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楊力教授講授《易經》博大精深的養生智慧!
●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大話養生》,北京電視颱《醫林奇觀》、《晚晴》、《身邊》,山東衛視《養生》等眾多欄目一緻推薦的中醫養生專傢主講。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作序推薦!
●《易經養生》在山東衛視《養生》欄目播齣以來,創全國同時段、同類欄目收視率冠軍!北京、山東、內濛古、新疆、江蘇、海南等全國多個省區觀眾火爆緻電欄目組,熱情贊譽“易經養生法”,深受眾多老年朋友喜愛。
●《人民日報?健康時報》《齊魯晚報》、《燕趙都市報》、《海南特區報》、《揚子晚報》、人民網、新華網、39健康網等媒體全力推薦!
●送給父母、長輩的健康禮物。
●隨書附送楊力教授精彩養生講座光盤,近距離享受火爆的中醫養生講座精華!
傾聽《易經》大傢益壽延年的養生之道,同享長命百歲、頤養天年的健康真諦!
曾經有一個人來我這看病,他麵黃肌瘦,說拉肚子,斷斷續續的有半年瞭。我問他:“你什麼時候拉,幾點鍾,是不是每天天剛亮你都是要拉肚?”他說:“是,每天早不拉晚不拉,天剛剛亮的時候就拉肚子。”於是我給他的診斷是“五更瀉”。卯時的時候會拉肚子,這是陽虛的錶現。我給這個病人開瞭一副附子理中湯,他吃瞭以後就好瞭。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卯時的時候是早晨5點到7點鍾,是天剛亮的時候,本來應該是陰陽平衡的,但是這個病人陽虛,陽不能跟陰平衡,所以這時候他的陽虛就錶現齣來瞭,就會拉肚子。這叫“五更泄”,就是每天早晨天未亮之前即腸鳴泄瀉。緻病原因主要是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脾胃,所以也叫“腎泄”。平時飲食也可適當補充改善畏寒體質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鵝肉、鴿肉、蝦、枸杞、韭菜、羊腎、核桃、黑豆、栗子。同時,煲湯時適當放一點鬍椒、炒菜稍微放點辣椒和生薑,這都有利驅寒保暖。我開的藥把他的陽補上來瞭,陽和陰平衡瞭,他就不拉肚子瞭。
《易經》告訴我們一天內有陰陽消長之說,引入我們的養生之中就是閤理順應大自然陰陽的消長,為我們人體所用。一天之中,早上的時候,太陽齣來瞭。當太陽在上午逐漸升高的時候,自然界的陰陽是陽長陰消的,是陽氣逐漸增多的時候。那我們在這個時候就要以動養為主,多運動。為什麼呢?《易經》講“動則生陽”,特彆是陽氣虛的人,在這個時候養陽,要比其他時間的效果倍增很多。同樣,下午到傍晚這個時間,太陽慢慢下降,此時自然界的陰氣是逐漸增加,陽氣逐漸減少,那麼我們就應該利用天時,進行靜養。“靜則生陰”,特彆是陰虛的人,此時養陰是好時刻。這就說,凡是我們的養生方法,如果能夠順應大自然,那麼就會事半功倍。
內容簡介
《易經養生法》是中國著名中醫學傢、易學傢楊力教授曆經40餘年臨床,25年的教研總結齣來的健康絕學之作,把《易經》和中醫融於一體,告訴我們健康快樂、活到天年之法。從書中,我們將知道:
我們人體充滿著寶貝,毫不起眼的唾液在危急時刻竟也能成為保護生命的關鍵。我們要常練“吞津法”,可以養腎、助消化,增加提抗力,提升我們的陽氣。
氣為陽、寒為陰,寒容易傷氣。保護我們的陽氣就不能讓身體受寒,一生當中我們都要避寒就溫,哪些地方最怕寒呢?一個是腳,寒從腳生,所以在鼕天的時候,襪子鞋子都要穿厚點;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腰,腰裏藏著我們的腎精之氣,我們的生命之火,因襲一定要注意腰部的保暖。
治療氣虛就是參類,人參也好,丹參也好,太子參也好,生條參也好,各種參都可以。用西洋參或者人參3剋,再加上5剋肉桂衝服,可以更好地保養我們的五髒之氣。
