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拍攝者(第2版)
原價:89.00元
作者: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5261694
字數:420000
頁碼:28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5
商品重量:0.863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厭倦瞭乾巴巴的、沒有藝術性的拍攝入門指南嗎?《拍攝者(第2版)——用高清攝像機講故事》將攝像機視為一個強大的講故事的工具,它會使你的專業技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你會學習到高清格式的基礎知識、壓縮和彩色空間的基本原理,以及更為基礎的知識如:攝像機的放置和視角、鏡頭焦距的選擇及三角形構圖的強大威力,所有這些能夠為提升你的拍攝技巧服務。看完這本《拍攝者(第2版)——用高清攝像機講故事》,你將會理解拍攝者的指導原則:故事是一個載體,各種創意和技術決策在其中流淌。
有抱負的拍攝者和電影學院的學生們需要尋找各種渠道來獲得培訓和指導,在本書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為你提供瞭充滿見地和靈感的課程,你可以將本書作為紙質導師。《拍攝者(第2版)——用高清攝像機講故事》主要特點如下:
* 全書以數百張全彩色照片和插圖來闡明內容。
* 敬業而又經驗豐富的拍攝者巴裏·布雷弗曼(BarryBraverman)分享瞭用高清攝像機來構建引人入勝的視頻故事的技巧和激情。
*開啓瞭視頻拍攝者探索世界之窗,講解瞭視角的使用及鏡頭的選擇,介紹瞭特寫鏡頭的運用、景深的控製及電影鏡頭和適配器的推薦使用方法。
* 通過閤適的攝像機設置來微調高清圖像,使用輔助玻璃濾鏡和軟件濾鏡來控製噪聲、對比度及細節水平值。
*相關網站提供瞭關於為DVD、藍光及網絡進行拍攝的額外章節,另外還有相關指導、附加的插圖、設備評價、小竅門、讀者的幫助電話及作者的博客。
《拍攝者(第2版)——用高清攝像機講故事》的作者巴裏·布雷弗曼(BarryBraverman)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攝影、數字媒體顧問專傢,有著30多年的工作經驗,拍攝過美國《國傢地理》雜誌特彆節目、電視節目、故事片及音樂電視。布雷弗曼經常與韋斯·安德森導演閤作,1992年在拍攝最初版的《瓶裝火箭》一片時,他擔任攝影的職務,他還參與瞭其他影片的拍攝,包括《穿越大吉嶺》(2007)。布雷弗曼是視頻拍攝者網站的主辦者,並且在>.barrybraverman.上建立瞭自己的博客,他經常在美國及全球的其他地方舉辦攝像機培訓研討會及講座。他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斯蒂迪奧城。
目錄
第1章 拍攝者的視角
1.1 故事,故事,故事
1.2 閤適的作業工具
1.3 不再追逐彩虹
1.4 身兼數職
1.5 掌握原則
1.6 現在人人都是拍攝者
1.7 對於一個蹩腳的拍攝者來說依然有懲罰
1.8 你有能力
第2章 用視頻講述故事
2.1 我的第一次嘗試
2.2 時代的變遷及預算的變化
2.3 講述一個好的故事
2.4 加油!你可以超越108%
2.5 給世界加一個框
2.6 排除,排除,再排除
2.7 背景講述真實的故事
2.8 箱梁橋
2.9 三分法
2.10 黃金長方形
2.11 引起痛苦
2.12 接受理論
2.13 過度拍攝是一種職業危害
2.14 用特寫鏡頭講述故事
2.15 斜嚮拍攝特寫鏡頭
2.16 視綫的力量
2.17 透視法
2.18 我們全都是會撒謊的騙子
2.19 讓他們受苦
2.20 模糊、掩蓋、隱藏
2.21 不要太多
2.22 弄清楚自己的風格並確保觀眾知道!
2.23 你的海報是什麼樣?
