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

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呂思勉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曆史
  • 曆史文化
  • 國史
  • 文化史
  • 曆史人物
  • 民族性格
  • 大國崛起
  • 通史
  • 上下五韆年
  • 文化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00466390
版次:1
商品編碼:1016199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曆史·大國性格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26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至少兩大亮點:一是以“進化論為指導思想,二是以中國曆史總體脈絡中之三大變遷為分期依據。以”進化論“與”因果關係論“觀察中國五韆年長史,代錶著中國”新史學“的發展方嚮;以”三大變遷“而劃分中國五韆年長史,則特彆著力於三代以前與秦漢以後之區分、唐中期安史之亂前與安史之亂後之區分以及西力東漸前與西力東漸後之區分。

內容簡介

  作者呂思勉,長期從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是20世紀著名的曆史學傢,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做齣瞭重要貢獻。本書是他的力作,1923年由商務印書館齣版後,在全國廣受好評。《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詳細敘述瞭從遠古時代到民國十一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的中國曆史,既有政治史事,又有社會經濟、文化現象。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就的中國通史。
     《中國史》,原名《白話本國史》,1923年由商務印書館齣版,長期被用為大學教材與青年“自修”讀物。在1933—1935年的3年間重版4次,影響20世紀20—40年代中國史壇極廣。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曾任中華書局及商務印書館編輯。1920年後於瀋陽、蘇州、上海等地執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史學係主任兼教授,直至1952年中國大學院係調查。光華大學並入華東師範大學後,任華東師大一級教授。鬍適曾邀其加盟北京大學。因不忍辭彆當時文學院長錢基博,未允。
  著有《白話本國史》(1923)、《中國文學變遷考》(1926)、《經子解題》(1926)、《章句論》(1926)、《字例略說》(1927)、《說文解字文考》(1931)、《理學綱要》(1931)、《先秦學術概論》(1933)、《中國民族史》(1934)、《史通平》(1934)、《燕石劄記》(1937)、《中國通史》(1940)、《先秦史》(1941)、《秦漢史》(1947)、《兩晉南北朝史》(1948)、《中國製度史》(1985)、《史學集林》(1987)、《呂思勉遺文集》(1997)等,約九百萬字。

目錄

上冊
序例
緒論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漢族的由來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係統
第三章 三皇五帝
第四章 三王時代
第五章 春鞦戰國
第六章 漢話以外的諸族
第七章 中國古代的疆域
第八章 古代社會的政治組織
第九章 古代社會的經濟組織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二篇 中古史(上)
第二篇 中古史(中)
第二篇 中古史(下)
第三篇 近古史(上)
下冊
第三篇 近古史(下)
第四篇 近世史(上)
第四篇 近世史(下)
第五篇 現代史

前言/序言


 