我們看到人小的時候,可以不穿衣服,但是,傢長都拿個小紅兜肚給帶上,這是因為要保護脾胃之氣,不讓脾胃受寒。
太陽是自然界陽氣的來源,我們多曬太陽可以增加我們身體的陽氣。當一輪金色的太陽,正在東方徐徐升起的時候,我們就齣來,抬起胳膊,用兩個手的勞宮穴對著太陽,做深呼吸,陽氣就從勞宮穴進入體內,養我們的心和肺。中午,我們摘掉帽子,頭頂的百會穴就把陽氣吸進去瞭,可以養腦。我們還可以轉過身,低頭,讓太陽從風池穴進來,可以直接進入我們的人體,讓陽氣可以貫通我們的督脈。
女人以血為本,所以,就是要注意養血。如果女性例假太多,那麼經期過瞭以後或者是期間,應該多吃一點紅糖、紅棗,或者紅糖煮荷包蛋——用紅糖水煮兩個荷包蛋,一天吃兩個,連吃三到五天,血就補迴來瞭。
我有一個病人,也是對“身體變化”馬大哈的人,本來隻是口舌上生一點小瘡,他也不稍加注意,依然是喝酒 ,依然吃辣椒,依然吃熱的東西,依然抽煙,後來就逐漸發展為大便秘結,然而他還不管,還是吃熱的東西,終於有一天,他被抬進瞭手術室,急性闌尾炎爆發瞭。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的腸子太熱瞭,火氣太重瞭,熱毒就變成瘡癰瞭。很多炎癥,如扁桃體炎、闌尾炎,這些炎癥從哪裏來的呢?就是從飲食不注意中來的。熱的東西逐漸集聚以後,就會化火,然後就發生炎癥。如果飲食調理得好,就不會齣現這種情況。
關於十二時辰的養生,我總結瞭一首歌訣,有助於大傢更好地遵照每天的時辰來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宜人;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竈君;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雲;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神;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醜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遵循不同時辰不同髒腑的活動規律來養生,我們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也有利於閤理安排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例如卯時大腸經值班,起床後要空腹喝一杯水,這樣有便秘的人這樣做就可以幫助你減輕便秘。因為大腸在此時精氣開始旺盛,大腸一鼓動,再加上你的水的幫助,大便就下來瞭,就能幫助解毒;未時是小腸經值班,這時小腸經把食物裏的營養都吸收得差不多瞭,都送到瞭血液裏邊,血液裏邊就滿滿的,就像上下班時候街上的車,十分擁擠。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來稀釋你的血液,保護血管;酉時是腎經值班,我們要再喝一杯水。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幫我們把毒排掉,還可以清洗你的腎和膀胱,讓我們不得腎結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腎炎。另外,巳時、申時和戌時是人們工作學習的三個黃金時段,是大腦活躍的時段,此時學習和工作齣效率。
作者簡介
楊力,著名中醫學傢,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著名中醫學傢、易學傢、作傢、學者、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楊力教授學識淵博、精通中醫養生,行醫40年。研究《易經》、《黃帝內經》已逾25年。近年來又投入中醫養生文化的傳播和普及,其中醫養生公益講座已在全國巡講數百場。纍計齣版著作已近1500萬字。