2.24 知道自己的劇情概要
2.25 接受限製
2.26 原因各異
2.27 你的相對優勢
2.28 限製你的視野
2.29 考慮你的攝像機的動態範圍
2.30 在神奇的時刻拍攝
2.31 注意畫麵尺寸
2.32 你拍攝,故你在
2.33 不要持購物的態度!
2.34 與極度自我及其他難處的人共事
第3章 拍攝者的武器
3.1 當技術很重要時
3.2 世界的技術本質
3.3 你腦海裏的處理器
3.4 讓我們擁有模擬的體驗
3.5 改善我們的數字記錄
3.6 小知識
3.7 過度采樣:目的何在?
3.8 陰影裏的色調偏移
3.9 壓縮:為什麼是必要的?
3.10 從實用的角度考慮
3.11 冗餘
3.12 這是無關緊要的嗎?
3.13 不要忽略你沒看見的東西
3.14 幀內壓縮與幀間壓縮
3.15 成像器
3.16 網格裏的像素
3.17 空間像素錯位法
3.18 CCD對CMOS/模擬對數字
3.19 尺寸很重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3.20 分辨率法則
第4章 高清的世界
4.1 太多選擇?
4.2 牆上的螺鏇掃描
4.3 掃描方式的選擇
4.4 選擇幀頻
4.5 不靠譜的幀頻,或者說為什麼是24p不是24p?
4.6 多姿多彩的24p
4.7 你是在用24p進行拍攝嗎?
4.8 如果你還是喜歡標清
4.9 注意瞭,落後者們!
4.10 從高清轉換為標清
第5章 掌握與控製
5.1 一切自動化:誰需要它呢?
5.2 打倒自動曝光
5.3 “中國女孩”(China Girl)
5.4 藉助波形圖
5.5 想想快門問題
5.6 同步快門
5.7 幀頻與你的故事
5.8 聚焦在重要的東西上
5.9 這些人不是藝術傢
5.10 高清聚焦會很難!
5.11 支持白色
5.12 預置還是不預置?
5.13 手動設置白平衡
5.14 黑平衡
5.15 有人使用自動白平衡嗎?
5.16 關於白平衡預置
5.17 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
5.18 顔色校正
5.19 處理好尋像器上的混亂
5.20 時間碼的艱難處境
5.21 時間碼自由運行模式
5.22 特殊的拍攝功能
5.23 光學防抖係統
5.24 監看你的工作
5.25 經常檢查彩條狀況
5.26 不完美的CRT
5.27 有限的域
第6章 調整所拍攝的圖像
6.1 從“風格”開始
6.2 設置伽馬值
6.3 有厚重的陰影嗎?
6.4 注意高亮度區域
6.5 自動拐點
6.6 矩陣
6.7 控製色飽和度
6.8 主消隱電平
6.9 沒有增益,沒有痛苦
6.10 降低噪波
6.11 使用濾鏡
6.12 實體濾鏡
6.13 最後再考慮使用濾鏡
6.14 為任務而設計
6.15 知道自己想要的“模樣”
6.16 避免使用小光圈值
6.17 偏振圖像
6.18 控製天空
6.19 如何層疊濾鏡
6.20 低對比度的艱難處境
6.21 乳劑試驗
6.22 柔化圖像
6.23 設計理想的濾鏡
6.24 暖色化
6.25 霧鏡
6.26 Christian Dior來幫忙
6.27 後期製作
6.28 選擇自己想要的
6.29 拍攝者們,要負起責任!
第7章 順應潮流
7.1 從前
7.2 不太專業的世界
7.3 攝像機反映齣變化
7.4 基於文件的記錄
7.5 記錄到光盤上
7.6 記錄到硬盤上
7.7 現在我們的擔憂應該減少瞭
7.8 SSD的齣現
7.9 接口
7.10 HOST或DEVICE
7.11 不再是隻有一個工作流程
7.12 MXF的前景
7.13 元數據優勢
7.14 Proxy視頻和iPhone
7.15 歸檔
第8章 你觀察世界的窗口
8.1 控製電影空間
8.2 謹慎處理被拍攝對象
8.3 將功能發揮到極緻
8.4 努力爭取齣彩
8.5 警惕可疑的廣告
8.6 光學變焦與數字變焦
8.7 更廣、更遠
8.8 鏡頭的危害
8.9 為什麼廉價鏡頭看起來檔次很低?
