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杨力教授讲授《易经》博大精深的养生智慧!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话养生》,北京电视台《医林奇观》、《晚晴》、《身边》,山东卫视《养生》等众多栏目一致推荐的中医养生专家主讲。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作序推荐!
●《易经养生》在山东卫视《养生》栏目播出以来,创全国同时段、同类栏目收视率冠军!北京、山东、内蒙古、新疆、江苏、海南等全国多个省区观众火爆致电栏目组,热情赞誉“易经养生法”,深受众多老年朋友喜爱。
●《人民日报?健康时报》《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海南特区报》、《扬子晚报》、人民网、新华网、39健康网等媒体全力推荐!
●送给父母、长辈的健康礼物。
●随书附送杨力教授精彩养生讲座光盘,近距离享受火爆的中医养生讲座精华!
倾听《易经》大家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同享长命百岁、颐养天年的健康真谛!
曾经有一个人来我这看病,他面黄肌瘦,说拉肚子,断断续续的有半年了。我问他:“你什么时候拉,几点钟,是不是每天天刚亮你都是要拉肚?”他说:“是,每天早不拉晚不拉,天刚刚亮的时候就拉肚子。”于是我给他的诊断是“五更泻”。卯时的时候会拉肚子,这是阳虚的表现。我给这个病人开了一副附子理中汤,他吃了以后就好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卯时的时候是早晨5点到7点钟,是天刚亮的时候,本来应该是阴阳平衡的,但是这个病人阳虚,阳不能跟阴平衡,所以这时候他的阳虚就表现出来了,就会拉肚子。这叫“五更泄”,就是每天早晨天未亮之前即肠鸣泄泻。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所以也叫“肾泄”。平时饮食也可适当补充改善畏寒体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鹅肉、鸽肉、虾、枸杞、韭菜、羊肾、核桃、黑豆、栗子。同时,煲汤时适当放一点胡椒、炒菜稍微放点辣椒和生姜,这都有利驱寒保暖。我开的药把他的阳补上来了,阳和阴平衡了,他就不拉肚子了。
《易经》告诉我们一天内有阴阳消长之说,引入我们的养生之中就是合理顺应大自然阴阳的消长,为我们人体所用。一天之中,早上的时候,太阳出来了。当太阳在上午逐渐升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阴阳是阳长阴消的,是阳气逐渐增多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以动养为主,多运动。为什么呢?《易经》讲“动则生阳”,特别是阳气虚的人,在这个时候养阳,要比其他时间的效果倍增很多。同样,下午到傍晚这个时间,太阳慢慢下降,此时自然界的阴气是逐渐增加,阳气逐渐减少,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天时,进行静养。“静则生阴”,特别是阴虚的人,此时养阴是好时刻。这就说,凡是我们的养生方法,如果能够顺应大自然,那么就会事半功倍。
内容简介
《易经养生法》是中国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杨力教授历经40余年临床,25年的教研总结出来的健康绝学之作,把《易经》和中医融于一体,告诉我们健康快乐、活到天年之法。从书中,我们将知道:
我们人体充满着宝贝,毫不起眼的唾液在危急时刻竟也能成为保护生命的关键。我们要常练“吞津法”,可以养肾、助消化,增加提抗力,提升我们的阳气。
气为阳、寒为阴,寒容易伤气。保护我们的阳气就不能让身体受寒,一生当中我们都要避寒就温,哪些地方最怕寒呢?一个是脚,寒从脚生,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袜子鞋子都要穿厚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腰,腰里藏着我们的肾精之气,我们的生命之火,因袭一定要注意腰部的保暖。
治疗气虚就是参类,人参也好,丹参也好,太子参也好,生条参也好,各种参都可以。用西洋参或者人参3克,再加上5克肉桂冲服,可以更好地保养我们的五脏之气。
我们看到人小的时候,可以不穿衣服,但是,家长都拿个小红兜肚给带上,这是因为要保护脾胃之气,不让脾胃受寒。