近年來全身心投入中醫養生文化的傳播和普及,為瞭“讓中國人多活十年”的目標,不遺餘力,其中醫養生公益講座已在全國巡講近韆場場,足跡遍及北京及全國各地,包括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大話養生》;北京電視颱《醫林奇觀》、《晚晴》、《身邊》;山東電視颱《養生》等欄目,再各大電視颱均掀起很高的收視率。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養生先養氣——“氣”是生命的本源
人活一口“氣”
推薦序 山東電視颱颱長 及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
第一篇:養生先養氣——“氣”是生命的本源
人活一口“氣”
我們體內充滿瞭寶貝——保養身體元氣的吞津功
彆讓身體受寒
嚮大雁,青蛙和烏龜學習呼吸
強正氣纔能強五髒
第二篇:太極生命鍾——陰陽運行對養生的啓示
陽氣的強弱決定著我們生命的盛衰
一生當中都要保養我們的陽氣
防止衰老就是要抗陰保陽
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第三篇:人和天地“同呼吸,共命運”
跟著自然學養生,順自然而行
日養生——十二時辰養生法
年養生——順應四季的三個規律
第四篇:我們都在五行中——五行八卦與體質養生之秘
《易經》的八卦學說
不同卦象體質的人的養生方案
維護生命陰陽平衡的體質養生法則
第五篇:健腦重在用腦
大腦不衰則全身不衰
人腦也是一個太極圖
左右腦的交替使用有利於腦養生
鍛煉大腦的方法
通過飲食來養腦
第六篇:開開心心活百歲——七情養生漫談
七情是五髒的溫度錶
踩瞭老虎的尾巴,心理彆失衡
不可小視的“心理障礙”
“一夜暴富”與心理危機
“神經衰弱”彆去理它
七情養生歸根結底是德養生
第七篇:解讀身體發齣的警報——《易經》與疾病的預測
疾病可以“一葉知鞦”
“陰陽轉換”與防病治病
手部就是個小人體——“全息思維”看待疾病
從體外為“五髒”體檢——五髒的藏象
陰陽中的養生
第八篇:管好你的嘴——食療進補、排毒兩手抓
《易經》裏的“菜單”
食物的“顔色”和“味道”也能養生
吃東西要“補”也要“泄”
正確的飲食結構——“二兩五一”
食物是很好的藥
第九篇:經絡疏通,人活百歲尚年輕——經絡養生的神奇功效
中醫獨特的保健方法
人人那都能掌握的經絡養生技巧
第十一篇:夫妻間的保健操——《易經》與房事養生
中醫自古就十分重視性與養生的關係
不節製行房等於用利斧砍自己
不育癥的保健法
第十二篇:沒有生態平衡就沒有生命——環境與人的養生
《易經》的“風水養生”
風水養生中的觀水、看風和看氣
選好傢居風水,有益全傢健康
擁抱自然,陰陽協調,纔能健康一生
不節製行房等於用利斧砍自己
不育癥的保健法
第十二篇:沒有生態平衡就沒有生命——環境與人的養生
《易經》的“風水養生”
風水養生中的觀水、看風和看氣
選好傢居風水,有益全傢健康
擁抱自然,陰陽協調,纔能健康一生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養生先養氣——“氣”是生命的本源
人活一口“氣”
腎精之氣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它不像空氣、水榖之氣通過後天的呼吸、飲食而得來。這種氣和精有密切的關係,它對於人體來說就像個火種,這個氣你要用完瞭,那麼你的腎陽就會稀,命門就會衰,你的生命之火也將熄滅。所以,藏於腎精的這個元氣,我們一定要保養。
氣是人的本源
我們中國人常說:“人活一口氣。”那麼在易學和中醫學上,這個氣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氣對於生命到底有什麼重要意義?我們又應該如何保養我們體內的氣呢?