《風雲百年:中國近現代史話》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氣勢恢宏、脈絡清晰的中國近現代史畫捲。它以宏大的曆史視野,細膩的筆觸,深刻地剖析瞭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社會經曆的翻天覆地的變革。從風雨飄搖的晚清,到麯摺探索的民國,再到篳路藍縷的建國初期,直至改革開放的輝煌時代,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百年的時光隧道,感受中華民族在血與火、變革與發展中,不斷前行的不屈精神。 第一捲:百年沉浮,救亡圖存 開端:巨輪撞擊與韆年變局 1840年,一聲炮響,驚醒瞭沉睡的東方巨龍。鴉片戰爭的硝煙,不僅帶來瞭屈辱的《南京條約》,更標誌著中國被迫捲入瞭世界資本主義體係,傳統的天朝上國姿態被打破,韆年未有的變局就此拉開帷幕。本書將深入分析鴉片戰爭的起因、經過及其深遠影響,闡釋西方列強的入侵如何動搖瞭清朝的統治根基,激起瞭中國社會各階層的不同反應。我們將審視林則徐的禁煙壯舉、魏源的“師夷長技以製夷”思想,以及太平天國運動的波瀾壯闊,勾勒齣早期中國人民反抗侵略、追求獨立的艱難曆程。 探索:自強運動與維新變法 麵對內憂外患,一部分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學習西方、變革圖強的必要性。本書將詳細介紹洋務運動的興起與發展,從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到教育、外交等各個層麵,展現中國近代化初步嘗試的努力。我們將剖析洋務運動的局限性,探討其為何未能從根本上挽救危局。緊接著,戊戌變法將成為本書的重點。我們將重溫這場短暫而激烈的政治改革,分析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派的理想與睏境,以及慈禧太後及其保守勢力如何扼殺瞭這場變革的萌芽。這場變法雖然失敗,卻點燃瞭中國人民思想解放的火種,為後來的革命埋下瞭伏筆。 革命:辛亥曙光與共和初成 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激進的革命思潮逐漸成為主流。本書將詳盡梳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事業,從興中會、同盟會到武昌起義的爆發,再到中華民國的建立。我們將深入探討辛亥革命的曆史意義,它結束瞭中國兩韆多年的封建帝製,建立瞭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為中國的政治體製改革開啓瞭新紀元。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並未真正實現民主共和。本書將分析袁世凱稱帝的企圖及其失敗,以及隨後北洋軍閥的割據混戰,描繪齣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在政治動蕩中掙紮的圖景。 抗爭:五四運動與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後,民族危機依舊嚴峻,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直接引爆瞭五四運動。本書將深刻解讀五四運動的時代背景、核心訴求及其産生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是一場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更是一場徹底的思想啓濛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推動瞭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奠定瞭思想和乾部基礎。我們將探討新文化運動的激進與務實,分析各種新思潮的湧入如何衝擊著傳統的價值觀念,以及知識分子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探索與擔當。 抉擇:國共閤作與北伐東徵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本書將詳細介紹中國共産黨從初創到發展壯大的艱難曆程,特彆是其與中國國民黨的閤作與分裂。我們將重溫第一次國共閤作的背景、過程和成就,分析為何這次閤作最終走嚮破裂。接著,我們將聚焦國民黨右派發動的“清黨”以及由此引發的內戰,以及中國共産黨在嚴酷環境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的探索。本書還將描述北伐戰爭的進程,展現中國人民反抗軍閥、統一中國的努力,以及國民黨內部的分化與鬥爭。 第二捲:浴血奮戰,浴火重生 抗日:山河破碎與民族脊梁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標誌著日本帝國主義全麵侵華戰爭的開始。本書將極其詳盡地描繪這場中華民族空前規模的反抗侵略的戰爭。我們將從局部抗戰到全民族抗戰,展現中國軍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如何用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本書將重點關注正麵戰場國民黨軍隊的浴血奮戰,如淞滬會戰、颱兒莊戰役等,同時也將深入闡述敵後戰場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其他抗日武裝的英勇鬥爭,揭示中國共産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我們將分析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國人民堅韌不拔的抗戰精神,讓讀者深刻體會到這場戰爭的慘烈與偉大。 解放:三年內戰與新中國誕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人民麵臨著和平建國還是內戰的抉擇。本書將詳細迴顧國共兩黨在戰後初期的政治較量,以及美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們將重點描述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這三大戰役的精彩過程與軍事智慧,以及百萬雄師過長江、解放全中國的輝煌勝利。本書將分析中國共産黨取得勝利的原因,包括其正確的政治路綫、軍事戰略以及深得民心的土地改革政策。最終,我們將迎來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瞭! 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與麯摺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麵臨著建設一個貧窮落後國傢,實現國傢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艱巨任務。本書將迴顧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曆史事件,展現新生共和國的初步鞏固。接著,我們將詳細闡述新中國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道路上的探索。我們將分析“一五”計劃的成就,中國工業化體係的初步建立,以及“大躍進”運動的失誤及其帶來的嚴重後果。本書還將客觀呈現三年睏難時期,人民經曆的艱辛。我們將探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過程及其對國傢和民族造成的巨大創傷,深入反思這段特殊的曆史時期,從中汲取深刻的教訓。 變革:改革開放與走嚮復興 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中國進入瞭新的曆史時期。本書將重點聚焦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如何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曆史智慧,開啓瞭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我們將詳細闡述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曆史性決策,農村改革的突破,城市改革的推進,以及中國加入世界經濟體係的過程。本書將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綜閤國力的飛速增強,以及中國在國際舞颱上日益重要的地位。我們將分析“一國兩製”的偉大構想及其成功實踐,特彆是香港和澳門迴歸祖國的曆史時刻。 新篇:走嚮21世紀的中國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著眼於21世紀初中國的發展。我們將審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的挑戰與機遇。我們將探討中國共産黨如何應對新的國內外形勢,堅持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本書還將簡要迴顧中國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取得的進步,以及中國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如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等方麵的努力。我們將展望中國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進行的奮鬥。 結語 《風雲百年:中國近現代史話》是一部紮根於曆史事實,充滿人文關懷的史學著作。它力求以客觀公正的態度,深入淺齣地解讀中國近現代史的宏大敘事,展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傢富強和人民幸福所付齣的巨大努力和不懈奮鬥。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深刻理解中國近現代曆史的演進邏輯,認識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和頑強生命力,從而更好地把握當下的中國,展望更加光明的未來。它不僅僅是一部曆史書,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溯源,一次對未來方嚮的深刻啓示。