太阳是自然界阳气的来源,我们多晒太阳可以增加我们身体的阳气。当一轮金色的太阳,正在东方徐徐升起的时候,我们就出来,抬起胳膊,用两个手的劳宫穴对着太阳,做深呼吸,阳气就从劳宫穴进入体内,养我们的心和肺。中午,我们摘掉帽子,头顶的百会穴就把阳气吸进去了,可以养脑。我们还可以转过身,低头,让太阳从风池穴进来,可以直接进入我们的人体,让阳气可以贯通我们的督脉。
女人以血为本,所以,就是要注意养血。如果女性例假太多,那么经期过了以后或者是期间,应该多吃一点红糖、红枣,或者红糖煮荷包蛋——用红糖水煮两个荷包蛋,一天吃两个,连吃三到五天,血就补回来了。
我有一个病人,也是对“身体变化”马大哈的人,本来只是口舌上生一点小疮,他也不稍加注意,依然是喝酒 ,依然吃辣椒,依然吃热的东西,依然抽烟,后来就逐渐发展为大便秘结,然而他还不管,还是吃热的东西,终于有一天,他被抬进了手术室,急性阑尾炎爆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肠子太热了,火气太重了,热毒就变成疮痈了。很多炎症,如扁桃体炎、阑尾炎,这些炎症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饮食不注意中来的。热的东西逐渐集聚以后,就会化火,然后就发生炎症。如果饮食调理得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关于十二时辰的养生,我总结了一首歌诀,有助于大家更好地遵照每天的时辰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宜人;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遵循不同时辰不同脏腑的活动规律来养生,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也有利于合理安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例如卯时大肠经值班,起床后要空腹喝一杯水,这样有便秘的人这样做就可以帮助你减轻便秘。因为大肠在此时精气开始旺盛,大肠一鼓动,再加上你的水的帮助,大便就下来了,就能帮助解毒;未时是小肠经值班,这时小肠经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边,血液里边就满满的,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十分拥挤。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来稀释你的血液,保护血管;酉时是肾经值班,我们要再喝一杯水。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还可以清洗你的肾和膀胱,让我们不得肾结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肾炎。另外,巳时、申时和戌时是人们工作学习的三个黄金时段,是大脑活跃的时段,此时学习和工作出效率。
作者简介
杨力,著名中医学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杨力教授学识渊博、精通中医养生,行医40年。研究《易经》、《黄帝内经》已逾25年。近年来又投入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其中医养生公益讲座已在全国巡讲数百场。累计出版著作已近1500万字。
近年来全身心投入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为了“让中国人多活十年”的目标,不遗余力,其中医养生公益讲座已在全国巡讲近千场场,足迹遍及北京及全国各地,包括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话养生》;北京电视台《医林奇观》、《晚晴》、《身边》;山东电视台《养生》等栏目,再各大电视台均掀起很高的收视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养生先养气——“气”是生命的本源
人活一口“气”
推荐序 山东电视台台长 及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
第一篇:养生先养气——“气”是生命的本源
人活一口“气”
我们体内充满了宝贝——保养身体元气的吞津功
别让身体受寒
向大雁,青蛙和乌龟学习呼吸
强正气才能强五脏
第二篇:太极生命钟——阴阳运行对养生的启示
阳气的强弱决定着我们生命的盛衰
一生当中都要保养我们的阳气
防止衰老就是要抗阴保阳
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第三篇:人和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跟着自然学养生,顺自然而行