早在三韆多年前,當人類思考“人怎麼來的”這個生命起源命題的時候,西方世界很多人迴答不齣,就說人是上帝創造的。唯獨我們東方的《易經》說不。我們的祖先認為人是由一種物質構成的。這種物質就是“氣”。
《易經》中有非常著名的八個字:“天地氤氳,萬物化醇”,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最早的混沌原始之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元素。人是由“氣”化成的,我們的祖先由此來解答生命的起源。這個氣就是宇宙的運動,宇宙運動以後就産生瞭氣,即“天地氤氳,萬物化醇”。
我們再看“易”字。“易”在甲骨文中,是一個象形文字。它由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組成,由此可知它意為宇宙天體的一部分,強調的是宇宙天體運動。最早的人類就是由宇宙運動産生的氣慢慢演化成各種各樣的物質,最後演化到人,然後男女交媾,陰陽閤德産生人。
這就是說人的産生,從古至今都是經過瞭氣的物質化,這是個過程,其實人的生存就是爭一口氣。《易經》告訴我們這個“氣”是一種“氤氳之氣”。這氤氳之氣開始就是一團氤氳在一起的氣,然後陰陽氣化形成陰氣和陽氣,陰氣陽氣相互作用,纔誕生瞭萬事萬物。《易經》中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可見生命的形成,是逐漸的氣化過程,陰陽二氣相互作用化生萬物。
那麼《易經》究竟告訴瞭我們哪些養氣的啓示呢?
《易經》有個卦叫乾卦,乾卦代錶陽氣。潛、見、惕、躍、飛、亢是乾卦的六個爻。這六個爻錶示瞭乾卦通過氣的潛伏,發展到頂點,然後又潛伏收迴來這個運動的過程。這個陽氣盛衰、潛藏的發展變化規律告訴我們:人的陽氣要善於潛藏,也要善於利用;過度地用氣,不停地消耗氣,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易經》中也告訴我們如何掌握這個氣,何時大用,何時小用。
支撐人生命的三種氣
我們這裏所說的氣,有三個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輕氣”,就是空氣。
第二種含義是什麼呢?我們知道,“氣”的繁體字是“氣”下麵加一個“米”字,即“氣”。它說明瞭氣含有“水榖之氣”的意思,這種氣是給我們身體增加能量的,你不吃飯,就會氣不足。《山海經》中提到瞭一種動物,青色的毛,紅色的腳,隻有一條腿,它有一個特點是隻吃氣,其他東西不吃。這就給我們後人的養生創造瞭“闢榖”這一理論。什麼叫闢榖?就是不吃飯隻吃氣。這種生存方式可以鍛煉人體的生存機能。可以起到排毒、瘦身的作用。不過,我們現代人講養生,可以通過排毒來實現,可以通過調理氣息來實現,但沒有必要一點都不進食。不進食的話對我們身體來說會有不良的影響。所以,對於古人的“闢榖”養生法,我認為還應該辯證地看待。
我們古代道傢有“食氣功”的養生方法,就是吞咽自然界的氣,叫做吞日精和月精。就是在太陽剛剛初升的時候一次,日中時候一次,日落時候一次,共三次。我們麵對日光做深呼吸,同時把這個日光中的氣(叫做日精)吸收到體內,可以增加我們身體的陽氣。
第三氣就是藏於腎精的這種氣,就是元氣,它和腎精有密切關係。因為這種氣是化於精,而精是藏於腎的。古代“氣”字也寫作“*”,是“無”下邊加四點水。這說明,這種氣是從“無”中而來,是與生俱來的。它不像空氣、水榖之氣通過後天的呼吸、飲食而得來。這種氣和精有密切的關係,它對於人體來說就像個火種,這個氣你要用完瞭,那麼你的腎陽就會稀,命門就會衰,你的生命之火也將熄滅。所以,藏於腎精的這個元氣,我們要節約使用,一定要恰當地保養。
我們人體充滿瞭寶貝——保養元氣的吞津功
中醫上講,舌頭下麵的液體是腎液分泌的,吞下去可以養腎、助消化、抗癌、增加抵抗力,還可以長壽。
《易經》一書中告訴我們很多古人的養生方法,這些都凝聚著我們祖先幾韆年來的養生智慧。其中,最簡便且最有用的當屬吞津功,吞津是什麼意思呢?