用戶評價

評分

在我看來,這套《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的意義,遠不止於史料的堆砌。作者以一種充滿哲學思辨的筆觸,將中國數韆年的曆史演進,與塑造這個民族特質的“性格”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他並沒有試圖將“大國性格”簡單地歸結為某種單一的品質,而是呈現齣其復雜性、矛盾性與動態性。我從中讀到瞭中國人民在曆史長河中,所經曆的輝煌與屈辱,所秉持的原則與妥協,所追求的統一與發展。書中對“治亂循環”的探討,讓我對中國曆史上王朝更迭的規律有瞭更深的理解;而對“文化自覺”的闡釋,也讓我認識到中國文明是如何在一次次的碰撞與融閤中,不斷實現自我的超越。作者的文字具有一種獨特的感染力,他能夠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個體的情感體驗巧妙地融閤,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旁觀者,更是參與者。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長遠眼光”與“短期利益”之間權衡的描寫,這似乎是中國政治智慧的核心體現,也讓我們理解瞭為何中國能夠在漫長的曆史中,保持相對的穩定與延續。這本書讓我對“中國”這兩個字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對中華民族的未來充滿信心。

評分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瞭解到這套《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的。當時我對中國曆史一直有種朦朧的認識,知道大概的朝代順序,但總覺得缺乏一條清晰的脈絡,也無法深入理解每個朝代的獨特魅力。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並沒有采用傳統的編年體敘事,而是另闢蹊徑,從“大國性格”這個角度切入,將零散的曆史碎片巧妙地串聯起來。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一個國傢的性格,是其曆史進程中最核心的驅動力。他通過對曆代統治者、政治製度、社會思潮的細緻解讀,層層剝繭,揭示齣貫穿於中國曆史長河中的那些穩定不變的文化基因和價值取嚮。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變革與守成”這一主題的探討,這似乎是中國曆史中永恒的命題,也是我們理解當下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參照。作者的文筆樸實而不失力量,語言生動形象,即便是非常復雜的曆史事件,也能被他解釋得通俗易懂。讀完上冊,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下冊,渴望繼續探尋中國人民在漫長曆史中,是如何塑造並傳承著這種獨特的“大國性格”的。

評分

說實話,最初被《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吸引,是因為它的名字——“大國性格”。我一直對中國幾韆年的文明史充滿好奇,但市麵上大多數曆史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顯,很難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作者在書中並非簡單地復述史實,而是緻力於勾勒齣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不同曆史時期所展現齣的獨特氣質和行為模式。他將曆史事件與民族性格緊密結閤,讓我們能夠從更宏觀、更深刻的層麵去理解中國的發展軌跡。我發現,書中對於“天人閤一”、“中庸之道”、“傢國情懷”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都有著精彩的論述,並且將其巧妙地融入到對曆史事件的分析之中。這種解讀方式,讓我對許多耳熟能詳的曆史人物和事件,有瞭全新的認識。例如,對三國時期政治鬥爭的解讀,不再僅僅是權謀的較量,更能看到其中蘊含的“閤久必分,分久必閤”的哲學思辨;而對明清時期文化發展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閉關鎖國”背後,民族性格中保守與自信並存的復雜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曆史知識,更提供瞭一種觀察和理解曆史的獨特視角。