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年养生——顺应四季的三个规律
第四篇:我们都在五行中——五行八卦与体质养生之秘
《易经》的八卦学说
不同卦象体质的人的养生方案
维护生命阴阳平衡的体质养生法则
第五篇:健脑重在用脑
大脑不衰则全身不衰
人脑也是一个太极图
左右脑的交替使用有利于脑养生
锻炼大脑的方法
通过饮食来养脑
第六篇:开开心心活百岁——七情养生漫谈
七情是五脏的温度表
踩了老虎的尾巴,心理别失衡
不可小视的“心理障碍”
“一夜暴富”与心理危机
“神经衰弱”别去理它
七情养生归根结底是德养生
第七篇:解读身体发出的警报——《易经》与疾病的预测
疾病可以“一叶知秋”
“阴阳转换”与防病治病
手部就是个小人体——“全息思维”看待疾病
从体外为“五脏”体检——五脏的藏象
阴阳中的养生
第八篇:管好你的嘴——食疗进补、排毒两手抓
《易经》里的“菜单”
食物的“颜色”和“味道”也能养生
吃东西要“补”也要“泄”
正确的饮食结构——“二两五一”
食物是很好的药
第九篇:经络疏通,人活百岁尚年轻——经络养生的神奇功效
中医独特的保健方法
人人那都能掌握的经络养生技巧
第十一篇:夫妻间的保健操——《易经》与房事养生
中医自古就十分重视性与养生的关系
不节制行房等于用利斧砍自己
不育症的保健法
第十二篇:没有生态平衡就没有生命——环境与人的养生
《易经》的“风水养生”
风水养生中的观水、看风和看气
选好家居风水,有益全家健康
拥抱自然,阴阳协调,才能健康一生
不节制行房等于用利斧砍自己
不育症的保健法
第十二篇:没有生态平衡就没有生命——环境与人的养生
《易经》的“风水养生”
风水养生中的观水、看风和看气
选好家居风水,有益全家健康
拥抱自然,阴阳协调,才能健康一生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养生先养气——“气”是生命的本源
人活一口“气”
肾精之气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它不像空气、水谷之气通过后天的呼吸、饮食而得来。这种气和精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于人体来说就像个火种,这个气你要用完了,那么你的肾阳就会稀,命门就会衰,你的生命之火也将熄灭。所以,藏于肾精的这个元气,我们一定要保养。
气是人的本源
我们中国人常说:“人活一口气。”那么在易学和中医学上,这个气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气对于生命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又应该如何保养我们体内的气呢?
早在三千多年前,当人类思考“人怎么来的”这个生命起源命题的时候,西方世界很多人回答不出,就说人是上帝创造的。唯独我们东方的《易经》说不。我们的祖先认为人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这种物质就是“气”。
《易经》中有非常著名的八个字:“天地氤氲,万物化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最早的混沌原始之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人是由“气”化成的,我们的祖先由此来解答生命的起源。这个气就是宇宙的运动,宇宙运动以后就产生了气,即“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我们再看“易”字。“易”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文字。它由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组成,由此可知它意为宇宙天体的一部分,强调的是宇宙天体运动。最早的人类就是由宇宙运动产生的气慢慢演化成各种各样的物质,最后演化到人,然后男女交媾,阴阳合德产生人。
这就是说人的产生,从古至今都是经过了气的物质化,这是个过程,其实人的生存就是争一口气。《易经》告诉我们这个“气”是一种“氤氲之气”。这氤氲之气开始就是一团氤氲在一起的气,然后阴阳气化形成阴气和阳气,阴气阳气相互作用,才诞生了万事万物。《易经》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可见生命的形成,是逐渐的气化过程,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化生万物。
那么《易经》究竟告诉了我们哪些养气的启示呢?