前麵我們講瞭吞氣,《黃帝內經》早有記載,它說:“天地和氣,命之日人。”意思即為人是受天地之氣來養生的。吞津也是一種養氣的方法。那麼吞津法怎麼練呢?《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有腎病或腎虧的人,就可以靜心呼吸,然後用舌頭攪拌舌下的唾液,並徐徐下咽,這就是吞津法,中醫上也叫做“餌舌”。
吞下舌頭下邊的津液,每天數十次,就可以養生長壽。很多人感覺奇怪,這可是唾液啊?吞下又有什麼用呢?但中醫上講,舌頭下麵的液體是腎液分泌的,吞下去可以養腎、助消化、抗癌、增加抵抗力,還可以長壽。
所以我們人體充滿瞭寶貝,普普通通的唾液竟然也是寶。我們很多人在鍛煉的時候,把唾液一口一口地吐掉瞭,這就很可惜。所以,以後我們在鍛煉的時候,可以隨時攪拌我們舌下的唾液,把它咽下去。
這種養生方法在古書上是有記載的,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個閨閣小姐生病瞭,越來越瘦。她的老父親很著急,就把老中醫請來。老中醫來看瞭一下,發現門後有一大堆瓜子殼。就問小丫鬟說:“小姐是不是愛嗑瓜子?”丫鬟說:“對啊,一天要嗑一大碗。”老中醫說:“肯定是用嘴嗑的吧!”丫鬟點頭稱是。於是老中醫告訴她父親說小姐的病根就在這瓜子上,就是因為她的唾液隨著瓜子殼都被吐齣去瞭。老中醫告訴丫鬟把這些瓜子殼通通地收集起來熬成水,讓她小姐一天喝一點,幾天以後就好瞭。
瓜子是很好的食品。嚮日葵是天陽的驕子,太陽轉到哪兒它跟到哪兒,它吸收太陽的精氣最多。我們看南瓜、石榴、柿子等,凡是嚮陽的東西、高處能夠得到陽光的東西,都補陽氣。瓜子是很好的補陽的食品,但是你不要老用嘴嗑,用手剝最好。
吞津法在有些時候還是救命的方法。比如說有一個人,他掉到一個枯井裏麵去,他就想起古書上這個吞津的記載,於是就舉起雙手,讓天之陽氣從百會穴進來。然後就用舌頭攪拌舌下的唾液,讓口中充滿津液,然後徐徐地咽下。做瞭這個吞津功以後,陽氣就耗散得慢,幾天以後人們把他救迴來,雖然人瘦得如枯柴,但大腦還清醒著。所以我們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這個辦法挽救我們的生命。
彆讓身體受寒
氣為陽,寒為陰,寒容易傷氣。所以,一生當中我們都要避寒就溫。保護好腰、腳和後背的溫度。
所謂“神疲而氣衰”,氣和人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現在很多人說自己氣不足,那他們的氣究竟跑到哪裏去瞭,如何纔能保住身體的氣呢?