8.10 為什麼一體式攝像機(也許)能拍攝齣更好的畫麵?
8.11 色差補償
8.12 與你那普通的鏡頭和平共處
8.13 這是多麼美妙的事啊
8.14 聚焦在重要的東西上
8.15 跟焦
8.16 遮光鬥
8.17 夾型遮光鬥與支架
8.18 掛上三色旗
8.19 使用電影鏡頭
8.20 過度的景深
8.21 馴服景深這頭野獸
第9章 為你的故事照明
9.1 往小裏想
9.2 身兼數職的拍攝者
9.3 HMI照明:很昂貴但是值得
9.4 熒光燈和綠色光之災
9.5 往大裏想
9.6 柔化是關鍵
9.7 選擇柔光
9.8 透露一點小秘密
9.9 柔光紙種類
9.10 燈光紙
9.11 標準設置
9.12 正麵和中間照明
9.13 布置輔助光
9.14 機載選件
9.15 機艙內照明
9.16 為綠屏進行布光
9.17 為什麼是綠色?
9.18 控光
9.19 遮光闆
9.20 KOOK、COOKIE及CUKE
9.21 長嘴燈罩
9.22 緊固工具
9.23 膠帶
9.24 雜物袋
9.25 獲得輔助光
9.26 技巧與獨創性
第10章 聲音故事
10.1 供視頻拍攝者使用的音頻設備
10.2 不好的連接=不好的聲音
10.3 保持平衡
10.4 調音颱
10.5 有必要使用專用錄音係統來拍攝嗎?
10.6 自動音量控製
10.7 話筒
10.8 選擇你的武器
10.9 無綫
10.10 你被包圍瞭!
第11章 支持你的故事
11.1 雲颱
11.2 你有什麼樣的三腳架?
11.3 尋找其他承托方式
11.4 手持攝像機
11.5 獲得更多電能
11.6 在極端的天氣狀況下進行拍攝
11.7 使用正確的行話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中醫臨證備要(第1輯)》這本書,在我翻閱的過程中,給我帶來瞭非常大的震撼。它以一種非常直觀且富有條理的方式,將復雜的臨床經驗係統化。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雜病”的闡述,作者並沒有將它們簡單歸類,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雜病”背後可能存在的共性病機,以及如何通過辨彆細微的差彆來製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我曾睏擾於某些皮膚病,久治不愈,看瞭這本書後,纔恍然大悟,原來很多皮膚問題的根源可能在於內髒的失調。書中列舉的案例,詳細描述瞭患者從初診到痊愈的全過程,包括每一次復診時病情的演變和醫生的調整思路。這種“循序漸進”式的講解,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中醫治療的動態性和靈活性。我發現,本書的作者在用藥上非常有見地,既注重經典的方劑,也敢於創新,針對不同的情況,能夠巧妙地化裁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讀這本書,讓我對中醫的信心倍增,也讓我看到瞭中醫在現代社會解決疑難雜癥的巨大潛力。書中傳遞的不僅僅是治療方法,更是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生命的熱忱,讓我深深為之動容。
評分我一直對中醫的學習充滿熱情,尤其渴望能接觸到真正實用的臨床經驗。《中醫臨證備要(第1輯)》這本書,可以說滿足瞭我長久以來的期待。它不同於那些理論性過強的書籍,而是將大量的臨床實踐經驗,以清晰、係統的方式呈現齣來。書中對於“內科雜病”的論述,我尤其覺得受益匪淺。作者在闡述每一個病證時,都輔以大量的真實醫案,這些醫案不僅僅是簡單地記錄病人的癥狀和處方,更重要的是,它詳細記錄瞭醫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的思考,包括如何辨證,如何選方,如何用藥,以及在病情變化時如何調整。這種“抽絲剝繭”式的分析,讓我能夠深入理解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也讓我看到瞭中醫的“活”和“變”。我曾遇到過一些患者,癥狀復雜,難以把握,看瞭這本書後,我仿佛獲得瞭一盞明燈,學會瞭如何從紛繁的癥狀中找到關鍵點,抓住病機。書中對一些“常用而不易治”的疾病,如慢性咽炎、胃腸功能紊亂等,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討,提供瞭許多非常有價值的治療思路和方法。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臨床寶典。
評分初拿到《中醫臨證備要(第1輯)》這本書,就被它樸實無華的書名所吸引,仿佛能嗅到一股濃濃的中醫古韻。打開扉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沉靜而厚重的學術氣息。書中詳細地記錄瞭作者多年來在臨床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典型病例,並對每一個病例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關於“脾胃病”的論述,作者從不同角度切入,分析瞭多種類型的脾胃不適,並結閤經方、時方,給齣瞭詳細的治療方案。他不僅僅列齣藥方,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何選擇這些藥物,每味藥在方劑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變化進行加減。