《易经》有个卦叫乾卦,乾卦代表阳气。潜、见、惕、跃、飞、亢是乾卦的六个爻。这六个爻表示了乾卦通过气的潜伏,发展到顶点,然后又潜伏收回来这个运动的过程。这个阳气盛衰、潜藏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人的阳气要善于潜藏,也要善于利用;过度地用气,不停地消耗气,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易经》中也告诉我们如何掌握这个气,何时大用,何时小用。
支撑人生命的三种气
我们这里所说的气,有三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轻气”,就是空气。
第二种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气”的繁体字是“气”下面加一个“米”字,即“氣”。它说明了气含有“水谷之气”的意思,这种气是给我们身体增加能量的,你不吃饭,就会气不足。《山海经》中提到了一种动物,青色的毛,红色的脚,只有一条腿,它有一个特点是只吃气,其他东西不吃。这就给我们后人的养生创造了“辟谷”这一理论。什么叫辟谷?就是不吃饭只吃气。这种生存方式可以锻炼人体的生存机能。可以起到排毒、瘦身的作用。不过,我们现代人讲养生,可以通过排毒来实现,可以通过调理气息来实现,但没有必要一点都不进食。不进食的话对我们身体来说会有不良的影响。所以,对于古人的“辟谷”养生法,我认为还应该辩证地看待。
我们古代道家有“食气功”的养生方法,就是吞咽自然界的气,叫做吞日精和月精。就是在太阳刚刚初升的时候一次,日中时候一次,日落时候一次,共三次。我们面对日光做深呼吸,同时把这个日光中的气(叫做日精)吸收到体内,可以增加我们身体的阳气。
第三气就是藏于肾精的这种气,就是元气,它和肾精有密切关系。因为这种气是化于精,而精是藏于肾的。古代“气”字也写作“*”,是“无”下边加四点水。这说明,这种气是从“无”中而来,是与生俱来的。它不像空气、水谷之气通过后天的呼吸、饮食而得来。这种气和精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于人体来说就像个火种,这个气你要用完了,那么你的肾阳就会稀,命门就会衰,你的生命之火也将熄灭。所以,藏于肾精的这个元气,我们要节约使用,一定要恰当地保养。
我们人体充满了宝贝——保养元气的吞津功
中医上讲,舌头下面的液体是肾液分泌的,吞下去可以养肾、助消化、抗癌、增加抵抗力,还可以长寿。
《易经》一书中告诉我们很多古人的养生方法,这些都凝聚着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养生智慧。其中,最简便且最有用的当属吞津功,吞津是什么意思呢?
前面我们讲了吞气,《黄帝内经》早有记载,它说:“天地和气,命之日人。”意思即为人是受天地之气来养生的。吞津也是一种养气的方法。那么吞津法怎么练呢?《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有肾病或肾亏的人,就可以静心呼吸,然后用舌头搅拌舌下的唾液,并徐徐下咽,这就是吞津法,中医上也叫做“饵舌”。
吞下舌头下边的津液,每天数十次,就可以养生长寿。很多人感觉奇怪,这可是唾液啊?吞下又有什么用呢?但中医上讲,舌头下面的液体是肾液分泌的,吞下去可以养肾、助消化、抗癌、增加抵抗力,还可以长寿。
所以我们人体充满了宝贝,普普通通的唾液竟然也是宝。我们很多人在锻炼的时候,把唾液一口一口地吐掉了,这就很可惜。所以,以后我们在锻炼的时候,可以随时搅拌我们舌下的唾液,把它咽下去。
这种养生方法在古书上是有记载的,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个闺阁小姐生病了,越来越瘦。她的老父亲很着急,就把老中医请来。老中医来看了一下,发现门后有一大堆瓜子壳。就问小丫鬟说:“小姐是不是爱嗑瓜子?”丫鬟说:“对啊,一天要嗑一大碗。”老中医说:“肯定是用嘴嗑的吧!”丫鬟点头称是。于是老中医告诉她父亲说小姐的病根就在这瓜子上,就是因为她的唾液随着瓜子壳都被吐出去了。老中医告诉丫鬟把这些瓜子壳通通地收集起来熬成水,让她小姐一天喝一点,几天以后就好了。
瓜子是很好的食品。向日葵是天阳的骄子,太阳转到哪儿它跟到哪儿,它吸收太阳的精气最多。我们看南瓜、石榴、柿子等,凡是向阳的东西、高处能够得到阳光的东西,都补阳气。瓜子是很好的补阳的食品,但是你不要老用嘴嗑,用手剥最好。
吞津法在有些时候还是救命的方法。比如说有一个人,他掉到一个枯井里面去,他就想起古书上这个吞津的记载,于是就举起双手,让天之阳气从百会穴进来。然后就用舌头搅拌舌下的唾液,让口中充满津液,然后徐徐地咽下。做了这个吞津功以后,阳气就耗散得慢,几天以后人们把他救回来,虽然人瘦得如枯柴,但大脑还清醒着。所以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办法挽救我们的生命。
别让身体受寒
气为阳,寒为阴,寒容易伤气。所以,一生当中我们都要避寒就温。保护好腰、脚和后背的温度。
所谓“神疲而气衰”,气和人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现在很多人说自己气不足,那他们的气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如何才能保住身体的气呢?