《易經》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分陰陽。氣為陽、寒為陰,寒容易傷氣。所以,一生當中我們都要避寒就溫,就是說如果天氣轉冷瞭,我們就要多加衣服、要注意保暖。另外一方麵,很多人從小就愛吃涼的東西,愛吃冰棍、愛喝冷飲,長此以往,他到一定年齡的時候,脾胃之氣就要受到傷害,就會肚子疼、也會拉肚子。
從我們人體來看,哪些地方最怕寒呢?一個是腳,寒從腳生,所以在鼕天的時候,襪子鞋子都要穿厚點。還有人的後背也最怕寒,所以在鼕天的時候要注意戴帽子、圍圍巾。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腰部裏邊藏著腎髒。陽氣是藏於腎的,腎在腰部,腰要是受涼的話,很容易就傷瞭腎,同時也就傷瞭我們的陽氣。我們生命的火種就藏在那個地方,我們不能去滅生命的火種。
嚮大雁、青蛙和烏龜學習呼吸之法
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瞭各式各樣的養生方法,像大雁的胸式呼吸、青蛙的腹式呼吸和烏龜的龜吸法,我們都可以隨手拈來運用,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延長我們的壽命。
在我們人的進化過程中,最開始同其他生物一樣是水裏邊生的。然後兩棲,然後陸生齣來。最早的時候我們呼吸不是用肺,靠什麼呢?靠皮膚的這些單細胞。自從進化到哺乳動物,到瞭陸地以後。肺擴張瞭,生活離開瞭水,就靠肺呼吸瞭。所以,皮膚的呼吸功能逐漸就退化瞭。
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如果我們把一個人埋在土裏邊,雖然給他露著鼻子,結果他還是受不瞭。為什麼?雖然他的鼻孔開著,但他全身的氣孔都閉住瞭,不透氣。所以我們要經常洗澡,保持皮膚的透氣性。
我們養生要調動皮膚的呼吸。《山海經》裏邊記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種動物,它不吃不喝,不食不寐,也不吸氣,但是還長生。這個故事給我們養生的啓示是什麼呢?就是要會用身體的呼吸之法。這個養生方法後來就在道傢得到瞭發展。
東晉時期,有一個著名的中醫叫葛洪,他寫瞭一本《肘後方》,就是放在袖子裏麵幫人們急救的。他還有一本著作《抱樸子》,就是寫瞭養生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方法就是把氣吸進來以後,不從鼻子呼齣來,而是進行閉氣,然後意念與這個氣從人體韆韆萬萬的毛孔齣來。我認為這個閉氣功,可以說成我們現在的無氧運動,現代人提倡有氧運動,但是我們古代的人最強調無氧運動,就是你在沒有氧吸的時候,在缺氧的情況下,你怎麼調動自己的身體。我們也看到,在低氧的地方的人壽命反而長,他氧氣少瞭,但是能刺激他的呼吸,全身係統都調動起來,所以他的壽命反而長。
這種呼吸方法,我們也可以一試,就是把氣吸進來以後,用意念盡量把氣往周身韆韆萬萬的毛孔去調動。這樣就可以打通我們身體的微循環。為什麼叫微循環?那是因為我們人體的血管隻用瞭一部分,還有大量的血管還是處女狀態,是封閉著的,不動的,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微血管都打通,那麼我們呼吸的氧氣將會更多。
葛洪把這個叫做“胎息功”,因為小胎兒在肚子裏是不呼吸的,但他也一天一天地長。不過他有臍帶,有母體供給他營養,所以他叫胎息功其實也不是很確切。
接下來我給大傢說三種呼吸的方法,有助於我們的養生:
大雁的胸式呼吸
大雁的呼吸它是用肺的,是靠心肺擴張來完成呼吸。所以十禽戲裏麵,第二個就是做擴胸,做飛翔狀,像大雁一樣飛翔。我們把這種叫做大雁功或者仙鶴功。
青蛙的腹式呼吸
第二種呼吸方式就是小青蛙的腹式呼吸。我們看小青蛙在呼吸的時候肚子一膨一鬆,像個皮球嘭咚嘭咚的,這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什麼好處呢?我們每個人,稍微上點年紀的話,肚子就容易變大。我們看很多40歲以上的人肚子都大瞭。肚子裏麵要麼就是水,要麼就是脂肪,它擠壓我們的正常組織。肚子裏麵有很多髒器,本來空間就很小,大傢擠在一起,又把水、脂肪堆在那裏,髒腑的功能肯定會受到影響。
腹式呼吸就可以鍛煉腹中的髒器。腹式呼吸很簡單,我們
易經養生法(附VCD光盤1張)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易經養生法(附VCD光盤1張)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