這讓我看到瞭中醫“辨證施治”的精妙之處,也讓我明白瞭,中醫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一種高度靈活的智慧。書中的文字,語言樸實,卻字字珠璣,沒有絲毫的浮誇和矯揉造作,完全是沉澱下來的真知灼見。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中醫理論知識得到瞭極大的拓展,對很多之前模糊的概念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尤其是書中對於一些復雜病癥的辨證思路,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啓發,讓我學會瞭如何從紛繁復雜的癥狀中抓住病機,從而製定齣更精準的治療方案。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耐心地在我耳邊傳授著他的臨床絕學,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中醫臨證備要(第1輯)》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實用”和“深入”。它並非一本簡單的藥方集,而是作者多年臨床經驗的精華提煉。書中對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論述,都非常詳盡,而且切入點很獨特。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分析每個病例時,都會先迴顧經典理論,然後結閤現代醫學的認識,再進行深入的辨證分析。這種跨越古今的結閤,讓我覺得中醫理論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書中大量的醫案,就像是一堂堂生動的公開課,讓我能夠近距離地觀摩醫者如何與疾病周鏇。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用藥上的“精當”和“靈活”。他不會死守成方,而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閤理的加減,有時候僅僅是微調,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微調”的藝術,正是中醫最迷人的地方。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很多疾病的認識有瞭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我學會瞭如何更巧妙地運用中醫的智慧去解決臨床問題。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瞭更廣闊的中醫臨床天地。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中醫臨證備要(第1輯)”,感覺像是大師級的經驗總結,我懷著滿滿的期待入手瞭。翻開之後,驚喜不斷。我一直覺得中醫的精髓在於“臨證”,也就是在實際診療過程中積纍的經驗,而這本書恰恰抓住瞭這一點,它並沒有空泛地講理論,而是深入到每一個具體的病例,每一個辨證論治的過程。作者用極其生動的語言,描繪瞭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醫者如何根據不同的證型、不同的患者個體情況,靈活運用方藥,調整劑量,甚至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一些疑難雜癥的論述,作者並沒有迴避,而是坦誠地分享瞭自己的思考過程,包括曾經的睏惑,以及如何一步步撥開迷霧,最終找到有效的治療思路。這種真實感,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而是貼近臨床、接地氣的指南。而且,書中大量的醫案,就像是真實的戰場迴放,讓我能夠身臨其境地去感受醫者與疾病鬥智鬥勇的過程。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在腦海裏模擬,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中醫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渴望去實踐。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提供幾個方子,它更像是一本修煉手冊,教我如何成為一個更具悟性的中醫人。
評分(四)土載萬物,安胎産
評分(二)祛邪方麵
評分(一)扶正方麵
評分(二)傷寒溫病之間,並無明顯界限
評分這個還算行,本子可以,隻是有些簡單,不是太高詳細,需要有功底的人纔能用。
評分六、扶正祛邪,防治腫瘤
評分(八)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1例)
評分(一)葉天士枇杷葉煎治療腎炎水腫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具體內容正在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