評分

這套《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的確是市麵上難得的精品。初拿到手,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打開第一頁,映入眼簾的並非枯燥的年代梳理,而是作者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之中,娓娓道來。他並沒有急於羅列朝代的更迭,而是著力於挖掘隱藏在曆史事件背後,驅動著民族前行的深層力量——那種“大國性格”。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瞭秦始皇統一六閤時的雄纔大略,感受到瞭漢武帝開疆拓土的豪情,甚至能體會到唐太宗虛懷若榖的胸襟。書中對每一個重要曆史節點,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不僅僅是“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會發生”,以及“發生之後帶來瞭什麼”。作者的敘事節奏張弛有度,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深沉內斂,將中國數韆年的曆史畫捲鋪展開來,色彩斑斕,引人入勝。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細節的把握,那些不為人知的史料旁證,那些人物對話的巧妙設計,都讓曆史變得鮮活生動,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溫度的故事。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對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敬畏和自豪。

評分

這套《大國曆史大國性格:中國史(套裝上下冊)》給我帶來的震撼,至今仍在心中迴蕩。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中華民族數韆年的精神圖譜。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並沒有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機械的羅列,而是以一種更加宏觀的視角,將曆史事件串聯起來,並從中提煉齣貫穿始終的“大國性格”的特質。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對“韌性”與“包容”這兩個關鍵詞的反復強調。他通過對無數曆史片段的細緻梳理,嚮我們展示瞭中華民族在麵對外來入侵、內部動蕩時,是如何展現齣驚人的韌性,一次次鳳凰涅槃,重塑輝煌;也讓我們看到,中國文明在吸收和融閤外來文化時,所展現齣的強大包容力,並最終形成瞭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書中對一些曆史人物的解讀,也並非臉譜化,而是充滿瞭人性化的思考。例如,對宋太祖趙匡胤的評價,既看到瞭他統一國傢的功績,也看到瞭他“杯酒釋兵權”的深謀遠慮,更看到瞭他內心深處對於和平統一的渴望。這種 nuanced 的解讀,讓曆史人物鮮活起來,讓我們看到瞭他們作為“人”的一麵。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讓我們站在更高的維度,去理解中國曆史的厚重與深邃。

評分

在歐美,即使很著名的曆史學傢也往往寫通史,寫國彆史,也寫世界史;由一個人來寫,上下幾韆年,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縱橫馳騁,一氣嗬成。在中國,尤其是當代,這種情況並不多見。然而,這是很必要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認識能力的進步和曆史環境的變遷,人們對過去的曆史總要不斷地重新認識,因此,曆史總要不斷地重寫。在當代那些著名的通史著作中,往往反映著作者對曆史長時段的宏觀認識,或是反映瞭他們從一個新角度或新學科對曆史的新開拓。因此,寫一部優秀的通史,是需要些功底和氣魄的。法國曆史學傢皮埃爾·米蓋爾寫的《法國史》就是一部很齣色的法國通史。

評分

大國上邦,有性格沒脾氣!

評分

很想瞭解一下法國的曆史文化

評分

心儀已久的國彆史書。全麵提高對日本的認識。碰上京東滿150減50,很劃算。正版書,值得信賴,還買瞭法國曆史和俄羅斯曆史

評分

很齣彩的一套書,可以更多角度去瞭解祖國的曆史,華夏民族的性格~

評分

很想瞭解一下法國的曆史文化

評分

不錯!搞活動價格很優惠!很好!

評分

《法國史》有四十餘萬字,從古代的高盧,一直寫到一九六九年的現代法國。

評分

包裝有點簡單,書是好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