187
六、对鉴定意见的审查与判断 188
第九节 视听资料 189
一、视听资料的概念 189
二、视听资料的特点 190
三、视听资料的种类 191
四、对视听资料的审查与判断 192
第十节 电子数据 193
一、电子数据的概念 193
二、电子数据的法律地位 194
三、电子数据的特点和意义 195
四、对电子数据的审查与判断 196
第十一节 其他证据种类探讨 196
一、测谎结论 196
二、社会调查报告 198
第八章 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 201
节 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概述 201
一、刑事证据理论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01
二、对刑事证据进行理论分类应当遵循的原则 202
三、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和法定种类的关系 202
第二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203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划分 203
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 204
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运用规则 205
第三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206
一、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划分标准及具体划分 206
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特点 207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208
第四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209
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划分的标准及其具体划分 209
二、传来证据和传闻证据的区别 209
三、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特点及划分意义 210
四、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211
第五节 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证据 212
一、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
划分的标准及具体划分 212
二、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
的运用规则 213
第六节 刑事证据的其他理论分类 214
一、主证据与补强证据 214
二、实体证据和程序证据 215
三、定罪证据和量刑证据 216
第三编 刑事证明论
第九章 刑事证明概述 221
节 刑事证明的概念与特征 221
一、证明与释明 222
我是一位长期受到慢性疼痛困扰的读者,尝试过各种西医、中医的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翻开了《筋柔百病消》。刚开始,我对书中提到的“筋”的概念感到有些模糊,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书中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阐述所吸引。它没有给出包治百病的承诺,而是非常实在地讲解了“筋”在人体生理功能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练习来改善“筋”的状态。书中对一些常见的疼痛,比如腰腿痛、关节僵硬等,给出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并且详细解释了每个动作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我选择了书中介绍的几个针对腰部和腿部的拉伸动作,坚持练习了两个月。令我惊喜的是,我困扰多年的腰部疼痛竟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活动范围也比以前大了很多。这种通过简单易行的练习来改善身体状况的方式,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和鼓舞。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改善身体状况的希望,也让我更加相信,身体的自愈能力是无限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触动不仅仅是关于身体的健康,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启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忽视了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习惯于用药物或暂时的休息来掩盖问题,而《筋柔百病消》这本书却像一位慈祥的长者,耐心地教导我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书中对于“筋”与情绪、睡眠、甚至心理状态之间联系的探讨,让我感到非常新颖。我一直以为身体和心理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按照书中的方法,每天花一点时间来舒展我的“筋”,我不仅感觉到身体变得更加轻松,连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那些曾经让我辗转反侧的失眠,也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善。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健康,是一种整体的和谐,是身体、心理和精神的统一。这本书让我开始放慢脚步,去关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去感受身体带来的宁静与力量。
评分读完《筋柔百病消》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落地”的解决思路。过去,我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从各种奇特的食疗到高强度的运动,但效果往往是短暂的,而且有些方法甚至让我感到身体不适。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推崇激进的疗法,而是强调循序渐进,从最根本的“筋”的放松和舒展入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个动作的详细拆解和指导,图文并茂,每一个角度、每一个力度的把握都清晰可见。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刚开始觉得有些吃力,甚至有些疼痛,但坚持了几周之后,我惊喜地发现,长期困扰我的肩颈疼痛竟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这种“静待花开”式的疗愈过程,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它不像那些速效的“秘方”,而是真正地在帮助身体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和平衡。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案例,分享了不同人群通过调整“筋”的状态而改善健康的经历,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动力。它让我明白,身体的健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细致的自我关怀来实现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养生保健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内容大同小异,很多都充斥着夸大其词和故弄玄虚。然而,《筋柔百病消》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它的内容并没有像很多养生书那样,上来就告诉你吃什么、做什么运动能延年益寿,而是从一个非常基础且被忽视的层面切入——“筋”。我之前从未深入了解过“筋”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总觉得它只是连接骨骼和肌肉的普通组织。但这本书通过层层递进的讲解,让我逐渐认识到,原来“筋”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身体的气血运行、关节的灵活性,甚至内脏的功能。书中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生理知识描绘得清晰明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筋”的“不适”迹象的描述,很多我之前认为是“小毛病”的身体反应,比如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甚至是某些莫名的疲惫感,竟然都与“筋”的紧张和僵硬有关。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不再仅仅关注表面的症状,而是去探索它们深层次的原因。它打开了我对身体的另一种认知方式,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就隐藏在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评分《筋柔百病消》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健康观念。我过去一直认为,要保持健康,就必须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或者服用各种保健品。然而,这本书却让我认识到,身体的健康并非一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可以从最基本、最温和的方式开始。书中对“筋”的细致描绘,让我对身体的认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之前从未想过,身体的僵硬和不适,竟然与“筋”的长期紧张有关。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讲解了“筋”的重要性,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练习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筋”的保养的论述,它强调的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自我关怀,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疗法”。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一些日常放松动作,虽然很简单,但效果却让我意想不到。每天坚持做完这些动作,我能明显感觉到身体变得更加放松,精神也更加饱满。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健康,是与身体和谐相处,是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并给予它恰当的关怀。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健康、更舒适生活的大门。
评分正品,好书!
评分有真东西
评分赞!
评分了解一下
评分赞!
评分赞!
评分很实用的一本书,结合临床。
评分還不錯的書籍啊啊阿啊啊阿啊啊
评分印刷质量很好,要好好学习胥老师讲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