《易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分阴阳。气为阳、寒为阴,寒容易伤气。所以,一生当中我们都要避寒就温,就是说如果天气转冷了,我们就要多加衣服、要注意保暖。另外一方面,很多人从小就爱吃凉的东西,爱吃冰棍、爱喝冷饮,长此以往,他到一定年龄的时候,脾胃之气就要受到伤害,就会肚子疼、也会拉肚子。
从我们人体来看,哪些地方最怕寒呢?一个是脚,寒从脚生,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袜子鞋子都要穿厚点。还有人的后背也最怕寒,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要注意戴帽子、围围巾。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腰部里边藏着肾脏。阳气是藏于肾的,肾在腰部,腰要是受凉的话,很容易就伤了肾,同时也就伤了我们的阳气。我们生命的火种就藏在那个地方,我们不能去灭生命的火种。
向大雁、青蛙和乌龟学习呼吸之法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像大雁的胸式呼吸、青蛙的腹式呼吸和乌龟的龟吸法,我们都可以随手拈来运用,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延长我们的寿命。
在我们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开始同其他生物一样是水里边生的。然后两栖,然后陆生出来。最早的时候我们呼吸不是用肺,靠什么呢?靠皮肤的这些单细胞。自从进化到哺乳动物,到了陆地以后。肺扩张了,生活离开了水,就靠肺呼吸了。所以,皮肤的呼吸功能逐渐就退化了。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埋在土里边,虽然给他露着鼻子,结果他还是受不了。为什么?虽然他的鼻孔开着,但他全身的气孔都闭住了,不透气。所以我们要经常洗澡,保持皮肤的透气性。
我们养生要调动皮肤的呼吸。《山海经》里边记载这么一个故事:有一种动物,它不吃不喝,不食不寐,也不吸气,但是还长生。这个故事给我们养生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要会用身体的呼吸之法。这个养生方法后来就在道家得到了发展。
东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中医叫葛洪,他写了一本《肘后方》,就是放在袖子里面帮人们急救的。他还有一本著作《抱朴子》,就是写了养生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就是把气吸进来以后,不从鼻子呼出来,而是进行闭气,然后意念与这个气从人体千千万万的毛孔出来。我认为这个闭气功,可以说成我们现在的无氧运动,现代人提倡有氧运动,但是我们古代的人最强调无氧运动,就是你在没有氧吸的时候,在缺氧的情况下,你怎么调动自己的身体。我们也看到,在低氧的地方的人寿命反而长,他氧气少了,但是能刺激他的呼吸,全身系统都调动起来,所以他的寿命反而长。
这种呼吸方法,我们也可以一试,就是把气吸进来以后,用意念尽量把气往周身千千万万的毛孔去调动。这样就可以打通我们身体的微循环。为什么叫微循环?那是因为我们人体的血管只用了一部分,还有大量的血管还是处女状态,是封闭着的,不动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微血管都打通,那么我们呼吸的氧气将会更多。
葛洪把这个叫做“胎息功”,因为小胎儿在肚子里是不呼吸的,但他也一天一天地长。不过他有脐带,有母体供给他营养,所以他叫胎息功其实也不是很确切。
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三种呼吸的方法,有助于我们的养生:
大雁的胸式呼吸
大雁的呼吸它是用肺的,是靠心肺扩张来完成呼吸。所以十禽戏里面,第二个就是做扩胸,做飞翔状,像大雁一样飞翔。我们把这种叫做大雁功或者仙鹤功。
青蛙的腹式呼吸
第二种呼吸方式就是小青蛙的腹式呼吸。我们看小青蛙在呼吸的时候肚子一膨一松,像个皮球嘭咚嘭咚的,这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每个人,稍微上点年纪的话,肚子就容易变大。我们看很多40岁以上的人肚子都大了。肚子里面要么就是水,要么就是脂肪,它挤压我们的正常组织。肚子里面有很多脏器,本来空间就很小,大家挤在一起,又把水、脂肪堆在那里,脏腑的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
腹式呼吸就可以锻炼腹中的脏器。腹式呼吸很简单,我们
易经养生法(附VCD光盘1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易经养生法(附VCD光盘1张)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